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 ‧ 國. 學. 政 治 大 立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 (1937-1945). n. er. io. sit. y. Nat. a l 指導教授: i v n Ch U engchi 周愚文博士 劉維開博士. 研究生:許詠怡撰. 民國一O八年一月.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 謝辭. 從剛進政大歷史系研究部到交出這篇論文總共經歷了三年多的時間,時 光飛逝,從一個懵懂無知但卻對研究充滿熱情的研究生,到現在充滿感觸地 交出這份成果報告,這途中學習並經歷了很多,也遇到了很多熱心且對研究 充滿想法的貴人,要是沒有你們的建議和指導,我想我是無法寫出這篇論文 的。首先要感謝我的兩位指導教授,謝謝周老師總是耐心且無私地給予我很 多建議及幫助,使我有機會可以接觸那麼多教育部的相關資料,讓對這個研 究領域認識不足的我也可以寫出這篇論文。謝謝維開老師願意擔任我校內的 指導教授,您對民國史史料的知識及建議,在很大的程度上幫助我可以順利 地蒐集臺灣及大陸地區的史料,補充我在史料學認識上的不足。謝謝我的口 試委員劉蔚之教授,您的建議對我的論文寫作有很大的幫助,使我的論文可 以在內容上更加完整。 對一位進研究所以前從未接觸過歷史學的人來說,在剛開始當研究生時 總必須比別人多付出許多心力認識新的研究環境,這段期間要謝謝黃宇暘學 長的建議及指導,不但熱心幫忙解惑更分享很多研究歷史學所需的基礎知識, 真的很幸運所上有一位這麼照顧學弟妹的學長。另外也要感謝歷史研究所辦 公室的真榮助教,不但熱心幫忙解答各式行政程序上的疑問,也真誠關心著 每一位研究生的狀況。升上碩二後,開始與臺師大教育系的學姐和同學們較 為熟識,感謝你們跟我分享在研究上的經驗並樂於給予各種幫助,在與你們 交換研究心得的過程中也獲得很多論文寫作上的新想法。最後要感謝政大歷 史所跟臺師大教育所的同學、學長姐和老師們,讓我在這三年的時間裡能增 進我對教育史研究的認識,這篇論文的產生真的要感謝你們的無私幫忙及建 議,謝謝。.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4)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摘要. 國立中學,是抗戰時期中等教育的一項特殊措施。它的重要意義不只在 於它打破晚清以來「地方立中學,中央立大學」的制度慣例,更在於它是為 收容戰時失學失業中等學校員生的重要機構。本文旨在探討國立中學於整個 抗戰時期的發展歷程,以了解國立中學對戰時及戰後中華民國立中學等教育 發展之影響。全文首先探討教育部設置國立中學的態度如何影響國立中學的 產生,並從國立中學相關法令規章的頒行及內容,分析國立中學制度化初期 的特徵及意義。之後論述國立中學在數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其成立目的由 單一走向多元的歷程,並嘗試從國立中學師範部及職業部的演變、公費與貸 金制度及課程設置等面向,以了解教育部對維持國立中學校務運作的基本方 針及其所具有的示範性特色。接著討論教育部如何擬定及執行國立中學復員 計畫,最後於結論分析國立中學體制的形成與納入體制對中華民國教育發展 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關鍵詞:抗戰教育、流亡學生、國立中學、戰時中等教育.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5) 目次. A Study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1945) (Yung Yi, Hsu)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was a special policy of secondary educa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olicy lies in that it not only broke the institutional tradition of “high schools set by local governments but universities establish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but also provided an important shelter for students and school staffs who were deprived of study or employment during wartim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throughout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and explore the impact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on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during the War and after. How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attitude affec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he beginning was analyzed, and then the promulgation and content of provisions about those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ings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Later, this study probes into how the single objective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originally was evolved into multiple ones when the number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increased gradually across the natio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elineat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basic principles for maintaining the operation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from a number of aspects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including evolution of the normal department and the vocational one, state student aid and loan scheme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Further, this study discusses how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lanned and implemented the demobilization of National High Schools after the end of the war.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form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High School system on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Republic of China. Keywords: educa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students in exile, National High School, secondary education during wartim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i.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6)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2. 第三節. 研究史料.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7. 第六節. 章節架構. ............................................................................................. 8. 立.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 9. 學. ‧ 國. 第二章. 政 治 大.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地方設立中學」的淵源初探. ......................... 9. 第二節. 第一所單獨設置的國立中學-國立東北中山中學. ....................... 10. 第三節. 抗戰初期教育部對戰區中學員生救濟的初步態度. ....................... 12. 第四節. 抗戰時期國立中學成立的背景分析. ............................................... 13. 第五節. 國立中學的制度化. ........................................................................... 17. ‧. 第一節.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 h .............................................................. 設置原因的轉化與發展 25 engchi U. 第三章 第一節. 國立中學發展分期的再檢討. ........................................................... 25. 第二節. 學校校址的選擇. ............................................................................... 