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家庭凝聚力之調節效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家庭凝聚力之調節效果"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慧娟 博士. 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危險網 路行為之關係:家庭凝聚力之調節效果. 研究生:林漢唐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

(2) 致謝詞 當論文完成時,想著從寫論文到畢業這段期間,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讓我能 順利的畢業,心中實在充滿無限的感謝。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陳慧娟老師,從一開 始的題目構想、問卷編製和發放,以及結果與討論,總是一一地幫我檢查許多需要 修改的地方,在論文的架構與內容提供充分的指導與協助,讓我能夠清楚地思考與 構思內容,真的要謝謝老師願意花這麼多時間指導我完成論文。 在一邊實習,一邊完成論文的過程中,要感謝實習學校中淑君主任、靜霞老師 和惠娟老師的包容,願意願意讓我在口試前幾天時請假,使得口試與論文可以順利 完成。更必須感謝李宜玫教授和林旻沛教授兩位口試委員在口試及論文上的指正 與建議,並細心審查論文中的每個環節,使論文更臻完整。當然也要感謝我的同學、 實習夥伴與教師、室友,以及嘉笙學長和銘遠學長等人,你們給我的鼓勵與支持讓 原本處於焦慮的我心情上獲得非常大的緩解,另外還有國文老師煒婷幫我修改了 許多語句,讓一些原本拗口的句子變得流暢許多,實在非常感謝幫助我的每個人。 這一路走來實屬不易,非常感謝我的家人,爸爸媽媽提供了我在求學過程的開 銷,也一直關心我是否有穿得暖、睡得好。雖然我常常熬夜沒跟你們講,怕你們過 度擔心,但其實心中是非常感激的。 最後感謝自己不放棄地完成這段過程,即使一邊實習一邊寫論文的壓力真的 很大,但還是沒有讓自己被壓力擊潰。我想這段過程讓我心理素質也提升了不少, 相信未來一定可以面對各式各樣的困難,並且順利地克服與完成。. 林漢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於.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一百零五年一月. i.

(3) 家長網路管教、學校投入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 家庭凝聚力之調節效果 林漢唐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與學校投入對於青少年危險網路 行為的影響,並探討家庭凝聚力在家長網路管教與危險網路行為之調節作用。調查 對象為臺灣北中南部與外島(澎湖、金門、馬祖) ,公私立國中七、八、九年級1,006 位學生(男496人,女510人,平均年齡為13.2歲) 。研究工具包括自編「危險網路行 為量表」 (網路霸凌(主/被動) 、網路交友、網路依賴、網路色情、網路敵意與網 路隱私) 、自編「家長網路管教量表」 (技術介入、監控、限制及使用參與及建議) 、 修編「家庭凝聚力量表」與修編「學校投入量表」 (行為投入、情感投入、行為不 熱衷與情感不熱衷)。所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 以及多元迴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 主要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在本研究中,近半數青少年在網路上曾進行過一項以上的危險活動。 二、九年級生在所有種類的危險網路行為之得分皆顯著高於七年級生,在網路色 情上高於八年級生,而八年級則在網路霸凌(主動) 、網路依賴、網路色情與 網路敵意的程度上高於七年級生;青少年持有個人智慧型手機也會在網路霸 凌(被動) 、網路交友、網路依賴、網路色情與網路隱私的程度上高於未擁有 者;而在網路色情涉入程度上男性高於女性。 三、家長監控、個人學校行為不熱衷和情感不熱衷與青少年從事危險網路活動呈 正相關;家長限制、家庭凝聚力、個人學校行為投入及情感投入則與青少年危 險網路行為呈負相關。 四、以危險網路行為進行逐步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學校不熱衷與家長監控具有正 ii.

(4) 向的預測效果;學校不熱衷在各項危險網路行為皆有顯著的預測力,而家長監 控則在網路霸凌(主/被動) 、網路交友、網路色情、網路敵意與網路隱私中 有顯著的預測力。家長限制與家庭凝聚力對危險網路行為則具有負向預測力; 而家長限制對網路交友、網路色情與網路敵意中有負向的預測力,家庭凝聚力 對網路霸凌(主/被動) 、網路依賴、網路敵意有負向的預測力。其中「學校 不熱衷」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預測效果最明顯,其次依序為「監控」 、 「限 制」,以及「家庭凝聚力」。 五、家庭凝聚力對家長網路管教與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具有調節效果,相較於家 庭凝聚力程度高時,家長監控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關連程度在凝聚力低 時是最高的。而當家庭凝聚力為非常連結時,家長限制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的關連程度有顯著的負相關;凝聚力為疏離時,家長限制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 為間則無相關。 針對本研究所發現之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供學校、家庭與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 iii.

(5)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Internet Interven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Risky Online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and Family Cohesion as a Moderator Lin Han-Ta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n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isky online behaviors, parental Internet intervention, family cohesion and school engagement among adolescent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amily cohes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Internet intervention and risky online behavior was examined.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1,006 adolescents (496 boys and 510 girls, mean age = 13.2 years old)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Taiwan, including Western island, Penghu, Kinmen, and Lianjiang. All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self-made Risky Online Behavior Scale (active cyberbulling, passive cyberbullied, making friends via net, Internet stickiness, online pornography, network violence and online privacy), self-made Parental Internet Intervention Scale (technology intervention, monitoring, restriction and recommendations/participation), revised Family Cohesion Scale and revised School Engagement Scale (behavioral engagement, emotional engagement, behavioral disaffection and emotional disaffection). The obtained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In this survey, nearly half of adolescents at least in one subtest scored above the median. 2. Ninth-grade students scored higher than seventh-grade students in all kinds of risky online behaviors, and higher than eighth-grade students in online pornography. Eighthiv.

