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團體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團體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試從人本主義觀點探看學習團體的功能意義

Rogers 的個人中心學派假設人是向上的、向善的,且人 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人們傾向於朝向健康、積極和自我實現 發展,因此能在領導者或催化員極少的協助下,找到自己的 方向(洪有義, 2010)。Rogers(1970)認為,人們透過密集的團 體經驗以減輕他們的孤獨,鼓勵其成長、冒險及改變,並因 而發生真實的人際關係。學習團體有如一學習的實驗室,其 目標視領導者或成員之不同需要而有不同,但終極目的乃在 促進成員個人成長。Rogers 強調領導者良好的人格特質而非 領導技巧;團體氣氛開放而真誠、尊重與關懷,允許成員表 達全部感受;成員在良好的治療氣氛下,感受到溫暖與接納,

便會放棄他們的防衛性,朝向具有個人意義的目標努力,因 而導致適宜、有益的行為改變(洪有義, 2010)。由其發展之 會心團體及依其理念所發展之相關團體運作方式,為學習團 體之發展立下根基,朱甯興(1982)及林瑞欽(1993)皆將學習團 體視為 T-Group,在國內通常以訓練團體、敏覺訓練、敏感性 訓練、會心團體、人際關係訓練、同理心團體等名稱行之(林 瑞欽, 1993)。

洪有義(2010) 則將學習團體視為成長團體之發展支脈,認 為,成長團體以小團體呈現,使成員在自由、安全的氛圍下 彼此相互尊重與接納,坦誠交換解決問題的意見,或分享生 活經驗,以促進個人成長,常見的成長團體有訓練團體、會

心團體、敏感度訓練團體及學習團體。並認為,學習團體 (learning group)非源於單一理論,乃結合各種派別,吸收各 種諮商理論的優點,如同會心團體一般,受到當事人中心治 療理論、完形心理學、心理劇、團體動力及團體治療的影響。

學習團體中的成員都是學習者的角色,在一種結構性不高的 團體運作下,把握此時此地原則,學習如何學習,以增進自 我了解,改善人際關係。學習團體乃強調以團體經驗為基礎 的學習,經由團體成員彼此信任的發展與回饋,而去除情緒 障礙,以促進個人之成長;Rogers 強調領導的態度重於技術,

團體能提供具有明顯促進性的心理氣氛,成員便能自我了 解,而改變他們的自我概念、態度與行為。領導者應具備真 誠一致(尊重成員為獨立個體,與成員坦誠相對)、無條件積極 地關切(以非批判的了解與回應成員),及同理的了解(設身處 地從成員的立場去體會成員的感受,準確反映給成員,以表 達對成員充分的了解)等三項條件。

林瑞欽(1993)則認為,學習團體是一種密集性的小團體學 習環境,參與者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以成員經驗的分享和 參與進行經驗性的學習,目的乃在增進自我的成長,精進人 際關係的技巧,並了解團體動力的現象;強調學習如何學習,

及把握此時此地的原則。回饋、自我表露、凝聚力、團體結 構等,是團體過程中的重要變項。團體的領導者扮演的是團 體成員學習經驗的催化員或協助者,主要乃在創造一有利於 學習的氣氛,具有催化學習、保護成員免受傷害、平衡協助 者/成員與專家之角色、引導團體朝目標前進及擔任必要之仲

裁者等特徵。

從中可知,團體領導者個人特質之重要性,具開放而真 誠、尊重與關懷等特質,願意承認與接受成員解決自己問題 的潛能,以使成員能充分探索自己的領導者特質,較能趨近 學習團體對於領導者特質之期待,也認為如此之團體運作,

較能促進團體成員之個人成長。

貳、銜接理論概念與執行面向間的距離

黃雪杏(1988)引 Kemp(1970)之概念認為,一般學習團體之 目標有三:(1)發展行為的技巧、(2)發展個人對行為的後果有 更好的知覺能力,並能從中學習、(3)發展對團體的功能及個 人的價值與目標間之關係,有更清楚的了解。吳武典(2010) 則從團體結構、成員素質、領袖素質、團體目標與互動方式 等五面向分析影響團體效能的因素:

1.團體結構:在團體討論方面,小團體較大團體容易獲得參與 的滿足,有名的「六六討論法」乃以六個人為一小組。

2.成員素質:有效能的團體成員特質為:合作的、勤奮的、理 性的。而同質的團體通常也較有效能,若成員具有同樣或相 近的價值、態度與興趣,則有助於形成穩定而持久的團體氣 氛。

