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學校組織學習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學校組織學習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壹、 學校組織學習調查之現況

學校組織學習調查量表採用 Likert-type 五點式填答,問卷尺度由完全 符合、大部分符合、還算符合、大部分不符合及完全不符合等五種不同程 度,分別以 5 分、4 分、3 分、2 分及 1 分計分。一題的參照標準為 3 分,

當某一題的平均數高於 3 分,表示受試者傾向同意題目的描述;反之,當 某一題的平均數低於 3 分,表示傾向不同意題目的描述。

學校組織學習現況分析摘要如表 4-10 所示。由表得知,學校組織學習 量表各題項平均數均高於 3 分,顯見目前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學習 之情況,符合學校組織學習量表題項之描述。

再者,學校組織學習整體平均數為 4.15,各向度平均數依序為系統思 考(M=4.21)、資訊蒐集(M=4.15)、溝通對話(M=4.13)及團隊學習(M=4.10),

代表國民小學學校組織學習現況中,教師知覺程度最高者為系統思考之情 況。

另以各題項分析,除「本校的各種學習團隊(讀書會、領域小組等)

皆能發揮預期的效果」之平均數未達 4 分外(M=3.95),餘題項平均數均 為 4 分以上,且教師並以「本校推動校務工作會考量學校的相關資源及條 件」(M=4.30)之知覺程度最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10

學校組織學習現況

向度及題目 平均數 標準差 向度

排序

系統思考 4.21 .64 1

1.本校推動校務工作會考量學校的相關資源及條件 4.30 .66 2.本校研擬各項計畫,會將相關因素納入考量 4.29 .67 3.本校在規劃各項工作時,會邀集相關同仁集思廣益 4.25 .73 4.本校在推動各項工作時,會預先做好各項協調工作 4.15 .78 5.本校能針對現狀,有系統的規劃變革 4.08 .79

資訊蒐集 4.15 .61 2

6.本校教師會運用各種管道蒐集有利於教學的相關資料 4.22 .65 7.本校教師會重視學生意見,作為相關措施修正之參考 4.11 .71 8.本校教師會徵詢家長意見,作為規劃班級經營之參考 4.08 .71 9.本校會蒐集相關教育資訊,並審慎檢視學校現況 4.18 .69

團隊學習 4.10 .62 4

10.本校的各種學習團隊(讀書會、領域小組等)皆能發揮

預期的效果 3.95 .76

11.本校會提供充分資源以支持教師的學習活動 4.17 .71 12.本校教師樂於將進修研習之心得與他人分享 4.10 .74 13.本校會辦理教學相關的發表會,以利教師間的觀摩學習 4.07 .76 14.本校會依據教師需求,辦理各項專業成長活動 4.21 .72

溝通對話 4.13 .67 3

15.本校同仁能坦誠溝通,相互傾聽意見 4.10 .75 16.本校教師對於不同的意見,能以理性且專業的態度面對 4.14 .71 17.本校教師在溝通時,能注意對方的感受 4.13 .73 18.本校教師會利用各種機會管道進行溝通 4.15 .73 19.本校具有良好組織溝通的氣氛與文化 4.12 .77

學校組織學習整體 4.15 .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學校組織學習差異之分析

一、 性別之差異

根據受試者不同性別進行獨立樣本平均數 t 考驗,考驗國民小學教師 對學校組織學習之知覺是否會因性別之不同而有所差異。經統計分析結果 如表 4-11 所示,顯見不同性別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組織學習於整體或各向 度現況知覺之差異皆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表 4-11

不同性別教師於學校組織學習各向度平均數 t 考驗 學校組織

學習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

差異 t 值 系統思考 男 189 4.21 .63

.00 -.04 女 535 4.21 .64

資訊蒐集 男 189 4.17 .59

.03 .53 女 535 4.14 .61

團隊學習 男 189 4.08 .61

-.03 -.52 女 535 4.10 .63

溝通對話 男 189 4.13 .68

.00 -.06 女 535 4.13 .67

整體 男 535 4.14 .55

.00 -.06 女 189 4.15 .56

二、 年齡之差異

根據受試者年齡之不同,區分為 30 歲以下、31 歲至 40 歲、41 歲至 50 歲及 51 歲以上等四組,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考 驗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組織學習之知覺,是否會因年齡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經統計分析結果如所示。

