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40 年以後設置原因的多元化

第三章 設置原因的轉化與發展

第四節 1940 年以後設置原因的多元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1940 年以後設置原因的多元化

1940 年以後,國立中學的設置原因及功能開始朝多元的方向蓬勃發展,

為了較整體性的分析國立中學設置原因多元化的歷程,本文將依據表 3-3 對 國立中學設置原因的分類,依該類國立中學首次出現的時序進行論述。換句 話說,本節並不以單一學校為分析對象,而將依循上一節的模式,從論述國 立中學新設置原因出現的背景,來了解教育部對設置這些國立中學的初步態 度。而依照時序,分別針對「教師服務團附設中山中學班」改組、收容保育 院畢業生、原國立中學及私校改組合併、接辦中英庚款董事會辦理學校等幾 類,對1940 年後國立中學新設置目的的出現背景做說明。

壹、「教師服務團附設中山中學班」合併改制後的國立中學

中山中學班與國立中學同是抗日戰爭下的產物,但它原來並不像國立中 學是一間獨立學校,而是附屬於戰時中小學教師服務團的一個單位。教育部 為了救濟因戰爭流亡的中小學教師,針對這些流亡中小學教師進行登記分發 並成立了戰時中小學教師服務團以資收容。戰時中小學教師團的工作原則為 協助地方政府推行國民教育,訓練國民教育師資,辦理地方自治及社會教育。

27然在國立中學及各單位遠不足以收容流亡學生的情況下,教育部於1939 年 初即對各中小學教師服務團發布了訓令:

查各國立中學收容戰區學生多已達最大限度,不宜再加擴充……,

對於中學失學學生及應有徹底之救濟,以解除畢業後出路及各國立 中學收容上之種種困難,而增加抗戰之效能,茲特由部制定中山中 學班實施辦法綱要一種,……,如當地中學失學學生過多,各校不 能收容,應即籌此項失學學生之救濟,指定主任一人及各科教職員 若干人擇定相當地點舉辦是項中學班,並具報為要。28

對教育部來說,中山中學班的籌設,是國立中學大多已無法再收容戰區 學生的結果。中山中學班與國立中學相比,其收容的學生別也以戰區學生為 主,經費預算的擬定也多沿用了國立中學的標準,只是規模較國立中學小。

27秦孝儀編,《戰時教育方針》(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5 年),頁 59。

28「據呈報中山中學班籌備情形已悉」(民國28 年 1 月 16 日),〈服務團附設中山中學班 第四服務團中山中學班〉《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28/

普捌6/0001/0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可見教育部其實是將中山中學班視為規模較小的國立中學。在此前提下,

1941 年教育部會決定將所有中山中學班整併為國立中學一事也就不足為奇。

教育部將中山中學班改制為國立中學,最早發生在1940 年。當時行政院 某處長,前去視察專責收容公務員子女的重慶青木關中山中學班後,認為有 擴充之必要,後教育部即向行政院提議將該班擴充為國立中學。30此可視為 1941 年教育部決定將所有中山中學班合併改制為國立中學的先例。1941 年年 初,教育部為便於管理,將原戰區中小學教師第三服務團轄下的8 個中山中 學班改為特設中山中學班,直屬於教育部。311941 年,教育部為謀國立中學 趨於正常措施與便於集中管理等由,於暑期將特設各中山中學班合併為國立 中學。321941 年,國立第十六中學及國立第十七中學於是成立。1942 年,國 立十六中學合江校本部,前身為戰區中小學教師團第五中山中學班,由約200 名女高中學生組成,33改為國立女子中學。

教育部此次將中山中學班改組為國立中學,與之前為推廣邊疆教育,及 收容歸國華僑就學所設立的國立中學有所不同,這次是教育部自行決定調整 的結果。因為中山中學班本身即為教育部轄下的單位,此次整合一開始雖為 行政院視察人員認為有擴充的必要,但由中山中學班擴充為國立中學應為教 育部自行決定的政策方向。

貳、「收容保育院畢業生」為目的的國立中學

1941 年 8 月,教育部為收容保育院畢業生,設立了國立第十五中學,

「收容保育院畢業生」成為國立中學設立的目的之一。保育院為收容戰時難 童的教養機構,屬戰時兒童保育會轄下,並非政府機關,資金來源雖有政府 補助,但更大部分來自於國外募款。34戰時兒童保育會雖不是政府機構,但其 與中央政府絕非沒有關係,此點從蔣宋美齡為該會理事長即可明瞭。而戰時

29「函送第八中山中學班二十九年一至四月份請領生活補助費」(民國29 年 4 月 29 日),

〈服務團附設中山中學班第三服務團第八中山中學班〉《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 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28/普捌 3 辛/0001/0001。