29. 第三節. 1939 年以前設置原因分歧的初現 ................................................... 34. 第四節. 1940 年以後設置原因的多元化 ....................................................... 38. 第五節. 小結. ................................................................................................... 45. 第四章 第一節. 校務運作及其特色 ....................................................................... 47 師範部及職業部的設置與演變. ....................................................... 47. iii.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7) 目次. 第二節. 學生生活的維持-貸金及公費制的建立. ....................................... 51. 第三節. 國立中學的課程. ............................................................................... 59. 第四節. 小結 .................................................................................................... 67. 第五章. 國立中學的復員 ............................................................................ 69. 第一節. 訂頒國立中等學校復員計畫. ........................................................... 69. 第二節. 國立中學的復員概況. ....................................................................... 73. 第三節. 國立中學的復員結果. ....................................................................... 81. 第四節. 小結. ................................................................................................... 85. 立. 結論 ................................................................................................... 87. 學. ‧ 國. 第六章. 政 治 大. 徵引書目 ............................................................................................................. 91. ‧. 附錄 ...................................................................................................................... 97. y. Nat. 附錄一 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校址選定原因分析表 ...................................... 97. io. sit. 附錄二 「初級中學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各科時數表」 ........................ 102. n. al. er. 附錄三 「高級中學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各科時數表」. ....................... 103. i n U. v. 附錄四 「國立第三中學初中部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時數表」. ........... 104. Ch. engchi. 附錄五 「國立第三中學高中部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時數表」. ........... 106 附錄六. 國立中學大事記 .............................................................................. 108. iv.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8)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表次. 表 2-1《國立中學暫行規程》與《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內容對照表 ..... 21 表 3-1 國立中學成立時間數量統計表 ............................................................... 25 表 3-2 國立中學創設原因表 ............................................................................... 27 表 3-3 1940 年前後國立中學校址選擇原因數量統計表 ................................... 30 表 3-4 戰區中等學校登記人數分發入學概況表 ............................................... 31 表 3-5 1938-1941 年國立中學學生人數與戰區中等學校登記人數對照表 ...... 32 表 4-1 國立中學適用貸金公費法規比較表 ....................................................... 56 表 4-2 1936 年《中學課程標準》與國立三中初高中每週教學時數對照簡表.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64 表 5-1 國立中學復員概況表 ............................................................................... 85. ‧ y. Nat. n. al. er. sit. 國立中學成立年份暨數量統計圖 ......................................................... 26 1938-1941 年中等學校流亡學生人數與國立中學人數關係圖 ........... 32. io. 圖 3-1 圖 3-2. 圖次. Ch. engchi. i n U. v. v.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0)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 一般想到現代戰爭,就會想到轟隆隆的炮火,被炸爛的城市,衝鋒陷陣 的士兵,孤苦無依的難民等圖像。然而這些對戰爭的一般性圖像其實是很片 面的。仔細想想,戰場實際上並不是同時發生在國家每個地方,假如今天身 在南京的人聽聞北京被攻陷,雖然心情無比沉重,但南京實際上仍是風和日 麗。更甚的說,風和日麗的地方實際上較被戰火摧殘的地方多的多。那為什 麼人們總將焦點放在那些被戰火摧殘的地方呢?因為它最能代表戰爭,對於 不了解戰爭的人,與其向他說明戰爭對一般社會看不到的具體影響。倒不如 直接把受戰火摧殘的城市、受戰爭洗禮的人民、浴血的戰士的畫面呈現給他 看,他更能直接的了解戰爭的殘酷。然而除了眼睛能看到的戰爭圖像外,戰 爭的影響實際上是全面性的,尤其現代戰爭多為總體戰,如果政府只把焦點 放在戰事本身,則戰爭勢必難以獲得勝利。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必須 想如何最大程度的維持原本社會的運作,因為一個持續穩定的社會才能夠長 期支撐戰火的侵襲。筆者認為正是在這樣的觀點下來看,才能更了解中國抗 戰時期教育、社會及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性,而這三者中又屬教育史的研究極 為缺乏,這也是本文為何會選擇以抗戰教育史為研究範疇的主要原因。 目前民國時期的教育史研究,研究主題多集中於教育思想與高等教育等 領域,研究時期也以晚清至抗戰前期為主。而關於抗戰時期的教育史研究, 現仍以高等教育的討論較豐,其中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更是極具指標性的研究 主題。相比之下,關於抗戰時期中等教育之歷史研究,可能是因為史料不足, 或是在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中,中等教育相對於高等教育及國民教育來說即 處於較受忽視的地位。1致使抗戰時期之中等教育研究並不如高等教育豐富。 許多研究均指出抗戰時期高等教育的發展,不但提高了中國內陸地區的整體 教育水平,更使得戰爭時期的中國知識、技術人才培養體系不致中斷,對戰 後重建有最直接的幫助。但高等教育人才實來自於中等教育的學校體系,如 沒有中等教育,何來的大學或專科學生?加上中學學生在數量上遠遠超過大 專生,故其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影響自然也不可輕易忽視。簡而言之,如欲對.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 Ch. engchi. i n U. v. 于述勝著, 《中國教育通史-中華民國卷(下)》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年) , 頁 127。. 1.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1) 第一章 緒論. 抗戰時期整體教育發展更加了解,則三級教育的研究皆不可偏廢。在此前提 下,抗戰時期的中等教育實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抗日戰爭下中國設立中學的教育制度不同於戰前,為適應戰爭需要,作 為國民政府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的教育部也創建了新的教育制度,其中國立中 學的設置,更是理解戰時中等教育發展一項具指標性的主題。國立中學是戰 爭下的特殊產物,它打破了晚清以來「地方立中學,中央立大學」的原則。 