(6) grade students had higher level in active cyberbullying, Internet stickiness, online pornography and network violence than seventh-grade students. There were high levels of passive cyberbullied, making friends via net, Internet stickiness, online pornography, and online privacy among teen smartphone owners. Boys were exposed to Internet porn more often than were girls.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online risky behavior and parental monitoring, behavioral disaffection or emotional disaffection at school;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al restriction, family cohesion, behavioral engagement or emotional engagement at school. 4. The results of stepwise regression were found that school disaffection and parental monitoring positively predicted adolescents risky online behaviors; school disaffec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all kinds of risky online behaviors, and parental monitoring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active cyberbulling, passive cyberbullied, making friends via net, online pornography, network violence and online privacy. Parental restrict and family cohesion negatively predicted risky online behaviors; parental restrict negatively predicted making friends via net, online pornography and network violence. Family cohesion negatively predicted active cyberbulling, passive cyberbullied, Internet stickiness and network violence. The impact of the predictor variables on the risky online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were school disaffection, parental monitoring, restriction and family cohesion.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internet intervention and risky online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was moderated by family cohesion.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risky online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was stronger at low level of family cohesion compared to high level. The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restriction and risky online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was significant as family v.

(7) cohesion was very connected; there was no relation between restriction and risky online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as family in disengaged cohesio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schools, family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Keywords: adolescents, risky online behavior, parental intervention, family cohesion, school engagement. vi.

(8) 目次 致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v 目次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家長網路管教理論與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家庭凝聚力理論與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 學校投入理論與相關研究 ...................................................................29. 第五節. 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學校投入,以及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現況分析 ...........................................................57 vii.

(9) 第二節.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與學校投入之相 關分析 ...................................................................................................63. 第三節. 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與學校投入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迴 歸分析 ...................................................................................................65. 第四節. 家庭凝聚力在家長網路管教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第二節. 建議 .......................................................................................................78. 參考文獻 .........................................................................................................................83 中文資料 .................................................................................................................83 西文資料 .................................................................................................................87 附錄 ............................................................................................................................... 117 附錄一. Parental mediation strategies Scale 修訂同意書 ................................. 117. 附錄二. FACES凝聚力量表修訂同意書 ........................................................... 118. 附錄三. Engagement Versus Disaffection with Learning: Student Report修訂同意 書 ........................................................................................................... 119. 附錄四. 預試量表 ...............................................................................................120. 附錄五. 正式量表 ...............................................................................................127. 附錄六. 調節作用語法 .......................................................................................134. 附錄七. 補充報表 ...............................................................................................135. viii.

(10) 表次 表2-4-1. 與投入和不熱衷相關的動機理論與構念範例 ............................................31. 表3-2-1. 預試樣本有效人數分配表 ............................................................................44. 表3-2-2. 正式樣本有效人數分配表 ............................................................................44. 表3-2-3. 正式施測對象資料表 ....................................................................................45. 表3-3-1. 危險網路行為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摘要表 ....................................47. 表3-3-2. 家長網路管教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摘要表 ....................................50. 表3-3-3. 家庭凝聚力之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摘要表 ................................................52. 表3-3-4. 學校投入量表之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摘要表 ............................................55. 表4-1-1. 青少年在危險網路行為量表得分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57. 表4-1-2.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4-1-3. 不同年級國中生在危險網路行為量表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58. 表4-1-4. 不同年級國中生在危險網路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4-1-5. 有無個人智慧型手機在危險網路行為量表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59. 表4-1-6. 性別在危險網路行為量表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59. 表4-1-7. 有無擁有個人智慧型手機在危險網路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4-1-8. 性別在危險網路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4-2-1. 危險網路行為、家長管教、家庭凝聚力與學校投入之相關摘要表 ........64. 表4-3-1. 學校不熱衷、監控、限制與家庭凝聚力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迴歸分 析摘要表 ........................................................................................................66. 表4-3-2. 學校不熱衷、家庭凝聚力與監控對網路霸凌(主動)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67. 表4-3-3. 學校不熱衷、監控與家庭凝聚力對網路霸凌(被動)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68. 表4-3-4. 學校不熱衷、限制與監控對網路交友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68. 表4-3-5. 學校不熱衷與家庭凝聚力對網路依賴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69. 表4-3-6. 學校不熱衷、限制與監控對網路色情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70 ix.

(11) 表4-3-7. 學校不熱衷、監控、限制與家庭凝聚力對網路敵意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71. 表4-3-8. 學校不熱衷、限制與監控對網路隱私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71. 表4-4-1. 「家庭凝聚力」對家長監控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摘要表 ............73. 表4-4-2. 「家庭凝聚力」對家長限制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摘要表 ............75. x.

