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運動教練訓練知識分析

由於各項競技運動競爭激烈,紛紛朝向多元化的訓練方式,可見教練需具備之訓練 知識內涵已不像過去單純,應涵蓋不同層面以適應現今趨勢。是故,本章綜整國內外有 關教練訓練知識文獻,並依據Stoszkowski與Collins (2016) 的研究架構,從教學相關知 識、運動專項內容知識、發展及學科四個面向,將學校運動教練訓練知識說明如下:

一、教學相關知識 (pedagogical knowledge)

對教師來說,指所有學科「共通」的教學法原理與原則,而非「特定」學科領域的 教學法,換言之,教師應用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的綜合知識,其中也包括教學目標訂 定、教學技巧,以及教學評量施測等知識 (Shulman, 1986, 1987)。相對的,運動教練亦 需要瞭解學生運動員是如何學習的,教練藉由綜合知識的應用來幫助學生運動員拓展 思路 (Feger, Woleck, & Hickman, 2004)。

(一)明確的訓練方法與技術 (specific coaching method or technique):當教練面對不同的情 境時,可以運用不同策略來處理突發事件的發生,如做決定、回饋、問題解決等技巧,

並且降低運動員焦慮的焦慮感、多鼓勵、減少懲罰行為等,需有創造更多的社會支持環 境的訓練方法與技術 (Barnett, Smoll, & Smith, 1992;Nelson et al., 2006;Smith, Smoll, &

Barnett, 1995)。

29

(二)溝通 (communication):溝通是傳遞思想、信息和感受的人際之間訊息的交換,訊 息接受者瞭解傳達者所欲表達的意義,傳達者亦明瞭自己的訊息被對方所解讀,因 此,教練定時與運動員做雙向溝通,除了能夠傳達教練本身的訓練理念外,更能主動 了解運動員身心的狀況 (林慶宏,2007;教育部體育司,2010;Burton & Raedeke, 2008)。

(三)教練養成方法:教練需瞭解正規的教練教育課程應透過「嵌入式」的培訓方式來學 習教練工作中缺乏的知識,使其在活動中有足夠的練習與學習機會;非正規的學習,

如教練網絡 (經驗交流、心得分享等),因為即使和它項教練討論的是其它的專項運動 知識,但若以反思加以實務思考,也將對自身教練工作有所幫助 (Nash & Sproule, 2009;Nelson et al., 2006, 2013)。

(四)技能習得 (skill acquisition):專家除了擁有特定領域的知識、技能外,以大量的實務 經驗為基礎,在處理例行性事務時能夠掌握多種情勢,並以本能、直覺妥善處理,迅速 採取因應之道,且會從批判的角度來檢視自己最初的直覺 (汝明麗,2010;Dreyfus &

Dreyfus, 1986)。

(五)有效計畫 (effective planning):成功的運動員背後,總有一位精心策劃的教練或是管 理團隊,運動的卓越表現乃有賴於系統性的訓練計畫,故教練在制定計畫前應該經過嚴 謹的分析,包括對競賽、技術、訓練、能力等結構之相關因素考量,完成後再確定訓練 的目標並擬定合適的計畫,進而執行計畫 (林慶宏,2007;Warrington, 2010)。

(六)運動表現分析 (performance analysis):目的是為提升運動表現,能使教練理解執教 過程中所做的決策是否合宜,評估過後的結果可作為下一次賽前練習、賽中競技及賽後 調息之參酌依據,於訓練過程中有其重要性 (Haines, 2013)。

(七)工具及科技 (coaching tool or technology):教練所需的工具能力很多,例如電腦運用 能力 (影音學習、資料蒐集、訓練資料管理等),不斷地挖掘、學習任何對訓練有幫助的 輔助工具,用來作為提升自我教學指導的重要手段 (俞智贏,2006;Beglau et al., 2011)。

30

二、運動專項內容知識 (sport-specific content knowledge)

隨著競技運動的高度發展,競賽的壓力愈來愈大,專項運動的訓練與學習係以後動 作難度發展的基礎奠定,因此,各專項教練在實施訓練時,務必要求動作的品質與正確 性,且具備運動專項內容知識以強化專項運動能力是教練必要的思維 (教育部體育司,

2010)。

(一)技術知識 (technical knowledge):運動員必須以最安全、有效率的方式去移動身體,

而教練本身之動作經驗將有助於運動員技術水準的提升,因此正確的技能指導與技術分 析是運動教練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 (吳佩伊、林靜萍,2012;Baker, Cote, & Abernethy, 2003)。

(二)戰術知識 (tactical knowledge):比賽中的戰術與戰略應用是獲勝的關鍵之一,運動 教練必須掌握該運動種類及項目的關鍵致勝因素,並且選擇有利選手的編配組合,熟知 規則內容,與戰術及戰略相互搭配方能成為比賽場中的常勝軍 (教育部體育司,2010)。