就社會發展的觀點來看,國立中學實質上即是國民政府救濟戰時中等教育員 生的主要措施,它讓抗日戰爭下的失學學生得以繼續學業,不但有助於戰時 中國的社會安定,也為中國保存了戰後資質頗高的中等教育人才;加上因國 立中學由教育部直接管轄,為教育部推行教育政策的重要示範機關,許多教 育政策像是五年及六年制中學、課程標準、教職員薪資標準等,於公布前皆 在國立中學進行試驗及試辦,故研究國立中學實為研究戰時中等教育一重要 議題。 準此,本文試圖以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為題,藉由研究國立中學的創建 過程與發展,進而了解並分析其對抗戰時期及戰後中華民國教育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二節. 文獻回顧. y. Nat. 民國時期中等教育之研究目前多集中於晚清民初及南京國民政府(西元. sit. n. al. er. io. 1928-1937 年)等時期,關於抗戰時期中等教育之研究數量並不多,而關於抗 戰時期國立中學之研究,數量則更為稀少。 吳文華〈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的職業教育〉 ,指出國立中學為適應抗戰 對技術人員的緊急需要而兼辦職業教育,並藉由統計數字論述各國立中學職 業部之興變,2但史料來源過於單一,只偏重史料的呈現而缺少新的見解。賀 金林〈民國時期的國立華僑中學〉一文,論述了抗戰時期華僑歸國就學的大 略途徑與國立華僑中學之源起。其中提到華僑中學與一般中學的不同在於華 僑小學畢業生程度不齊,投考學校困難,加上華僑通常畢業後即回到海外, 一般學校課程較難適應。對國立華僑中學於國立中學體制的特殊性進行了相 關論述,指出了國立中學的多元面向。3余子俠〈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創辦及 其意義〉為目前國立中學研究論述最為詳盡的一篇論文,作者以文史資料與 報章雜誌為基礎,論述了國立中學初創及演變的過程。該文將國立中學的發 2. 3. Ch. engchi. i n U. v. 吳文華, 〈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的職業教育〉 ,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第 285 期(2007 年),頁 50-52。 賀金林, 〈民國時期的國立華僑中學〉 , 《八桂僑刊》 ,第 3 期(2006 年 9 月) ,頁 69-72。. 2.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2)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展依教育部令國立中學依設立順序命名之前為前期,之後為中期,太平洋戰 爭爆發後為後期,點出了國立中學發展上的幾個轉折點。另該文也認為抗戰 前成立之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雖開啟了由中央政府創辦國立中學的先河,但 國立中學要到全面抗戰發生後才確立為一種學校制度,筆者十分認同此項觀 點;最後該文指出國立中學對當時戰區的中等教育產生了一定的貢獻,它不 但改寫了過往中央不直接辦理中學之歷史,更搶救了自戰區內遷的大批中等 教育人才,使得東部的中等教育不致中斷,更促進了西部地區中等教育的開 創與發展,推動了戰時教育的整體進步,對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意義作了基 本的闡述。除此之外,該文基本上也對各個國立中學之發展脈絡有詳實的論 述,4為研究國立中學議題的重要參考文獻。然而可能因為地區限制加上寫作 年代稍遠,該文官方檔案使用不多。又該文雖較為詳盡地寫出各個國立中學 之發展與改制情形,但也因此有論述過於分散的現象,整體性的觀察不足。 汪恩、鄔冬梅〈民國國立第六中學的抗戰文化活動〉說明國立第六中學第四 分校的教師及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透過讀書會、報刊及話劇等積極 宣傳抗日救國,並藉此提高中共在學校內的影響力以爭取青年。該文不但對 中共於國立中學的活動有初步論述,也對國民黨與中共間透過學校爭取青年 的現象提供了相關例證。5傅宏〈抗戰時期貴州的國立中學〉論述貴州的國立 中學及教育部戰區中小學教師服務團之發展,詳細敘述貴州各國立中學在戰 亂下頻繁遷移的現象與各校籌辦運作的情形,該文並認為教育部戰區中小學 教師團辦理的中山中學班實為國立中學的雛形。6但筆者認為戰區中小學教師 服務團附設中山中學班(以下簡稱中山中學班)與國立中學在規模上相差甚 遠,校務運作差異頗大。又戰區中小學教師服務團及國立中學都大約出現於 1937 年年底,說中山中學班為國立中學之雛形,7意味中山中學班早於國立中 學,8而根據《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所載,只有國立第十六及第十七中學是.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4. 5. 6. 7. 8. Ch. engchi. i n U. v. 余子俠, 〈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創辦及其意義〉 , 《近代史研究》 ,第 3 期(2003 年) ,頁 80-123。 汪恩、鄔冬梅, 〈民國國立第六中學的抗戰文化活動〉 ,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第 25 卷第 4 期(2015 年 8 月) ,頁 60-66,73。 付宏,〈抗戰時期貴州的國立中學〉,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第 12 卷第 3 期 (2017 年 6 月),頁 34-38。 秦孝儀主編, 《中華民國史料叢編-戰時教育方針》 (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5 年),頁 62-68。 根據秦孝儀主編之《戰時教育方針》一書,中山中學班的紀錄最早可見於戰區中小學教 師服務團第三服務團及第四服務團 27、28 年工作報告,故中山中學班的成立時間比國 立中學晚的可能性很高。. 3.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3) 第一章 緒論. 由中山中學班改組而來,只能說是部分國立中學的前身。9另該文雖論述詳細, 但文章多處參考資料來源不明,許多內容尚待考證。鄭秀娟〈國立東北中山 中學始末〉一文,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後國立東北中山中學自創立到抗戰結束 後的延續情形,指出齊世英為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實際控制者,也就是說教 育部並非該校校務的實質管理者。10在有限的篇幅中,該文對國立東北中山中 學發展的主要面向皆有觸及,作者認為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創立為抗戰時期 的國立中學提供了典範,使得國立中學制度得以於抗戰時期逐漸建立,進而 認為國立中學的設立對中國的西部教育發展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國立東北 中山中學作為民國史上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國立中學,自然於研究國立中學的 議題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與劃時代的意義,但抗戰發生後之國立中學與戰前之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在校務運作、校務管理者等方面差異頗大,究竟國立東北 中山中學是否可視為抗戰時期國立中學創設之典範,抑或在校務運作及制度 上參照的對象,是有待商榷的議題。賀金林《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教育復員 研究》,使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的《教育部檔案》,對國立中等學校的教 育復員有詳實論述,不但指出國立中等學校移交給地方政府時的矛盾,更寫 出教育部執行教育復員時的種種困難,讓筆者能在了解整個教育復員的狀況 下深入探討國立中等學校的教育復員,幫助甚多。 11 另一方面,國立中學校友黃作華的〈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概述〉12、 〈抗 13 14 戰時四川的國立中學〉 、 〈抗戰時陝西的國立中學〉 、 〈抗戰時的保育中學〉 15 與張頌甲〈中國教育史上的特殊篇章-追憶抗日戰爭期間的國立中學〉16等 文章,描述內容詳盡,不但寫出了各地國立中學成立與遷移的前因後果,也 說明了各國立中學雖皆同名,但卻各自有不同之成立原因與目的,各學校各 有不同的發展與組成,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但因其並非學術論文,需透過史 料加以驗證。.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中華民國教育部編, 《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 (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年) ,頁 391-392。 鄭秀娟,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始末〉, 《哈爾濱學院學報》,第 35 卷第 8 期(2014 年) , 頁 134-137。 11 賀金林,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教育復員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年) , 頁 73-85。 12 黃作華、鄭錦濤編, 《國立中學的回憶》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年) ,頁 3-12。 13 黃作華、鄭錦濤編, 《國立中學的回憶》,頁 13-26。 14 黃作華、鄭錦濤編, 《國立中學的回憶》,頁 27-32。 15 黃作華、鄭錦濤編, 《國立中學的回憶》,頁 33-36。 16 黃作華、鄭錦濤編, 《國立中學的回憶第三輯》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年) ,頁 1-15。 9. 10. 4.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4)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除探討國立中學的相關論文外,國立中學實為救濟戰時中等員生體系之 一環,故本文試在此一併討論過往對抗戰時期教育員生救濟的研究概況。