(12) 圖次 圖2-3-1. 家庭凝聚力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影響模式示意圖28. 圖2-4-1. 動機發展模型圖 ............................................................................................32.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3. 圖4-4-1. 「家庭凝聚力」對家長監控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圖 ....................74. 圖4-4-2. 「家庭凝聚力」對家長限制與危險網路行為的調節效果圖 ....................75. xi.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一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節探討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本研究的背景與重 要性,並說明研究目的。第二節則詳列出本研究之待答問題;最末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研究動機 現代科技進展日新月異,尤其「網際網路」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根據Hofferth (2010)的研究發現,Z世代(出生於1995年後的人)從嬰幼兒期即暴露在網路當 中。不僅如此,近年來行動裝置日新月異,家戶擁有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愈來愈 普遍,有些家長讓孩子滑手機、觀賞網路上的影片,更造成當代的兒童及青少年在 家庭裡愈來愈早接觸到媒體,生活與發展各層面也受到極大的影響。網路帶給兒少 的影響優劣參半,一般認為,網路可以幫助年輕人發展認知和社交的能力 (Greenfield & Yan, 2006)、提升其視覺智能(DeBell & Chapman, 2006)與汲取 更多的新知(Austin & Reed, 1999)。Jackson等人(2006)以140位家庭社經地位相 近的非裔美國青少年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經常使用網路的學生在閱讀成就標準化 測驗上的表現,優於那些幾乎沒有使用過網路的人。而網路也成為青少年提升友誼 品質另類的溝通管道,透過網路不僅可以在私人空間中延續跟同儕的互動,還可以 結交志同道合的網友,拓展人際關係與生活圈(Wellman, Quan Haase, Witte, & Hampton, 2001; Shklovski, Kraut & Rainie, 2004)。但在偌大的網路世界裡,有一些 特定的行為可能引發潛藏的危險,例如與網友來往,其關係可靠性較低,尤其是年 紀較輕的學生易受到欺騙,進而被利用或控制。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2014)針 對9至17歲的學生媒體娛樂相關行為進行調查,發現在網路上,對言語攻擊與嘲弄 同學的訊息按「讚」;單方面謾罵、譏笑同學,以及到處揭露同學的隱私或散播謠 言,上述事項發生比例在國小的樣本中約為5%,然而在國中的樣本中卻足足增加 了一倍,因此探究青少年在網路使用的危險行為已是刻不容緩的事。Düerager與 1.

(14) Livingstone(2012)調查發現9至16歲的歐盟國家學童平均每日上網時將近一個半 小時。而在臺灣Wi-Fi更是蓬勃發展,上網已被青少年視為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的 事。網路熱點營運業者iPass Mobile Network發布全球首份的全面性公共熱點調查報 告,指出全球的公共網路熱點數量將會快速成長,並預估亞洲將會在2018年取代歐 洲,成為熱點密度最高的區域(Varia, 2014)。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兒盟】 (2013)調查,國內兒童晚期到青少年初期的學童擁有手機的比率已高達七成,且 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比率遠比傳統型手機高出許多,行動上網已成為青少年的一種 常態現象。在享受科技便捷的同時,如何避免青少年沉溺於網路、過度濫用網路資 源,以及進行不當的網路交友行為等危險網路問題,不僅是家長憂慮的重要事件, 也是教育人員長期關注的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時期是前額葉發展最快速的階段,許多高階的認知功能, 如學習、判斷與思考等,都是在此一時期蓬勃發展(Martinez-Gomez et al., 2011) 。 加上賀爾蒙的急遽改變,造成身心快速發展,情緒也隨著賀爾蒙的改變波動甚大 (Rosenblum & Lewis, 2008),因此青少年容易做出衝動的行為。而網路能提供一 個隱身於電腦屏幕後的虛擬空間,由於在隱藏身分後,行為的枷鎖也會隨之消失, 故較容易變得肆無忌憚,做出恣意妄為的行徑,導致意外的後果(Suler, 2004) 。不 可否認網路使得學習變得無國界,拓展青少年資訊取得、人際關係,以及生涯探索 等機會,但青少年若缺乏適當引導,反而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容易身陷網路霸凌、 追蹤、色情和犯罪,造成人格偏差與行為失序的風險(Lau & Yuen, 2013; Livingstone & Helsper, 2008; Jang, Song, & Kim, 2014; Mesch, 2009; Sasson & Mesch, 2014)。 Madden、Cortesi、Gasser、Lenhart與Duggan(2012)指出現今家長最擔心的是在數 位世界中子女隱私的問題,包括青少年在社群網站上張貼個人照片、公開基本資料, 以及向所有人暴露自己的行蹤。如何協助青少年妥善利用資訊科技,在網路上能控 制自己的一時衝動,進而降低危險網路行為發生機率,許多研究主張須聚焦於家長 管教的策略(Valcke, De Wever, Van Keer, & Schellens, 2011; Yu, Yuen, & Park, 2012) 。 2.

