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抗戰時期整體教育發展更加了解,則三級教育的研究皆不可偏廢。在此前提 下,抗戰時期的中等教育實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抗日戰爭下中國設立中學的教育制度不同於戰前,為適應戰爭需要,作 為國民政府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的教育部也創建了新的教育制度,其中國立中 學的設置,更是理解戰時中等教育發展一項具指標性的主題。國立中學是戰 爭下的特殊產物,它打破了晚清以來「地方立中學,中央立大學」的原則。

就社會發展的觀點來看,國立中學實質上即是國民政府救濟戰時中等教育員 生的主要措施,它讓抗日戰爭下的失學學生得以繼續學業,不但有助於戰時 中國的社會安定,也為中國保存了戰後資質頗高的中等教育人才;加上因國 立中學由教育部直接管轄,為教育部推行教育政策的重要示範機關,許多教 育政策像是五年及六年制中學、課程標準、教職員薪資標準等,於公布前皆 在國立中學進行試驗及試辦,故研究國立中學實為研究戰時中等教育一重要 議題。

準此,本文試圖以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為題,藉由研究國立中學的創建 過程與發展,進而了解並分析其對抗戰時期及戰後中華民國教育之影響。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民國時期中等教育之研究目前多集中於晚清民初及南京國民政府(西元 1928-1937 年)等時期,關於抗戰時期中等教育之研究數量並不多,而關於抗 戰時期國立中學之研究,數量則更為稀少。

吳文華〈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的職業教育〉,指出國立中學為適應抗戰 對技術人員的緊急需要而兼辦職業教育,並藉由統計數字論述各國立中學職 業部之興變,2但史料來源過於單一,只偏重史料的呈現而缺少新的見解。賀 金林〈民國時期的國立華僑中學〉一文,論述了抗戰時期華僑歸國就學的大 略途徑與國立華僑中學之源起。其中提到華僑中學與一般中學的不同在於華 僑小學畢業生程度不齊,投考學校困難,加上華僑通常畢業後即回到海外,

一般學校課程較難適應。對國立華僑中學於國立中學體制的特殊性進行了相 關論述,指出了國立中學的多元面向。3余子俠〈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創辦及 其意義〉為目前國立中學研究論述最為詳盡的一篇論文,作者以文史資料與 報章雜誌為基礎,論述了國立中學初創及演變的過程。該文將國立中學的發

2 吳文華,〈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的職業教育〉,《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第 285 期(2007 年),頁50-52。

3 賀金林,〈民國時期的國立華僑中學〉,《八桂僑刊》,第 3 期(2006 年 9 月),頁 69-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展依教育部令國立中學依設立順序命名之前為前期,之後為中期,太平洋戰 爭爆發後為後期,點出了國立中學發展上的幾個轉折點。另該文也認為抗戰 前成立之國立東北中山中學,雖開啟了由中央政府創辦國立中學的先河,但 國立中學要到全面抗戰發生後才確立為一種學校制度,筆者十分認同此項觀 點;最後該文指出國立中學對當時戰區的中等教育產生了一定的貢獻,它不 但改寫了過往中央不直接辦理中學之歷史,更搶救了自戰區內遷的大批中等 教育人才,使得東部的中等教育不致中斷,更促進了西部地區中等教育的開 創與發展,推動了戰時教育的整體進步,對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意義作了基 本的闡述。除此之外,該文基本上也對各個國立中學之發展脈絡有詳實的論 述,4為研究國立中學議題的重要參考文獻。然而可能因為地區限制加上寫作 年代稍遠,該文官方檔案使用不多。又該文雖較為詳盡地寫出各個國立中學 之發展與改制情形,但也因此有論述過於分散的現象,整體性的觀察不足。

汪恩、鄔冬梅〈民國國立第六中學的抗戰文化活動〉說明國立第六中學第四 分校的教師及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透過讀書會、報刊及話劇等積極 宣傳抗日救國,並藉此提高中共在學校內的影響力以爭取青年。該文不但對 中共於國立中學的活動有初步論述,也對國民黨與中共間透過學校爭取青年 的現象提供了相關例證。5傅宏〈抗戰時期貴州的國立中學〉論述貴州的國立 中學及教育部戰區中小學教師服務團之發展,詳細敘述貴州各國立中學在戰 亂下頻繁遷移的現象與各校籌辦運作的情形,該文並認為教育部戰區中小學 教師團辦理的中山中學班實為國立中學的雛形。6但筆者認為戰區中小學教師 服務團附設中山中學班(以下簡稱中山中學班)與國立中學在規模上相差甚 遠,校務運作差異頗大。又戰區中小學教師服務團及國立中學都大約出現於 1937 年年底,說中山中學班為國立中學之雛形,7意味中山中學班早於國立中 學,8而根據《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所載,只有國立第十六及第十七中學是

