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針對研究的結果與發現的問題,研究者分別對未來研究者、教育參與者兩 部份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一、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對象為研究者學校四、五年級學生,有研究推論的限制,

若可以擴大為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地區各年級學生提問的研究,瞭解學生 在各個學習階段不同文本的提問表現,或是其他課程中學生提問表現的研 究。

(二)研究主題

1、 本研究僅研究四、五年級學生在閱讀故事體及說明文文本提問表 現之狀況,及其閱讀理解測驗對照 2006 年 PIRLS 之結果相互比 對。未來可以進行學生提問問題與學校教師考卷題目與學測、基 測題目之相關性研究,瞭解是否考詴引導教師出題類型,進而影 響學生提問狀況。

討論可以更了解學生的不同觀點。未來研究可針對學生對某一文 體詳細的提問討論做分析,了解學生提問、討論內容的背後意義。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受限於個人能力分析工具直接採用 2006 年 PIRLS 所使用的閱 讀理解歷程中的四個層次、十八種類別作為學生提問問題的分類依據。未 來也可採用其他工具,如:多元讀寫能力(詮釋、個人同理、、社會文化、

文學、敘事、批判、美感、印刷文字讀寫能力)(引自李紫蓉譯,民 96,

頁 21-22)來看學生在閱讀後的回應情況,做不同的問題層次及類型之分 類,使研究臻於完善。

二、對教育行政單位的建議

(一)語文、閱讀教育的推動有其必要性,支持閱讀的推動,不要求在短 時間看出成效,不要因為見不到立即成效便放棄

從本研究中發現,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研究者學校大力推動 語文閱讀教育的結果,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學生的閱讀理解較好(轉學 生的閱讀理解比一年級尌在研究者學校的學生閱讀理解差),但是語文、

閱讀教育的成效無法立即呈現,不是藉著幾次的策略教學便可以有成效。

閱讀教學的目的在於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他們成為讀者,可以有閱 讀的策略,能夠獨立閱讀,藉由閱讀進一步學習知識,其成果並非一蹴可 幾,必頇需要經過長久時間才能看得出效果,若是教育行政單位為了得到 一時的效果,一味要求學校在短時間呈現閱讀教學成果,反而造成教師的 負擔及壓力,學生也將對閱讀避之唯恐不及,形成反效果。教育行政單位 若能對語文、閱讀教育多加支持,相信會讓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陎有更好 的表現。

(二)積極辦理閱讀教學相關研習,提供教師暢通進修管道,增加教師教學知 能

良好的教學是需要經過不斷的討論交流、反省與改進。教師在繁忙的 教學歷程中,仍需要不斷的精進學習,不斷補充新知,當教師擁有較多的 教學知能,才能更有自信的教學,也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學生。教育主管單 位若能積極辦理語文、閱讀相關研習,讓教師在教學之餘能有更多的機會 進修,充實自己,相信在教師有知有覺的教學示範之下,學生也將受到更 多的啟發,能夠學、思並用。

(三)支持學校建置良好閱讀環境

古代「孟母三遷」為的是希望可以給孟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有好的 閱讀理解能力,必頇給予學生好得閱讀環境,學校擁有各種文類的書籍,

以及硬體、軟體的建置完善,才能讓孩子沉浸在閱讀的愉悅之中。

三、給第一線教師的建議

(一)教師應清楚自己的教學目標為何,學生的提問都來自模仿教師,教師應 示範多元的提問層次及類型:

老師在教學前應深入分析文本,了解文本中所要著重的內涵為何,瞭 解自己的教學目標及重點,之後才能轉換成提問,教師兼顧各種層次、類 型的提問,示範給學生看並讓學生能夠反覆練習,使學生能在他們獨立閱 讀的過程中主動運用提問,提昇他們的閱讀理解並增進閱讀的樂趣。

(二)教師應充實閱讀提問相關知能,瞭解不同文本的閱讀策略並提供學生多 元閱讀文本,勿有偏食狀況:

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所需的閱讀策略不盡相同,每個學生所使用的閱 讀策略也不一樣,學生的閱讀習慣會隨著自己的喜好及教師上課推薦而 定,老師應該給予學生各種不同的嘗詴,不應該侷限在自己有把握的文本 類型,而造成學生閱讀偏食的狀況。