(15) DeHue、Bolman與Völlink(2008)的大型調查發現,家長若只是跟青少年討論 或制定使用網路的規則卻很少進行要求時,不僅無法有效遏止網路霸凌的行為,且 對其社交生活毫無幫助。Steyer(2012)建議父母親在青少年網路使用的議題上, 必須跟子女一起認識新科技,若不了解虛擬社群網絡的危險性,是無法提供有效的 管教。慶幸的是,時下青少年的父母親使用網路的比率較以往高出許多,根據國家 發展委員2014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顯示,30至39歲與40至49歲的成人, 其網路使用率分別為97.8%與88.1%,對照於2004年的調查時,這兩個年齡階段僅 有72.9%與49.3%的網路使用比例(梁德馨等人,2004;梁德馨等人,2014) 。由此 可知,相較於過去十年,中年世代對網路科技有更多的接觸與認識,也就是現今大 多數青少年的父母理應具備和子女討論網路科技的能力。教養對年輕人的影響為 潛移默化的,家長若能在良好的互動過程用心管教子女上網的行為、提升其網路媒 體識讀能力,青少年自然也會較主動告知自己或與朋友在網路上的經驗和困難,如 此從事危險網路行為的機會便可大幅降低。 Laursen 與 Mooney(2008)回顧過去有關家庭運作的文獻,發現父母親管教是 否有效,很重要的一片拼圖在於家庭系統中的凝聚力。家庭凝聚力是家庭成員彼此 的團結程度,也會影響成員間互動時表現親近或疏離,青少年知覺家人的接納與親 密有助於提升調適能力與表現正向行為。Doyle 與 Markiewicz(2005)指出,青少 年若與家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當其遭遇困難時可預測較少的外在性問題行為表現。 然而,家長管教並非愈嚴格愈好,父母親若是嚴格監控子女網路上的一舉一動,反 而會破壞其在網路上練習獨立思考與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增進家庭凝聚力可促 進親子間的溝通和協調,並透過潛移默化之途徑提升子女媒體素養發展(McGuigan, Vuchinich, & Tang, 2014)。此外根據 Cohen 與 Wills(1985)的緩衝理論,當情境 造成個體感受被壓迫時,家庭凝聚力可以調節環境中的威脅,降低個體發展問題行 為的可能。如果家庭的氣氛為冷漠與疏離,家長又採取嚴格監控的管教策略時,青 少年反而容易產生反抗父母親的想法,並且向外尋求認可,但此亦往往是青少年在 3.

(16) 行為、心理和價值上偏差的開端。因此,除了探討家庭凝聚力對青少年從事危險網 路行為之影響,本研究更進一步檢驗家長網路管教與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關係 是否會受到家庭凝聚力的調節。 隨著青少年的成長,生活場域與重心逐漸移轉至學校。青少年在學校活動投入 所培養成就感體驗與情感激勵,對其適應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競爭的教育體系 卻使得青少年知覺的自我控制感降低,學生從一進幼稚園開始,在學校的學習興趣、 熱忱和內在動機便持續地下降,特別是進入中等教育階段的青少年尤其明顯 (Eccles, Wigfield, & Schiefele, 1998; Wigfield, Eccles, Schiefele, Roeser, & DavisKean., 2006) 。親子天下(2012)曾對全臺 3,594 位國中生進行「國中生學習力大調 查」 ,五成以上學生認為自己學習動機不強烈近。而國中老師的看法更加悲觀,高 達八成教師認為學生學習動機不足,上述證據皆顯示臺灣中學生在學校課業投入 情況不理想。當青少年對學校的投入不足,甚至不熱衷時,在學習活動中便難以獲 得滿足。儘管學生尚未完全對學校疏離,但為了逃避課業和生活上的壓力,以及滿 足自我認同與歸屬的需求,容易從事危險與不當行為。從教育部(2014)全國國民 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資料,可發現在 102 學年度中輟生中,國中生所佔 的比例幾乎是國小中輟生的八倍,顯示出一部分的學生進入國中之後,對學校活動 難以完全投入。Tseng 與 Yang(2015)提醒現今上網設備多元與頻寬充足的狀況 下,對學校疏離的青少年經常在網路世界逗留,容易衍生出更多的危險行為。 Bronfenbrenner(1979; 1995)提出生態系統理論,將個體成長環境看成是一個 同心圓狀組織,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環繞著個體成長,對個體行為發展的影響具有 直接的關係。若想要有效減少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必須從家庭與學校脈絡著手。 更具體地說,家長管教、家庭凝聚力與個體在學校的投入情形,三者都可能密切影 響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發生的頻率。 有鑑於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青少年網路危險的行為與家長網路管教,以及 學校投入的關聯,並了解家庭凝聚力在青少年網路危險關係與家長網路管教中扮 4.

(17) 演的角色,期望對青少年網路危險相關因素做更深入的釐清與探究,以提供教育相 關人員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現況。 二、探討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與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和學校投入的關係。 針對本研究目的,茲將本研究問題陳述如下: 一、 家長網路管教、家庭凝聚力,以及學校投入是否能預測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二、家庭凝聚力是否有調節家長網路管教與青少年網路危險的行為關係的效果?.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青少年 本研究所稱青少年係指於一百零四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公、私立國中一至三年 級的學生。 二、 危險網路行為(risky online behavior) 從廣義上講,具有潛在的不良後果的任何行為皆可以被定義為危險行為(Boyer, 2006) 。由於危險網路行為種類繁多,本研究參考過去研究將青少年常見的網路危 險行為,定義為網路交友、網路色情、網路敵意、網路隱私問題(Livingstone & Helsper, 2008; Sasson & Mesch, 2014)、網路霸凌(Jang et al., 2014; Mesch, 2009), 以及網路依賴(Kwon, Kim, Cho, & Yang, 2013; Lau & Yuen, 2013),並以受試者在 筆者自編「危險網路行為量表」上之得分為依據,得分愈高代表個體愈傾向從事危 險網路行為,並受到網路潛在性危險的傷害。 三、 家長網路管教(parental internet intervention) 家長網路管教係父母親運用的特定策略,目的使青少年在網路使用上能表現 適當的行為。本研究參考 Livingstone 與 Helsper ( 2008)的定義,以父母親經常使 5.

