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一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節探討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本研究的背景與重 要性,並說明研究目的。第二節則詳列出本研究之待答問題;最末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研究動機

現代科技進展日新月異,尤其「網際網路」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根據Hofferth

(2010)的研究發現,Z世代(出生於1995年後的人)從嬰幼兒期即暴露在網路當 中。不僅如此,近年來行動裝置日新月異,家戶擁有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愈來愈 普遍,有些家長讓孩子滑手機、觀賞網路上的影片,更造成當代的兒童及青少年在 家庭裡愈來愈早接觸到媒體,生活與發展各層面也受到極大的影響。網路帶給兒少 的 影 響 優 劣 參 半 , 一 般 認 為 , 網 路 可 以 幫 助 年 輕 人 發 展 認 知 和 社 交 的 能 力

(Greenfield & Yan, 2006)、提升其視覺智能(DeBell & Chapman, 2006)與汲取 更多的新知(Austin & Reed, 1999)。Jackson等人(2006)以140位家庭社經地位相 近的非裔美國青少年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經常使用網路的學生在閱讀成就標準化 測驗上的表現,優於那些幾乎沒有使用過網路的人。而網路也成為青少年提升友誼 品質另類的溝通管道,透過網路不僅可以在私人空間中延續跟同儕的互動,還可以 結交志同道合的網友,拓展人際關係與生活圈(Wellman, Quan Haase, Witte, &

Hampton, 2001; Shklovski, Kraut & Rainie, 2004)。但在偌大的網路世界裡,有一些 特定的行為可能引發潛藏的危險,例如與網友來往,其關係可靠性較低,尤其是年 紀較輕的學生易受到欺騙,進而被利用或控制。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2014)針 對9至17歲的學生媒體娛樂相關行為進行調查,發現在網路上,對言語攻擊與嘲弄 同學的訊息按「讚」;單方面謾罵、譏笑同學,以及到處揭露同學的隱私或散播謠 言,上述事項發生比例在國小的樣本中約為5%,然而在國中的樣本中卻足足增加 了一倍,因此探究青少年在網路使用的危險行為已是刻不容緩的事。Düerager與

2

Livingstone(2012)調查發現9至16歲的歐盟國家學童平均每日上網時將近一個半 小時。而在臺灣Wi-Fi更是蓬勃發展,上網已被青少年視為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的 事。網路熱點營運業者iPass Mobile Network發布全球首份的全面性公共熱點調查報 告,指出全球的公共網路熱點數量將會快速成長,並預估亞洲將會在2018年取代歐 洲,成為熱點密度最高的區域(Varia, 2014)。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兒盟】

(2013)調查,國內兒童晚期到青少年初期的學童擁有手機的比率已高達七成,且 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比率遠比傳統型手機高出許多,行動上網已成為青少年的一種 常態現象。在享受科技便捷的同時,如何避免青少年沉溺於網路、過度濫用網路資 源,以及進行不當的網路交友行為等危險網路問題,不僅是家長憂慮的重要事件,

也是教育人員長期關注的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時期是前額葉發展最快速的階段,許多高階的認知功能,

如學習、判斷與思考等,都是在此一時期蓬勃發展(Martinez-Gomez et al., 2011)。 加上賀爾蒙的急遽改變,造成身心快速發展,情緒也隨著賀爾蒙的改變波動甚大

(Rosenblum & Lewis, 2008),因此青少年容易做出衝動的行為。而網路能提供一 個隱身於電腦屏幕後的虛擬空間,由於在隱藏身分後,行為的枷鎖也會隨之消失,

故較容易變得肆無忌憚,做出恣意妄為的行徑,導致意外的後果(Suler, 2004)。不 可否認網路使得學習變得無國界,拓展青少年資訊取得、人際關係,以及生涯探索 等機會,但青少年若缺乏適當引導,反而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容易身陷網路霸凌、

追蹤、色情和犯罪,造成人格偏差與行為失序的風險(Lau & Yuen, 2013; Livingstone

& Helsper, 2008; Jang, Song, & Kim, 2014; Mesch, 2009; Sasson & Mesch, 2014)。 Madden、Cortesi、Gasser、Lenhart與Duggan(2012)指出現今家長最擔心的是在數 位世界中子女隱私的問題,包括青少年在社群網站上張貼個人照片、公開基本資料,

以及向所有人暴露自己的行蹤。如何協助青少年妥善利用資訊科技,在網路上能控 制自己的一時衝動,進而降低危險網路行為發生機率,許多研究主張須聚焦於家長 管教的策略(Valcke, De Wever, Van Keer, & Schellens, 2011; Yu, Yuen, & Park, 2012)。