(三)運動知識 (knowledge of the sport):如 1.運動營養與禁藥,藉由飲食攝取適當的營 養,維持運動期間的體能或加速運動後身體的恢復,且持續學習新的運動禁藥規範,如 此一來,可提供運動員正確及有效的營養補充方式,並避免誤服運動禁藥 (詹貴惠,

2013)。2.運動安全與傷害防護,運動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如場地、

設施不安全、運動技術的不熟悉等,故教練應對專項運動之動作需求及常見運動傷害深 入瞭解,減少傷害發生的機率 (高于婷,2015)。3.運動道德,係指行為表現合乎於運動 文化中的規範,使運動不只是身體的操練,更是一種尊重規則、尊重對手的君子之爭 (黃 致傑、陳鎰明,2005)。

三、發展 (development)

教練與運動員彼此是相互影響的,且教練的言行舉止及動作行為,培養出運動員倫 理品德涵養的基礎,對運動員發展有很深的影響力 (Langan, Blake, & Lonsdale, 2013)。

文獻亦指出教練的自我覺察對於運動員 4C 的培養,以及重視教練與運動員發展需求之 重要性。

31

(一)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是否知道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有無符合該角色應有的表 現或他人對我的期待。」Smith 與 Smoll (2007) 指出,教練通常不知道自己的訓練風格 及行為,透過與運動員的互動,能使教練瞭解並學習不同的形式、策略來增進運動表現。

(二)運動員發展 (athlete development):教練應對於 Côté與 Gilbert (2009) 整理出的運動 員 發 展 「4C 」 有 基 本 的 認 識 , 包 括 對 運 動 員 的 1. 能 力 (competence) 、 2. 自 信 心 (confidence)、3.社會關係 (connection) 及 4.品格 (character) 的培養。

(三)參與者需求 (participant needs):需求係指當個體意識到本身缺乏某項知能,且明白 該知能對自己的重要性,進而產生學習的意願 (Scissons, 1982)。故瞭解訓練工作中教練 和運動員之需求,有助於個人知識與自我實現之持續專業發展。

四、學科 (ologies)

在運動訓練的執行中,教練對於基本動作、專項技能、動作設計及訓練強度的安排,

必須有學理基礎支持,如此才能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教育部體育司,2010),可包含心 理學、生理學、生物力學及兒童發展 (Stoszkowski & Collins, 2016)。

(一)心理學 (psychology):心理技能訓練是一種利用心理學的原理及技巧幫助運動員提 升表現及個人成長的訓練過程,比賽場上的選手心理素質非常重要,如何排除選手心理 障礙,有賴教練發揮心理輔導之功效 (季力康,1995;邱玉惠、季力康,2001)。

(二)生理學 (physiology):運動員皆需有肌力、爆發力、速度、敏捷性、心肺能力等完整 且全面的專項體能,這些訓練效果透過生理學的分析,可發展不同的觀念與認知 (蔡政 霖、林清忠,2010)。

(三)生物力學 (biomechanics):在訓練過程中,透過科學原理對運動員動作做分析,可 找出影響其動作表現的關鍵點,進而透過訓練有效率的提升其技術水準 (McGinnis, 2013)。

(四)兒童發展學 (child development):1.認知 (cognitive),去思考、推理和問題解決的能 力;2.身體 (physical),大肌肉到小肌肉運動的發展;3.社會/情感 (social/emotional),能 夠理解並應對自己的情感,學會與他人相處;4.語言 (language) 交流 (洪淑蘭,2009)。

32

基於以上文獻探討與分析,初步歸納出學校運動教練之訓練知識分別有:教學相關 知識構面包括:1.明確的訓練方法與技術;2.溝通;3.教練養成方法;4.技能習得;5.有 效計劃;6.運動表現分析;7.工具及科技。運動專項內容知識構面包括:1.技術知識;2.

戰術知識;3.運動知識。發展構面包括:1.自我覺察;2.運動員發展;3.參與者需求。以 及學科構面包括:1.心理學;2.生理學;3.生物力學;4.兒童發展學。研究者將學校運動 教練訓練知識統整如下表 9,接著再進行專家審視,擬定訪談大綱初稿,以瞭解學校運 動教練訓練知識內涵與知識發展的影響因素。

表9

學校運動教練訓練知識構面

第一層 第二層

教學相關知識

1.明確的訓練方法與技術 2.溝通

3.教練養成方法 4.技能習得 5.有效計劃 6.運動表現分析 7.工具及科技 運動專項內容知識

1.技術知識 2.戰術知識 3.運動知識

發展

1.自我覺察 2.運動員發展 3.參與者需求

學科

1.心理學 2.生理學 3.生物力學 4.兒童發展學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