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學習理論

一、學習之定義

對於「學習」一詞的內涵,一般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使人的行為得以改善的 活動,例如:學習技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英雄模範事跡等等;另一是以 心理學的角度予以詮釋,即學習理論中所探討的學習。本研究所探討的方向,乃 以心理學界所研究的「學習理論」中的學習為主。

在學習理論中所講的學習,泛指有機體(人類及動物)因經驗而發生的行為 的變化。學習是有機體適應環境的手段,有機體為了生存與適應,必須不斷地改 變自己的行為,以完成學習過程所須達成的各項要求,以施良方(1998)對學習 的解釋,因研究方向的不同,大致可歸納為三類:

1.學習是指刺激-反應之間聯結的加強(行為主義)

2.學習是指認知結構的改變(認知學派)

3.學習是指自我概念的變化(人本主義)

所以談到學習時,有四個概念與學習的關係必須釐清:

1.本能與學習:

並非所有的行為變化都是學習的結果。有些與生具有的生命本能或行為 模式,並不能視為學習的結果。例如:蜜蜂告訴同伴哪兒有花可採蜜的方式。

2.成熟與學習

學習者在自身的成熟水平未到達某一最低限度之前,學習是不可能完成

的。例如:在兒童神經動作控制尚未發展成熟時,無論任何教學方式,都是 無法讓他們握筆寫字的。

3.學習與成績

學習是一種學習者內部變化的過程。學習本身是無法直接測量的,所能 測量的只是學習的結果。可惜的是,並非所有測量出來的學習成績皆能完全 反應出學習者的學習結果,仍須視當下有無顯示學習結果的動機而定。因 此,若以一個教學者而言,除了要指導學生學習之外,還要幫助和鼓勵學生 在最佳狀態下發揮自己的才能。

4.行為的暫時變化與相對持久的變化

學習是一種有機體比較持久的行為變化,暫時性的變化不一定是因學習 而起的。例如:運動員服用興奮劑來提高一時的成績,這就不屬於學習的範 圍。另外,學習者曾經有過的學習,並不能因為時間的推移發生學習遺忘後,

而去否認該學習的曾經存在。例如:不能因為一個人多年後忘記了如何解二 元一次方程式,而完全否認了他在中學時的學習。

綜合以上分析,學習是指學習者因經驗而引起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傾向的比 較持久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因為成熟、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現 出外顯的行為。

二、學習理論的內容探討:

學習理論在於探討學習的行為,也是古今老師與學生所關注的重點,如何使 學生學習的效果更好,學習的速率更快,學得的成果更多,乃至於希望記憶的多,

忘的又慢又少等,都是教學者希望達到的目標,也是受教者最渴望的事情,想要 了解在職生進修之成效,這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識。

Stark(1989)認為有刺激必有反應,曾以動物作試驗,並使用特定的動物及 狀況刺激,去了解刺激及反應強度的關係,他簡化了人的心理現象,否定人自己 的主觀意識,並且要用刺激-反應理論解釋所有的行為,包含情緒反應。他也是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奠基及代言人。他甚至說:只要給他一群無缺陷的嬰兒,將他

們放在設計的環境中,就可訓練成為任一類專家,無論嬰兒的種族、父母職業等 等。我個人覺得,當然不可否認動物與人類行為的類似性,畢竟人類也是動物的 一種,只是目前地球最聰明且會作大量思考與內省,並明顯與其他人及環境互動 且善用科技的動物。所以人類當然有像動物般學習的反應,但問題是人類思考與 學習的生物機制,乃牽涉大量心靈與環境、其他人的互動,遠遠非此簡單的生物 刺激反應學習理論所能解釋與涵蓋。並不是說這理論是錯的,只是人類的學習理 論,決不只是刺激-反應而已,也許這理論能涵蓋適用的比例並不高,也許尚需 考慮及大規模修正才較完備,而且心靈與情緒反應,絕非簡單的刺激-反應理論 所能解釋,因為人類的學習過程,牽涉許多心靈與情緒反應,而目前對於影響人 類大腦內的運作之生理機制,諸如:主宰歡喜、悲傷、憤怒、害怕、長短期記憶,

數學、理化、文學、藝術等所在的區塊,尚無法了解的很透徹。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以 Piaget 的認知學習理論為主(朱則剛,1996),

和Stark 不同的是 Piaget 認為以刺激-反應模式解釋學習,根本忽視個人的主體作 用,這是嚴重的錯誤,其理論認為能有效控制及認識下列人類的特質:1.認知驅力:

學生對求知的渴望;2.自我增強驅力:考試失敗的威脅及獲得地位及財富等的動 力;3.附屬驅力:學生為得到家長及老師的讚美而學習的需要,將十分有助於使學 生充滿學習的動機。