3.領袖素質:一個有效的領袖角色應是一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與指導者,言行影響著大家,自身能參與活動內容、與大家 打成一片。

4.團體目標:團體有一致的目標,便容易取得團體成員的合作。

5.互動方式:合作性團體較競爭性團體更具效果,且對成員欲 望滿足之程度亦高,團體成員間的親密友誼,能產生愉快的 團體生活經驗,減少參與的束缚,增加溝通,因而增進團體 效果。

趙曉美(2001)以Stangvik之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 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彙整並歸納分析相關課 程之實證效果,並對於相關課程內容設計等進行分析。趙曉 美(2010)則更進以自我概念之發展與改變策略主題探討,分析 相關實徵研究對於自我概念之影響,並據以提出建議;二者 之觀點,雖皆同意自我概念須經長期養成,但亦肯定團體課 程之介入效果。林瑞欽(1979)曾以國中女生為對象,進行敏感 性訓練對其自我概念影響探討之實徵研究;研究對象乃以明 倫國中20名學業最優國二女生為主,隨機分配於實驗與控制 組中,每組各10人,並以國內李安德等人所譯訂的田納西自 我概念量表為評量工具進行前後測;量表共有100個自我描述 的句子,計分生理、道德倫理、心理、家庭、社交、自我認 識、自我接受及自我行動等八個自我概念向度、一積極自我 總分數及一自我批評或自我防衛分數。施測方式採團體施 測,實驗組之敏感性訓練採結構性活動,每週一小時,共八 次課程,自變項為敏感性訓練,依變相為受試者自我概念之 表現情形,課程內容為:

第一次:透過空椅子遊戲進行相見歡,並說明團體目的與規 則。

第二次:請受試者為自己重新命名,透過魔箱遊戲探討個人

能否接受打開魔箱後的改變。

第三次:身體感覺與肌肉鬆弛訓練,透過魔箱遊戲探討個人 能否接受打開魔箱後的改變。

第四次:討論成員所提出參與敏感性訓練之目的問題探討,

並以十天後將成為什麼樣的人進行主題探討。

第五次:人生畫像,用畫進行自我描述,邀請成員分享對畫 的感覺,並請個人說明畫像的意義。

第六次:夢幻世界的旅遊活動。

第七次:盾形自我,請成員討論個人問題。

第八次:介紹自己、別人眼中的我、自我回顧與團體結束。

研究結果發現,敏感性訓練於自我概念的十方面均未達 顯著差異。分析結果可能原因為:活動時間不夠、聚會間隔 太久、受試者皆熟識、升學壓力影響、個別差異影響、文化 差異影響及學業成就影響等。並針對受試者、實驗時間等提 出建議:

1.受試者:

(1)綜合過去研究經驗發現,受試者參與訓練前平均較低自我 實現層次之團體內在導向,自發性、超統性和親密交往方面 較起初平均較高自我實現團體者顯著提升。

(2)性別不同或混合可能影響研究結果。

2.實驗時間:

(1)間隔時間可縮短。

(2)活動時間可延長為 1.5 小時;使活動之進行可有充裕時間。

(3)活動時間疑與學校各單位協調,避免被占用與干擾。

3.評量宜採多層次方法,不宜以單一測驗結果輕易推斷團體之 成效。

4.受試樣本宜擴大。

5.宜減輕擔任催化員輔導教師之工作量,使有足夠從事研究心 力。

林瑞欽認為,實驗結果雖顯示敏感性訓練對國中學生大 多數自我概念無顯著差異,但自參與者之主觀心得報告中發 現,該訓練之價值。

因此團體領導者於實務採行時如何落實學習團體之人本 關懷、善化團體技巧、及留意自我概念之穩定性,改變通常 需較長期,運作頻率、對於團體參與者特質之留意等,亦為 團體成敗之重要關鍵,是為團體規劃時應留意事項。

研究者綜合第二節與本節內容發現,角色楷模學習有其深 度意義,若能善用學習團體之功能應可提升並強化個人學習 之目標,唯若考慮將之運用於類屬認知障礙者時,則應考慮 認知障礙者之學習特性,善用引導技巧,以強化其學習效果。

故 Bandura 於觀察學習內涵中所提之善用多元素材(故事、影 片、圖片等)與情境方法等,留心結合觀察學習之學習歷程內 涵,想便深具意義與功能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