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父母的態度、價值與信念,會透過有形或無形的作 用,影響孩子的學習。父母積極的介入孩子的學習活動,除了有助於孩子的學習 外,也可增進親子關係(林奇賢、馬榮燦、林志能,2000)。由此可知,父母的 行為,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人格養成、知識的啟迪均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本節 將透過「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意義」、「為何需要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以及「家長 參與子女教育的成效」等文獻,來探討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意義

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簡稱「家長參與」,顧名思義是指家長直接或間接參與或 協助子女的學習活動(周新富,2003)。學者們對於家長參與的定義因立場的不 同,而有廣義與狹義不同的看法。持狹義意見的學者認為,家長參與僅限於家長 在校內或校外參與學校所規劃的教育活動,但不包括在家中參與的學習活動(洪 麗玲,1999);而持廣義意見的學者則認為,家長參與應是指任何足以讓家長加 入教育過程的活動形式,包括校內、校外與家中的活動(林明地,1999;侯世昌,

2003;郭明科,1996),而本研究所指的「家長參與」是採廣義的看法,探討家 長在家中指導、協助孩子共同完成家庭作業的活動,對學生與家長相關環境知

識、態度與行為的影響。

二、為何需要家長參與子女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早生活與學習的地方,孩子在家庭中,不僅學到知識,也學習 到如何學習,而父母的教養方式、態度與信念對孩子的行為、情感、人格發展、

學業成就與社會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洪麗玲,1999)。然而,自從學校教育機 構的出現,對於傳統的家庭教育造成很大的衝擊,教育機構發展的普遍化,使得 學校成為孩子重要甚至是必經的教育場所,而原本完全屬於家長的教育權,便逐 漸轉向至學校(洪福財,2004)。

父母與老師雖然與孩子有著不同的關係,但卻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從發 展的角度來說,父母與老師都是影響孩子成長與學習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他們或許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世界,但所發揮的效果 卻都足以持續影響孩子日後相關方面的發展。

因此,家庭和學校都是孩子學習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一 個重要的事實,學校提供專業性的架構與組織去延伸、充實及協助孩子各方面的 學習,父母則需要引導及幫助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劉慈惠,2002)。因此,近年 來已有越來越多關心教育改革的人士,開始覺悟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僅是連 貫的,而且息息相關;家長必須積極參與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聯繫、互相配合,

教育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教育不是片段的,唯有透過家長參與才能追蹤孩子學 習的成長,唯有家長持續在家中指導,才能使孩子繼續探索與研究(胡愈寧,

1988)。

三、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成效

在現代事事講求專業的社會中,學校教育漸漸取代家庭教育的功能,使得許 多人誤以為學校必須承擔所有兒童的教育責任,卻遺忘了父母、家庭在兒童成長

過程中的重要性(李明昌,1997)。然而,由諸多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家長 參與子女教育能夠得到許多的益處(表 2-1-1)。

首先,家長的參與對於兒童的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透過家長的參 與,可以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古鈺蓮,2004;吳璧如,1998;周新富,2004;

林明地,1996;林義男,1988;陳怡君,2003;陳枝烈,1994;許瑜紋,2005;

莊雅涵,2005;Cotton, & Wikelund, 1989)、塑造良好行為與態度(古鈺蓮,

2004;林明地,1996;陳怡君,2003;陳枝烈,1994;Cotton, & Wikelund, 1989;

Darch, Maio, & Shippen, 2004)、提高出席率(林明地,1996)、增強學習動機

(林明地,1996;陳怡君,2003)、提高自我概念(林明地,1996;陳怡君,2003;

許瑜紋,2005)以及增強社會適應(陳怡君,2003)。

此外,家長參與子女教育,對於家長本身也有相當的益處,因為透過參與子 女的學習可增加親子間的互動(任秀媚,1985;林明地,1996)、改善親師關係

(林明地,1996;吳璧如,1998;陳怡君,2003;Cotton, & Wikelund, 1989;)、

擴展社交網絡(林明地,1996;陳怡君,2003)、掌握進修機會(林明地,1996)、

提昇親職能力與自信(林明地,1996;吳璧如,1998;陳怡君,2003)。

最後,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亦有益於學校教師,因為家長的參與可以豐富教學 資源(陳怡君,2003)、改善教學環境(林明地,1996)、增強教學方案(林明地,

1996),由此可知,鼓勵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能使學生、家長與教師三方同時 受惠。

表 2-1-1 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成效

對學生的益處 對家長的益處 對學校教師的益處 1. 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2. 塑造良好的行為與態度。

