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針對本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內容分為:一、對政府相關單位及各運動 協會之建議;二、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三、本研究結果之應用;四、對後續研究者之 建議。以供行政、實際應用與未來研究之三方面參酌。

一、對政府相關單位及各運動協會之建議

(一)安排實作導向、符合現今訓練概念的課程,幫助運動教練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情境中。

(二)國內專項學科師資及大專院校或政府相關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多元的提供教練進修 管道。

(三)建立教練輔導機制,並落實分級規範,鼓勵與推廣教練回流教育。

二、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一)在競爭激烈的運動殿堂,為避免教練「學而無用」以及發現當下、抉擇改變的契機,

宜加強技能習得及內省的知識。

(二)主動學習新知,妥善利用不同管道的知識來源。並對運動員負責,不論是在技能培 養亦或是品德教育。

(三)建立教練間的網路脈絡,增加技術、教學分享與經驗之傳承。

88

三、本研究結果之應用

(一)可作為教練教育相關課程之規劃與開設方向。

(二)可作為教練遴選之考量標準與專業進修訓練的參考藍圖。

(三)質性資料的延伸,作為未來調查研究的問卷發展基礎。

四、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一)未來可依此構面內容發展,進行較大規模的問卷調查,全面瞭解我國運動教練的專 業知能。

(二)本研究僅針對學校運動教練的訓練知識內涵及影響因素做探討。建議未來在議題上 可進一步探究教練知識的轉化或來源知覺研究。方法上質性可輔以電腦軟體分析概 念與概念間、主題與主題間的搜尋,進行較複雜的比較;量化則是可推論至全國的 大樣本調查研究,從而深入瞭解我國教練教育現況,達成進修教育的專業訓練實現。

89

引用文獻

文多斌 (2005)。學校體育探微。臺北:秀威資訊。

方靖仁 (2012)。臺灣地區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用概況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6(4),

509-514。

王文科 (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司 徒 達 賢 (2011) 。 知 識 必 須 靠 自 己 建 構 。 天 下 雜 誌 , 466 。 取 自 網 址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222

田麥久 (2013)。項群訓練理論的創立與發展 (1983-2013)。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汝明麗 (2010)。從新手到專家:以 Dreyfus and Dreyfus 技能習得模型檢視口譯專業考試 通過標準。翻譯學研究集刊,13,163-190。

江彥儒 (2002)。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勝任狀況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以臺灣北部地 區四縣市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江界山 (1997)。從國際級運動教練的養成談我國教練培訓制度的改進。國民體育季刊,

26(4),45-51。

何茂松 (2013)。學校體育發展現況與瞻望。教師天地,186,6-12。

吳佩伊、林靜萍 (2012)。韻律體操教練專業能力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6(4),515-521。

吳佩伊、林靜萍 (2015)。韻律體操教練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大專體育學刊,17(1),

30-38。

吳佩伊、林靜萍 (2016)。教練修行路:一位韻律體操新手教練之專業發展歷程。體育學 報,49(3),337-351。

吳幸宜 (譯) (1996)。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臺北:心理。(Gredler, M. E., 1991)

吳 清 山 (2011) 。 發 揮 教 師 的 影 響 力 。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電 子 報 , 10 。 取 自 網 址 http://fm.naer.edu.tw/index.php?edm_no=10&content_no=250

90

吳清山 (2014)。教育名詞-同儕教練。教育資料與研究,112,177-178。

呂生源 (2015)。學校體育教師與專任運動教練之對談。學校體育,151,94。

呂宏進 (2013)。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現況、問題與因應策略。學校體育,139,27-34。

李佑峰 (2009)。從“看不見”到“看見”-教練實踐知識的“圖像化”。運動文化研究,11,

33-63。

李政道 (2006)。國小田徑隊教練專業知能與進修需求-以台南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杜書伍 (2014)。【觀念短語】為什麼光有「實務」不夠,還得學「理論」。經理人月刊。

取自網址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42760

周財勝、張雅棻 (2008)。羽球運動教練所具有專業能力之探討。大專體育,99,163 -171。

季力康 (1995)。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大專體育,19,4-8。

季力康 (2015a)。重視學校專任運動教練之養成。學校體育,151,79。

季力康 (2015b)。教練如何增進學生運動員的參與動機-小時了了,大了更好。學校體育,

151,60-65。

季力康、陳思羽 (2016)。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增能研習。學校體育,152,45-58。

