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比賽過程互動問題及改善情形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學生比賽過程互動問題及改善情形

本節主要探討學生進行運動教育模式排球課程,學生比賽時產生的互動問 題、教師運用的教學策略與改善結果,透過教師日誌、學生日記、訪談、練習 及比賽紀錄表單及協同教師日誌,進行整理、分析、歸納與描述問題解決過 程。

一、挑選比賽人選的問題

比賽上場人數有其規定,目的或為配合場地、或為增加比賽精采並考量選 手安全、效益等多方因素協調而成,並通常有替補選手之設計,以防各種不可 預期之意外產生時可維持比賽正常進行,但不可諱言,替補選手的綜合實力通 常在先發選手之下。研究者從教師日誌、協同教師日誌、學生日記、訪談資料 中,發現學生在挑選比賽人選的決策上產生衝突,影響小隊氣氛,並對比賽時 的表現造成負增強。以下就學生面臨問題、教師運用教學策略情形及改善結果 說明如下:

(一)挑選比賽人選導致小隊衝突

研究者注意到「今天練習賽時黑蚊隊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每個人都擺一張 臭臉,五年級的學生更明顯,連比賽時都很不積極。」(日0317-1-0810),連對 手都覺得比賽很無趣,「今天黑蚊隊真不積極,球都不想接,不知道在幹嘛,和 他們打真無聊。」(學SA2 0317-1-0607),而黑蚊隊的成員在日記中出現了五、

六年級互相指責的現象,「那些五年級的都在擺爛,球飛到前面也不打,還說要 讓誰上來打嘞。」(學SA6 0317-1-0304)、「

SA6

不是說他們很強,輸了還要怪 我們,機車

……

」(學SB2 0317-1-0505),教師於課後分別詢問該隊五、六年級 學生後發現,事件起因在於六年級和五年級對於誰要擔任替補人員的問題上有 不同的看法,SA6 和 SA9 認為 SA7 比較強一點,SA2 則認為 SB3 比 SA7 還積 極,最後雖然SB3 自動退讓,不過不滿情緒已然滋生,五、六年級各自為政,

導致今日練習賽的結果。

87

在賤兔隊方面則是有不同類型的爭執產生「

SB4

都講不聽,說我們都排斥 他不給他打比賽,可是隊長還是有教他啊,我們也有和他一起練習,明明就他 自己打得比較不好還不承認。」(學SB10 0317-1-0609),SB4 的想法卻是「他 們都只會利用我,叫我做事情,我想上場比賽就不讓我上場,哪有人這樣的。」

(學SB4 0317-1-0103),以致於 SB4 後來替換上場時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雖 然沒有影響最後練習賽結果,但他的行為卻更加深他與隊員間的心結。

(二)教師行動策略

分析上述資料後,研究者認為學生產生衝突的原因有二,一為意見不合一 為求表現卻無法如願以償,再加上之間都未有適當溝通,因而使弱勢一方心生 怨忿,進而採取不配合和消極的態度來應對,造成衝突愈演愈烈,影響小隊比 賽時的心情和表現。研究者為改善此問題,採用教學策略如下:

1.制定討論規則

為避免強勢學生有一言堂的情況,教師重申討論規則,規定每個人均需提 出自己的意見,最後再以表決方式決定行動方案,全體須遵守討論結果。討論 期間若有針對某同學或人身攻擊的言語出現,學生告知任課教師後,禁止該學 生參加該次討論,並由教師或協同教師立即予以輔導。並在之後補充「個人若 對小隊討論表決內容有異議可提請教師進行協調。」(日0317-1-1112),避免少 數學生權益受損的情形發生。

2.教師介入,舉行小組會談

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分別集合賤兔隊和黑蚊隊,召開小組會談,先由教師將 雙方立場及看法復述一次,之後請雙方各自進行補充,接著教師詢問雙方練習 賽的目的為何,各自的做法對目的是否造成影響,反而造成親痛仇快的結果,

最後在教師主持下,雙方舉行討論,決定之後練習賽及比賽的出場人員,教師 並提醒應保持調整的彈性,但須取得當事者同意,「在教師主持討論協調後,賤 兔隊全隊都同意用輪流的方法」(日0317-2-0304)。

3.增加個人獎項

88

針對無法先發的學生,教師於課前宣布「增設『最佳第七人』獎項,只有 在練習賽、比賽及決賽期間當過三場以上替補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得獎候選人」

(協0321-1-0708),給予替補人員爭取個人獎項的機會,降低擔任替補人員的 情緒反彈,提升替補人員積極度「看起來最佳第七人我比較有希望爭取,是不 是要考慮多擔任幾場替補?老師你覺得呢?」(學SB7 0321-1-0507)與其在其 他學生心中的地位。

4.修改規則

教師針對運動表現不佳學生,修改制定小比賽方式及比賽的得分規則「為 了增加比賽的精彩度,教師在每個隊伍中選出一位同學,凡是比賽時得分球有 經過該名同學傳接,則該得分球可得

2

分。」(日0307-1-0810),除此之外,另 外補充規定「各隊中選出的那一位同學,開球時允許一次失敗機會,兩次開球 都失敗才算失分。」(日0321-1-0102),藉此增加弱勢學生的競爭力。

