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

根據以上四節所論述結果,本研究有幾項重大發現:社會比較結果對自 尊的預測力效果比客觀表現的預測效果高,社會比較結果對自尊的單獨貢獻 也較有其獨特性,而且家庭因素的社會比較對自尊預測,顯然是很重要的因 素之一,其單獨貢獻達到顯著。

青春期是人生社會比較的高峰,對青少年而言比較行為自然是無法避 免,由本研究結果看來,對青少年自尊的預測,可根據其社會比較的結果:

當經歷比較後,結果不如別人,可預測其自尊會低落;若比較後,結果是優 於別人,可預測其自尊會提升。如此來看,個體自尊的高低變化,深受社會 比較優劣的影響。在校園中,常常聽到青少年說:「不要拿我和別人做比 較!」、「大人就是愛做比較!」,似乎打從心底排斥「比較」這件事,由本研 究結果發現,其實他們常常不知不覺在心裡與他人做比較。「成績」與「分數」

或許不是青少年社會比較的重要指標,但「人緣」與「外表」對其發展任務 而言,卻是相當重要的需求。個體藉由比較來肯定自己,或者透過比較讓自 我評價維持一個正向的水準,得到良好的自尊。因此,常常說:「不要拿我跟 別人比!」的那些學生們,或許在心中已經有不如別人的自我評價了。身為 教師,不得不思考,當青少年透露著「拒絕比較」的訊息,似乎是一種求救 的聲音,不是他真的沒有比較的需求,而是長久以來,個體已接收太多不如 別人的比較結果,自尊更如此被打擊。我們無法避免比較的發生,教師可以 做的是幫助個體恢復自尊,從各種比較的角度看見自己不錯的部份,教導學 生學習肯定自己的優勢智慧,重新對自我做出正向的評價。

個體透過比較與評價來確定自己的狀態,比較的結果可預測其自尊高 低。本研究亦發現,其中家庭因素的比較結果對自尊預測是相當重要的。家 庭對個體的影響是深遠的,舉凡家庭結構、家庭價值觀、父母教養方式……

等,對個體的成長是深切的影響,就算個體成熟離家,原生家庭的種種都將 延續下去,更自然而然成為青少年與同儕之間比較的重點。

「家庭因素」比較後的結果與「個人因素」的比較結果自然不同,若個 人的表現不如別人,個體雖然經歷「比別人差」的感受,但仍會激勵自己,

透過努力比別人好,或者認為那是自己造成的,不會輕易的憤怒;若是家庭 因素的不如別人,個體很難藉由自己的努力而改變之。如此一來,那種烏雲 罩頂的羞恥感受將隨著個體的生活而存在,畢竟原生家庭是脫離不了的。而 且,這樣的個體只好用一種「隱藏」或「謊言」的方式,來面對同儕團體詢 問自己家庭的樣貌,長久的互動下來,不僅傷害了對自我的評價,也影響了 人際表現。而且在個體心中,這樣的委曲也容易回過頭再度破壞個體對自己 原生家庭的感受,「為什麼別人的家庭是這樣,我的家卻是如此」造成「羞恥 與憤怒」的惡性循環感受。由此可知,家庭比較的落敗者,除了失去幸福感,

造成自尊的低落、人際關係的疏離,更可能面臨情緒的問題。因此,透過相 關課程,教導學生適當與原生家庭分化,將有利於青春期孩子自尊與正向評 價的發展。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客觀表現與社會比較對其自尊的預測。本研究採 問卷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青少年社會比較量表」、「外 表評價量表」、「同儕關係量表」、「原生家庭榮耀羞恥量表」、「自尊量 表」。研究樣本為以桃園縣、台北市、彰化縣三所國民中學的二、三年級學生,

共計178 名。所得的資料以因素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分析、多 元迴歸分析、描述統計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本章根據研究結果寫成結論,

並提出檢討、建議,以作為教育輔導的運用及未來研究的參考。本章共分成 二節:第一節為結論;第二節為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結論如下:

