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說明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探 討家長網路管教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闡釋家庭凝聚力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 討論學校投入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五節則分析上述變項與青少年網路危險行為 之間的關係及家庭凝聚力的調節效果。

第一節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青少年使用網路現況

近年來網路霸凌及隱私問題等事件層出不窮,瑞典哥德堡大學(Göteborg University)曾分別在 1995、2000 與 2004 年對瑞典 15 歲以上的民眾進行三次抽樣 調查,詢問受訪者覺得造成社會暴力的可能因素為何。最近一期的結果指出,百分 之六十的人認為電視與網路有非常大的影響(Carlsson, 2006)。此外,在美國的一 項公投中,超過 85%的比例同意網路對兒少所造成的風險,比起電視還多出許多

(Common Sense Media, 2006)。Haddon、Livingstone 與 the EU Kids Online Network

(2012)研究歐盟國家 9 至 16 歲兒少上網情形,發現 12%的樣本曾受網路信息內 容而困擾或生氣,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網路上進行危險行為的情況會變得更嚴 重,11-12 歲的青少年至少經歷過一種冒險活動的比率為 33%,而到了 13-14 歲盛 行率已達 49%,不過,大多數並不會報告自己正在經歷網路上的騷擾。

在臺灣,根據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創研所】(2013)公布,目前家庭 網路普及率高達 84.8%,且幾乎所有青少年(12-19 歲)都有使用網路的經驗(梁 德馨等人,2014)。兒盟(2013)最近一次的「手機及 APP 使用狀況調查」發現 47.3%的國中生有智慧型手機,比起使用傳統型手機的比率還高。而目前沒有智慧 型手機的學童,其中 37.2%表示想要在未來兩年內購買智慧型手機。令人憂心的是,

擁有智慧型手機的青少年,有四分之一曾經看過朋友發布色情、暴力、不雅照片或 影片,六成以上表示不瞭解手機應用程式的分級制度,因此更容易誤入網路的陷阱

8

之中。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網路「使用者」與網路「使用」的概念必須進行分開檢視:

不同的網路使用者,會因為所處的社會情境有差異,而進行不同的功能(LaRose, Mastro, & Eastin, 2001);同樣使用網路的人,其面臨的機會與危險會有很大的差異。

研究指出,台灣青少年常透過臉書和推特等不同的社群網站與 Web 2.0 等應用程 式,接受線上各種新聞、媒體和廣告等的轟炸(陳冠名,2004;黃宗賢,2013),

各種危險惡意的資訊散佈其中。本研究把焦點放在「青少年」的危險網路行為,最 主要是兒童轉變至成人的這段期間,身心與社交領域的發展相當迅速,因此更容易 受到網路科技與社群的影響,對自身或他人造成危險,以下將介紹相關理論說明數 位科技是透過哪些途徑影響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二、 數位科技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影響途徑

網路媒體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特別是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Blakemore 與 Frith(2005)發現,人類在青春期時,腦部認知功能的發展比一生中任何時期 都還敏感。額葉裡的神經細胞(灰質)從 7 到 12 歲出現暫時性地增加,到了 12 歲 左右到達高峰,與此同時(大約 13 歲開始),神經突觸(白質)開始呈現增加的趨 勢,國中生在認知或技能上的學習能力及表現,相較於小學生都明顯提高許多。青 少年階段大腦可塑性最強,並且需要尋求大量的刺激(Martinez-Gomez et al., 2011), 容易導致個體在網路上進行風險性高的活動以尋求滿足。對於暴露媒體的潛在後 果,可由以下的理論加以解釋。

(一)社會或觀察學習理論(social or 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2002)所提出的社會或觀察學習,又稱為「替代性學習(vicarious learning)」,係指藉由於觀察他人,而發生的行為或態度改變。研究指出受試者能 透過傳播媒體獲得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並以直接或間接的模仿適應環境(Fisch, 2014; Van Evra, 2004)。例如,Mundt(2011),以及 Hung、Chiang、Chang 與 Yen

(2011)發現青少年的飲酒行為會受到同儕飲酒而強化,而瀏覽網路社群上的飲酒

9

照片,也會使得青少年開始喝酒的機率大幅提升。Hsiao、Chang、Lin 與 Hu(2014)

長達兩年的研究發現,透過情境模擬的替代性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學生創造力與手 工藝的能力。近代腦造影(brain imaging)開發技術逐漸成熟和普及,Anderson、

Fite、Petrovich 與 Hirsch(2006)以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觀賞電視媒體時,會刺 激記憶、臉孔和物件辨識、注意力、意圖和感知的腦區,這項結果直接支持了人們 會受到各式各樣媒體的影響,並透過觀察學習影響個人的行為與態度。

(二)使用與滿足理論(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Katz、Blumler 與 Gurevitch(1974)站在媒體觀看者的立場上,以分析觀眾對 媒體的使用動機和獲得需求滿足,檢驗各類媒體給人類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效 用。使用與滿足理論強調媒體的影響力取決於使用者自己所選擇的媒體、使用的動 機(學習或娛樂等),以及個人能力與興趣(Rubin, 2002)。因此,關於網路的問 題,媒體使用的情境與選擇需要被納入考量。青少年因為態度、信念、想法和知識 發展迅速,而且會從各種管道吸收知識,於是乎更容易受到影響,特別是網路中一 些腥羶色的資訊,往往帶給青少年很大的危險。Schmitt 與 Anderson(2002)發現 年紀較輕的受試者觀賞媒體時,無法擁有清晰且周延的理解與思考能力,加上他們 容易只注意到特定內容,以至於將從媒體影像中所獲得的資訊應用在實際生活時 常遭到曲解。