張 兆新〈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流亡學生的安置(1937-1945)〉一文,探討抗戰時 期流亡學生產生的原因,及國民政府對流亡學生採取的救濟安置措施,對國 立中學之成立脈絡與相關法令有系統性的整理,提出國、共兩黨間以安置救 濟流亡學生為爭取青年支持之手段,指出政府戰時救濟措施的政治面向。17孫 玉芹、劉敬忠〈抗戰時期戰區教育員生之救濟考論〉整理了國民政府關於救 濟專科以上學生、中小學學生、留學生、僑生等戰區教育員生之法規與措施, 引用許多教育統計數據,說明國立中學為救濟中等教育員生的主要方式之一, 對流亡員生進入國立中學之管道也有概略描述,補充流亡員生自登記到進入 國立中學之過程,與教師服務團、臨時中學等其他戰區中等教育員生之救濟 管道。18溫敏〈淺析「戰地失學失業青年招致訓練委員會」的戰時教育救濟〉 一文,以戰地失學失業青年招致訓練委員會為主軸,論述招致戰區失學失業 青年的過程與方式,其中青年被招致訓練考試並分發至國立中學之途徑,為 1940 年後國立中學學生之來源管道提供了一個新的參考點。 19黃偉〈抗戰時 期國民政府對戰區學生失學救濟研究〉一文,對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救助機構 之運作、臨時學校的設置、戰區學生升學及生活的維持等問題皆有觸及。20該 文詳細描述了戰區學生自戰區流亡失學、登記到被分發至臨時學校的過程, 透過史料整理出國民政府救濟戰區流亡學生的主要方式,其中除論述教育部 的救濟學生方針外,也分別引用了四川、福建等省針對救濟戰區學生所制定 的各式法規,筆者認為此說明國民政府在救濟戰區學生上仍維持中央、地方 教育行政業務分層的現象,但在此分層下卻仍有許多業務重疊的部分。此現 象或許表示因民國時期各省市教育廳、局由各省市政府管轄,並非直轄於教 育部,當戰時出現流亡學生等全國性教育問題時,教育部與各地方教育廳、 局就會有業務重疊的現象,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另外該文也對學生貸金的 部分有頗詳細的論述,在目前對戰時學生貸金相關研究不多的情況下,此對 研究國民政府教育部如何維持國立中學學生生活的問題極有參考價值。.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7. 18. 19. 20. Ch. engchi. i n U. v. 張兆新,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流亡學生的安置(1937-1945) 〉 (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 士論文,2013 年 3 月),頁 1-50。 孫玉芹、劉敬忠, 〈抗戰時期戰區教育員生之救濟考論〉 ,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第 4 期 第 25 卷(2009 年),頁 69-74。 溫敏, 〈淺析「戰地失學失業青年招致訓練委員會」的戰時教育救濟〉 , 《華中師範大學 研究生學報》 ,第 3 期第 13 卷,頁 61-68。 黃偉,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戰區學生失學救濟研究〉 , 《歷史教學》 ,第 24 期(2016 年) , 頁 54-63。. 5.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5) 第一章 緒論. 綜上而論,目前關於抗戰時期國立中學之研究成果僅在起步階段,大多 數的研究及相關文章多停留在記述個別國立中學的變遷史,較缺少系統性的 論述及主張,會有此現象的原因或許是早期難以找到更多中央政府方面的史 料,惟近幾年隨著臺灣及大陸地區陸續開放 1949 年以前的政府檔案,使得這 個議題得以有再被討論的機會。筆者在檔案陸續開放的基礎上,嘗試透過本 文的撰寫,能以更系統性的視角來詮釋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發展與結束。. 第三節. 研究史料. 政 治 大. 本研究史料運用上,主要採取官方檔案、年鑑為主,報刊、回憶錄、日 記、口述歷史為輔的原則。檔案的部分,目前以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藏《教育部檔案》及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教育部檔案》內容最為豐 富。檔管局的中等教育檔案大多以學籍資料為主,時間跨度自北京政府時期 到戰後;二檔館的中等教育檔案,則多為教育部擬定政策的紀錄,時間跨度 集中於抗戰後期至戰後。另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朱家驊檔案》與 國史館的《教育部檔案》、《行政院檔案》、《國民政府檔案》等也有關於此課 題的相關資料。檔案彙編的部分,參考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出 版之《革命文獻》、《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中華民國史料叢編》及南京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整理出版的《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等書籍。年鑑 部分,主要參考教育部編輯之《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及《第三次中國教育 年鑑》。 在報刊雜誌的部分,本文以《申報》、《中央日報》、《大公報》等 1949 年之前流通率高且極具代表性的報紙,和《教育通訊》、《學生之友》等教育 類雜誌。 回憶錄、傳記、口述歷史及日記的部分,筆者嘗試蒐集整理目前已出版 的國立中學校友回憶錄,但因書籍數量稀少且多在大陸地區,難免有蒐集不 全之憾。在此狀況下,本文主要採用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抗戰時期國立 中學的回憶》系列套書、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之口述歷史叢書,及 歷任教育部部長及重要官員王世杰、陳立夫、吳俊升等人的日記及傳記回憶 錄。.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6)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首先關於研究的時間範圍,目前學界關於抗戰時期的年代界定主要有兩 種說法,一是從 1937 年七七事變至 1945 年二戰結束的八年抗戰說;一是 1931 年九一八事變至 1945 年二戰結束的十四年抗戰說。 21因鑒於國立中學主體的 發展期大抵介於 1937 年至 1945 年間,故本文採用八年抗戰的分期方式。但 是為完整敘述國立中學的發展過程,本文內容也會涉及到戰後的教育復員狀 況。 其次,關於國立中學的含義與範圍,事實上該類學校出現的時期不僅止 於抗戰時期,為讓讀者了解本篇論文要探討的國立中學主體為何,在此有必 要對國立中學一詞的意義演變加以說明。國立中學一詞,係指由教育部設立 的中學,其經費撥給及管轄權皆屬於教育部。抗戰以前,國立中學普遍被理 解為國立大學附屬中學,因其為附屬於國立大學的中學,經費及管轄權亦理 當屬於管理國立大學的教育部。然而隨著九一八事變發生,流亡學生問題使 得過去對國立中學的認識有了第一次的轉變。為收容此類流亡學生,第一所 名為國立而獨立設置的中學因此誕生。後隨著抗戰爆發,此類為收容流亡學 生而設立的國立中學數量漸多。抗戰結束時,國立中學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學 校群體。隨著抗戰結束大量師生從內陸遷移到沿海,為解決沿海地方政府不 及收容大量失學失業員生的問題,教育部亦於該些省市設立臨時性的國立中 學,此類國立中學的性質為暫時收容戰後從內陸遷到沿海的員生,故當沿海 省市復員狀況好轉時,此類國立中學也隨之消失。然不久後內戰爆發,又開 始有大量的流亡員生自共產黨統治區逃至國民黨統治區,為緊急收容這一類 學生,國立中學又開始設立,此類國立中學最後雖大多解散,但少部分自 1949 年後隨著中央政府到了臺灣,日後在澎湖成立的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 及後來的教育部特設員林實驗中學皆可視為該類型國立中學的延續。 由上可知,國立中學可大致分為國立大學附屬中學、抗戰前後為收容流 亡學生而設立的國立中學、戰後教育復員時期為暫時收容大量遷移員生的國 立中學,及國共內戰時期為收容流亡學生的國立中學。本篇論文所指的國立 中學屬於第二類,也就是抗戰前後為收容流亡學生而設立的國立中學,而這 類國立中學實際包含哪些學校,則以收錄於教育部編的《第二次中國教育年 鑑》第四編第二章國立中學概況所列國立中學為準,共計 34 所,因這些學校.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1. Ch. engchi. i n U. v. 陳進金, 〈「八年抗戰」乎?「十四年抗戰乎」?〉,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13 期 (2017 年 3 月),網址: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php。. 7.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7) 第一章 緒論. 是教育部官方認定的,與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成型時期時距較近,參考價值 相對於其他文獻要高。.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文在史料蒐集上,首先受時間及資源的限制,筆者只能以臺灣地區的 史料為主,雖也有蒐集大陸地區的相關檔案,但因時間有限無法較完整的閱 覽,僅能多少補充臺灣地區史料的不足。 另國民政府時期教育部推行之教育政策種類繁多,公文法規與學校實際 情形之間難免有虛有實,各學校向教育部呈報之各事項,可能也會有為符合 規定而虛應故事或不夠完整的情況。筆者在史料運用上只能盡量互相參照回 憶錄與官方史料,以期達到初步的歷史考證,雖如此但仍不能完全解決此問 題的影響。其次,觀點上,因受大多使用中央政府方面史料的限制,論述上 難以避免較偏向教育部,如此將導致國立中學的個體特殊性被削弱。民國時 期的國立中學數量總數達到了數十所,這些學校雖都名為國立中學,但是各 個學校也會隨著學生及教職員的組成背景、校址差異、甚至最初建立性質的 不同,使各個學校皆有其獨特的文化氛圍及運作模式,本文為求在篇幅限制 內系統性的了解國立中學體制,對於這些差異勢必無法有較詳盡的論述。 國立中學作為中華民國抗日戰爭下的特殊中等教育機構,有太多值得研 究的議題尚待討論,一篇碩士論文的篇幅實在無法觸及該議題每個重要的研 究面向,期盼日後有更多的研究者能繼續針對此議題加以研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六節. 