一、對自尊的預測力部分

(一)「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三種客觀表現對「自尊」

有預測力。

(二)「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三種客觀表現因素中,

「外表評價客觀表現」對自尊的預測力最高。

(三)「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三種社會比較對「自尊」

有預測力。

(四)「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三種社會比較因素中,

「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外表評價社會比較」對自尊的預測力最高。

(五)七個因素中,「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家庭狀況社會比較」、「外 表評價社會比較」對自尊的預測力最高。

(六)社會比較因素對自尊的預測力大於客觀表現因素對自尊的預測力。

二、單獨貢獻部分

(一)客觀表現因素

1. 「學業成績」客觀表現對「自尊」無單獨貢獻。

2. 「外表評價」客觀表現對「自尊」無單獨貢獻。

3. 「同儕關係」客觀表現對「自尊」無單獨貢獻。

(二)社會比較因素

1. 「學業成績」社會比較對「自尊」無單獨貢獻。

2. 「外表評價」社會比較對「自尊」有單獨貢獻。

3. 「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對「自尊」有單獨貢獻。

三、家庭狀況部分

(一)「家庭狀況」社會比較對「自尊」有預測力。

(二)「家庭狀況」社會比較對「自尊」有單獨貢獻。

(三)「家庭因素」之社會比較能增加「個人因素」之社會比較對自尊的預 測力。

四、結論

人與人在一起,比較就會發生,從小到大,生活中的各層面,大大小小 事物都是社會比較產生的部分,這是一個重要的人類社會行為。從教育的角 度思考,臺灣的教育傾向「精英式」的教育,很顯然「比較」正是其中的精

隨,臺灣的孩子在一個充滿比較且優劣分明的環境中長大,良好的比較習慣 好像更顯得重要。

本研究最大的貢獻在於,藉由對青少年自尊的預測,了解社會比較在青 少年行為中,確實佔有重要的位置。結果顯示:社會比較對青少年的自尊有 特別的意義,在預測青少年自尊具有相當的水準與貢獻,尤其以「外表」與

「同儕」兩部份比較的預測力最大,「成績」的預測反而不顯著。此論點或許 能幫助學校與家長認清,過多的、強迫的學業比較訊息反而引不起青少年學 生的注重。因為過多被動的比較訊息並不是個體主動建構,因此個體可選擇 策略逃避比較或忽略比較,以維持自尊。

本研究利用青少年「客觀」與「主觀社會比較」兩部分的表現,分別對 自尊的預測力做比較與探討,發現社會比較結果較能預測自尊,且社會比較 對自尊的預測力大於客觀表現。此結果如同Maslow 所言,人有自我實現的動 機或驅力,而社會比較正是讓自我向上的力量,個體尋求比較的同時往往具 有提升自我評價的需求。

其次,本研究重大發現:家庭因素的社會比較對青少年自尊有預測力,

且「家庭因素」社會比較增加「個人因素」社會比較對自尊的預測力。以及 本研究整理對家庭比較的落敗者造成的羞恥感受相關理論,為理論的整合跨 出一步,同時擴充了社會比較結果與情緒感受的連結度。許多研究者探討社 會比較因素對個體的影響時,忽略了這個部分,其實「比較後的結果」探究 要比起「比較的方向選擇」更為重要。

再者,研究者從自身輔導實務工作中發現,許多對家庭有負向情緒的個 案,大部分是透過與同儕的比較而來。而且通常反映在他身上是濃厚的羞恥 感受,個體認為不可告人、丟臉,產生「如果能生在別的家庭就好的想法」,

伴隨的是低自尊與欠佳的人際關係。因此,本研究從實務出發,亦能從理論 與研究中得到證實,此部份是本研究最大的成果。研究者期盼能幫助教師對 青少年家庭的社會比較行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能更有效幫助青少年學生

面對這樣的情緒困擾。

近幾年來,社會比較行為的研究受到學者們的重視,書籍與期刊也重視 社會比較行為的探討,如: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2007)。本 研究符合世界潮流,藉由探討社會比較結果對自尊的預測,幫助教育心理學 與社會心理學發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