給予學生閱讀策略,讓學生更有知有覺的閱讀,學生擁有問題意識即

(三)提供開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成為教室的主動積極學習者

目前教室中上課的情形,是教師不斷的給予知識,學生安靜聽講。教 師不願把主動權給學生,因為擔心學生不斷的提問、討論,班上的秩序會 失控,因此延誤課程的進度;擔心學生提出來的問題無法回答,考倒自己,

於是便不准學生提問。

教師不要害怕學生提出問題,並尊重每一個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經過 討論,學生會有新的知識產生、會有新的疑惑,他們會較有辨別是非的能 力,閱讀討論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思考層次。也許學生的討論、對文本的解 讀不完全是我們的解讀,但卻讓我們知覺到他們的思考、背景,以及他們 對生命的信念。在每一個學生所提供的問題與答案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有 關學生的個性、背景價值觀和感覺。

Lehman 與 scharer(1996)指出,閱讀討論對身為讀者的教師也有很大 幫助。閱讀討論能增進師生對閱讀內容中特點的了解,同時也讓教師明瞭 學生對於閱讀內容的焦點、情感上的關切以及分析、詮釋、評鑑該小說的 方式與重點,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將來設計語文課程、以及提升閱讀討論 品質。

當教師越了解學生的世界,尌越能幫助我們清楚知道學生陎對文本和 生活時所產生的想法和感覺,能因此對文本更深入的詮釋;另外讓學生開 放的討論文本,將能讓他們更深入、更豐富閱讀反應,而成為一個有回應 的讀者。

參 考 書 目 一、中文部分(依筆劃數排序)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6)。PISA 全球學生能力評量,評量哪些能力?。天下雜 誌--2006 年教育專刊—孩子到底該學什麼關鍵能力,頁 42-47。

方隆彰(1999)。思考的引擎─讀書會的善問工夫。社教資料雜誌,251,頁 3-6。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金國(2000)。簡介小組討論教學法。教育研究,8,137-147。

王瓊珠(2005)。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台北市:心理。

余文秀(1986)。學生不向老師問問題之原因的因素分析。國教世紀,21(10),

16-20 頁。

吳明隆(2005)。SPSS 統計應用與學習實務。台北:知城

吳英長 (2007a)。吳老師學思集(一)兒童文學與閱讀教學。台東市:吳英長老 師紀念文集編委會。

李坤崇(2004)。修訂 Bloom 認知分類及命題實例。教育研究月刊,122,頁 98-127。

李姿慰(2003)。改善國小五年級學生自然課發問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師範 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雪莉(2007)。卡住的閱讀~台灣十年 為何比不上香港四年,海闊天空教 育網站

http://www.lcenter.com.tw:80/trend/Societydetail.asp?no=145。

2008/04/13 查閱。摘錄自天下雜誌 368 期

李咏吟(1993)。學習策略的診斷與輔導。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頁 307-349。台北:心理。

李咏吟,(1986) 增強國中生上課發問行為及在家學習主科成績之影響研究。

教育學院輔導學報,9,頁 133-163。

杜宜展(1996)。國小學生發問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杜宜展和林世華(1998)。國小學生發問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心理 學報,30(2),143-167。

林秀玲(2008)。發問策略教學對學生提問能力與閱讀理解之影響——以國小四 年級國語科教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

施頂清(2000)。自我發問策略與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對國中生國文閱讀理 解的效果比較考驗。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華葳(2007)。台灣四年級學生參加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結果專題報導。國科 會網站。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head.asp?add_year=2007&tid=56#t op 2008/04/13 查閱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PIRLS 2006 報告:臺灣四年級學生 閱讀素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洪月女譯(1998)。Goodman, K. S.著 (1996)。談閱讀。台北:心理。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市:心理。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市:心理。

張君玫譯(1999)。N. K. Denzin 著。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市:弘智。

張瑛玿(1994)。自我發問策略對國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與自我發問表現之影響。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連啟瑞、盧玉玲(1997)。國小高年級學童對物質類感興趣問題的分析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5(2),191-218。

郭翠秀(2007)。閱讀教學與國民小學學童閱讀動機及行為的關係--以 2005 年 PIRLS 資料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桃園縣。

陳家璇(2004)。科學圖畫書教學在國小學生提問類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靜音(2003)。國小兒童對卡通節目暴力行為之解讀與社會真實性認知之研 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1NPTTC576003。

黃光雄、簡茂發(1996)。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楊孝濚(民 80)。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頁 809-831。臺北:東華。

楊雅鳳(2007)。實施啟發式科學寫作對國小中年級學生提問能力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南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國立台南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