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學習滿意度之理論與研究

壹、學習滿意度的理論基礎

Aslanian and Bricknell(1980)針對美國 747 位參與成人教育活動的受測者進 行電話訪談,發現 83%的成人會參與學習活動是因為生活遇到了重大改變,如職 務升遷、婚姻或退休等,以圖書資訊從業人員而言,根據賴秋惠(2005)在圖書 館員參與專業繼續教育之動機與學習障礙研究中,以追求專業成長,補充過去所 學之不足為主,因此圖書資訊從業人員參與在職進修活動大多是出於自願的,但 在職生要能樂於完成各系所學業並取得學位關鍵在於各系所所提供的學習活動內 容必須具實用性與吸引力,也就是說要能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近10 年來根據 教育部在2006 年時所做的統計,國內辦理碩士在職專班的學校數從 51 上升到 76,

辦理系所多達695 所之多,學生人數亦近 5 萬人,約占該年國內所有碩士生的 30

%,但其中不少成人從事繼續教育活動有中途輟學情況(黃富順,2000),當中原

因除了在職生個人工作壓力、家庭壓力之外,各系所辦學的內容,將成為使學生 持續學習動力之一,所以在職生對各辦學系所所提供學習活動的整體滿意度便可 最為各系所辦學之參考。

本研究關於學習滿意度之理論基礎之探究大分為兩類,包括研究在職生的內 在改變之智力理論、影響學習滿意度高低之資訊傳播相似理論、調查在職生接受 學習課程後對學習過程之後設認知理論來研擬本研究的問卷內容,並參考 Samuel Bowles 所提出的學習成效評估模式來擬定評估構面等,藉由以上理論之探討,使 本研究之學習滿意度問卷內容兼具理論與實務之內涵。

一、Sternberg(1982)智力理論

(一)智力理論之內涵:

人類承接人力資源的累積,經由學習過程後變成個人資本後,會使個體智力 有所提升,增加對問題的理解程度、縮短解決問題的速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個體的智力可以藉由學習而不斷成長,這也提供了一個支持力,關於「勤能補拙」

的效用是存在的,並不是一個傳說,只要把握學習的機會,不管你是幾歲?不管 你是不是比別人聰明?只要願意投入學習,一定能使自己的智力有所提升,這是 參與在職進修的目標之二。

(二)應用智力理論調查學習滿意度之理由:

在職生藉由在職進修的過程而增進智力的程度因人而異,但若能應用下列原 則,將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

1.導正學習者學習態度:

相信智力是可以不斷成長的、可塑造的、可掌握的,重視藉由學習過 程的內容,來增長智力,能隨時保持教積極的學習態度。

2.以學習目標為導向,有效增強智力:

以學習目標為導向,培養正確的學習認知,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 習者可能會產生認知歷程上的變化,當學習者對於學習之課業內容產生問 題或困難時,若能以學習目標為導向,指導解決學習問題的方法,可提高

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認知程度,進而提高學習成效;反之若以成果目標為 導向,講求學習結果必須帶來實質上的回饋,或是想藉由學習課程讓他人 提高對自己的評價或社會地位,那麼這樣的學習者的成效滿意度便容易因 為達不到其成果而降低。

智力理論的內涵即支持內在學習動機的來源,相信持續學習可提升人類智,

在個體完成某階段的學習後,可藉由檢測學習者在課程內容及學習成效之學習滿 意度的高低,得知學習者在智力增進上是否具滿意程度。

二、資訊傳播相似理論:

可用以推論各校研究所在職專班所規劃之課程內容及教師教學上,以下將其 理論分3 個部份說明,包括其內涵、模式及應用原則:

(一)內涵:

在於討論個體對訊息的處理原則:此為一個有趣的且複雜的感覺的研究途 徑,這是說當個體接收到感官的刺激時,同時會有許多不同的反應或想法出現,

這樣的情形,其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因為訊息感覺系統下 面有一個接受最低刺激量的界線,稱為下絕對閥,另外上面也有一個界線,即指 忍耐的界線,又可稱為上絕對閥。另外還有差異閥,這是因為人類,生理構造、

知識、需求上的差異,使個體間產生了對外在刺激感受度之差異,這樣看來,在 職生是否也會因某些個人因素,如學科背景、工作年資、職務性質等因素的差異,

使其在參與在職進修的過程中,雖然所接受的資訊相同,如某系所同學一起上「圖 書館管理」課程,每一個學生對於的教室授課內容的處理過程會有一些差異;以 師大及台大圖資所在職專班招生資格而言,皆限具圖書資訊學科背景或具相關工 作經驗的人員報考,而交通大學則不限制,這當中的差異,我們也可從各校授課 大綱中看出,那麼我們的疑問是:不同的學科背景會影響其學習成效嗎?參與在 職進修學生的學科背景的差異,依資訊傳播相似理論的內容,會造成其學習成效 滿意度的差異,本研究將藉由調查在職生的學科背景並與圖書資訊學科背景的學 生相比較,進一步驗證這個理論內涵。