3. 提高出席率。

4. 增強學習動機。

5. 提高自我概念。

6. 增強社會適應。

1. 增加親子間的互動。

2. 改善親師關係。

3. 擴展社交網絡。

4. 掌握進修機會。

5. 提昇親職能力與自信。

1. 豐富教學資源。

2. 改善教學環境。

3. 增強教學方案。

四、小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參與是相當重要的 元素之一,由上述文獻中可知,家長的參與越多,孩子不論在學習成就、行為表 現、學習態度、自我概念和社會適應方面,都有較好的結果與發展,因此學校教 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主動的邀請家長前來參與孩子的學習,利用家長的力 量,促使孩子學習得更好、更完整,亦應鼓勵家長主動關懷孩子的學習,了解孩 子的學習內容與困難,與孩子共同成長。然而要規劃什麼樣的活動才能吸引家長 願意參與子女教育呢?家庭作業或許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透過鼓勵家長參與家 庭作業的實施,家長不需要特別挪出時間前往學校,只需在家中撥空陪同孩子完 成家庭作業即可,時間的運用較為彈性,這樣的方式或許比較容易為家長所接 受,下一個章節研究者將探討家庭作業實施的效果,以瞭解運用家庭作業來鼓勵 家長參與的可能性。

第二節 家庭作業的實施效果

在台灣,家庭作業在每個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本節將針對家庭作業的實施效果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家庭作業的重要性

作業是教育活動中相當重要的部分,所謂作業,就是教師要學生學習的工

作,包含課前、課後、或課內、課外。而所謂家庭作業,簡而言之,就是教師規 定學生利用上課以外時間完成的課業(胡鍊輝,1983)。由於學生在學校學習的 時間有限,因此,在課堂上無法完全學習的部分課程,教師為求學生的學習能有 所延續與精熟,因此大多指派作業,要求學生利用放學後的時間繼續學習,因此,

家庭作業是教師教學的一部份。此外,家庭作業亦是學生學習的一部份,不論是 在聯絡簿中指派,或是口頭上的交代、叮嚀,每個學生在學校一整天的學習,幾 乎都以家庭作業做為總結,因此,家庭作業在學生的生活中佔有相當的份量。

由此可知,家庭作業對於教師而言,是教學活動重要的一部份,透過家庭作 業,教師可以延伸學校的教學,使之與學生的家庭連結在一起,協助學生持續的 成長與學習(謝水南、顏國樑,1996)。對學生而言,家庭作業則常被視為是學 習過程的主要成分,除了能增進學生學業的進步外,也能增進自我態度及培養獨 立技能。

二、家庭作業的成效

在台灣,大半的學生幾乎天天都有家庭作業,透過家庭作業,教師將學生在 學校的學習與家庭中的學習連結起來,期望能透過家庭作業讓學生持續的學習與 成長,然而,家庭作業的實施是否真能達到教師的期望呢?家庭作業又有著怎樣 的效果呢?透過中外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實施家庭作業有著正面的效果與負面 的效果(表 2-2-1)。

以正面效果來說,在老師方面,一方面可以藉由家庭作業來了解學生的學習 狀況、困難與個別差異(李祖壽,1980;胡鍊輝,1983;謝水南、顏國樑,1996),

進而能據之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以增加教學成效(胡鍊輝,1983;謝水南、顏國 樑,1996),另一方面,也可以彌補學校教學時間不足的缺失,讓學生有足夠的

學習時間(林寶山,1988;胡鍊輝,1983)。在學生方面,可藉由家庭作業的實 施,來幫助學生練習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李祖壽,1980;李懿芳、羅淑芬,1997;

胡鍊輝,1983;謝水南、顏國樑,1996;Cooper, 1994),增加學習成就(Cooper, 1994),激發學習興趣(李祖壽,1980;胡鍊輝,1983;Cooper, 1994),並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自學能力(李祖壽,1980;李懿芳、羅淑芬,1997;林寶山,

1988;胡鍊輝,1983;謝水南、顏國樑,1996;Cooper, 1994),以及為未來升 學做準備(李懿芳、羅淑芬,1997)。而在家長方面,則可藉由家庭作業來鼓勵 家長參與學生學習,以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內容與情形(李懿芳、羅淑芬,

1997),做為學校與家庭溝通、聯絡的橋樑(林寶山,1988;謝水南、顏國樑,

1996;Cooper, 1994),使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有正面的評價和參與(Cooper, 1994),並藉由親子共同完成家庭作業,提供親子相處的機會(李懿芳、羅淑芬,

1997)。

雖然擁有許多正面的效果,但家庭作業的實施亦會產生某些負面的作用,如 缺乏變化、千篇一律的作業內容,容易使學生對學習感到厭倦(李祖壽,1980;

林寶山,1988;謝水南、顏國樑,1996;Cooper, 1994);過多的家庭作業也容 易導致學生的壓力(李祖壽,1980;林寶山,1988;Cooper, 1994)以及剝奪其 參與課後活動的時間(林寶山,1988;胡鍊輝,1983;謝水南、顏國樑,1996;

Cooper, 1994);而家長的干擾(如家長與教師不同的指導方式會讓學生感到困 惑、家長對指導家庭作業的態度會造成學生的壓力或依賴性)(謝水南、顏國樑,

1996;Cooper, 1994)、學生欺騙的行為(抄襲他人作業以及他人幫助完成作業 超過了指導的尺度)(Cooper, 1994)以及加大高低成就的差距(謝水南、顏國 樑,1996;Cooper, 1994)均是實施家庭作業所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果。

表 2-2-1 家庭作業的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