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生活與行為對成績影響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學生生活與行為對成績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Havaman, Wolfe & Spaulding(1991: 133-157)、Huang(2000: 425-450)等發現家庭所 得對孩童教育成就沒有顯著的影響,然而,Datcher(1982: 32-41)、Sandefur, McLanahan

& Wojtkiewicz(1992: 103-121)則認為家庭所得對孩童教育成就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效 果。

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子女間互動所構成的一種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對於學業表現之 影響,國內外亦有許多學者進行研究,發現子女的學業成就、領導和創造性思考與溫 暖的、接受的、了解的和賦予自主的親子關係成正相關。黃富順(1974:383-486)

以國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影響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與家長職業水準、教育程度、

父母管教態度、父母期望水準等,皆達統計上的顯著;張春興(1986)進行的「對國 中、國小學生及父母的訪問調查」,也發現學業成績差異的學生,在親子關係上也不 盡相同。

家庭文化資本為家中子女對於上層文化所接觸的程度最好的衡量指標,Bourdieu

(1977)認為,對上層文化了解越多,其子女談吐氣質、藝文品味若越接近上層,較 容易被崇尚上層文化的教師喜愛,覺得他們較聰明或較有氣質,可能會給予較多的關 照,亦可能對於學業成績有所影響,進而有利於未來的升學,促使世代間的階級再製。

此外,家庭文化資本對於子女學業成績之影響之議題,有學者使用家中書籍數量衡量 家庭背景,因家中書籍數量可部分反映父母教育程度、文化資本以及對孩子的教育重 視程度,黃敏雄(2008:1-44)以家中書籍不足 10 本的最低層級為參考組,其餘設 定 4 個虛擬變項並使用迴歸模型分析不同變項對數學成績的影響,結果發現 5 個層級 的書籍數量對於學生數學成績影響呈現直線關係,顯示家庭文化資本對子女學業成績 確有影響。

第三節 學生生活與行為對成績影響

有關子女參加校外課業輔導對於成績表現之影響,國內已有諸多學者進行探討,

大部分的研究發現,補習項數對於教育成就有顯著正向的影響,江芳盛(2006:131-14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使用中央研究院所提供的台灣長期追蹤資料庫,以國中一年級的學生樣本,以補習時 數多寡對學習表現影響程度進行敘述統計分析,發現補習時數和學習表現之間呈現曲 線的關係,每周補習時數落在 8 小時以下,補習時數和學業表現呈現正向關係,但若 每周補習時數超過 12 小時,則學業成績將反而降低,劉正(2006:1-33)推測學生 補習時間過長造成學生身體疲勞,或占用過多複習功課時間,都可能會造成學業表現 反而降低,此現象或許可以經濟學中邊際效用遞減之理論來解釋。

曾曉東(2008:80-86)透過分層抽樣方法,對中國大陸 18 個省(市)自治區的 18,000 個家庭進行調查研究,在家庭教育支出方面,主要從質與量兩方面進行分析,

質的差異主要描述教育支出類別的不同,量的差異主要描述不同家庭支出總水平的差 異、特定支出的差異。結果發現,若按照社會階層對家庭進行分組,學雜費與學費等 費用,農業勞動者支出水平最低,企業主、經理人員的支出水平最高;至於學校之外 的個人與機構的教育支出部分,課外輔導教育支出消費最低的依然是農業勞動者,消 費最高的是國家和社會管理者,且兩者家庭支出金額相差倍數甚至高達 15 倍,顯示 對於農業勞動者來說,教育支出主要是必須的支出,在選擇性的教育服務上支出很少,

而國家和社會管理者之家庭對於選擇性教育有強烈之偏好;顯示家庭教育支出仍與家 庭父母之職業與所得有很大的關聯。

許多學生因為家中經濟因素、或是想拓展視野,而在學生時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

打工對於人格特質及工作經驗的累績,確有正面的影響,但是對於學業表現方面是否 會有負面影響,是學界中爭議的焦點;對學生打工抱持正面看法的人認為,打工可以 彌補學校所學不足,成熟自身人格與磨練個性;但抱持負面看法的人則認為,打工行 為占用了學生應該用來學習的時間,有礙課業的學習。國內有研究使用「青少年成長 歷程研究」問卷資料,以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和 multinomial probit model 分析高中 職學生之在學打工行為,對於日後就學選擇的影響,結果發現若以高中畢業的受訪者 為樣本,高中求學階段在學打工行為與進入普通大學就讀呈現負向的關係,且會顯著 提高就讀科技大學或是技術學院的機會,若以高職生做為樣本,愈長的打工年數降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受訪者就讀科技大學或是技術學院的機率,亦會增加受訪者學業延遲的機會。(楊睿 哲,2008)

除了學校生活外,學生經常藉由參與社團活動增加自己對興趣知識領域的探討,

也藉由學生社團團體認識志同道合之朋友,豐富自己的視野,但參加社團活動是否會 占用讀書時間,進而影響學業成績,文獻可大致分為大學生、高中各階段求學歷程來 討論,Cooper, Healy & Simpson(1994:98-102)發現,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對課業 表現有正向影響。在高中生參與社團活動探討方面,吳淑女(1994:24-29)發現高 中生參與社團活動與學業成就有正向的相關性,參加非運動型社團的學業成就最高,

運動型社團次之,未參加則較低,推論社團活動可能使高中生從繁重的升學壓力中獲 得身心的調濟與休息。國外文獻則顯示,當學校有越多參與社團活動的機會,無論社 團種類,對高中生的學習成就越具正面影響。(Stearns & Glennie, 2010 : 296-309)

對於學生來說,同儕是所處在環境中最常接觸的朋友;同儕效果的環境與學業表 現兩者之間的影響,許多文獻指出互為相關,學生學業成就表現佳時,會讓老師及同 學們肯定,在同儕間相對具有吸引力,因此會有較佳的同儕關係;反之,受歡迎的學 童因在學校人際得到肯定,通常有較佳好的學業能力與成就。(Derosier, Kupersmidt &

Patterson, 1994: 1799-1813)此外,亦有學者對 397 位兒童使用同儕經驗與自我處理模 式,預測學童在學業成就時的改變與發現,指出負面的同儕關係,可能會使學生學業 成績退步。(Guay, Boivin & Hodges, 1999: 105-1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