章節架構.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為能較完整的探討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 U i e h n c g 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研究回顧、研究方法、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等。第 二章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旨在探討教育部設置國立中學的態度如何影 響國立中學的產生,並從國立中學相關章程的公佈及內容,分析國立中學制 度化初期的特徵及意義。第三章國立中學設置原因的轉化與發展,旨在論述 國立中學在數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其成立目的由單一走向多元化的歷程, 以對國立中學設置的多元性有一基礎認識。第四章國立中學的校務運作及其 特色,嘗試從國立中學師範部及職業部的設置與演變、貸金及公費制度及課 程設置等面向,以了解教育部維持國立中學校務運作的基本方針及其特色。 第五章國立中學的復員,旨在論述教育部如何擬定及執行國立中學復員計畫, 並論述國立中學戰後的概況。第六章結論,藉由綜論第二至五章,分析國立 中學體制的形成與結束對中華民國中等教育發展的影響。. 8.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8)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第二章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國立中學創設的特殊性,即在於其打破了晚清以來「地方辦中學,中央 辦大學」的基本原則,為一種由中央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直接辦理中學的戰時 特殊措施。本章嘗試以此為探討點,先就晚清以來地方設置中學在法規上的 發展做一初步論述,以期對國立中學出現的背景有一基礎認識。之後本章將 嘗試回答第一所國立中學如何創立?教育部對創立國立中學的初步態度是什 麼?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又是在什麼背景下成立?及國立中學陸續成立後, 教育部在法規上對其的基本定義及規範又是什麼?等問題,以論述國立中學 於抗戰初期成立的原因及制度化的情形。. 第一節. 政 治 大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地方設立中學」的淵源初探 立 ‧. ‧ 國. 學.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央與地方教育行政分級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晚清, 當時教育行政機關的層級,大致可分為中央、省及州縣三級,至民國北京政 府時期雖偶有變動,但已基本確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為教育部,省級教育 行政機關為教育廳,縣級教育行政機關為教育局或教育科。而 1928 年南京國 民政府成立後,也大致繼承了前述北京政府時期的教育行政三級制。 在教育行政三級制的架構下,關於中學的設置與管理,自晚清以來,基 本上皆由省級以下的教育行政機關主責辦理。相關文獻可追溯至 1896 年(光 緒 22 年)刑部侍郎李端棻的《推廣學堂疏》,其中建議學校制度應分為三級 制,即京師省會立大學堂,道府立中學堂,州縣設小學堂。後於 1898 年(光 緒 24 年)5 月,總理衙門大臣和軍機大臣會奏《遵籌開京師大學堂摺》,主 張設立京師大學堂並通飭各省,在省會設立中學堂,府縣設立小學堂。1自此 之後,由省級機關主責設置中學事務漸成制度。北京政府時期,於規定中學 設置的法源《中學校令》(1912 年 9 月公布)中也提到: 中學校以省立為原則,各縣於法令所定應設學校外尚有餘力時,得一 縣或聯合數縣設立中學校,為縣立中學校,私立或私法人依法可設立 私立中學校。專教女子的中學校稱女子中學校,中學校之的設立、變 更與廢止,均須經過教育總長核可。 2. n. er. io. sit. y. Nat. al. 1 2. Ch. engchi. i n U. v. 鄭世興著, 《中國現代教育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 年),頁 48。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編,《中華民國教育法規選編(1912-1949)》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年) ,頁 338-339。. 9.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19) 第二章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說明中學基本上由省立為原則,但也可由縣立或私立,經費之來源也分為省 立、縣立及私立三種,教育部的職責在於核定地方中學的設立與否,並不直 接辦理或設置中學。 1928 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其關於教育行政機關分級及中學設立的事項 皆承襲了北京政府的制度,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關於中學設立的規定,則可 見於《中學法》(1932 年 12 月公布)之第三條及第五條: 第三條 中學由省或直隸於行政院之市設立之,但按照地方情形有設立中學之 需要而無妨礙小學教育之設施者,得由縣、市設立之。私人或團體亦 得設立中學。…… 第五條 中學之設立、變更及停辦,由省或直隸於行政院之市設立者,應由省、 市教育行政機關呈請教育部備案,其餘呈由省、市教育行政機關核准 轉呈教育部備案。 3 由此可知,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在法規上除了增加直轄市可設立中學的相 關條文外,基本上仍延續了自晚清起由省級單位主責設置中學的原則。 綜上而論,中國自晚清以來,中學的設置在法規制度上皆由地方政府(省、 市、縣)負責,中央至多也只是審核機關而已。在此原則下,南京國民政府 時期的地方政府實際負責支付經費予各中學、監督各學校的校務運作及決定 中學的設置與否,而身為中央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教育部並不直接處理這些 事務,但此原則卻在九一八事變後有所轉變。.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第二節. i n U. C. v. hengchi 第一所單獨設置的國立中學-國立東北中山中學.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關東軍佔領中國瀋陽後擴及東北,史稱九一八 事變。在此背景下,東北的青年或不甘為亡國奴或擔心原本生活頓失依靠, 紛紛南下至平津一帶並形成了一特殊的東北流亡學生群體。為解決大批東北 流亡學生的失學問題,由與國民黨關係較深厚的齊世英、周天放、高惜冰、 臧啟芳、張莘夫等眾多有影響力的東北籍人士,積極向行政院協商解決辦法。 當時行政院院長汪兆銘在政治上與東北人沒有淵源,故大家轉而找與東北稍. 3. 「國民政府指令立法院有關中學法小學法業經明令公布施行」 (民國 21 年 12 月 24 日) , 〈中等教育學制法令案〉 , 《國民政府檔案》 ,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12502-00006-008。. 10.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0)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有淵源的行政院政務處長的彭學沛。4數人專職於南京與行政院溝通,最後經 教育部部長王世杰提出,行政院會議通過,於南京設立了東北青年教育救濟 處,但因東北關外流亡學生以平津地區最多,乃於北平設立辦事處,5並由周 天放、李錫恩分任該處的主任及副主任。61934 年 2 月,東北青年教育救濟處 針對東北流亡青年擬定了四項救濟辦法,分別為:1.各校免收東北籍學生學 費;2.盡量補助經濟困難的東北學生衣食書籍等費用;3.籌備中等學校收容東 北籍學生,學校兼具中學、補習、職業三種性質;4.對於九一八事變前、東北 籍留學生因經濟來源斷絕而難以繼續攻讀者給予補助,每年由救濟處資送東 北籍學生出國留學。7後根據第三項辦法,由教育部提供開辦費及經常費,讓 東北青年救濟教育處在北平籌備了中學;8且因齊世英等人強調以「中山」命 名以加強學生對三民主義的認識,故最終定名為國立東北中山中學,中華民 國第一所由教育部直接辦理的國立中學自此成立。該校創辦時,除經常費與 開辦費由教育部定期撥發外,校地尋覓、校長人選任用等與學校相關的籌備 事務,多是由當初向行政院呈請的東北人士一手操辦,教育部擔任協助的角 色。 9 從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創立過程可以得到一個訊息,即行政院及教育部 等中央機關從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創立到開辦,基本上都是處於被動的狀態。 也就是說國立中學的開辦並非是教育部或行政院主動決定的方案,而是外部 人士尋求政府協助下的產物。雖東北青年救濟處隸屬於教育部,但不應忽略 該處人士皆是由當初向政府呈請救濟東北流亡學生的東北籍人士所組成,因 此狹義來說教育部並非主動要成立直屬中學來收容流亡學生。故國立東北中 山中學的創立雖打破了過去教育部不負責辦理中學的原則,但從該校創立的 過程來看,或許是齊世英等人與國民政府較為深厚的淵源,才致使教育部將 直接籌辦中等學校列為救濟流亡學生的解決辦法。至少根據目前的資料,在 東北籍人士開啟與行政院溝通的管道之前,中央政府在救濟流亡中學生的方.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旅臺校友會編,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金禧紀念集》 (臺北:國立東北中 山中學旅臺校友會,1984) ,頁 1-5。 5 〈周天放談東北入關學生就濟辦法已擬定籌辦中校收東北學生平市將成立救濟辦事處〉 , 《大公報》,天津,1934 年 2 月 12 日,版 4。 6 沈雲龍、林泉、林忠勝編, 《齊世英先生訪問記錄》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0) ,頁 182-184。 7 〈周天放談東北入關學生就濟辦法已擬定籌辦中校收東北學生平市將成立救濟辦事處〉 , 《大公報》,天津,1934 年 2 月 12 日,版 4。 