林廷華 (2015)。資深幼兒教師實際知識發展歷程之研究。正修學報,28,265-291。

林彥佑 (2014)。教學觀摩面面談。師友月刊,562,47-51。

林哲宏、張淇瑞 (2008)。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正式納編開啟學校體育運動新契機。學校體 育,18(4),18-24。

林進財 (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敬民 (2005)。學校棒球運動教練專業能力現況與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 仁大學,新北市。

91

林慶宏 (2007)。如何提升我國運動教練的專業能力與社會形象。大專體育,90,149-154。

邱玉惠、季力康 (2001)。運動員心理技能量表之編製。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21-45。

邱為榮 (2015)。教師 vs.教練。學校體育,151,77-78。

邱韋樺 (2015)。現行運動團隊學長學姊制下的權力展現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 大學,桃園市。

邱雅萍、莊文隆 (2007)。改善外派人員海外適應之研究-社會學習理論觀點。萬能商學 學報,12,109-122。

俞智贏 (2006)。如何提升教練專業能力與形象。國民體育季刊,35(2),35-41。

洪建智 (2001)。不同體制國家教練員培訓課程之比較。淡江體育,4,90-104。

洪淑蘭 (譯) (2009)。兒童發展。臺北:華騰。(Davies, D., 1999)

洪聰敏 (2012)。「競技運動」一個不被注意的價值-現代人成功必要條件之培養。心 理技能大作戰。取自網址 http://miki7814.pixnet.net/blog/post/559679

胡天玫 (2014)。教練作為陪練員-一位菜鳥籃球教練的教練哲學。運動文化研究,24,

69-87。

孫志麟 (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16(1),229-252。

孫敏芝 (2006)。實習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探討:教學設計與教學實務。教育研究與發展 期刊,2 (2),67-92。

徐慶帆 (2007)。從華人家長式領導談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中華體育季刊,21(1),51-58。

高于婷 (2015)。從建立運動傷害防護機制淺談優秀運動人才培育。學校體育,150,34-40。

高淑清 (2008a)。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高淑清 (2008b)。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92

張永政 (1992)。淺談我國運動教練培訓課程制度。中華體育季刊,6(1),35-41。

張芬芬 (譯) (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雙葉書廊。(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張春興 (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教育部 (1985)。74 年 8 月 27 日臺 (74) 體字第 36233 號函。

教育部 (2003)。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任辦法總說明。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2)。100 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3)。教育部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5)。104 學年度新進教練研習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6)。103 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7)。104 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10)。學校運動教練手冊。臺北市:作者。

梁佳蓁 (2015)。情境學習理論與幼兒教育課程的運用與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7),

136-140。

許義雄 (1989)。運動教練的角色-就人本主義觀點談起。中華體育季刊,3(3),60-62。

郭銘勻、曾慶裕 (2008)。啦啦隊教練證照制度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197-208。

郭靜姿、陳若男、林美和、簡維君、張靖卿、胡寶玉、…周佩蓉 (2007)。重要他人對於 高中資優班畢業女性生涯發展的影響。資優教育研究,7(2),1-8。

陳怡臻 (2007)。臺灣中部地區有氧舞蹈教練專業能力認知與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建利、陳淑滿、王明月 (2012)。臺灣桌球教練專業能力之探析。大專體育,121,53-59。

93

陳國泰 (2007)。學科教學知識的內涵與發展歷程:以三位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資深專家 教師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1),29-60。

陳添丁 (2004)。高中初任校長專業發展需求與職前培育制度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進祥 (2009)。桌球運動教練專業能力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3),282-292。

曾瑞成 (2012)。學校體育目標與任務之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133,47-54。

曾瑞成 (2015)。談體育教師與專任運動教練的工作調和。學校體育,151,90-92。

黃致傑、陳鎰明 (2005)。國內運動道德之現況與推展策略探討。大專體育,76,54-59。

黃茂在、陳文典 (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月刊,273,21-41。

黃善祺 (2006)。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 大學,臺東縣。

楊金昌 (2015)。淺談提升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專業知能之策略。學校體育,151,44-59。

楊金昌 (2016)。臺灣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政策之回顧與展望。中華體育季刊,30(1),65-71。

詹俊成、陳素青 (2010)。落實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制度有效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

24(4),112-119。

詹貴惠 (2013)。運動員的營養與禁藥。科學發展,492,24-29。

廖敏淑、詹建人、楊童超、陳秀花、莫金玉 (2011)。運動舞蹈教練證照制度與專業能力 培訓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4,552-559。

劉一民、周育萍 (2008)。運動教練實踐經驗的知識探索-窺見一位網球教練的知識世 界,運動文化研究,4,7-57。

劉哲志、李昱叡 (2012)。落實國民體育法第 13 條修正案有關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制度之 推動現況。學校體育,133,2-7。