30〈青木關中山中學班將改組為國立中學〉,《教育通訊(漢口)》,第3 卷第 19 期(1940 年),頁8。

31〈第三服務團各中山中學班改為教部直轄〉《教育通訊(漢口),第4 卷第 7 期(1941 年),頁4。

32 杜元載編,《革命文獻第 58 輯-抗戰時期教育》,頁 195。

33 秦孝儀編,《戰時教育方針》,頁 83。

34 秦孝儀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四編戰時建設(四)》(臺北:中 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8 年),頁 94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兒童保育會與政府機關的這層關係,正是此類國立中學得以成立的重要因素。

國立中學優待收容保育院畢業生早在國立十五中成立前已有先例,35而之所 以會於1941 年專設一所國立中學收容保育院畢業生,其原由可見於 1941 年 7 月戰時兒童保育會致教育部的公函:

查本會所屬各保育院歷屆小學畢業兒童,雖承貴部盡量協助,分別安 插於各國立中學,惟人數既眾困難殊多,為於本年五月二十四日以時 字第七六三號函商請貴部為本會保育生專設中學一所並提供意見……。

36

可見保育中學的設立是由戰時兒童保育會先行發起,函請教育部提供意 見並給予協助。另一方面,國立十五中的籌設並非由教育部獨自主導,蔣宋 美齡的影響力在該校的籌辦階段亦佔有重要地位,像是教育部原函請曾擔任 過蔣宋美齡私人秘書、時任戰時兒童保育會理事長的錢用和,為國立第十五 中學校長;37且當錢用和婉拒該職後,教育部內也有選定新校長有無必要商請 蔣夫人的討論,38可見蔣宋美齡的影響與教育部決定籌設國立第十五中學(保 育中學)一事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在國立第十五中學首開以收容保育院畢 業生為主的先河之後,其他國立中學也仍維持著優待保育生的政策。通常保 育院畢業生經過考試後,成績較好的准予升入指定國立中學,截至1942 年 4 月,配合收容保育生的國立中學在川境的計有國立第三、六、八、九、十二、

十五(即保育中學)、十六、十七、十八中;貴州省境的國立第十四中學,39 及湘桂粵省境的國立第十一中學。40在經費分配方面,初一所需衣被書籍,由

35「中國戰時兒童救濟協會各教養院合格學生已令國立第十一中學准其參加入學試驗請查 照轉知」(民國28 年 8 月 13 日),〈國立第十一中學學生〉,《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 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28/普拾貳 14 戊/0001。

36「關於本會保育生專設中學一所請迅賜辦理由」(民國30 年 7 月 2 日),〈國立中學第十 五中學教職員〉《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28/普拾貳 15 /0001。

37「部令派錢用和為國立第十五中學校長」(民國30 年 7 月 21 日),〈國立中學第十五中 學教職員〉,《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28/普拾貳 15 丁 /0001。

38「未能屈就國立第十五中學校長引為憾事」(民國30 年 8 月 16 日),〈國立中學第十五 中學教職員〉《教育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0028/普拾貳 15 丁 /0001。

39 原位於青木關的國立第十四中學,於 1941 年 8 月與位於貴州的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 校名互換。

40 戰時兒童保育會,〈保育工作中的教與養〉,《婦女新運》,第 4 卷第 4 期(1942 年 4 月),

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戰時兒童保育會供給,教育部則發給初二以上保育生書籍文具費。411942 年 8 月,另1 所專責收容保育院畢業生的國立第二十中學成立。然而保育中學與 一般國立中學相比仍似有較難管理及經費上的問題,此點詳見1945 年國立第 二十中學校長的請辭信內容:

……,德超自民國 31 年 8 月奉派創辦國立二十中學,茲兩年有半,因 學生全係湘黔桂粵四省保育院保送,未經考選素質不齊,辦理困難較 一般國立中學為尤甚,且該生等多無家庭接濟,一切生活所需全賴學 校供應,際茲國庫艱難,從何籌出大量費用以饜其慾望,因此生活苦 悶影響管教方面亦鉅況,因戰局演變輾轉遷徒生活不易安定,德超勉 力支撐已至心力交瘁之境,…….。42

可見管理保育中學較一般國立中學的艱難之處。簡而言之,專收保育院 畢業生國立中學的出現,一方面是因可以免費的學校的容量,與戰時兒童保 育會每年小學畢業升學的兒童數量,相差太遠。43再加上蔣宋美齡的影響力,

使得此類國立中學得以誕生。然而此類保育中學與一般國立中學相比,仍有 學生資質不齊,與經費籌措困難的問題。

參、由私校改組合併的國立中學

由教育部接收改制為國立中學的私立學校都有個共同特色,即其多是受 政軍因素影響。根據《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所載,抗戰時期被教育部接收,

後合併改制為國立中學的私立中學,計有私立東北中學、私立國本中學、私 立漢民中學、魯蘇豫皖邊區中學(國立第二十一中學前身)及私立成城中學

後合併改制為國立中學的私立中學,計有私立東北中學、私立國本中學、私 立漢民中學、魯蘇豫皖邊區中學(國立第二十一中學前身)及私立成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