(二)資訊相似原則的傳播模式

1.傳染病流行模式:應用於將資訊的內容簡化成思想及知識的傳播上:

*模式:

知識(病菌) 教師(病人) 課程內容(媒介) 在職生(易感染者)

圖 2-1:傳染病流行模式

(研究者整理)

*理論基礎:教師及在職生之間須具有相同的學術背景、興趣,才能提高對課程 內容或觀念的接收度,進一步產生共鳴,傳播資訊。

2.基本方程式:

*模式:

KS(背景知識)+ I(新資訊)=K(S+I)(背景知識 + 新知識)

*理論基礎:資訊內容為某些符號文字的集合,沒有一定知識背景的讀者雖然可 以得知這些符號,卻無法了解其符號或文字所說明的內容。換句話說,如果具 備越豐富的專業知識,就能提高對資訊內容的吸收度,那麼,在直生對於授課 內容或科目的接受度應有所不同,接受度或理解度越高,對於課程的成效滿意 度亦會相對增加。

3.維克瑞情報反饋模型:

*模式:

S

(知識源)

MS

(原始文獻)

MR

(二次文獻,資訊經處理後增加可用 性)

I

(特定主題資料)+

K1

(使用者背景知識)

K2

(使用者增加新知識)

圖 1-2:維克瑞情報反饋模型

(研究者整理)

◎S(知識源):圖書資訊學。

◎MS(原始文獻):各校課程大綱。

◎MR(二次文獻,資訊經處理後增加可用性):實際授課科目,如統計學、資訊 組織。

◎I(特定主題資料):授課科目內容,如資訊組織課程內容為編目學、目錄學、

Metadata。

◎K1(在職生背景知識):圖書資訊學系、資訊工程學系、資訊管理學系等。

◎K2(在職生增加新知識):在職生個人知識架構有所改變。

此一傳遞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習者可能會產生三種反饋現象:

* 產生反饋現象A: K1 在職生學習到不適用的課程 I,只好回到 MR 課程大綱 中其他未開課課程中的繼續選修其他課程。

* 產生反饋現象B:K2 產生新知識後,原有的課程內容無法滿足其新的資訊需 求時,要求更新或改善課程大綱。

* 產生反饋現象C:K2 產生新知識後,撰寫成新文獻,變成新的知識源 S。

(二)研究與利用相似的意義

1.加強與深化:研究相似現象,加速對課程或資訊內容的認識和學習。

2.延伸思考,舉一反三:運用相似原則進行比較、分類,有助於理解課程內容,

產生新觀念。

3.整合其他學科間的相似處,使資訊科學的理論更加豐富及健全。

綜合以上討論,研究者認為,參與圖書資訊學碩士在職專班學習的研究生之 進修滿意度高低與其各校開設課程及在職生學科背景有關,各校應重視在職生之 原有學科背景來規劃課程內容,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之滿意度,將逐漸降低 A 及 B 型反饋的效果,使 C 型反饋強度增加,故本研究亦將在職生之學習成效列於問

卷內容中,以另闢非主觀意識之成效滿意度之調查。

三、後設認知理論

「後設認知」(meta cognition)一詞自從 1970 年代由史丹佛大學 Flavell 教授 提出後,就引起學者相當廣泛的討論與研究。後設認知的概念對許多領域的學習 都非常重要,使得各領域的學者紛紛探討後設認知的應用,其定義如下:

1.Flavell(1981)認為: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的歷程、產品,或任 何與此歷程、產品有關事物的知識(引自鍾聖校<認知心理學>)。

2.科斯塔 Costa 認為:後設認知是一種瞭解自己知道什麼及不知道什麼的能力。

3.梅耶 Mayer 認為: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和覺察。

4.張春興(民 80)認為:後設認知是對認知之認知,對思考之思考,亦即比原先 所認知者高出一層的認識。

綜合後設認知的定義主要是對認知的認知。如果認知涉及知覺、理解、記憶 等,那麼後設認知便涉及思考一個人自己的知覺、理解、記憶等。

綜合言之,後設認知理論及後設認知經驗是指個人從事學習活動後,所獲得 之個人認知與情意的知覺經驗,可藉以提升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吳清基(1985)

認為:在職進修是在職人員定期的、有系統的、有計畫的、有目標導向、有特定 時空界定的研習與職業所須之專業知能相關之教育活動,所以藉由探討後設認知 理論,作為了解在職生在學習過程中個人的後設認知歷程之變化。

舉例來說,認知是指吾人對「圖書資訊學」的知識,這是吾人知識結構的一 個部分,而將這些知識加以組織、評估、分析、彙整及理解後,綜合起來寫出一

舉例來說,認知是指吾人對「圖書資訊學」的知識,這是吾人知識結構的一 個部分,而將這些知識加以組織、評估、分析、彙整及理解後,綜合起來寫出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