歐陽振漢 (2012)。網球教練專業能力現況與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94

新北市。

歐陽振漢、徐育廷 (2009)。網球教練專業能力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8,210-220。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慧玲 (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蔡昆霖、吳萬福 (1999)。競技運動教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1,131-134。

蔡政霖 、林清忠 (2010)。運動生理學在橄欖球運動訓練上的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4(1),

1-12。

蔡崇濱 (2010)。做個成功的運動教練。排球教練科學,15,10-14。

鄭晉昌 (1993)。電腦輔助學習的新教學設計觀-認知學徒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1,

55-66。

鄭健民 (2008)。基層羽球運動教練專業能力現況與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盧心雨 (2011)。跳水教練工作經驗與歷程之研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9,1-22。

蕭子喬、黃敬雯、曾貽靖 (2015,4 月 30 日)。學長姐制引爭議 體育系新生:建構紀 律。師大青年報。

鍾邦友 (1994)。情境式電腦輔助數學學習軟體製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臺北市。

藍雪華 (2008)。競技體操運動教練專業能力認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 大學,臺東縣。

顏君彰、黃振興 (2004)。探討二十一世紀運動教練員工作內涵之重要性。屏師運動科學 學刊,1,125-135。

顏榮泉、陳明溥 (2006)。知識擷取與社群參與導向之網路專題學習成效及互動探討。師 大學報:教育類,51(2),67-89。

95

蘇麗月 (2010)。扯鈴運動教練專業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Abell, S. K., Dillon, D. R., Hopkins, C. J., McInerny, W. D., & O’Brien, D. G. (1995).

Somebody to count on: Mentor/intern relationships in a beginning teacher internship program.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1(2), 173-188.

Abraham, A., Collins, D., & Martindale, R. (2006). The coaching schematic: Validation through expert coach consensu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4(6), 549-564.

Anderson, J. A., Reder, L. M., & Simon, H. A. (1997). Situative versus cognitive perspectives:

Form versus substan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6(1), 18-21.

Baker, J., Cote, J., & Abernethy, B. (2003). Sport specific training, deliberate practi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team ball sport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5, 12-25.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nett, N. P., Smoll, F. L., & Smith, R. E. (1992). Effects of enhancing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s on youth sport attrition. The Sport Psychologist, 6, 111-127.

Beglau, M., Craig-Hare, J., Foltos, L., Gann, K., James, J., Jobe, H., Knight, J., & Smith, B.

(2011). Technology, coaching, and community. Eugene, OR: ISTE.

Billett, S. (2006). Relational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social and individual agency in work and working life. Mind, Culture and Activity, 13(1), 53-69.

Bleed, R. (2001). A hybrid campu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EDUCAUSE Review, 36(1), 7 16-24.

Bloom, G. A., Salmela, J. H., & Schinke, R. J. (1995). Expert coaches views on the training of developing coaches. In R. Vanfraechem-Raway, & Y. Vanden Auweele (Eds.),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European Congress on Sport (pp. 401-408). Brussels: 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

96

Bloom, G., Bush, N., Schinke. R., & Salmela, J. (1998). The importance of mentor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aches and athle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9(3), 267-289.

Bowers, G. R., & Eberhart, N. A. (1988). Mentors and the entry year program. Theory into Practice, 27(3), 226-230.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1.

Burton, D., & Raedeke, T. D. (2008). Sport psychology for coache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Calderhead, J., & Miller, E. (1986). The integration of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in student teachers’ classroom practice. CA: Reed’s Limited.

Cassidy, T., Jones, R., & Potrac, P. (2009). Understanding sports coaching: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edagogical foundations of coaching practice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Clarke, D., & Hollingsworth, H. (2002). Elaborating a mode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8(8), 947-967.

Clement, M., & Vandenberghe, R. (2000).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solitary or collegial (ad) ventur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6(1), 81-101.

Côté, J. (2006). The development of coaching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 1(3), 217-222.

Côté, J., & Gilbert, W. (2009). An integrative definition of co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expert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Coaching, 4, 307-323.

Cunha, A. F., Estriga, M. L. D., & Batista, P. M. F. (2014). Sources of knowledge perceived by coaches: A study with handball coaches of Portugal’s 1st league male teams.

Cunha, A. F., Estriga, M. L. D., & Batista, P. M. F. (2014). Sources of knowledge perceived by coaches: A study with handball coaches of Portugal’s 1st league male t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