(三)改善結果

教師運用重申及補充討論規則、舉行小組會談、增加個人獎項、修改規則 等教學策略,來應對挑選比賽人選導致小隊衝突的問題後,改善結果如下:

1.小隊氣氛改善,表現提升

經過老師協調及會談後,學生均能靜下心來為隊上的事務進行討論及安 排,也沒有再出現因賭氣而消極參與的情形發生,「和上一場比起來,今天的黑 蚊隊表現積極了許多。」(協0321-1-1213),場邊觀戰的隊伍也發覺了他們的不 同「還好我們今天的對手不是黑蚊隊,今天他們怎麼那麼厲害?上次是睡蚊 吧!下次比賽遇到要特別小心了。」(學SA2 0321-1-0709),替補的學生從站在 一旁無聊發呆轉而變成替場上隊友加油「今天

SB3

幫我們加油,我不能漏氣,

所以我就跟他(對手)拼了。」(學SA7 0321-1-0304),並且以小隊的表現為榮

「今天練習賽雖然只上場一下子,不過我們終於贏了,真是太好了!」(學SB3 0321-1-0102)。

2.學生接受隊伍決議安排

89

由訪談的資料中可發現,現在的上場分配問題已經不會再造成小隊的爭吵 來源:

T:今天練習賽表現還好嗎?

SA1:還不錯,至少贏了一場。

SB2:比上次好了,上次都輸,有進步了啦!

T:老師也覺得你們今天很拚,幫你們加了精神總錦標的分數。

SA6SA9SB2SB3:真的嗎?

T:真的啊!你們今天替補沒有問題了吧?

SA1SA6SB2SB3:沒有。(其餘人搖頭表示)

T:你們怎麼安排的?隊長說一下,不要一次太多人說。

SA1:原則上我們是用輪流的,SA7SB3一人輪流一場,但是如果那一天

有人情況比較好就都讓他先上。

T:喔,安排得很不錯,副隊長你覺得這樣安排怎樣?

SB2:這是我和隊長一起討論出來的啊,其他人也都覺得很好。

T:那恭喜你們囉!(訪0321-4-0113)

此外學生經過討論後,也能協調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今天大家討論,

決定每次比賽都要給

SB4

上場的機會,希望他自己能在補救教學時多加油。」

(學SB11 0321-1-0708)、「今天雖然還是替補,但是至少能上場比,不錯了。」

(學SB4 0321-1-0102)。

3.替補學生表現積極

教師觀察發現,增加最佳第七人獎項與修改得、失分規則後,替補球員上 場時比賽更加積極,從訪談中可明確看出:

T:喔,SB8為什麼你現在比較敢打球了?

SB8:(笑)

T:是覺得自己進步了,所以比較敢打嗎?

SB8:一點點。

90

T:其他人知道原因嗎?

SB12:因為他打過的球可以得兩分,所以我們全隊的人都鼓勵他打。

T:那很好啊,把默契練好一點你們就會更厲害囉。(訪0321-1-1117)

在其中隊伍中也有類似情形「大家都叫我要多打一點,才能得更多分,我 就比較認真打。」(學SA10 0317-1-0203)

(四)綜合討論

小隊在考量實力與各人上場意願之間,因為各有立場而產生隊伍分化、隊 員之間產生心結的問題,在教師運用重申及補充討論規則、舉行小組會談、增 加個人獎項、修改規則等教學策略後,問題已獲得改善,學生能接受小隊的安 排並獲得大家的鼓勵,與Grant 等人(1992)發現學生覺得每個人很重要,可 以共同分擔責任的結果一致。

上述黑蚊小隊因彼此認知的差異,導致後來有部分隊員以消極的行動影響 比賽,以及賤兔隊個人與小隊之間的想法不一致產生的不合作干擾,與黃信源

(2006)的發現在團體內會形成小團體,而且學生在失去組員的重視和領導權 之後,會以行動進行干擾組內活動結果相同,教師運用符合運動教育模式精神 中修改規則的教學策略(周宏室,1999),改善低技能學生參與的環境,成效相 當良好。個人獎項的運用則與黃月嬋、趙信賓(2007)在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 健康與體育教學方案設計及實施之研究中所提到善用獎懲制度的方法相符,都 能有效解決小隊問題。而本研究中教師協助制定討論規則及舉行小組會談後,

就將處理權下放給學生,並持續給予關注指導,學生也都能尋求出彼此都能接 受的解決方案,與吳麗雲(2001)發現教師在覺得事情並不嚴重或影響不大 時,會建議學童自己想辦法,並不直接介入,並會接續使用提醒或建議的手 段,使事件獲得解決的結論相同。

二、士氣低落

運動教育模式裡的比賽,目的是在追求公平競爭、尊敬對手、追求卓越以 及大家一起樂在其中(Siedentop, 1994),研究者在課程介紹運動教育模式時就

91

有特別強調過,輸贏只是一時的,只是所有課程裡面的一小部分,過程才是最 有價值的,不要因一小部分的不如意就否定掉自己的努力。不過在課程進行期 間,研究者從教師日誌、訪談等相關文件資料裡,發現學生會忍不住自己情緒 的起伏,導致小隊氣氛凝重,嚴重影響小隊和諧,甚至幾近放棄比賽。以下就 學生面臨問題、教師運用教學策略情形及改善結果說明如下:

(一)期望落差大造成士氣低落

(一)期望落差大造成士氣低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