而媒體的影響力同時會受到觀眾電腦使用的目的而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上 網的目的也有所不同,根據父母親的回答,年輕人在網路上進行的活動,通常為線 上遊戲和瀏覽網頁(Ihmeideh & Shawareb, 2014)。Roberts、Foehr 與 Rideout(2005)

發現較年幼的學童通常在玩 PC-Game,而年紀稍長的學童與青少年,則會花更多 的時間瀏覽網頁、使用 e-mail 或通訊軟體與他人交流。同樣地,玩電腦遊戲的種類 也隨著個人年齡增長而改變,玩教育類的遊戲比例會漸漸減少;感覺動作類的遊戲 比例(如:賽車遊戲、CS)則會增加(Wright et al., 2001)。Van Evra(2004)研究

10

發現,學生大約從五年級開始,玩電動遊戲的動機變成追求挑戰與幻想,而進入國 中以後,社交的動機成為玩遊戲的目的之一,包括在遊戲裡互動與競爭,以及互相 分享策略,但也會讓青少年更容易主動去接觸暴力與敵意的內容。

(三)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

Gerbner 於 1969 年提出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認為媒體內容透過潛移 默化的歷程,影響觀看者對世界的信念,而造成行為的改變(引自 Gerbner, Gross, Morgan, Signorielli, & Shanahan, 2002),近來,網路媒體能以更多面貌呈現,例如 以電玩遊戲方式呈現,能吸引青少年主動且大量地使用,並造成其對現實的感知愈 趨向網路上的內容(Tanes & Cemalcilar, 2010)。而經常暴露在暴力的媒體當中,

也容易產生偏差的信念,並相信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Anderson et al., 2001),國 內研究發現,國中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是國小生的兩倍,而當青少年擁有智慧 型手機時,上網時間與使用社群網站的頻率會提升(兒盟,2013)。更令人憂心的 是,網路社群中經常出現一些攻擊的言論,青少年容易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開始在線 上發表偏激的意見,而這些數位的人格特質會漸漸滲入離線人格中,並產生了許多 後遺症,如處事變得過度大膽,或影響了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等(張劭聿譯,

2012)。此外,經常玩線上遊戲角色中有性別刻板印象特質或行為時,也會強化傳 統對男女性別角色的規範(Alloway & Gillbert, 1998; Gerbner et al., 2002),進一步 可能導致女性玩家有較低的自尊(Lee & Peng, 2006)。

誠如以上所述,不同理論都說明了網路對青少年有很大的影響,網路世界已滲 入現代生活的各個層面,上網可以滿足大多數人情感支持與成就感等需求,但對還 在成長的青少年可能受到不良榜樣影響而從事冒險行為;或因社交需求膨脹而在 網路世界中暴露身分,但卻沒有足夠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使用網路的頻率和 時間增加,更容易接觸不當的數位內容而造成想法與行為的改變,值得師長關注。

三、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網路為一種溝通媒介與活動場域,而危險網路行為特別指青少年透過媒體或

11

網站進行冒險的活動,如上網遂行暴力(Ybarra & Mitchell, 2004a);侵犯或騷擾他 人隱私(Barak, 2005; Bocij, 2003);暴露於色情、暴力或種族歧視的內容;以及面 臨意圖不軌的廣告訊息(spim)與社交詐騙(social engineering)等(Keith & Martin, 2005; Livingstone & Helsper, 2008; Mesch, 2009),相關案例屢見不鮮(科技部傳播 調查資料庫,2014;施芝吟,2014)。針對青少年健康行為的研究顯示,如果青少 年進行一項高風險行為時,其從事相關危險行為的機會也會大幅提升,而在危險網 路行為亦然(Dowell, Burgess, & Cavanaugh, 2009)。Dowell 等人以 404 名國中生的 資料發現,在網路上傳輸個人影像的青少年,較常會騷擾其他朋友與瀏覽色情主題 的網站。儘管從事危險網路行為不一定會產生實質的傷害,然而當許多危險行為在 青少年身上一併出現時,便十分可能影響其行為與心理的發展(Wolak, Finkelhor, Mitchell, & Ybarra, 2008)。本研究關注家庭與學校如何保護青少年免於傷害,因此 盡可能包含青少年常見的危險網路行為,茲介紹如下。

(一) 網路依賴相關研究

網路依賴係指使用者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網路上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且無法 自我控制(Lin, 2007)。根據教育部(2010)的調查,在台灣,將近 23.7%的國中學 生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其每周使用網路平均時數高達 52 小時。青少年過度使用

網路依賴係指使用者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網路上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且無法 自我控制(Lin, 2007)。根據教育部(2010)的調查,在台灣,將近 23.7%的國中學 生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其每周使用網路平均時數高達 52 小時。青少年過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