8 〈教部在平將設國立東北中山中學,專事收容東北之失學青年,經費如有著下學期可成 立〉, 《中央日報》,南京,1934 年 2 月 17 日,版 4。 9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旅臺校友會編,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金禧紀念集》,頁 1-5。. 11.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1) 第二章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式上,並沒有想藉由直接辦理學校來解決流亡學生的問題,而教育部的此種 立場,在抗戰初期國立中學制度化的過程中則更為清晰可見。. 第三節. 抗戰初期教育部對戰區中學員生救濟的初步態度. 在上一節提到,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流亡學生入關,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 成立為抗戰後國立中學的建制開了先河。但從 1934 年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成 立至 1937 年抗日戰爭初期,教育部並沒有想將「國立中學」轉變為常態制度 的想法。關於此種假定,從 1937 年教育部擬定的《戰區學校處置辦法》及《教 育部戰時動員計畫》中,都可約略看出抗日戰爭爆發時教育部對救濟失學員 生的初步態度。 1937 年 7 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全面戰爭爆發。8 月以後,雙方戰事擴 大,大量的中等學校因戰爭而被迫關閉或遷移。隨著日本快速佔領東南沿岸 各大城市,戰區流亡中等學校員生的數量急遽增加。如何解決大批流亡員生 失業失學問題,也成為教育部於戰時急待處理的難題。根據時任教育部長王 世杰的日記,關於戰區學校的相關訊息首見於 1937 年 7 月 31 日,內容提到: 「今日擬定戰區內及易受敵人攻擊地點學校之處置辦法,擬提院核定施行。」 10 由此可大致推知,教育部開始著手處理流亡學生問題大約在 1937 年 7 月底。 在此之前,日記中及相關史料皆未看到相關訊息。據此推估,教育部可能也 尚未料想到中日戰爭會如此意外的開始,以致相關辦法要到 7 月 17 日蔣委 員長發表廬山聲明全面抗日後才擬定。該辦法經比對後,筆者認為極有可能 是教育部於 1937 年 8 月 19 日密令各省市教育廳、局及國立省立私立大專院 校的《戰區內學校處置辦法》 ,其中教育部令地方教育廳、局就其負責管轄的 學校單位,一方面應於較安全的轄區內設法籌備臨時校舍以收容戰區學生, 另一方面則應設法遷移、歸併受戰事影響的學校學生,或讓各戰區學校附設 於其他學校以茲因應。 11於此可看出教育部於抗戰初期主要仍希望以地方各 校盡量收容戰區學生為原則,而更詳細的處置方針,則可見於 1937 年另一份 教育部的《教育部戰時動員計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0. 王世杰著,林美莉編,《王世杰日記(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 年),頁 27。 11 「教育部檢發《戰區學校處置辦法》的密令」(1937 年 8 月 19 日), 〈戰時教育方針政 策〉 , 《國民政府教育部檔案》 ,收入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 編第五輯第二編教育(一) 》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頁 2-4。. 12.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2)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1937 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針對戰時教育問題擬定了《教育部戰時動員計 畫》 ,12其中也提到了處理戰區中等學校以下流亡員生的主要方針。如在學生 收容上,提到非戰區學校應於範圍內,藉由補足班級員額或增開臨時班等措 施盡量收容戰區學生繼續學業;在教員錄用上,非戰區學校應以盡量聘用戰 區學校教員為原則;在教育經費上,以各地教育廳、局就現有教育經費自行 支配。13以上兩份文件雖都只是教育部對地方政府的指導原則,但卻可以推測 出於抗日戰爭開始前後,教育部在處理中等學校員生繼續工作與就學的問題 上,還是維持中等教育以下學校為地方教育廳、局的職責範圍,如在地方政 府尚可處理的範圍內,教育部不需介入。基本上教育部的初步作法是提出一 個指導原則讓地方政府依循,而該項指導原則並非是由教育部協助或直接處 理,而是指示地方政府如何運用自己原有的資源來處理戰區學校及流亡學生 的問題。換句話說,戰爭初期教育部仍希望維持過去對中等教育中央地方分 工的作法,中學的主管機關為地方教育廳、局,故戰爭發生後對於處理戰時 流亡中學員生的問題,原則上應由教育部提供指導原則,地方教育廳、局負 責辦理。 由此可知,雖早在抗戰爆發之前即有教育部辦理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先 例,但從抗日戰爭初期教育部擬定的《戰區內學校處置辦法》與《教育部戰 時動員計畫》上來看,教育部於抗日戰爭爆發之初(約 1937 年 7 月至 10 月 間)並沒有出現要設立國立中學來收容失學員生的意向。就教育部的角度來 看,可能是抱持著如地方政府尚能收容處理,則教育部不直接介入之原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n. a抗戰時期國立中學成立的背景分析 iv l C n hengchi U 既然抗日戰爭初期,教育部並沒有想藉由籌備國立中學來解決戰時失學 第四節. 失業中等員生的問題,那究竟是那些因素促使了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的產 生呢?如果從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籌建歷程來看,國立中學的建置應和與國 民黨關係深厚的個人有關。但如對應到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目前並沒有足. 《教育部戰時動員計畫》目前只知產生日期為 1937 年,但根據該文保護重要文物之措 置一節提到,應督促上海等地印刷廠迅就長沙等地增設印刷廠所,以該檔案為教育部預 先計劃之性質來看,該文件產生時間至少應為 1937 年 11 月上海淪陷之前,甚至 1937 年 8 月淞滬會戰爆發前,故推斷此文件產生時間早於抗戰時第一所國立中學出現時間。 13 「教育部戰時動員計畫(草案) 」 (1937 年) , 〈教育部實施概況〉 , 《國民政府教育部檔案》 , 收入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二編教育(一) 》 ,頁 112-114。 12. 13.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3) 第二章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夠的史料直接指出這項結論。故本節試分析 1937 年年底國立中學產生的背 景,以了解影響教育部決定辦理國立中學的可能因素。. 壹、地方政府已無力獨自處理流亡員生問題 抗戰初期,部分地方政府依照教育部擬定的戰區學生指導原則,以地方 學校增班收容等方式盡量收容來自戰區的失學學生。 14對位於戰區及淪陷區 周圍的各省市教育廳、局來說,湧入戰區失學學生的數量過於龐大,在經費 要自籌且隨時可能變為戰區的情況下,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維持原有學校的 運作,一方面還要籌備失學員生登記、開辦臨時中學與臨時班等各種救濟收 容流亡學生的措施,這無疑須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對地方政府來說是極 大的負擔。此點從張繼等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對抗戰以來河北省流亡 學生狀況之描述或可略知一二: 自全面抗戰以來,冀察晉綏淪為戰區,華北教育遂陷停頓。僅就河北 一省而言,原有獨立學校五校,高級中學二十八校,初級中學四十四 校,師範學校十五校……。總計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及專科學院以下各 級學校教職員為數在十萬人以上。(據民國二十三年度統計,全省中學、 師範職業學校及獨立學院在校人數達三萬五千餘人,全省中學師範及 小學教職員達六萬五千餘人。)此刻除小部分已就地參加抗敵工作外, 其餘成千累萬之學生及青年教職員大都流離失所,生活艱困,投筆有 心,請纓無路,倘不設法予以收容及訓練,不惟文化上之損失滋大,……。 至於經費一項,只需由中央將每年補助一百六十萬元以上之教育經費, 按實際需要,分期移用,如此既不增加國家戰時財政之負擔,且足收 事半功倍之效。……。 15 該提案最後以國民政府准予該省利用已停辦學校之經費,專責收容流亡青年 並加以訓練結案。雖該案並未直接指出地方政府辦理中學班經費不足的問題, 但卻道出了地方流亡學生眾多無處收容,且地方政府需有更多經費來處理該 問題的窘境。另於 1938 年年初,教育部公布的〈縣市立及私立中小學教職員 救濟辦法〉中,地方教育廳、局雖仍為辦理中等教育員生登記的主政機關, 但在教育救濟經費的部分,教育部除一方面聲明以省市自籌為原則外,另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戰區學生五百餘抵陝,分插各校借讀〉 , 《中央日報》 ,南京,1937 年 8 月 30 日,版 3。 「國民黨中央秘書處檢送張繼等關於撥款補助河北省實施戰時教育救濟與青年培訓辦法 案」(1937 年 11 月 12 日) ,〈教育工作建議〉 ,《國民政府教育部檔案》,收入於中國第 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二編教育(一)》 ,頁 140-143。. 14 15. 14.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4)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方面也表示如經費不足時,由教育部補助 10%至 20%。 16此辦法的公布一改 之前教育部要求地方政府在經費上全權負責的態度,無疑事後證明了戰爭初 期教育部指導原則的不符實際,及地方教育廳、局極缺經費來處理戰區失學 失業員生問題的現象。 除了各地方政府經費極度不足外,因民國時期各省市教育廳局經費的使 用對象主要為當地學校員生,也就是說省市教育廳局教育經費的規劃及運用, 在法理上來說是以該省市的教育機關及所屬學校員生為對象。但在戰爭下, 許多沿海省市學校員生流亡至內地,致使內地省市教育廳局須在自己的經費 範圍內,處理他省市流亡員生失業失學的問題,因此出現他省市的教育機構 員生消耗本省市教育資源的現象,而此也成為教育部必須設立中央統籌的學 校來收容流亡員生的原因之一。 