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概念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概念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從自我概念是人格發展核心與生涯發展基礎說起 一、發現生涯發展趨勢與新輔導觀點

本世紀因著經濟結構之急遽變化(全球如金融危機)、工 作型態的變化(派遣勞動市場與在宅經濟型態之崛起)等,「新 生涯」概念隨之而生,並對部分既有生涯發展相關理論產生 衝擊與修正。Savickas(1993)曾預言:21 世紀的生涯諮商輔 導將從 20 世紀的生涯支持概念,轉為培養當事人的自我肯 定;而 Maccoby 和 Terzi 則認為堅持自我實現倫理者求職時,

將不再視工作為唯一或主要重心,而是會希望能兼顧對於家 庭、社區、休閒及其他生活角色的參與實践,許多人傾向「為 生活而工作」,而非「為工作而生活」,人們將在多元的生活 角色中,尋找生活的滿足與自我表現 (引自彭慧玲、蔣美華、

林月順 譯, 2009) 。

「自我」乃人格發展的核心。Rogers 認為,自我(self)

是人格形成、發展與改變的基礎,更是人格能否正常發展的 重要標誌;每個人以其獨特的方式知覺世界,而產生對自己 及其與相關環境關係之了解與看法,即為「自我概念」(引自 陳文博, 2001, pp.175 -176 )。Super 視「自我概念」為個人 生涯發展的核心,認為個人一生所扮演的角色事實上都是自 我概念的具體表現,工作滿意與生活滿意的程度,有賴個人 能否在工作上、職場中,及生活型態上找到展現自我的機會

(引自林幸台, 2007: 41)。從而可知自我概念對於人格發展 與生涯發展之重要意義。

二、自我概念乃人格與生涯發展的核心觀點

Super(1984)表示,生涯發展理論之發展與差異心理學、發 展心理學、職業社會學及人格理論相關;之於人格理論上,

則與 Rogers 的自我概念及 Snygg 與 Combs 的個人結構論對於 人格形成、發展與轉變等論述有所關聯(引自林幸台, 1997)。

此可由發現自我概念共為人格心理學家 Rogers 與生涯發展大 師 Super 發展理論之核心而所理解;然二者對於自我概念之詮 釋觀點與應用則略顯差異。

Rogers 的自我概念是指個人認知到的自我,乃個人獨特 的知覺、看法、態度和價值觀之總和,是個人對自己及其相 關環境關係的了解與看法,且是自我知覺(或意識)與自我 評價的統一體,主要結構包括個人對自己的知覺及與之相關 的評價、個人對自己與他人關係的知覺與評價、個人對環境 各方面的知覺及自己與環境關係的評價三部分;自我概念具

有四個特點:(1)自我概念屬於對自己的認知範疇,包括對 自己及有關人事物知覺的知覺總合;(2)自我概念是有組織、

連貫與有聯繫之知覺模型;(3)自我只能表徵那些關於自己 的經驗,並非指控其行為的主體,因此是覺知性與描述性的;

(4)雖然包括無意識的東西,但主要是有意識或可以進入意 識的東西,通常可以為人所察覺;Rogers 認為個體自我概念 的發展包括;(1)自我認定或自我統合,即認定自我的存在;

(2)自我評價,即個人對自己價值的判斷;(3)自我理想,

即個人對未來自我的期望;一個人的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越 接近,就越能感到幸福與滿足,此乃人格健康發展的標誌之 一(車文博, 2001)。

Super 視自我概念為個人生涯發展歷程的核心,包括個人 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念、人格特徵等方面的認識與 認定,它是秉賦的性向、生理組織、觀察與扮演各種角色的 機會,及長輩與同儕對其角色扮演所給予的評價等因素交互 作用下的產物;個人一生所扮演的角色都是自我概念的具體 表現;個人面對及完成發展任務的準備程度,即為生涯成熟 的展現(林幸台, 2007)。

此知,個體對於自我的認定或統合(對自己的興趣、能力、

價值觀念、人格特徵等方面的認識與認定)、自我評價(對自己 的能力、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認識與認定)、自我理想(秉賦的性 向、生理組織、觀察與扮演各種角色的機會,及長輩與同儕 對其角色扮演所給予的評價) 等,可視為 Rogers 與 Super 對於 自我概念之共通觀點。

William James 認為,從自我結構面分析,一個發展成熟 的個人,其自我概念應包含:對自己身體及生理需要的認定

(身體我)、對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所擔任諸種角色的認定(社 會我),及對某些信念、理想與價值體系的認定(精神我)三 部分(引自郭為藩, 1996: 11)。張春興(1989)對於自我 概念所下的定義是:個人對自己多方面自覺的總合,包括個 人對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了解,個人與別人和環 境的關係,個人對事務處理的經驗,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 評價;郭為藩(1996)認為,自我概念的功能有 (1)自我維護: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本身即能指引行為,盡最大力量來維持 本身結構的穩定與整合,避免自我結構受到損傷或改變。(2) 自我肯定:人的行為目標乃在維持或加強自己對個人價值知 覺,此種作用即為自我肯定。(3)自我實現:乃現實我努力朝 向理想我的過程,理想我為行為的主要動機,引導自我努力 展現其潛力,以求逐步實現個人人生理想等三面向。而由於 自我概念中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對照,每個人皆有一種使自己 成為真正想要成為的自己之潛在願望,因而表現奮發向上、

