• 沒有找到結果。

抗戰時期國立中學成立的背景分析

第二章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第四節 抗戰時期國立中學成立的背景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37 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針對戰時教育問題擬定了《教育部戰時動員計 畫》,12其中也提到了處理戰區中等學校以下流亡員生的主要方針。如在學生 收容上,提到非戰區學校應於範圍內,藉由補足班級員額或增開臨時班等措 施盡量收容戰區學生繼續學業;在教員錄用上,非戰區學校應以盡量聘用戰 區學校教員為原則;在教育經費上,以各地教育廳、局就現有教育經費自行 支配。13以上兩份文件雖都只是教育部對地方政府的指導原則,但卻可以推測 出於抗日戰爭開始前後,教育部在處理中等學校員生繼續工作與就學的問題 上,還是維持中等教育以下學校為地方教育廳、局的職責範圍,如在地方政 府尚可處理的範圍內,教育部不需介入。基本上教育部的初步作法是提出一 個指導原則讓地方政府依循,而該項指導原則並非是由教育部協助或直接處 理,而是指示地方政府如何運用自己原有的資源來處理戰區學校及流亡學生 的問題。換句話說,戰爭初期教育部仍希望維持過去對中等教育中央地方分 工的作法,中學的主管機關為地方教育廳、局,故戰爭發生後對於處理戰時 流亡中學員生的問題,原則上應由教育部提供指導原則,地方教育廳、局負 責辦理。

由此可知,雖早在抗戰爆發之前即有教育部辦理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先 例,但從抗日戰爭初期教育部擬定的《戰區內學校處置辦法》與《教育部戰 時動員計畫》上來看,教育部於抗日戰爭爆發之初(約1937 年 7 月至 10 月 間)並沒有出現要設立國立中學來收容失學員生的意向。就教育部的角度來 看,可能是抱持著如地方政府尚能收容處理,則教育部不直接介入之原則。

第四節 抗戰時期國立中學成立的背景分析

既然抗日戰爭初期,教育部並沒有想藉由籌備國立中學來解決戰時失學 失業中等員生的問題,那究竟是那些因素促使了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的產 生呢?如果從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籌建歷程來看,國立中學的建置應和與國 民黨關係深厚的個人有關。但如對應到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目前並沒有足

12《教育部戰時動員計畫》目前只知產生日期為 1937 年,但根據該文保護重要文物之措 置一節提到,應督促上海等地印刷廠迅就長沙等地增設印刷廠所,以該檔案為教育部預 先計劃之性質來看,該文件產生時間至少應為1937 年 11 月上海淪陷之前,甚至 1937 8 月淞滬會戰爆發前,故推斷此文件產生時間早於抗戰時第一所國立中學出現時間。

13「教育部戰時動員計畫(草案)1937 年),〈教育部實施概況〉《國民政府教育部檔案》 收入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二編教育(一),頁 112-1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夠的史料直接指出這項結論。故本節試分析 1937 年年底國立中學產生的背 景,以了解影響教育部決定辦理國立中學的可能因素。

壹、地方政府已無力獨自處理流亡員生問題

抗戰初期,部分地方政府依照教育部擬定的戰區學生指導原則,以地方 學校增班收容等方式盡量收容來自戰區的失學學生。14對位於戰區及淪陷區 周圍的各省市教育廳、局來說,湧入戰區失學學生的數量過於龐大,在經費 要自籌且隨時可能變為戰區的情況下,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維持原有學校的 運作,一方面還要籌備失學員生登記、開辦臨時中學與臨時班等各種救濟收 容流亡學生的措施,這無疑須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對地方政府來說是極 大的負擔。此點從張繼等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對抗戰以來河北省流亡 學生狀況之描述或可略知一二:

自全面抗戰以來,冀察晉綏淪為戰區,華北教育遂陷停頓。僅就河北 一省而言,原有獨立學校五校,高級中學二十八校,初級中學四十四 校,師範學校十五校……。總計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及專科學院以下各 級學校教職員為數在十萬人以上。(據民國二十三年度統計,全省中學、

師範職業學校及獨立學院在校人數達三萬五千餘人,全省中學師範及 小學教職員達六萬五千餘人。)此刻除小部分已就地參加抗敵工作外,

其餘成千累萬之學生及青年教職員大都流離失所,生活艱困,投筆有 心,請纓無路,倘不設法予以收容及訓練,不惟文化上之損失滋大,……。

至於經費一項,只需由中央將每年補助一百六十萬元以上之教育經費,

按實際需要,分期移用,如此既不增加國家戰時財政之負擔,且足收 事半功倍之效。……。15

該提案最後以國民政府准予該省利用已停辦學校之經費,專責收容流亡青年 並加以訓練結案。雖該案並未直接指出地方政府辦理中學班經費不足的問題,

但卻道出了地方流亡學生眾多無處收容,且地方政府需有更多經費來處理該 問題的窘境。另於1938 年年初,教育部公布的〈縣市立及私立中小學教職員 救濟辦法〉中,地方教育廳、局雖仍為辦理中等教育員生登記的主政機關,