博士等三組,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考驗國民小學 教師對學校組織學習之知覺,是否會因最高學歷之不同而有所差異。經統

註:1.*p<.05、**p<.01

2.服務年資分組:1=5 年以下、2=6 年 10 年、3=11 年至 15 年、

4=16 年以上

由表 4-14 可知,系統思考(F=3.10,p<.05)、資訊蒐集(F=5.92,p

<.01)、團隊學習(F=2.79,p<.05)、溝通對話(F=5.32,p<.01)及整 任及教師兼組長等四組,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考 驗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組織學習之知覺,是否會因現任職務之不同而有所 差異。經統計分析結果如表 4-15 所示。

註:1.*p<.05、**p<.01

2.現任職務分組:1=班級導師、2=科任教師、3=教師兼主任、

4=教師兼組長

由表 4-15 可知,系統思考(F=5.84,p<.01)、團隊學習(F=2.99,p

<.05)、溝通對話(F=2.84,p<.05)及整體現況(F=3.55,p<.05)會依 現任職務不同而有所差異。經事後比較,科任教師在系統思考、團隊學習

等三組,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考驗國民小學教師 對學校組織學習之知覺,是否會因學校所在地之不同而有所差異。經統計

由表 4-16 可知,溝通對話(F=3.28,p<.05)會依學校所在地不同而 有所差異。經事後比較,服務於桃園市之教師於溝通對話之平均數,均顯 著高於服務於新竹市之教師。

七、 學校規模之差異

根據受試者服務學校規模之不同,區分為 12 班以下、13 班至 48 班及 49 班 以上等三組,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考驗國民小學教師對 學校組織學習之知覺,是否會因學校規模之不同而有所差異。經統計分析結果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校組織 學習

學校

規模 人數 平均 數

標準 差

變異數分析摘要

事後 變異 比較

來源 SS Df MS F 值

整體

1 335 4.18 .56 組間 1.31 2 .66 2.12 2 283 4.09 .57 組內 223.25 721 .31

3 106 4.18 .52

總和 224.56 723 總和 724 4.15 .56

註:學校規模分組:1=12 班以下、2=13 至 48 班、3=49 班以上

由表 4-17 可知,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組織學習之知覺,並不因學校規 模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肆、 學校組織學習研究結果討論

一、 整體現況之討論

由研究結果發現,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學校組織學習的現況,無論是 整體或各向度的平均數均高於參照分數的 3 分,顯示目前國民小學教師對 於學校組織學習的感受程度良好。此結果與顏弘欽(2009)針對新竹縣市 國民小學教師所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整體學校組織學習現況尚稱良好;亦 或許凱威(2015)針對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調查發現,學校組織學習為中 高程度之結論方向一致。

二、 差異現象之討論

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組織學習的知覺,因受訪者背景變項之不同,所 造成差異分析摘要整理如表 4-18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組織學習整體」層面之知覺程度顯著高於服務年資 11 年至 15 年之國民小 學教師。

(三)不同現任職務教師知覺「系統思考」、「團隊學習」與「學校組 織學習整體」有顯著差異,且多為「科任教師」組別大於「班級導師」組 別,此研究結果同張馨方(2014)及鍾享龍(2017)的研究方向一致,均 顯示主任或科任教師在學校組織學習上普遍有較高之知覺。推論其原因,

除主任平時處理學校行政較為頻繁外,科任教師支援行政業務之機會亦較 多,故對學校組織學習之運作有較高之知覺,爰於「系統思考」、「團隊學 習」與「學校組織學習整體」層面之知覺程度顯著高於班級導師。

(四)不同學校所在地教師知覺「溝通對話」有顯著差異,呈現「桃 園市」組別大於「新竹市」組別,表示桃園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溝通對 話」程度高於新竹市教師。推論其原因,可能適逢桃園市於 2014 年升格 為直轄市,爰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對於學校組織運作勢必有一番新的期許與 責成,加上直轄市應有之各項教育資源陸續到位,學校乃至學生家長端必 然對學校組織學習有更深之期待,是以服務於桃園市之教師於「溝通對話」

層面之知覺程度顯著高於服務於新竹市之教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