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教育模式團隊互動問題及解決策略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第 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名詞解釋;第五節: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科技日新月異,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全才已是可 遇不可求的夢想,在職場上的分工也愈趨細密,在這種大環境下,除了本身具 備堅實的技能外,學會如何與他人共處合作,是每個人在進入職場前必修的重 大課題(林曉慧、沈志明,2010)。早在兩千多年前,屈原就提出了「尺有所 短,寸有所長」的看法,美國心理學家Gardner(1983)的多元智能進一步指 出,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種範疇,每個人天生在某一、兩種智能是比較突 出的,在這種前提下,若能善用分工合作,勢必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正面作 用,讓自己及團隊更具有競爭的優勢。

傳統教育的學生學習過程通常是單打獨鬥而且又彼此敵對(李瑋仁,

2005),尤其在目前仍是升學主義掛帥的中小學教育上,要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下 產生互助互補的的行為殊為不易,而體育教學在以團體活動進行教育的環境 下,對於促進良好人格的建立和社會行為的發展找出一條最佳途徑(莊美鈴、

許義雄,1993)。

運動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 簡稱 SE)(Siedentop, 1994)由遊戲 理論(play theory)發展而來,有別於傳統體育教學,強調以學生而非教師為導 向的學習模式,以團隊分組形式進行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得到完整的運 動體驗,並習得更多社會互動與情緒管理的經驗,同時學到負起個人責任和團 隊組織的技巧。由以上描述可了解運動教育模式與蔡貞雄(2001)提到的九年 一貫中「健康與體育」領域的人性化、趣味化、基礎化、生活化、個別化及創 造性等特質不謀而合。自1968 年 Siedentop 提出概念,並於 1980 年代成立研究

2

團隊有系統的推展以來,已在北美地區、紐西蘭、澳洲等地進行過實證研究,

並取得豐碩成果,成為上述區域眾多學校體育課程和教學計畫的一部分(林靜 萍,2008)。

國內自 1990 年代後期開始,對運動教育模式做了許多的實證研究,研究面 向包含學習成效、學習態度、角色扮演、團隊運作、互動等,經研究者蒐集整 理之後有以下幾點發現:(一)對教學及課程內容的滿意度高。(二)團隊合作 及人際互動皆有提高。(三)在技能上能達到學習成效。(四)在情意上優於傳 統體育教學。(五)在認知上與傳統教學成效相同(呂天得,1999;林永能,

2008;陳文亮,2004;陳昭宇,2004;陳勝雄,2002;黃清祥,2004;蕭明 芳,2009)。

由上述研究發現運動教育模式除能達成技能學習目標外,在情意、團隊合 作及人際互動上較傳統教學更有增進的效果。不過由於國內少子化的趨勢,班 級人數一再下降,以研究者任教鄉鎮為例,全鄉五所小學有四所小學班級人數 平均不到二十人,這對講求分工合作、角色扮演的運動教育模式課程來說無疑 是推行的一大窒礙,鄧天翔(2010)研究就提到精細的分工、將人數及組數增 加,將提升課程的精彩性。國內目前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提到:「學習領域 之實施,應掌握統整之精神,並視學習內容之性質,實施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教育部,2003),其中的協同教學似乎為小型學校人數不足的困境 指出一參考方向。

協同教學不是新的教學方法,Shafer 在 2000 年更指出協同教學已被認為是 實踐科技整合教學及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美國甚至將協同教學視為未來的教育 趨勢。國內早在1962 年就有學者將此理論引進(黃振球,1962),但囿於主客 觀因素,在國內並未形成普及,直至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後,於課綱內明確鼓勵 實施協同教學,方又被廣泛討論(王素芸,2009;林志中,2001;張清濱,

1999;蕭福生,1999)。

王素芸(2009)以九種區分向度,將協同教學分為二十二種類型,其中

3

「年班範圍」又可分為「同年級內的協同教學」、「跨年級間的協同教學」、「班 級內的協同教學」、「跨班級的協同教學」等類型。一般而言,跨年級間的協同 教學多見於小型學校,或者全校性的活動,不同班級、年齡或學習階段的學生 異質性高,相互提攜指導的互動機會也較多,學生比較不易起衝突,而且還可 以相互尊敬欣賞,不過師生關係的重新建立、班級經營、師生互動亦較為耗時 與棘手,教師授課負擔與困難度也相對增加(張德銳、邱惜玄、高紅瑛、陳淑 茗、管淑華、蕭福生,2002)。

研究者在研究所進修時初識運動教育模式,對此一全面性的教學模式產生 極大興趣,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小組團隊是運動教育模式六大特徵中非常重要的 一項,課程中的運作皆以小組團隊的型態進行,而自McGrath 於 1964 年提出 描述性模型的團隊效能系統化架構迄今,在所有研究團隊效能的理論中團隊互 動均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張翊祥,2004)。研讀相關文獻及研究並結合實務教 學經驗後也發現互動的優劣影響教學的成敗甚鉅,因此如何解決互動產生的問 題,提升互動的品質,乃是本研究最大的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上述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運動教育模式教學過程中學生 在團隊運作的情形下產生的互動問題及解決策略。期望藉由行動研究的過程,

發現課程實施過程中產生的互動問題,並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解決問題,進而 增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學品質。

基於以上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運動教育模式中學生在選擇角色時產生哪些互動問題?教師如何運用 教學策略進行改善?成效如何?

二、運動教育模式中學生在練習過程產生哪些互動問題?教師如何運用教 學策略進行改善?成效如何?

三、運動教育模式中學生在比賽過程產生哪些互動問題?教師如何運用教

4

學策略進行改善?成效如何?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