(18) 用的網路介入方式,分別為技術介入、監控、限制,以及網路使用參與及建議,做 為父母親管教的四個構念。受試者在筆者自編「家長網路管教量表」之各分量表上 得分愈高,代表知覺父母親在該向度介入傾向愈高。 四、 家庭凝聚力(family cohesion) 家庭凝聚力主要指標為家庭成員間親疏的表現,包括彼此的連結、信任與支持。 本研究參考 Olson、Portner 與 Lavee(1985)的「家庭彈性與凝聚力評估量表」 (FACES III) ,並參酌劉惠琴(2007) 「家庭系統量表」之「家庭凝聚」分量表。以 筆者修編的「家庭凝聚力量表」做為受試者所知覺的家庭凝聚力,得分愈高,表示 受試者感受家庭成員間的情感連結程度愈高。並且配合平均數及標準差做為繪圖 切割依據,分數落在平均數以下一個標準差為「疏離」 ,上下一個標準差以內為「連 結」,以上一個標準差為「非常連結」。 五、 學校投入(school engagement) Connell 與 Wellborn(1991)的理論強調學校投入概念上兩個重要的特色,其 一為投入涵蓋行為及情感上的參與;其二則是投入的相對概念係指不熱衷 (disaffection)。本研究在投入的測量上,特別指在作業與學業行為,以及課堂的 參與,這些表現皆是學校投入的主要指標。投入的行為表現上為努力與毅力,而情 感上則為樂於學習和對學習有興趣;不熱衷的行為表現則是退縮與不努力,而情感 上則為學習倦怠和學習焦慮。本研究參考 Skinner、Kindermann 與 Furrer(2009) 的「學校投入與不熱衷量表」 ,以筆者修編的「學校投入量表」上的得分,代表受 試者所知覺對學校的投入與不熱衷,共有四個分量表: 「行為投入分量表」得分愈 高,表示受試者愈能專注和持續在課堂活動中努力; 「情感投入分量表」得分愈高, 代表受試者愈能在參與課業活動時保持正向的情緒; 「行為不熱衷分量表」得分愈 高,代表受試者愈缺乏努力和放棄課業的學習;「情感不熱衷分量表」得分愈高, 表示受試者在學校活動中愈感到無聊、焦慮與沮喪。. 6.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說明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探 討家長網路管教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闡釋家庭凝聚力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 討論學校投入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五節則分析上述變項與青少年網路危險行為 之間的關係及家庭凝聚力的調節效果。. 第一節.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青少年使用網路現況 近年來網路霸凌及隱私問題等事件層出不窮,瑞典哥德堡大學(Göteborg University)曾分別在 1995、2000 與 2004 年對瑞典 15 歲以上的民眾進行三次抽樣 調查,詢問受訪者覺得造成社會暴力的可能因素為何。最近一期的結果指出,百分 之六十的人認為電視與網路有非常大的影響(Carlsson, 2006)。此外,在美國的一 項公投中,超過 85%的比例同意網路對兒少所造成的風險,比起電視還多出許多 (Common Sense Media, 2006) 。Haddon、Livingstone 與 the EU Kids Online Network (2012)研究歐盟國家 9 至 16 歲兒少上網情形,發現 12%的樣本曾受網路信息內 容而困擾或生氣,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網路上進行危險行為的情況會變得更嚴 重,11-12 歲的青少年至少經歷過一種冒險活動的比率為 33%,而到了 13-14 歲盛 行率已達 49%,不過,大多數並不會報告自己正在經歷網路上的騷擾。 在臺灣,根據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創研所】 (2013)公布,目前家庭 網路普及率高達 84.8%,且幾乎所有青少年(12-19 歲)都有使用網路的經驗(梁 德馨等人,2014)。兒盟(2013)最近一次的「手機及 APP 使用狀況調查」發現 47.3%的國中生有智慧型手機,比起使用傳統型手機的比率還高。而目前沒有智慧 型手機的學童,其中 37.2%表示想要在未來兩年內購買智慧型手機。令人憂心的是, 擁有智慧型手機的青少年,有四分之一曾經看過朋友發布色情、暴力、不雅照片或 影片,六成以上表示不瞭解手機應用程式的分級制度,因此更容易誤入網路的陷阱 7.