自我塑造的力量,是這種自我實現的引導力量,使人類自強 不息,進而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金樹人(1997)認為生涯輔導重視自我概念的發展有:(1)

視自我即歷程:從發展階段看,個體自出生以迄死亡,自我 的客觀內涵,是不止息的在變化中;(2)視自我即概念:雖 然客觀的自我內涵不斷因時空轉換而有豐富的變化,個人對 其知覺係純然主觀的二層意義;生涯輔導若干理論中,認為

個人的生涯計畫或生涯決策行為是自我概念的一種實現,選 擇一個「位置」,其之核心動力乃由自我概念所貫穿,故協助 個人獲得明確的自我概念,是生涯輔導在協助個人選擇職業 時之重要工作。

林宏熾(2000)根據文獻資料整理,認為生涯自我概念 應包括:(1)生涯能力,係指個體對於從事某項職業時,對 自己能力的瞭解程度;(2)生涯抱負,係指個體從事某項職 業的志向與願望;(3)生涯興趣,指個體對某項職業的正面 態度;(4)生涯價值,指個人憑其主觀判斷,認為某項職業 對自己在生涯價值觀之社會、經濟與心理三層面上具重要與 意義性者;(5)生涯調適,指個體從事某項職業時,能配合 或改變自己以適應工作環境的要求,保持個體與環境之和諧 狀態;(6)生涯評價,指個體對自己生涯能力與成就之評價;

(7)生涯認識,指個體對工作世界或欲從事職業性質及該職 業所需具備的條件、能力的認識程度。

綜此可知,James 認為一個發展成熟個人的自我概念,乃 包括個人對於身體我、社會我及精神我三部分的認定;而此 認定,與 Rogers 認為自我概念屬認知之範疇相當;該認定包 括個人對自己、及與個人有關之他人及環境知覺等,涵涉個 人之知覺認定、評價與理想層次;而因自我只能表徵那些關 於自己的經驗,並非指控其行為的主體,因此是覺知性與描 述性的、且通常是可以意識與覺察的;顯示,自我概念與認 知作用之高度相關;而興趣則於其中位居重要地位。

林幸台(2007)綜合各理論分析:自我概念是個人生涯

發展歷程的核心,與 Super 強調個人的職業選擇乃個人自我概 念的實踐、Holland 的「自我統整」(identity)、Krumboltz 的「自 我觀察推論」(self-observation generaliations)具有相同意義;

社會認知論的自我效能預期(self-efficacy)及生涯信念(career belief)乃由認知角度觀察個人對自我發展的期許;此知,認 知作用除在生涯決定歷程中扮演關鍵性角色,對於在生涯發 展過程中因經歷種種阻礙與挫折而影響其生涯信念、生涯建 構、自我概念及就業意願之身心障礙者而言更具有提升與重 建意義;故認為協助障礙者從多方面探索中發展切實的自我 概念,誠乃生涯輔導之要務。

貳、從成熟人格、健康人格與生涯成熟顧盼自我概念之英姿 綜合人格形成與生涯發展觀點,皆可將成熟個人、健康 人格、自我實現及生涯成熟等視為自我概念之充分發展藍圖。

James 認為,一個發展成熟的個人應包含身體我、社會我 及精神我自我概念三面向之認定;Allport(1955)則認為,價值 觀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是個人說明未來的一 種傾向,並構成對於人格更進一步成長之決定性影響;Allport 將安全感視為成熟人格七大標準之一,認為自我接納(或自我 認可)是保持安全感之首要品質,所謂的自我接納,乃指個體 對自身的一切優缺點等持有積極的接受態度(此乃構成成熟人 格自我客觀化的基礎);個人對於需求、欲望的壓抑及挫折等 反應之挫折容忍力皆乃保持安全感之要件;個人能不僅關心 自己且亦關心他人福利,將自我感擴展及具遠大目標、堅定

價值、與成熟道德心之統一人生觀等,亦屬成熟人格之標準 內容;所謂成熟道德心乃由個人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義務感與 責任心所組成,其並可能深深紮根於宗教與倫理的觀念之 中,因此 Allport 視個人對宗教的信仰為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引自車文博, 2001)。

Maslow 認為,承認自我的存在、讓自我顯露及傾聽自己 的志趣與愛好等,都是通向自我實現健康人格的途徑內涵。

Rogers 則認為,一個人的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越接近,就越 能感到幸福與滿足,此乃人格健康發展的標誌之一;一個充

Rogers 則認為,一個人的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越接近,就越 能感到幸福與滿足,此乃人格健康發展的標誌之一;一個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