4 余子俠,〈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創辦及其意義〉,《近代史研究》,第 3 期(2003 年),頁 80-123。

5 汪恩、鄔冬梅,〈民國國立第六中學的抗戰文化活動〉,《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 25 卷第4 期(2015 年 8 月),頁 60-66,73。

6 付宏,〈抗戰時期貴州的國立中學〉,《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2 卷第 3 期

(2017 年 6 月),頁 34-38。

7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史料叢編-戰時教育方針》(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85 年),頁62-68。

8 根據秦孝儀主編之《戰時教育方針》一書,中山中學班的紀錄最早可見於戰區中小學教 師服務團第三服務團及第四服務團27、28 年工作報告,故中山中學班的成立時間比國 立中學晚的可能性很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中山中學班改組而來,只能說是部分國立中學的前身。9另該文雖論述詳細,

但文章多處參考資料來源不明,許多內容尚待考證。鄭秀娟〈國立東北中山 中學始末〉一文,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後國立東北中山中學自創立到抗戰結束 後的延續情形,指出齊世英為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實際控制者,也就是說教 育部並非該校校務的實質管理者。10在有限的篇幅中,該文對國立東北中山中 學發展的主要面向皆有觸及,作者認為國立東北中山中學的創立為抗戰時期 的國立中學提供了典範,使得國立中學制度得以於抗戰時期逐漸建立,進而 認為國立中學的設立對中國的西部教育發展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國立東北 中山中學作為民國史上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國立中學,自然於研究國立中學的 議題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與劃時代的意義,但抗戰發生後之國立中學與戰前之 國立東北中山中學在校務運作、校務管理者等方面差異頗大,究竟國立東北 中山中學是否可視為抗戰時期國立中學創設之典範,抑或在校務運作及制度 上參照的對象,是有待商榷的議題。賀金林《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教育復員 研究》,使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的《教育部檔案》,對國立中等學校的教 育復員有詳實論述,不但指出國立中等學校移交給地方政府時的矛盾,更寫 出教育部執行教育復員時的種種困難,讓筆者能在了解整個教育復員的狀況 下深入探討國立中等學校的教育復員,幫助甚多。11

另一方面,國立中學校友黃作華的〈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概述〉12、〈抗 戰時四川的國立中學〉13、〈抗戰時陝西的國立中學〉14、〈抗戰時的保育中學〉

15與張頌甲〈中國教育史上的特殊篇章-追憶抗日戰爭期間的國立中學〉16等 文章,描述內容詳盡,不但寫出了各地國立中學成立與遷移的前因後果,也 說明了各國立中學雖皆同名,但卻各自有不同之成立原因與目的,各學校各 有不同的發展與組成,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但因其並非學術論文,需透過史 料加以驗證。

9 中華民國教育部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年),頁 391-392。

10 鄭秀娟,〈國立東北中山中學始末〉,《哈爾濱學院學報》,第 35 卷第 8 期(2014 年),

134-137。

11 賀金林,《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教育復員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年),

73-85。

12 黃作華、鄭錦濤編,《國立中學的回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年),頁 3-12。

13 黃作華、鄭錦濤編,《國立中學的回憶》,頁 13-26。

14 黃作華、鄭錦濤編,《國立中學的回憶》,頁 27-32。

15 黃作華、鄭錦濤編,《國立中學的回憶》,頁 33-36。

16 黃作華、鄭錦濤編,《國立中學的回憶第三輯》(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年),頁 1-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探討國立中學的相關論文外,國立中學實為救濟戰時中等員生體系之 一環,故本文試在此一併討論過往對抗戰時期教育員生救濟的研究概況。張 兆新〈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對流亡學生的安置(1937-1945)〉一文,探討抗戰時 期流亡學生產生的原因,及國民政府對流亡學生採取的救濟安置措施,對國 立中學之成立脈絡與相關法令有系統性的整理,提出國、共兩黨間以安置救 濟流亡學生為爭取青年支持之手段,指出政府戰時救濟措施的政治面向。17孫 玉芹、劉敬忠〈抗戰時期戰區教育員生之救濟考論〉整理了國民政府關於救 濟專科以上學生、中小學學生、留學生、僑生等戰區教育員生之法規與措施,

引用許多教育統計數據,說明國立中學為救濟中等教育員生的主要方式之一,

對流亡員生進入國立中學之管道也有概略描述,補充流亡員生自登記到進入 國立中學之過程,與教師服務團、臨時中學等其他戰區中等教育員生之救濟

對流亡員生進入國立中學之管道也有概略描述,補充流亡員生自登記到進入 國立中學之過程,與教師服務團、臨時中學等其他戰區中等教育員生之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