(20) 之中。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網路「使用者」與網路「使用」的概念必須進行分開檢視: 不同的網路使用者,會因為所處的社會情境有差異,而進行不同的功能(LaRose, Mastro, & Eastin, 2001) ;同樣使用網路的人,其面臨的機會與危險會有很大的差異。 研究指出,台灣青少年常透過臉書和推特等不同的社群網站與 Web 2.0 等應用程 式,接受線上各種新聞、媒體和廣告等的轟炸(陳冠名,2004;黃宗賢,2013), 各種危險惡意的資訊散佈其中。本研究把焦點放在「青少年」的危險網路行為,最 主要是兒童轉變至成人的這段期間,身心與社交領域的發展相當迅速,因此更容易 受到網路科技與社群的影響,對自身或他人造成危險,以下將介紹相關理論說明數 位科技是透過哪些途徑影響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二、 數位科技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之影響途徑 網路媒體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特別是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Blakemore 與 Frith(2005)發現,人類在青春期時,腦部認知功能的發展比一生中任何時期 都還敏感。額葉裡的神經細胞(灰質)從 7 到 12 歲出現暫時性地增加,到了 12 歲 左右到達高峰,與此同時(大約 13 歲開始) ,神經突觸(白質)開始呈現增加的趨 勢,國中生在認知或技能上的學習能力及表現,相較於小學生都明顯提高許多。青 少年階段大腦可塑性最強,並且需要尋求大量的刺激(Martinez-Gomez et al., 2011) , 容易導致個體在網路上進行風險性高的活動以尋求滿足。對於暴露媒體的潛在後 果,可由以下的理論加以解釋。 (一)社會或觀察學習理論(social or 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2002)所提出的社會或觀察學習,又稱為「替代性學習(vicarious learning)」,係指藉由於觀察他人,而發生的行為或態度改變。研究指出受試者能 透過傳播媒體獲得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並以直接或間接的模仿適應環境(Fisch, 2014; Van Evra, 2004)。例如,Mundt(2011),以及 Hung、Chiang、Chang 與 Yen (2011)發現青少年的飲酒行為會受到同儕飲酒而強化,而瀏覽網路社群上的飲酒 8.

(21) 照片,也會使得青少年開始喝酒的機率大幅提升。Hsiao、Chang、Lin 與 Hu(2014) 長達兩年的研究發現,透過情境模擬的替代性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學生創造力與手 工藝的能力。近代腦造影(brain imaging)開發技術逐漸成熟和普及,Anderson、 Fite、Petrovich 與 Hirsch(2006)以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觀賞電視媒體時,會刺 激記憶、臉孔和物件辨識、注意力、意圖和感知的腦區,這項結果直接支持了人們 會受到各式各樣媒體的影響,並透過觀察學習影響個人的行為與態度。 (二)使用與滿足理論(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 Katz、Blumler 與 Gurevitch(1974)站在媒體觀看者的立場上,以分析觀眾對 媒體的使用動機和獲得需求滿足,檢驗各類媒體給人類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效 用。使用與滿足理論強調媒體的影響力取決於使用者自己所選擇的媒體、使用的動 機(學習或娛樂等),以及個人能力與興趣(Rubin, 2002)。因此,關於網路的問 題,媒體使用的情境與選擇需要被納入考量。青少年因為態度、信念、想法和知識 發展迅速,而且會從各種管道吸收知識,於是乎更容易受到影響,特別是網路中一 些腥羶色的資訊,往往帶給青少年很大的危險。Schmitt 與 Anderson(2002)發現 年紀較輕的受試者觀賞媒體時,無法擁有清晰且周延的理解與思考能力,加上他們 容易只注意到特定內容,以至於將從媒體影像中所獲得的資訊應用在實際生活時 常遭到曲解。 而媒體的影響力同時會受到觀眾電腦使用的目的而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上 網的目的也有所不同,根據父母親的回答,年輕人在網路上進行的活動,通常為線 上遊戲和瀏覽網頁(Ihmeideh & Shawareb, 2014) 。Roberts、Foehr 與 Rideout(2005) 發現較年幼的學童通常在玩 PC-Game,而年紀稍長的學童與青少年,則會花更多 的時間瀏覽網頁、使用 e-mail 或通訊軟體與他人交流。同樣地,玩電腦遊戲的種類 也隨著個人年齡增長而改變,玩教育類的遊戲比例會漸漸減少;感覺動作類的遊戲 比例(如:賽車遊戲、CS)則會增加(Wright et al., 2001) 。Van Evra(2004)研究 9.

(22) 發現,學生大約從五年級開始,玩電動遊戲的動機變成追求挑戰與幻想,而進入國 中以後,社交的動機成為玩遊戲的目的之一,包括在遊戲裡互動與競爭,以及互相 分享策略,但也會讓青少年更容易主動去接觸暴力與敵意的內容。 (三)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 Gerbner 於 1969 年提出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 ,認為媒體內容透過潛移 默化的歷程,影響觀看者對世界的信念,而造成行為的改變(引自 Gerbner, Gross, Morgan, Signorielli, & Shanahan, 2002),近來,網路媒體能以更多面貌呈現,例如 以電玩遊戲方式呈現,能吸引青少年主動且大量地使用,並造成其對現實的感知愈 趨向網路上的內容(Tanes & Cemalcilar, 2010)。而經常暴露在暴力的媒體當中, 也容易產生偏差的信念,並相信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Anderson et al., 2001),國 內研究發現,國中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是國小生的兩倍,而當青少年擁有智慧 型手機時,上網時間與使用社群網站的頻率會提升(兒盟,2013)。更令人憂心的 是,網路社群中經常出現一些攻擊的言論,青少年容易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開始在線 上發表偏激的意見,而這些數位的人格特質會漸漸滲入離線人格中,並產生了許多 後遺症,如處事變得過度大膽,或影響了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等(張劭聿譯, 2012)。此外,經常玩線上遊戲角色中有性別刻板印象特質或行為時,也會強化傳 統對男女性別角色的規範(Alloway & Gillbert, 1998; Gerbner et al., 2002),進一步 可能導致女性玩家有較低的自尊(Lee & Peng, 2006)。 誠如以上所述,不同理論都說明了網路對青少年有很大的影響,網路世界已滲 入現代生活的各個層面,上網可以滿足大多數人情感支持與成就感等需求,但對還 在成長的青少年可能受到不良榜樣影響而從事冒險行為;或因社交需求膨脹而在 網路世界中暴露身分,但卻沒有足夠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使用網路的頻率和 時間增加,更容易接觸不當的數位內容而造成想法與行為的改變,值得師長關注。 三、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 網路為一種溝通媒介與活動場域,而危險網路行為特別指青少年透過媒體或 10.

