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長網路管教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家長管教的角色

從人類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家長管教被視為是促進前額葉皮層(orbito-frontal cortex)發展的一個關鍵(Parsons, Stark, Young, Stein, & Kringelbach, 2013)。

16

前額葉皮質能抑制不恰當的想法和行為,因此有許多研究指出家庭教養對於年輕 人的情緒管理有很大的影響(Coplan, Reichel, & Rowan, 2009; Roskam, Stievenart, Meunier, & Noël, 2014; Topham et al., 2011)。Bao、Haas、Chen 與 Pi(2014)進一 步發現負向的家長管教與教師消極的對待,會降低青少年的學校參與表現,進而導 致結交不良的同儕夥伴,最終產生更多問題行為。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採取負向的 家長管教方式,並不能與使用正向的管教畫上等號,家長不應只是消極地不使用處 罰遏止不當行為,更應積極協助子女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且實際的家長管教中,

往往包含了各種不同的面向。近年來,愈來愈多研究建議在考量家長介入的影響時,

應使用多維測量的概念,而非僅以單一面向或普遍的態度測量便進行整體家長參 與的定義(Fan, 2001; Powell-Smith, Stoner, Shinn, & Good, 2000)。Eisenberg、Fabes 與 Spinrad(2006)在道德發展與社會責任感的研究中發現,家長若能以適切的態 度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期望,以溫暖及平和的態度貼近子女與進行解釋,孩子則會出 現較多的正向行為;然而嚴厲的紀律反而會刺激犯罪基因行為(criminogenic),亦 即可能會增加負面的情緒、破壞社交連結,以及產生偏差的社會學習環境,這些都 是反社會行為的危險因子(Agnew, 2006)。換句話說,即使父母親在家庭中限制子 女上網,網路也不會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消失,反倒家長為了網路使用與子女發生衝 突,結果不是束手無策,就是兩敗俱傷。上述結果顯示各種面向的不同程度父母親 介入可能對年輕人的行為或適應結果產生不同的效果,而根據 Fan、Williams 與 Wolters(2012)的觀點,需要透過實證資料進行結構分析,區分不同家長管教面向 之差異,並探討潛在構念之間的關係,從而建構多向度的家長管教理論,方能更了 解家長管教對青少年行為之影響途徑。

二、 家長管教對青少年行為的影響

(一)社會認知理論與相關研究

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指出,家長透過特定管教途徑,提升子女之媒 體素養,可以有效減少媒體對青少年的有害影響。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17

theory)探討環境、個人及其行為之間的動態的相互決定關係,在這過程中,自我 效能對行為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其來源包含直接的成就與表現、替代性學習經驗、

言語勸說,以及情緒或生理狀態(Bandura, 1997)。家長提供問題解決範例,幫助 子女成功完成任務,並給予適度地讚許與鼓勵,有助於個體發展自我效能感(Iruka, 2008)。而家長管教方式會影響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並與其上網自律行為的建立有 關,Düerager 與 Livingstone(2012)研究顯示,家長對青少年網路使用進行溝通與 勸導的管教,能增進青少年的控制感與自我價值,進而降低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

Düerager 與 Livingstone 推論家長與青少年在網路上參與共享活動,會讓子女更明 顯感受到父母親對自己是關心的;而適度減少上網的嚴密監控也有助於青少年培 養自身的控制感。Stutz 與 Schwarz(2014)發現家長對青少年的支持與適度合理的 監控,確實有助於增加學業能力感。Kalmus、Blinka 與 Olafsson(2015)以 11 到 18 歲歐洲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也發現家長在子女網路使用上的參與,能降低青少 年網路沉迷行為的發生。綜合上述所言,透過強化子女自我效能感的家長參與,如 給予青少年上網適當的建議和限制、減少以監控方式觀察子女上網,不僅提供一個 可接近的觀察楷模,還促進青少年發展自己對網路使用的正確信念。

(二)生態系統理論與相關研究

儘管家長管教能透過青少年自身的效能感影響其認知與行為表現,但不良適 應行為後果的出現不能只歸結於青少年自身的問題,還應該考慮環境的因素。

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理論認為個體的行為發展,

會受到生物因素與環境因素交織影響,在眾多環境因素中,家庭被歸類在與個體直 接密切接觸的微系統,而管教方式如何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值得 探究的議題(Fitzpatrick, Marshall, Leutwiler, & Krcmar, 1996)。Warren(2005)以 生態觀取向檢視低收入戶的父母親管教子女媒體使用行為,結果發現當考量了其 他生態系統的影響時,共同觀賞與指導介入仍是有效的介入策略。

Pieters 等人(2012)以 596 位 14 歲荷蘭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其中男女比例相

18

同,進行長達六年的追蹤。結果指出基因型態容易讓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延續至成年 後。儘管不同的基因型會導致對酒精的不同神經反應,高風險基因型的人在飲酒後 會有更興奮刺激的感覺,但飲酒行為同時深受父母管教風格的影響,嚴格的父母較 能降低青少年飲酒的程度,顯示在家庭系統中,家長管教對青少年之高風險行為發 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綜合上述理論發現,家長能透過多種形式的管教方式,糾正青少年上網的行為。