3

DeHue、Bolman與Völlink(2008)的大型調查發現,家長若只是跟青少年討論 或制定使用網路的規則卻很少進行要求時,不僅無法有效遏止網路霸凌的行為,且 對其社交生活毫無幫助。Steyer(2012)建議父母親在青少年網路使用的議題上,

必須跟子女一起認識新科技,若不了解虛擬社群網絡的危險性,是無法提供有效的 管教。慶幸的是,時下青少年的父母親使用網路的比率較以往高出許多,根據國家 發展委員2014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顯示,30至39歲與40至49歲的成人,

其網路使用率分別為97.8%與88.1%,對照於2004年的調查時,這兩個年齡階段僅 有72.9%與49.3%的網路使用比例(梁德馨等人,2004;梁德馨等人,2014)。由此 可知,相較於過去十年,中年世代對網路科技有更多的接觸與認識,也就是現今大 多數青少年的父母理應具備和子女討論網路科技的能力。教養對年輕人的影響為 潛移默化的,家長若能在良好的互動過程用心管教子女上網的行為、提升其網路媒 體識讀能力,青少年自然也會較主動告知自己或與朋友在網路上的經驗和困難,如 此從事危險網路行為的機會便可大幅降低。

Laursen 與 Mooney(2008)回顧過去有關家庭運作的文獻,發現父母親管教是 否有效,很重要的一片拼圖在於家庭系統中的凝聚力。家庭凝聚力是家庭成員彼此 的團結程度,也會影響成員間互動時表現親近或疏離,青少年知覺家人的接納與親 密有助於提升調適能力與表現正向行為。Doyle 與 Markiewicz(2005)指出,青少 年若與家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當其遭遇困難時可預測較少的外在性問題行為表現。

然而,家長管教並非愈嚴格愈好,父母親若是嚴格監控子女網路上的一舉一動,反 而會破壞其在網路上練習獨立思考與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增進家庭凝聚力可促 進親子間的溝通和協調,並透過潛移默化之途徑提升子女媒體素養發展(McGuigan, Vuchinich, & Tang, 2014)。此外根據 Cohen 與 Wills(1985)的緩衝理論,當情境 造成個體感受被壓迫時,家庭凝聚力可以調節環境中的威脅,降低個體發展問題行 為的可能。如果家庭的氣氛為冷漠與疏離,家長又採取嚴格監控的管教策略時,青 少年反而容易產生反抗父母親的想法,並且向外尋求認可,但此亦往往是青少年在

4

行為、心理和價值上偏差的開端。因此,除了探討家庭凝聚力對青少年從事危險網 路行為之影響,本研究更進一步檢驗家長網路管教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 是否會受到家庭凝聚力的調節。

隨著青少年的成長,生活場域與重心逐漸移轉至學校。青少年在學校活動投入 所培養成就感體驗與情感激勵,對其適應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競爭的教育體系 卻使得青少年知覺的自我控制感降低,學生從一進幼稚園開始,在學校的學習興趣、

熱忱和內在動機便持續地下降,特別是進入中等教育階段的青少年尤其明顯

(Eccles, Wigfield, & Schiefele, 1998; Wigfield, Eccles, Schiefele, Roeser, & Davis-Kean., 2006)。親子天下(2012)曾對全臺 3,594 位國中生進行「國中生學習力大調 查」,五成以上學生認為自己學習動機不強烈近。而國中老師的看法更加悲觀,高 達八成教師認為學生學習動機不足,上述證據皆顯示臺灣中學生在學校課業投入 情況不理想。當青少年對學校的投入不足,甚至不熱衷時,在學習活動中便難以獲 得滿足。儘管學生尚未完全對學校疏離,但為了逃避課業和生活上的壓力,以及滿 足自我認同與歸屬的需求,容易從事危險與不當行為。從教育部(2014)全國國民 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資料,可發現在 102 學年度中輟生中,國中生所佔 的比例幾乎是國小中輟生的八倍,顯示出一部分的學生進入國中之後,對學校活動 難以完全投入。Tseng 與 Yang(2015)提醒現今上網設備多元與頻寬充足的狀況 下,對學校疏離的青少年經常在網路世界逗留,容易衍生出更多的危險行為。

Bronfenbrenner(1979; 1995)提出生態系統理論,將個體成長環境看成是一個 同心圓狀組織,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環繞著個體成長,對個體行為發展的影響具有 直接的關係。若想要有效減少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必須從家庭與學校脈絡著手。

更具體地說,家長管教、家庭凝聚力與個體在學校的投入情形,三者都可能密切影 響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發生的頻率。

有鑑於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青少年網路危險的行為與家長網路管教,以及 學校投入的關聯,並了解家庭凝聚力在青少年網路危險關係與家長網路管教中扮

5

演的角色,期望對青少年網路危險相關因素做更深入的釐清與探究,以提供教育相 關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