(23) 網站進行冒險的活動,如上網遂行暴力(Ybarra & Mitchell, 2004a) ;侵犯或騷擾他 人隱私(Barak, 2005; Bocij, 2003);暴露於色情、暴力或種族歧視的內容;以及面 臨意圖不軌的廣告訊息(spim)與社交詐騙(social engineering)等(Keith & Martin, 2005; Livingstone & Helsper, 2008; Mesch, 2009),相關案例屢見不鮮(科技部傳播 調查資料庫,2014;施芝吟,2014) 。針對青少年健康行為的研究顯示,如果青少 年進行一項高風險行為時,其從事相關危險行為的機會也會大幅提升,而在危險網 路行為亦然(Dowell, Burgess, & Cavanaugh, 2009) 。Dowell 等人以 404 名國中生的 資料發現,在網路上傳輸個人影像的青少年,較常會騷擾其他朋友與瀏覽色情主題 的網站。儘管從事危險網路行為不一定會產生實質的傷害,然而當許多危險行為在 青少年身上一併出現時,便十分可能影響其行為與心理的發展(Wolak, Finkelhor, Mitchell, & Ybarra, 2008) 。本研究關注家庭與學校如何保護青少年免於傷害,因此 盡可能包含青少年常見的危險網路行為,茲介紹如下。 (一) 網路依賴相關研究 網路依賴係指使用者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網路上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且無法 自我控制(Lin, 2007) 。根據教育部(2010)的調查,在台灣,將近 23.7%的國中學 生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其每周使用網路平均時數高達 52 小時。青少年過度使用 電腦網路,會造成前額葉中管理情緒及執行功能的某些部位血流量下降,進而造成 功能的障礙(Chou et al., 2013)。從認知負荷理論的觀點,過度暴露於資訊的環境 下 會 使 人認知超載( overloading),產生資 訊疲勞綜合症( 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e) 。Toffler 於 1970 年提出「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一詞,意指 大腦沒有能力吸收與處理所有呈現的資訊,特別是缺乏方法去比較或分析資訊的 青少年更容易產生這種現象。已有證據顯示將個人暴露於資訊超載的環境下會導 致智商下降、精神倦怠(引自 Levitin, 2014)。 許多研究指出青少年情緒不穩定、血氣方剛的表現,與上網頻率有關。在一項 關於臺灣兒童與青少年的研究,Chiu、Lee 與 Huang(2004)發現電動遊戲成癮與 11.

(24) 攻擊行為和敵意感受的程度有正相關。而 Yang(2012)的研究發現則進一步提到 男性受試對於電動遊戲有強烈偏好者,會懷有較高程度的敵意感。 (二) 網路霸凌相關研究 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係指不只一次地使用資訊和通信科技去刻意傷害他 人,且與傳統霸凌不同的是,網路霸凌經常是匿名的(Ybarra & Mitchell, 2004b) , 由於受到去個人化的影響,使得人們更容易偏離社會規範(Spears, Postmes, Lea, & Wolbert, 2002) 。 「網路霸凌」雖不會直接造成外顯的傷害,但因網路傳播能力驚人, 對受凌者的心理的影響並不能小覷(林斌,2014) 。因此網路霸凌的議題是當今研 究中重要的一塊,在近幾年,越來越多可取得的實徵證據顯示,當青少年愈常使用 網路進行人際間的互動時,在網路上被霸凌的風險也愈高(Mitchell, Ybarra, & Finkelhor, 2007; Rosen, Cheever, & Carrier, 2008)。其中最常見的欺凌方式為辱罵和 散布流言,不僅如此,被攻擊的一方也容易傾向在網路平台上反擊,故網路霸凌的 受害者也經常兼具加害者的角色(DeHue et al., 2008) 。Ybarra 與 Mitchell 也表示網 路霸凌可能會使人產生嚴重的身心與社會問題,如重度憂鬱症和精神壓力。其他報 告另指出,憂鬱傾向較高的青少年遭遇網路霸凌時,也容易比憂鬱傾向較低的同儕 感受更強烈的精神壓力(Ybarra, 2004)。 為了要預防或降低年輕人免於暴露於這些網路危險,父母親的介入是一項可 能的保護因子(Livingstone, 2007; Eastin, Greenberg, & Hofschire, 2006) 。Mesch(2009) 以 935 名美國家長與青少年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青少年被霸凌的風險與在社交網 路上公開個人資料、使用 YouTube,以及參與聊天室有關。研究指出當父母親監控 子女在網路上的活動時,青少年較不會公開個人的資訊、尋找不適當的網站和與陌 生人聊天(Rosen et al., 2008; Spears, Seydegart, & Zulinov, 2005)。上述研究發現網 路霸凌與網路上進行的活動息息相關,再者,家長管教也可能預防青少年做出網路 霸凌的高風險行為。 (三) 網路交友與個人隱私相關研究 12.

