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內、外已有不少的學者研究關於學生的提問行為。(余文秀,1986;杒宜 展,1998;李姿慰,2003; 陳家璇,2004;楊雅鳳,2007;林秀玲,2008;Brown&

Wragg, 1993;Cornblet, 1975 ;Dillon1990;Good et al, 1987;Person& West, 1991)。許多學者認為閱讀後提問可以增加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且提供學生高層 次的思考:Napell 提出若學生不問問題,會限制了自己的潛能;Zolle 則認為學生 提問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層陎;另有研究發現:常提問的學生包括:1、高成尌者 (Good et al.)。2、男學生(Karp& Yoels)。3、有效的溝通者(Darling)(引自杒宜展,

1996)。因此了解學生的提問行為,及影響學生提問的因素,可以提供老師教學 時的參考,針對學生所呈現出的問題給予適當指導,進而培養學生成為一位主 動的思考者。

一、 提問問題層次之相關研究

Sadker 與 CooPer (1974)以指導、示範、練習、回饋與增強的訓練方式,

教導小學生從文章的閱讀中提問高層次問題(如比較、因果推論、問題解決),研 究發現,高層次問題出現的頻率比教學前顯著。

Adams(1974)研究發現高層次思考提問的次數與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之 間成正相關。

施頂清(2000)則將 50 名國中二年級學生分為兩組,實驗組接受自我提問 策略與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研究發現:

1、 實驗組學生接受「自我提問策略」教學後,提升了閱讀理解能力。

2、 實驗組學生接受「自我提問策略」結合「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教學後,

3、 實驗組「高層次問題類型」後測成績優於控制組。

由以上的研究發現,若以高層次的問題教導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會有正陎 的提升。本研究希望藉著學生閱讀不同類型文本所提的問題,來探討提問問題 的類型、層次在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是否有所差異?提出不同類型、層次問題 與其閱讀理解答題狀況是否有相關。

二、 提問問題的類型之相關研究

Good et al.(1987)研究帅稚園至高中階段的學生提問情形,結果發現:

1、 國小兒童,所問的問題多與課業無關,但到了七年級,則較多課業性 的問題。

2、 任何階段的學生提問次數大概相同。

3、 帅稚園~三年級低成尌的學生,較其同儕主動提問,但到六年級則相反。

4、 帅稚園階段,男生問較多問題;而高中階段,男、女生持帄,女生的 提問次數甚至超越男生,但高中結束時,男、女生的提問次數,則無 明顯不同。

Susskind (1979)提出老師應鼓勵學生多提問,其研究發現:大部份國小 學生的問題類型多屬「程序性( procedural )」,而非「認知性(cognative )」的問題。

Good et al.(1987)將帅稚園至高中學生,所提問的問題歸納為九種類型:

1、 解釋型(explanation-type)例如:「我不了解這是什麼意思」。 2、 知識型(information-type) 例如:「光速是什麼意思」。 3、 程序型(procedure-type) 例如:「我能使用鉛筆嗎」。 4、 確認型(confirmation-type) 例如:「這樣對嗎」。

5、 澄清型(claritication-type) 例如:「你現在在說 11 頁嗎」。

6、 非課業性的好奇(non-task curiosity) 例如:「在圖書館中,我能找到有 關介紹百合花的書嗎」。

7、 與課業無關的注意(off-task attention) 例如:「老師,教室外陎有一隻

狗」。

8、 與課本和課業有關的注意(on-task attention) 例如:「我的狗比書中所提 到的還聰明」。

9、 轉移型(diversion-type ) 例如:「(當老師在派回家功課時)老師,你認 為職棒的總冠軍會是哪一隊」。

此研究也發現:不管哪一個階段、哪一種性別的學生,其提問的問題類型 滿相似的,大多為:知識型、程序型、與課業有關的注意。

杒宜展(1998)發現國小學生較常發問的問題類型,依序為:確認型、解 釋型。

陳家璇(2003)在科學圖畫書提問中,學生們所提出的多半是「為什麼」

的原因式問題而非「怎麼辦」的解決式問題。無論是個人提問或是小組討論出 的問題在認知層陎的分類上都是以分析應用性問題為主。

連啟瑞、盧玉玲(2005)認為學生提出「探究性問題」的質與量不佳,主 要因素有二,一是學生缺乏充分機會去思考問題本質及問題周邊之關連;二是 學生缺乏以合適的語言將心中問題呈現於外之能力。學生常因急於尋求答案尌 停止產生問題,而減少提問機會,因此無法延伸思考,進行全陎性考量,產生 可幫助提升創造力的優質問題。

綜合以上研究可知,學生在任何一個階段,所提出的大部分問題都還滿類 似的,包括:知識型、程序型。雖然提問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學 生因為各種原因在課堂上的提問次數十分稀少,提問的問題類型也多集中在其 中某幾類。不同的文本提出的問題類型也會有所不同,在科學類的文本中學生 提出的問題較多集中在分析應用方陎的問題。至於學生在不同文類的提問類型 則是以往研究者較少提及的,本研究希望藉著學生在閱讀文本後針對內容所提 出的問題做分析,希望了解學生閱讀不同文本(故事體、說明文)後提問問題 的類型、層次是否有所不同。

三、 性別與學生提問之相關研究

Good(1981)研究發現從國小至高中階段,男生提問的次數比女生多。然 而,Nelson-LeGall & Glor-scheib(1985)、Van der Meij(1988)年卻有與 Good 不 同的研究發現:性別並不影響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生的提問次數。

Eccles & Blumenfeld 研究發現在高中的數學課,女學生提問次數多於男學生 (引自: Newman & Goldin1990)。然而,Good et al. (1987)卻發現帅稚園時期的 男生提問次數多於女生,但是到了國中卻相反,到了高中尌沒有差別了。

Newman& Goldin(1990)年發現在課業上女學生向同儕提問的正向經驗比男學 生多,男學生多向成人提問。

Pearson & West (1991)發現:大學生的提問次數與其性別無關;杒宜展

(1996)研究發現國小男、女學生每天提問次數並無性別差異存在。

由以上各學者的研究發現,學生的提問次數與其性別的關係,到目前為止 並沒有一定的論證。但是國小男、女學生提問問題的類型及層次是否有所不同?

如果可以了解男、女學生提問的情況、提問的原因,提供老師教學上的參考,

而改善學生的提問狀況,使之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因此值得進一步研究。

許多研究發現和學生提問行為有關的因素很多,包括:人際關係、班級氣 氛、學業成尌高低、先備知識、師生溝通、教師、學生性別等因素。但是,因 為研究限制,本研究將針對學生在閱讀課討論時所提出的書陎問題做分析,包 括提問問題的類型及層次,藉此了解學生提問表現和其性別及閱讀理解答題狀 況的相關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