17. 立. 政 治 大. 貳、教育部學生登記處的後續分發問題. ‧ 國. 學. ‧. 1937 年年底,教育部要求各地方教育廳局辦理失學學生登記分發的同時, 也在河南、漢口等地自行辦理失學失業員生登記處,在各地方政府的登記員 生數量持續增加且無法於短時間消化的情況下,教育部自行辦理的登記處員 生更不可能全數交給地方教育廳、局來處理後續的分發就學問題,於是教育 部須自行想出能讓教育部登記處持續登記失學員生,並能有效安置已登記員 生的辦法。1938 年以前光教育部救濟的中學教職員人數就高達 5,416 人,中 等學校學生人數更高達 25,682 人。 18單靠短期安置於訓練班與分發至原有各 省市立學校,已無法讓登記處持續有效收容撤至後方的大量戰區員生。在此 背景下,新設學校不但能使失學學生繼續學業,也能持續消化在教育部安置 點滯留的已登記員生,讓登記處可以持續登記並安置自戰區逃出的學生與教 職員。教育部決定籌設臨時中等學校之相關構想,可見於王世杰 1937 年 11 月 10 日的日記,其中表示:「政府決定以原來補助冀、察、綏、平、津之教 育經費,在河南等處救濟各該地流亡之教員學生,並辦臨時中等學校。」19而 於 1937 年年底陸續設立的國立河南臨時中學(即國立第一中學前身)及國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教育文化史的新頁-教育部登記戰區學生送川黔臨時中學肄業〉 , 《教育雜誌》 ,第 28 卷 第 1 號(1938 年 2 月 10 日),頁 89。 17 「教育部呈行政院國立中等學校復員辦法」(民國 35 年 2 月 14 日), 〈中等教育總卷章 則規程〉, 《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33/中壹 1/0001。 18 杜元載編, 《革命文獻第 58 輯-抗戰時期教育》 (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 料編纂委員會,1972 年) ,頁 139。 19 王世杰著,林美莉編,《王世杰日記(上冊) 》,頁 64。 16. 15.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5) 第二章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四川臨時中學(即國立第二中學前身) ,應皆可視為為收容教育部登記處員生 所設立的臨時中等學校,國立河南臨時中學收容教育部設於開封、許昌「冀、 察、綏、平、津中等學校通訊處」登記的華北戰區員生,而國立四川臨時中 學則收容設在漢口「京、蘇、浙、皖戰區員生登記處」的登記員生。 20. 參、各流亡中等學校與教育界的建議 除此之外,部分國立中學校友回憶錄中反映了一些時人的主張,諸如「國 立貴州臨時中學之成立,實是因為當時江蘇、南京等地一些知名中學校長, 倡議創辦國立中學多所,以便吸收淪陷區失學青年到大後方繼續讀書,為國 家儲備人才。」21「國立中學的成立,實是因為江蘇一帶的中學與教育界人士 倡議教育部創辦學校收容內遷之中學學生。」22但礙於目前尚未找到回憶錄以 外的相關史料予以佐證,在此也僅列出作為國立中學創立原因的參考。 綜上而論,上述三種因素可能都是影響教育部成立國立中學的原因,其 中第一項及第二項應為相互影響的。值得注意的是,抗戰初期,教育部對於 中等學校遷移的政策不同於較有規劃性的大專院校,其呈現出了臨時性及被 動性。因為是被動性,故教育部在處理戰區中等員生問題時,通常給人走一 步算一步之感,大部分是問題發生後,教育部再根據問題即時處理;且此時 教育部對於這些處理措施也多抱持著臨時性的想法,並沒有要將之轉變為常 態制度的跡象。也因為教育部對於中等學校失學失業員生之處理態度有這兩 項特徵,故筆者認為於戰爭初期,教育部並沒有以爭取流亡青年為其籌辦國 立中學的主要理由,應該說就算國立中學的確有吸引淪陷區青年投奔後方的 實質現象,但此現象在戰爭初期也只能算是教育部籌辦國立中學的附加效果 而已。另也因抗日戰爭的突然爆發,教育部被迫倉促間擬定戰時中等教育計 畫,致使抗戰後大量中等學校員生的失學問題無法即時有效的處理,中等教 育員生的救濟措施大約要至 1937 年 10 月之後才逐漸步上軌道,根據統計, 在 1938 年 3 至 4 月間《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公布以前,於國民政府統治區至 少已有國立河南臨時中學(即國立第一中學前身) 、國立四川臨時中學(即國 立第二中學前身)與國立貴州臨時中學(即國立第三中學前身)等 3 所國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20. 21 22. Ch. engchi. i n U. v. 杜元載編, 《革命文獻第 61 輯-抗戰時期之中等教育》 (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2 年),頁 250-252。 黃作華、鄭錦濤編, 《國立中學的回憶》,頁 54。 鄭錦濤編, 《國立中學的回憶第二輯》(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年),頁 190。. 16.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6)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中學設立,並已開始校務運作。23因此在國立中學形成的過程中,是先有了國 立中學的實體,才制定後續的相關法規,而其相關法規的公布實行,更可視 為國立中學制度化進程的重要指標。. 第五節. 國立中學的制度化.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著各國立中學陸續設立,教育部也於 1938 年至 1939 年間針對國立中學相繼修訂公布了《國立中學暫行規程》 (1938 年 2 月公布) 、 《國立中學課程暫行綱要》 (1938 年 2 月公布)及《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 (1939 年 3 月公布)等法規,其中《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及《修正國立中學 暫行規程》針對國立中學的性質及組織架構做了基本規定,提供了辦學的法 源依據,故本節嘗試分析《國立中學暫行規程》至《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 的變化,藉此了解國立中學制度化初期的基本特徵及其代表的意義。 《國立中學暫行規程》最初由教育部於 1938 年 2 月呈送行政院會議通過 並公布施行。該規程言明國立中學是為了能讓戰區公立中等學校教員,及戰 區公私立中等學校學生繼續施教及受教而暫設。學校命名以國立中學所在省 名為校名,學校以校務委員會為審議機關,國立中學於各類學生足額時可分 為中學、職業及師範三部且男女皆收。而學校校址可依實際情形選擇要設置 一處或分設數處。在學校組織方面,規定國立中學由校長一人主持,校長下 設總務、教導二處,及高初中、師範、職業等部,各處部各設主任一人,由 校長派充並呈部備案。總務處分文書、會計、庶務、衛生四組,教導處分教 務、訓導、體育三組,每組各設組長一人,組員或書記若干人。各部設各科 教員若干人,各處部教職員除會計組長由部指派外,由各處部主任提請校長 聘任之。各年級各設級任導師一人,導師若干人,另設女生指導員若干人, 均由教員兼任之。各科教員及各部份職員以就戰區各教職員中選聘為原則, 遇有特殊需要時得聘請相當人員充任之。除此之外,該規程也有諸如學校課 程應增加生產及戰時知能等科目、國立中學可附設中小學教師服務團等規定。.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4. 1938 年訂頒的《國立中學暫行規程》,規程內容較為簡略,全規程僅有 13 條條文,且大部分也只約略說明了學校的基本依循方針,許多條文末甚至 常出現「規則另訂之」等字句,說明此規程的訂定與公布應有不少應急的成 杜元載編, 《革命文獻第 61 輯-抗戰時期之中等教育》,頁 250-252。 「行政院呈國民政府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備案」(民國 27 年 3 月 11 日), 〈中等教育學制 法令案〉, 《國民政府檔案》 ,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12502-0006。. 23 24. 17.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7) 第二章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分。雖然如此,該規程提供了國立中學運作的基本架構,像國立中學是為收 容戰區失學失業中等學校員生而暫時設立;初步統一了早期國立中學的命名 方式;基本規定了課程應參考抗戰所需;國立中學校長及校務委員會的職權; 學校基本組織架構等,另也可從此規程看出教育部早期有欲將國立中學與戰 區中小學教師服務團整合的意向。 《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公布施行一年多後,因國立中學組織事實上已有 所變更, 25故又於 1939 年 3 月公布了《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此規程與 1938 年的版本相比,不但規定更為詳細且範圍也有所擴大。《修正國立中學 暫行規程》共有 20 條條文,除了國立中學是為收容失業失學員生而設的基本 性質未變外,其他規定也略做調整。像是為便利統籌收容員生,在學校命名 的部分捨棄了依校址所在省分命名的方式,改依設立次序冠以數字命名。26而 在組織方面,則將原本總務處轄下之會計組獨立,改設會計室,27提高學校經 費管理單位之層級。 另外於 1938 年規程中,國立中學不分中學、師範及職業學校,只要是中 等學校學生均盡量收容。但於 1939 年規程中,相關條文內容變更為「收容戰 區公私立中學及師範學校男女學生,必要時得收容職業學校學生」 ,說明國立 中學生收容之學生身分以中學及師範學校的學生為原則,職業學校學生則退 居「必要時得收容」的地位,表示職業學校學生變為不得不收容時才得收容。 該條文變更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職業教育在設備、經費及師資的要求都比中學 及師範教育高;加上職業科學生人數通常較少,導致兼辦職業教育的普通學 校在經費有限的前提下,大多會為辦理普通教育而壓縮職業教育的資源。像 是 1939 年年底國立第三中學農職部主任馮慰農呈請教育部准予辭職一事即 為一例,該函聲稱自 1939 年暑假起依照添設農職科計劃招收新生,數月因經 費有限又受制於國立第三中學統制,導致行政效率遲緩;加上職業學校與普 通學校性質不同,除需要職業師資外更需要相當設備,但目前開辦已過數月, 設備全無且耕地也僅有數畝而已,長此以往將無以對得起教育部指派設置農.