但在教育救濟經費的部分,教育部除一方面聲明以省市自籌為原則外,另一

14〈戰區學生五百餘抵陝,分插各校借讀〉《中央日報》,南京,1937 年 8 月 30 日,版 3。

15「國民黨中央秘書處檢送張繼等關於撥款補助河北省實施戰時教育救濟與青年培訓辦法 案」(1937 年 11 月 12 日),〈教育工作建議〉,《國民政府教育部檔案》,收入於中國第 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二編教育(一)》,頁140-1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方面也表示如經費不足時,由教育部補助 10%至 20%。16此辦法的公布一改 之前教育部要求地方政府在經費上全權負責的態度,無疑事後證明了戰爭初 期教育部指導原則的不符實際,及地方教育廳、局極缺經費來處理戰區失學 失業員生問題的現象。

除了各地方政府經費極度不足外,因民國時期各省市教育廳局經費的使 用對象主要為當地學校員生,也就是說省市教育廳局教育經費的規劃及運用,

在法理上來說是以該省市的教育機關及所屬學校員生為對象。但在戰爭下,

許多沿海省市學校員生流亡至內地,致使內地省市教育廳局須在自己的經費 範圍內,處理他省市流亡員生失業失學的問題,因此出現他省市的教育機構 員生消耗本省市教育資源的現象,而此也成為教育部必須設立中央統籌的學 校來收容流亡員生的原因之一。17

貳、教育部學生登記處的後續分發問題

1937 年年底,教育部要求各地方教育廳局辦理失學學生登記分發的同時,

也在河南、漢口等地自行辦理失學失業員生登記處,在各地方政府的登記員 生數量持續增加且無法於短時間消化的情況下,教育部自行辦理的登記處員 生更不可能全數交給地方教育廳、局來處理後續的分發就學問題,於是教育 部須自行想出能讓教育部登記處持續登記失學員生,並能有效安置已登記員 生的辦法。1938 年以前光教育部救濟的中學教職員人數就高達 5,416 人,中 等學校學生人數更高達25,682 人。18單靠短期安置於訓練班與分發至原有各 省市立學校,已無法讓登記處持續有效收容撤至後方的大量戰區員生。在此 背景下,新設學校不但能使失學學生繼續學業,也能持續消化在教育部安置 點滯留的已登記員生,讓登記處可以持續登記並安置自戰區逃出的學生與教 職員。教育部決定籌設臨時中等學校之相關構想,可見於王世杰 1937 年 11 月10 日的日記,其中表示:「政府決定以原來補助冀、察、綏、平、津之教 育經費,在河南等處救濟各該地流亡之教員學生,並辦臨時中等學校。」19而 於1937 年年底陸續設立的國立河南臨時中學(即國立第一中學前身)及國立

16〈教育文化史的新頁-教育部登記戰區學生送川黔臨時中學肄業〉,《教育雜誌》,第 28 卷 1 號(1938 年 2 月 10 日),頁 89。

17「教育部呈行政院國立中等學校復員辦法」(民國35 年 2 月 14 日),〈中等教育總卷章 則規程〉,《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3/中壹 1/0001。

18 杜元載編,《革命文獻第 58 輯-抗戰時期教育》(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 料編纂委員會,1972 年),頁 139。

19 王世杰著,林美莉編,《王世杰日記(上冊)》,頁 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川臨時中學(即國立第二中學前身),應皆可視為為收容教育部登記處員生 所設立的臨時中等學校,國立河南臨時中學收容教育部設於開封、許昌「冀、

察、綏、平、津中等學校通訊處」登記的華北戰區員生,而國立四川臨時中 學則收容設在漢口「京、蘇、浙、皖戰區員生登記處」的登記員生。20

參、各流亡中等學校與教育界的建議

除此之外,部分國立中學校友回憶錄中反映了一些時人的主張,諸如「國 立貴州臨時中學之成立,實是因為當時江蘇、南京等地一些知名中學校長,

倡議創辦國立中學多所,以便吸收淪陷區失學青年到大後方繼續讀書,為國 家儲備人才。」21「國立中學的成立,實是因為江蘇一帶的中學與教育界人士 倡議教育部創辦學校收容內遷之中學學生。」22但礙於目前尚未找到回憶錄以 外的相關史料予以佐證,在此也僅列出作為國立中學創立原因的參考。

綜上而論,上述三種因素可能都是影響教育部成立國立中學的原因,其 中第一項及第二項應為相互影響的。值得注意的是,抗戰初期,教育部對於

綜上而論,上述三種因素可能都是影響教育部成立國立中學的原因,其 中第一項及第二項應為相互影響的。值得注意的是,抗戰初期,教育部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