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狀況的社會比較與自尊的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家庭狀況的社會比較與自尊的關係

研究者認為個體的社會比較行為不只發生在自己身上,也可能將親近他 人與外人做比較。例如: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另一半,誰比較體貼?比較自己 的小孩與別人的小孩,誰的成績表現得較好?比較自己與同學中,誰的家裡 經濟環境比較好?這些都不是屬於個體本身「能力」與「表現」的社會比較,

但確實也普遍存在生活當中。此類比較有別於前述「學業成績」、「外表評 價」與「同儕關係」三類型的社會比較,是一種跟自己表現沒有直接關聯的 比較,卻間接的影響著個體。然而對青少年而言,並沒有「伴侶」、「小孩」

親密關係的經驗,因此,他們常拿來與同儕做比較的,就是自己的家人與家 庭。吳典容(民82)即提到青少年會做「家世」的比較;黃德祥(民83)亦 認為「地位」是社會比較的訊息之一。

然而青少年會把家庭作何種比較?比較父母的職業?比較家庭環境的好 壞?比較家庭中的成員?若這些社會比較的結果是比別人優勢或不如別人的 結果,個體的感受是如何?是否有別於「學業成績」、「外表評價」與「同 儕關係」的比較?是否會感覺榮耀或羞恥?對其自尊的影響如何?

壹、家庭狀況對青少年的影響

一、家庭狀況的概念

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認為個體自一出生所接 觸到的家庭,必定會對其日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家庭是個體成長最主要的 地方,雖然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已逐漸脫離父母的約束,轉而加入與同儕的活 動,但家庭對其影響勢必將延續下去。

一般來說,在國內研究「家庭狀況」的文獻中,以「家庭」為變項所做

的研究,不計其數。但大多探討家庭氣氛(張麗梅,民82;陳清美,民96)、

家庭結構(王鍾和,民84b;吳佳玲,民83)、家庭環境(石培欣,民88;陳 翠華,民85)、家庭社經地位(田運虹,民90;郭春悅,民96)等對個體的 影響。

然而,家庭因素中,對家庭的想法與感受其實也相當重要。因為個人經 由主觀感受所建構出來對家庭的感受、情緒,將決定個體對家庭的看法與態 度。若個人對家庭的感受是正向的話,將會視家庭為個人安身立命之處,也 是個體珍愛與重視的場所。但若未感受到家庭的溫馨,而認為家庭是個沉重 的包袱,個體躲避逃離家庭的慾望將無所遁形。洪毓璟(民92)即指出:若 視家庭氣氛為溫暖接納時,則青少年就會認同自己的家庭,多數是願意待在 家中與家人共同生活的。反之,若對自己的家庭有負面感受,則將會視家庭 為僅提供生理物質需求的場所,甚至忽視家庭的存在。嚴重者尤其會視原生 家庭為讓人情緒焦慮不安、恐懼的場所,個體可能以暴力、逃學、翹家…等 偏差行為,來表達他們對家庭不滿的感受。

反觀現在社會,對目前的青少年來說,由於社會的型態變遷與問題日趨 複雜,產生許多不同類型的家庭,其中有多數的家庭狀況對青少年有不利於 成長的因素。例如,高風險家庭、家庭突遭遇重大變故、陷入經濟困境、負 擔家計者重病、婚姻關係不穩定、家中成員經常衝突、患有精神疾病或酒藥 癮等危機事件。其中「家庭暴力事件」也日益增加,使得家庭成員間相互的 緊張、衝突,終日生活在恐懼不安的氣氛中,對青少年的身、心、靈也會造 成影響(吳國銘,民92;邱怡瑜,民90)。

然而,以上這些家庭不完全是直接傷害或忽略青少年的教養,研究者認 為這些家庭中的青少年問題,大多與青少年對這些家庭狀況產生的感受有 關。研究者即曾遇過處於優渥生活中的學生,卻每天逃家、躲避家庭,視家 為毒蛇猛獸;亦曾遇過處於生活困頓的學生,卻努力協助家庭、維持家庭正 常功能,視家為溫暖天堂。因此,究竟青少年是如何評價自己的家庭,與評

價後的結果帶給青少年怎樣的感受?是一個值得討論與探討的項目。

二、家庭狀況的社會比較

青少年對家庭的感受與情緒是每個人經由主觀思維而建構出的,但在與 同儕互動與比較中,比較後的差異與結果亦深深影響著青少年對家庭的感 受。Bodenhausen(2002)指出評斷別人的同時,個體即正在與他人做社會比 較。當青少年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家庭不同時,一方面開始評價彼此的家庭,

另一方面代表青少年同時與他人進行社會比較。例如,當個體開始思考自己 與他人的不同,如:他的父親是經理、開名車,我的父親是工人、騎機車;

他們家中有精神疾患,我們家父母離異,評價與比較立即展開。而且相當在 意他人評價的青少年,無論結果是比人優秀與否,經驗到的是立即的感受----優越感或羞恥感。

貳、家庭狀況社會比較後的羞恥感受與自尊

在重視羞恥感的中國文化中,榮譽是極為被重視的一項條件,成員的所 作所為都是爲了自己、家族或整個社群爭取榮譽,若失去榮譽容易招來羞恥 感,如 Jagacinski 與 Nicholls(1987)也認為,羞恥感也是社會比較的內涵 之一。