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教育部呈行政院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草案」 (民國 28 年 1 月 31 日) , 《教育部檔案》 , 〈教育部檢發國立中學暫行規程、簡章與各項辦法及有關文書〉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藏,檔號:五(2)-745 26 秦孝儀編, 《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四編戰時建設(一) 》 (臺北:中國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88 年),頁 622。 27 教育部編, 《教育法令彙編第五輯》(重慶:正中書局,1940 年) ,頁 154-156。 25. 18.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8)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職科一事。28由此可知,在同時辦理師範部或中學部的國立中學下兼辦職業部 的難處所在。 除此之外,在各國立中學接收學生過多又難以盡收容於一地的情況下, 各國立中學多以增加分校的方式繼續收容失學學生。而此點也是教育部認為 有必要修訂《國立中學暫行規程》的重要原因: 國立中學學生,每校恆在 2,000 餘人,最少亦有 1 千 2、3 百人,最多 如湘西之國立安徽第一中學,竟達 4,000 人,各地均無如是巨大之校 舍,足容全數學生於一處,不得不斟酌校舍情形,分設數處,是分校 之設,為事實所不得不然。各分校地點距本校遠近不一。……,為使 分校校務行政運用上較為靈活起見,設分校長似較設主任為便,且各 分校長前以原係各省中等各校校長,國立中學成立之初又均係校務委 員,故其地位亦似宜稍加提高,然若一律改為獨立中學,則各校之事 務等項目,須獨立辦理,其組織人員均須量予更變,而經費亦必須隨 之大量擴充,況各分校之人數多少不一,如一律獨立設置則將有自 2、 300 人至 1、2,000 人大小懸殊之國立中學 30-40 所,故似以仍維持分 校制,並暫設分校長為宜,茲將原規程草案修正呈核,是否有需,仍 請院會決定。 29 據 1938 年 10 月刊載於《教育通訊》的資料,各國立中學大多設置 2 至 4 所分校,像國立四川中學即有本校 1 所,分校 2 所;國立河南中學、國立 陝西中學、國立甘肅中學等則有本校 1 所,分校 3 所;國立湖北中學更有本 校 1 所分校 4 所。 30雖並非全部的國立中學皆有分校,但當時各分校漸次設 立已為事實,故在 1938 年《國立中學暫行規程》無詳細規定的情況下,1939 年的《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即針對國立中學附設分校有了較詳細的規定。 像是該規程修正了 1938 年版本中「國立中學設置地址可依地方實際情形設置 一處或分設數處」條文,將內容改為「各校於必要時得酌設分校」 ,說明國立 中學由原本可依地方情形設置分校,轉變為以盡量不設置分校為原則。另該 規程也對分校長與校長的職權範圍、分校組織、分校校務行政與分校經費分 配等增加了相關條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函復請馮慰農繼續努力服務」(民國 29 年 1 月 2 日) ,〈國立中學第三中學教職員〉, 《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28/普拾貳 3 丁/0001。 29 「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草案審查會紀錄」(民國 28 年 2 月 11 日), 〈教育部檢發國立 中學暫行規程、簡章與各項辦法及有關文書〉 , 《教育部檔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檔號:五(2)-745 30 杜元載編, 《革命文獻第 61 輯-抗戰時期之中等教育》,頁 242-244。 28. 19.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29) 第二章 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 總體而言,與 1938 年《國立中學暫行規程》相比,1939 年《修正國立中 學暫行規程》的主要變化分別為:國立中學的校名改以各中學成立的順序統 一以數字命名;國立中學在收容中等學校學生的類別上,原則上以中學及師 範學校學生為主,職業學校學生的收容變為必要時才得行之;針對國立中學 設置分校,及分校的校務運作、人員任用等做了詳細規定(對照表詳見表 21) 。1938 年年初《國立中學暫行規程》的公布,基本上可視為國立中學制度 化的起步,該規程中之規定雖多尚未成熟,但已基本確認了國立中學的基本 性質及運作模式。至 1939 年 3 月教育部公布《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從 該規程的條文可看出教育部是根據了國立中學運作的狀況,對原 1938 年的 《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做的若干修正及補充,而這些修正或許可說明國立中 學於此時的發展概況,像是減少收容職業學校學生,或針對分校做詳細規定 等即為相關例證。 除此之外, 《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及《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更重要的 意義,在於其代表了國立中學被正式納入了中等教育體制,成為中等學校的 一類,是國立中學制度化的開始。同時教育部也透過相關規程的修正與公布, 表明了教育部對國立中學的基本立場,為國立中學找到了「戰時暫設」的特 殊位置,給予了抗戰時期國立中學正式的法定地位。.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0.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30) 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表 2-1 《國立中學暫行規程》與《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內容對照表 法規. 《國立中學暫行規程》 (1938 年 2 月公布). 《修正國立中學暫行規程》 (1939 年 3 月公布). 學 校 命 國立中學以所在省名為校名,稱 國立中學依設立次序,冠以數字, 名方式 為國立某某省中學,如在一省內 稱國立第幾中學。(第二條) 設立兩校或兩校以上時得稱國立 某某省第幾中學。(第二條). 政 治 大. 收 容 中 國立中學學生暫依照戰區學校科 國立中學收容戰區公私立中學及 等 學 校 別、年級分別編配之,各類學生人 師範學校男女學生,必要時得收 學 生 類 數足額時,得分中學職業師範三 容職業學校學生。(第三條) 別 部,男女兼收,其設置地址或集中 一處或分設數處就當地實際情形 酌定之。(第三條). 立. n. Ch. sit. y. 國立中學設校長一人,主持校務, 分校各設分校長一人,秉承校長 主持各該分校校務,校長由部委 派;分校長由校長加倍遴荐,由部 委派或由部逕派之。(第五條). er. io. al. ‧. ‧ 國. 學. Nat. 學 校 組 國立中學設校長一人主持本校, 織 一切校務由部就校務委員中選派 之,校長下設總務教導二處高中 初中師範職業等部,各處部各設 主任 1 人。由校長派充並呈部備 案,總務處分文書會計庶務衛生 4 組,教導處分教務、訓導、體育 3 組,每組各設組長 1 人,組員或書 記若干人。各部設各科教員若干 人,各處部教職員除會計組長由 部指派外,由各處部主任提請校 長聘任之,各年級各設級任導師 1 人導師若干人。另設女生指導員 若干人,均由教員兼任之,各科教 員及各部份職員以就戰區各教職 員中選聘為原則,遇有特殊需要. i n U. v. e n g c h i國立中學設教導、總務兩處及會 計室,教導、總務兩處各設主任 1 人,不設分校之中學,其高中、初 中、師範(或另職業及女子)等部 分,得各設部主任 1 人,各主任由 校長遴聘,並呈部備案。教導處分 教務、訓導、體育 3 組,總務處分 文書、出納、衛生、庶務 4 組。各 組設組長 1 人,幹事及書記若干 人,主任由校長聘任之,幹事及書 記由主任商請校長分別聘派之。. 21. DOI:10.6814/THE.NCCU.Hist.001.2019.A0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The subject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495 first-graded students from five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270 freshme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Taiwan SPIN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The mixed state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primary schools, secondary schools and special schools (with boarding section, if appropriate) in receipt of aid from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 Change of ownership principle in recording trade in goods sent abroad for processing – The term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is... Capitalis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 majority of the secondary schools adopted project learning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generic skills but this was only evident in a small number of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Due to low birth rate and setting up many new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now the rate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for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