Bloom(1965)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診斷,將教學目標分成知識、理解、應 用、分析、綜合與評鑑等 6 個層次,強調教學者應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們 應重新組織教材,使學生易於吸收。

綜合以上討論,研究者歸納出下列應用學習理論的幾個重點:

1.就課程內容的設計上,要能易於吸收或具學習吸引力。

2.授課方式及教材運用需包含各種媒體,豐富多元。

3.教師和在職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互動及主動了解學習情況。

4.教師經常以鼓勵或引導方式面對學生之學習態度或學習成果。

5.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學相長,學生能了解自我之學習有何不足或需加強之處。

以上這 5 個重點,可作為問卷中,對於調查在職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於所就讀 系所所規畫之課程內容學習所抱持之認同態度,其認同度越高者,進修滿意度能 相對提高。

貳、學習動機

一、動機:

「動機」的探討,多源自K. Lewin 的「場地論」,他認為每個個體存在的生命 空間中有許多因素交互作用,這些因素有的對個人產生正面影響,有的則有負面 影響,個體行為則會依這些勢力之強度、方向而改變(黃富順,1985),因此個體 行為的變化是在眾多勢力的強度和方向交互作用變化下的結果,故個體的行為動 機會受到自身職業、家庭狀況、年齡、居住地區、生理和心理需求、好奇心、焦 慮程度、興趣等因素之影響,呈現複雜及多變的狀態,在生命空間的各種勢力場 中,物質環境及行為結果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但是動機卻是不可捉摸、不易直 接測量的。唯有透過學習者外顯的學習活動行為來探求個體內在引發、指引和支 持學習之動機為何。

二、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的定義迄今仍相當分歧。Houle(1961)認為 人類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為或採取某種活動,均有其理由,即為動機;而動機既是 學習行為的動力,我們便可以藉著探索學習行為的動機,以瞭解個人為何願意犧 牲參加其他活動的機會,如休閒育樂等,而參加學習活動。學者們所以積極投入 動機之研究,乃是希望透過動機研究能夠發現,學習者參與及維持學習活動的原 動力。Schunk(1996)認為,動機是指激起某種行為的過程以及維持該目的的行為。

黃英忠(1993)認為學習動機乃維持學習者保有學習學習的意願和情緒的動力。

張春興(1998)則認為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導致該一活 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李佩玲(2007)認為動機乃是驅使個體作某些行為,

動機除了個體的內在驅力,也受外在環境影響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或達成目標的行

為,因此,引發個體產生行為的動幾可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2-1-1:國內外學者對學習動機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學習動機之定義

Houle(1961) 人類學習行為的動力,驅使人類選擇或採取某種活動 Hoy與 Miskel

(1978)

動機是一種內在的狀況,可以刺激某一種行為的出現、引導該行為的方 向並且維持行為的持續性(引自林明地等譯,2003)。

Schunk(1996) 動機是指激起某種行為的過程以及維持該目的的行為 張春興(1998) 引導完成學習目標的內在過程

李佩玲(2007) 個體的學習動機同時受外在環境與內在驅動利之影響,可分為內在與外在 李淑君(2010) 學習動機是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自覺、動能和積極的態度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 成人學習與未成年者及老年學習之差異

學習者的個人背景不同,其學習動機、學習行為與可能遭遇困難及學習成效 亦不相同,以下分別論述成人學習者特質與未成年及老年學習者之差異。

(一)成人學習者特質與未成年學習者之差異

Little(1981)指出成人學習者的 6 個特性,作為成人教學的參考:

1. 成人的學習乃隨所處人生階段發展任務之需求而來,故不同的人生階段有 不同的學習需要。

2.立即的時間取向,強調實用性,較少理論性。

3.具有寬廣的經驗基礎,但對學習是阻力也可能為助力。

4.因為學習者俱為成年人,具有獨立的自我概念,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5.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的生理衰退。

6.身兼多重的社會角色。

成人學習專家Smith(1982)亦指出成人學習者 4 個重要特性:

1.成人對教育與學習有不同的認識與取向:成人具有確定的自我概念與多重的 選擇機會,能瞭解自己的學習需要,因而促使成人易於從事教育活動,

並從學習活動中受益。

2.成人具有獨特的經驗,故成人團體的異質性(heterogeneous)大於兒童。

此種經驗的獨特性成為學習型式的基礎,並且藉由自身經驗,作為學習新事 物的基礎,使成人自己可以引導學習。

此種經驗的獨特性成為學習型式的基礎,並且藉由自身經驗,作為學習新事 物的基礎,使成人自己可以引導學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