當個體以自己的家庭狀況與其他同學做比較,透過個體主觀的評價,當 自己不如他人時,會因為擔憂他人的眼光,羞恥感因此產生。意即家庭狀況 社會比較的結果與榮耀感、羞恥感受有關,尤其青少年在意同儕對自己的各 種評價,若個體自己認為其原生家庭有得到良好的評價,其對家庭的感受即 是光榮的;但若個體自己認為其原生家庭得到的評價是不好的,個體對家庭 的感受即是負向的羞恥感,甚至害怕他人低評價的眼光而隱匿不說。換言之,

家庭中的大小事件,會影響個體對自己與對家庭的感受。個體主觀認定與他

人比較後的好壞,對其產生羞恥與否的感受,此種是家庭狀況為秘密的感受,

將影響其自尊。

一、羞恥感的涵義

羞恥感是一種高度認知的情緒(hypercognized emotion),人一定要有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才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與感受(翟學偉,民74),

它常常反映在語言當中,與羞恥、慚愧、面子、丟臉等字彙有關。在心理學 的理論中,多視羞恥感為傷害自尊、無助道德內化的「負向」情緒。羞恥感 針對是「自我」,而且是全面的自我,因此會傷人自尊、讓人覺得丟臉、抬 不起頭來,自我的主導能力因此而被摧毀。因此,感到羞恥常會使人對自己 喪失自信,或者懷疑自身的價值。 Deigh(1983)即表示羞恥經驗會襲擊個 人的價值感。張齡月(民94)也提到羞恥感會使行動者沉浸在失敗與錯誤當 中,會感到無助、無用、無價值,牽涉到對自尊之重大傷害。

在中國的愛面子文化中,「別人會怎麼看待我」變成個體所重視的焦點,

對青少年而言,「別人怎麼看我?別人怎麼看我家?」也是他們關心的議題。

張齡月(民94)即表示羞恥產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喪失重要他人的贊同而造成 的,社群或他人的觀點佔據了相當的份量。因此,個人會非常在意公眾對他 的判斷,若是對他不利的評判,則可能使他感到羞恥,尤其「被看得到的」

外在條件,如外貌(appearance)、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成就、家庭聲 望,都是羞恥感發生的條件。舉個例子來說,當青少年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好 或家中有受刑者,青少年會擔心他人的眼光,或擔憂他人會瞧不起自己或自 己的家庭,這種與別人比較後,「擔心別人輕視」的情況引發出個體的羞恥 感受,而此種感受與「自我」有關,因此亦影響著自尊的高低。

羞恥感並非只與「外在關注」有關。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理想中 的「自我認同」,它應該是依照個體的期待與願望存在,也許指引著個體進 步的力量。「有一天,我期待…」,個體藉由「自我認同」的歷程完成理想

與期待,因此如果無法達到此理想與期待,或不能滿足自我認同時,羞恥感 便容易產生(金耀基,民78)。Gerhart(2003)表示「羞恥」是當個人無法 達到對個人自我想法(self-conception)的目標或理想時所產生的負向感受。

青少年對自己家庭亦有期待,當期待落空,完美的境界不能達到時,羞恥感 也會出現,就像「我期待自己的家庭有車子」,「我希望我父母不是從事資 源回收的工作」,「我希望我的父母感情好,沒有離異」,「我希望我的家 可以是擁有自己的房子」,當這些理想落空或現實不符合理想,個體的失望 將無法避免,失去了自我認同,羞恥感受隨即產生。

二、「家庭因素」社會比較與自尊的關係

家庭因素社會比較的結果,對自尊的影響如何?與「學業成績」、「外 表評價」與「同儕關係」這些自身表現或能力的社會比較,產生的結果有何 不同嗎?

Cialdini 等人(1976)提出的「沾光效應」(basking in reflected glory effect)

正好可以佐證個體因親近他人的表現而使個體感到自我評價上升的說法。在 研究中,觀察各大學足球比賽輸贏的結果對隔天該校大學生是否穿著學校標 誌的衣服的影響,結果發現當該校隊贏得比賽,隔天有穿著校服的人數會增 加;亦即,當親近他人或所屬團體有較好的表現時,結果是比他人或他團體 優秀,我們會因此沾光,自尊也會較高。這與目前「台灣之光—王建民」例 子相同概念,當美國大聯盟的比賽結果出爐,來自台灣的王建民得到勝利時,

國人的關心與興奮之情,隨著上升,與有榮焉,以身為台灣人覺得驕傲。

而Synder , Lassegard 及 Ford(1986)也提出不同於「沾光效應」的「疏 離效應」(cuting off reflected failure effect)。在實驗中,將受試者分配到不同 團體中,並進行團體競爭,當所屬團體表現比其他團體差時,受試者會想拉 遠自己與所屬團體的距離,並降低成為團體一份子的意願。由此發現,當個

而Synder , Lassegard 及 Ford(1986)也提出不同於「沾光效應」的「疏 離效應」(cuting off reflected failure effect)。在實驗中,將受試者分配到不同 團體中,並進行團體競爭,當所屬團體表現比其他團體差時,受試者會想拉 遠自己與所屬團體的距離,並降低成為團體一份子的意願。由此發現,當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