但目前所見文獻,大多數仍為整體管教行為與其影響的研究(Barber, Stoltz, & Olsen, 2005; Steinberg, Blatt-Eisengart, & Cauffman, 2006)。無論在何種情境下,家長管教 皆左右著青少年的行為表現,雖然以單一層面概括家長管教,可以較清楚觀察每一 種教養類型所造成的差異。但家長管教在現實情境中應有多種不同的層面,各種策 略對青少年危險行為產生的效果也並非獨立無關,而是會受到其他面向的相互影 響。因此,本研究整理了與上網有關的管教行為,設法了解家長在網路上的介入與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關係,以提供家長在網路管教上更具體的建議。以下將介紹 常見的家長網路管教方式。

三、 家長網路管教策略

(一)四種家長媒體介入途徑

父母親對青少年接收大眾媒體的資訊,可能藉由四種不同介入的方式產生作 用。間接的路徑包括認同或不認同媒體所傳達訊息的示範行為(modeling behaviors, McKechnie, 1977; Medrich, 1979),以及透過家庭規範影響子女平常在資料搜尋的 模式(McLeod & Chaffee, 1972);而更直接的影響路徑包含強勢控制,如制定規則

(Atkin, Greenberg, & Baldwin, 1991; Corder-Bolz, 1980),或透過談論媒體調整年輕 人接觸媒體時的觀點(Atkin et al., 1991; Austin, Roberts, & Nass, 1990)。上述這四 種介入途徑是分別由不同的學者所提出,但彼此卻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家長可能 同時透過多元的媒體管教方式,對青少年的行為造成影響,並形塑了家庭的價值、

常規與媒體識讀能力。

19

(二)網路管教理論

不少學者綜合以上的介入途徑,提出許多整合性的媒體管教理論。Nathanson

(1999, 2001)整理過去研究文獻,提出了三種媒體教養策略,分別為主動的介入

(active mediation)、限制型介入(restrictive mediation)與共視型介入(co-viewing mediation)。Valkenburg、Krcmar、Peeters 與 Marseille(1999)也曾將父母對子女 電視收看的介入策略分成三類,與前者相似,分別為主動或指導性的介入(active or instructive mediation );規則制定或限制型的介入 ( rule making or restrictive mediation);以及家長楷模或共同觀賞(parental modeling or co-viewing)。

Eastin 等人(2006)曾研究家長管教子女上網行為的方式,發現和父母介入子 女電視觀賞行為有相似的數種介入策略,分別為:說明型介入(interpretive mediation)

係指當青少年在接觸媒體時,與其談論媒體的內容,包括正向指導與負向批評兩種 介入的形式;共視型介入表示當年輕人正在上網時,父母親會在一旁陪同,並分享 使用經驗,但對其內容或影響並不會作出評論;限制型介入則包含制定媒體使用的 規則,如限制使用時間、使用的地點或內容(限制暴露在暴力或色情的內容),但 未必會共同討論該內容的意義或影響。

隨著個體進入青春期,網路的使用需求會增加,父母親對於子女網路使用行為 的管教,也會隨著其年齡的提升,限制型介入比率會逐漸降低,科技部傳播調查資 料庫(2014)調查發現 52.4%國中生擁有能上網的手機,而同一時期國小學生僅佔 24.9%。富邦基金會在 2008 年的調查顯示,家長限制國中學生使用網路時間或瀏 覽內容的比率佔 63.7%,但高中職學生被限制的比率便降至 51.8%(吳翠珍,2008)。 不過研究也發現,當今家長對科技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因此會由過去直接限制轉 而採取監視軟體、網站過濾機制等技術介入的方式,來預防青少年上網時的危險行 為(Greenberg, Rampoldi-Hnilo, & Mastro, 2001)。

當代青少年是在「網路時代」中成長,網路空間實際上已成為真實生活的一部 分(Prensky, 2001)。因此,協助青少年接觸正確、適當的網路資訊,是家長的重要

20

功能之一。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以因素分析發現家長網路管教可包含四 個層面,分別為技術介入、監控、限制型介入與主動共用(使用參與及建議),這 四個因素一共可解釋 54%的變異情形,在概念上也涵蓋了上述網路管教的概念,

如網路使用參與及建議包含前述說明型與共視型兩種介入策略,換言之,家長透過 陪伴青少年上網和討論網路資訊等方式,對青少年的上網行為進行介入;而技術介 入與限制型介入則可阻止環境中的危險因素帶給青少年的不良後果。監控表示過 度的追蹤和控制青少年上網的狀況,此時反而容易降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感,提高 青少年在網路上遇到特定危險的機會。由社會認知理論和生態系統理論可推論青 少年行為與家長管教有關,且不同形式的管教方式對子女上網行為也具有不同程

如網路使用參與及建議包含前述說明型與共視型兩種介入策略,換言之,家長透過 陪伴青少年上網和討論網路資訊等方式,對青少年的上網行為進行介入;而技術介 入與限制型介入則可阻止環境中的危險因素帶給青少年的不良後果。監控表示過 度的追蹤和控制青少年上網的狀況,此時反而容易降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感,提高 青少年在網路上遇到特定危險的機會。由社會認知理論和生態系統理論可推論青 少年行為與家長管教有關,且不同形式的管教方式對子女上網行為也具有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