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在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的社會比較對自

第四章 結果

第三節 青少年在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的社會比較對自

為了解青少年在「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社會比較 對自尊的預測力。本節,將以複迴歸統計法的「強迫進入分析法」、「多元逐 步分析法」與「階層迴歸分析法」,而分別呈現以青少年在「學業成績」、「外 表評價」、「同儕關係」社會比較為自變項,「自尊」為依變項,進行迴歸分 析。分析結果如表 4-3-1、表 4-3-2、表 4-3-3。

一、「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對自尊

聯合預測力

首先,以青少年在社會比較之「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 係」結果為自變項,以「自尊」為依變項,進行複迴歸分析,以瞭解青少年 在「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方面的社會比較結果,對其 自尊是否有顯著預測力,其聯合解釋變異量為何?

採「強迫進入分析法」(enter 法),強迫社會比較「學業成績」、「外表 評價」、「同儕關係」三個預測變項均進入迴歸模式中,結果如表 4-3-1。

從複回歸摘要表可以發現,社會比較之「學業成績」、「外表評價」、

「同儕關係」三個自變項與「自尊」標準變項的 R 為 .588, R 為 .341(F

=30.052,p<.001),表示三個自變項共可解釋「自尊」標準變項 .341 的 變異量,即對自尊有 34.1% 的解釋力。

從表4-3-1可以得出未標準化迴歸方程式如下:

自尊 = 22.276 + .078 CA + .613 CE + .618 CP 經過標準化的迴歸模式如下:

自尊 = .043 CA + .311 CE + .317 CP

(上述方程式:CA 為社會比較的學業成績、CE 為社會比較的外表評價、CP 為社會比較的同儕關係)

表 4-3-1 「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社會比較之複迴歸分 析摘要表

預測變項 B 標準誤 β t

截距 22.276 2.735 8.145

學業成績社會比較 .078 .130 .043 .596***

外表評價社會比較 .613 .161 .311 3.811***

同儕關係社會比較 .618 .151 .317 4.077***

R=.588 R=.341 調整後 R=.334 F=30.052***

註 : ***p<.001 N=178

二、「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對自尊的

逐步廻歸分析

為了解青少年「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對 自尊的預測力, 以多元逐步分析進行考驗,並找出一個最簡方程式,得到結 果如表4-3-2。

從表4-3-2可知:在社會比較中,有兩個重要變項對青少年的「自尊」有 顯著的預測力,其重要性和所增的解釋量依序如下:「同儕關係社會比較」

(.278)、「外表評價社會比較」(.063)。聯合此兩個變項可以解釋青少年

「自尊」總變異量 .341,即對自尊有 34.1% 解釋力。

表 4-3-2 青少年社會比較對自尊的多元逐步迴歸分析之模式摘要表 標

準 變 項

預測變項 B β t R R∆ F ∆

截距 22.779 8.491***

同儕關係社會比較 .646 .331 4.262*** .278 .278 67.602***

尊 外表評價社會比較 .630 .319 4.098*** .341 .063 16.794***

註 : ***p<.001 N=178

此外,從表 4-3-2可知社會比較二個重要變項的標準化迴歸係數分別

為:「同儕關係社會比較」(β=.331,t=4.262,p<.001)、「外表評價社 會比較」(β=.319,t=4.098,p<.001)。從標準化的迴歸係數來看,迴歸 模式中的兩個變項β值皆為正數 ,表示其對「自尊」的影響均為正向。

因此,從表4-3-2可以得出未標準化迴歸方程式如下:

自尊 = 22.779 + .646 CP + .630 CE 經過標準化的迴歸模式如下:

自尊 = . 331 CP + .319 CE

(上述方程式:CP 為社會比較的同儕關係、CE 為社會比較的外表評價)

三、「學業成績」、「外表評價」、「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對自尊的 單獨貢獻

本部分在驗證研究假設二,階層迴歸分析的步驟如下:首先,將自尊指 標作為標準變項,並將社會比較中「外表評價」與「同儕關係」放入第一區 塊(block),再將「學業成績」放入第二區塊,以強迫進入法(enter 法)將

變項納入分析,找出「學業成績」的單獨貢獻。最後,再依上述方式,分別 討論「外表評價」與「同儕關係」的單獨貢獻是否顯著。

(一)「學業成績」社會比較對自尊的單獨貢獻

將自尊指標作為標準變項,並將社會比較中「外表評價」與「同儕關係」

放入第一區塊(block),再將「學業成績」放入第二區塊,以強迫進入法(enter 法)將變項納入分析,得到結果如表 4-3-3。

表 4-3-3 青少年「學業成績」社會比較對自尊之階層迴歸分析 標

準 變 項

塊 預測變項 R 調整後

R R∆ F F ∆

1 外表評價社會比較

同儕關係社會比較 .341 .333 .341 45.231*** 45.231***

自 尊

2 學業成績社會比較 .341 .330 .001 30.052*** .140 註 : ***p<.001 N=178

從表4-3-3可知,階層一「外表評價」與「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對自尊聯 合解釋變異量為 .341,加入「學業成績」後,其變異量並未增加達顯著水準

(R∆=.001,F ∆=.140,p=.709>.05),表示「學業成績」社會比較對「自 尊」未有單獨貢獻。

然而,階層一與階層二在多元線性迴歸整體考驗 F 值分別為 45.231、

30.052,均達顯著水準(p=.000<.001)。

(二)「外表評價」社會比較對自尊的單獨貢獻

= .051、F ∆=13.443,p =.000<.001),整體解釋變異量達 .341,表示「外 表評價」社會比較對「自尊」達單獨貢獻。

=.064、F ∆=16.958,p =.000<.001),整體解釋變異量增加 .064,表示「同

儕關係」社會比較對「自尊」達單獨貢獻。

表 4-3-5 青少年「同儕關係」社會比較對自尊之階層迴歸分析 標

準 變 項

塊 預測變項 R 調整後

R R∆ F F ∆

1 學業成績社會比較

外表評價社會比較 .277 .269 .277 33.541*** 33.541***

自 尊

2 同儕關係社會比較 .341 .330 .064 30.052*** 16.958***

註 : ***p<.001 N=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