(25) 青少年愈來愈依賴網路時,容易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減少交流。若不願意跟其他 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久而久之,會低估口語表達的重要性,甚至傾向避免跟人面 對面的溝通(Burgoon, 1976) 。Sheldon(2008)提出造成青少年從事網路交友兩種 可能的路徑,分別為「富者更富取向」 (rich get richer approach)以及「社交補償取 向」 (social compensation approach) 。前者假定網路主要是有利於外向性格的人,因 為他們有很強的社交能力進行線上溝通,網路則是提供額外與自己的同伴互動的 渠道;而後者推測網路則會吸引內向的人,由於網路具有匿名性的特性,且大多數 在線的使用者,主要以文字的形式進行交流,容易讓人感覺較安全,並進入綺麗和 幻想的空間,平常較少進行人際交流的個體,可透過網路溝通,補償自己愛與隸屬 的需求。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以 886 名青少年的「數位公民」調 查資料,指出無論男女生,在缺乏真實世界跟朋友的互動,從事危險網路行為(張 貼個人照片、資料、連絡方式,以及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都提高了許多(Stamoulis & Farley, 2010) 。而 Valkenburg 與 Peter(2007)以 10-16 歲的荷蘭青少年做為研究 樣本,探討網路使用和同儕親密度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線上的溝通增長了青少年 和現實中朋友的關係。社會焦慮的青少年很少使用網路,但一旦使用時,會講求可 以拓展和其他人溝通的機會。上述資料顯示有些青少年發現網路可以是面對面互 動的替代選擇,特別是在人際互動上感到焦慮的年輕人,更容易沉溺在網路或從虛 擬世界尋求慰藉。 人們在線上的交流互動與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間可能是一個循環的過程,社 交關係會透過電腦與網路反映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並且延續至離線後的 生活(McGerty, 2000; Slater, 2002; Walther, 1996; Wellman et al., 2001)。但網路交友 可能會引發一些危險,相較於兒童,年紀較長的青少年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在線上與 人交流、或透露個人的隱私,因此有更大的機會遭遇通訊安全上的威脅(Livingstone & Helsper, 2007) 。此外,女性也容易在網路上遇到性騷擾的訊息(Mitchell, Finkelhor & Wolak, 2003) 。Bryant 與 Zillman(2002)指出一般認為在網路上從事交友行為或 13.

(26) 者約網友出去見面的人,也通常具有追求風險與尋找刺激的性格,而青少年與此類 性格的人接觸時,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後果。 而家長往往也不曉得青少年在線上交流與隱私的情形,調查指出青少年與網 友見面時,僅 14%會請父母一同陪伴,而有 37%會選擇單獨前往(Haddon et al., 2012) 。兒盟(2012)發現超過六成的兒少曾在社群網站上加陌生人為好友,並在 網路上公開個人資料,如住址、手機號碼或電子信箱等,造成被騷擾與追蹤的可能 性大增。且即使知悉個人隱私受到侵犯,卻只有少數年輕人會向父母、執法機構或 網路服務提供商進行求助(Livingstone & Bober, 2004)。 Larsson(2003)和 Liau、Khoo 與 Ang(2005)認為,親子之間溝通的品質影 響對子女上網監控和注意的效果,Wolak、Mitchell 與 Finkelhor(2003)的大型調 查發現,在日常生活中與同儕或父母缺乏良好溝通的美國青少年,更容易在網路上 與陌生人形成密切的關係。儘管線上人際交流可能帶來一些正向的結果,但是對於 某些青少年而言,反倒可能是危險或有害的事情(Livingstone & Helsper, 2007) 。因 應科技時代的來臨,新興的青少年適應問題層出不窮,如何避免青少年陷入網路交 友與隱私的麻煩,需要更深入的探討家長在網路上的管教和家庭氛圍,是如何改變 青少年使用網路人際交流所產生的風險。 (四) 網路敵意與色情資訊相關研究 網路已經超越傳統的媒體成為形塑知識與價值觀的一種有力的通訊工具和社 會網絡。研究指出台灣、韓國、中國和菲律賓等國家的青少年,在網咖中玩線上遊 戲是非常普遍的事情(Romanska, 2012)。時下網路遊戲常有暴力的內容,當經常 暴露在暴力內容的大眾媒體下,攻擊的行為和負向的後果也容易增加(Anderson, 2002, 2004) 。而且經常在虛擬情境中進行暴力行為,可能會使心智尚未完全發展成 熟的青少年,將這些暴力行為從遊戲環境中轉變為現實生活的行動(Bartholow, Sestir, & Davis, 2005) 。除此以外,因為使用者在網路裡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 對於道德和禮儀的發展還不完全的兒童與青少年,在使用網路時,可能誤以為自己 14.

(27) 是不須對網路上的行為負起責任,而做出不合適的舉止,因此可以時常發現青少年 在網路上使用匿名的方式威脅、騷擾或侵犯他人,散佈對方的秘密及謠言,盜取虛 擬寶物與金錢,或者是共同在社群網站上排擠與霸凌對方。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以 9至19歲的網路使用者為研究對象,發現曾經在電子郵件、網路聊天室、即時訊息 與文字訊息等通訊媒體當中,接收到性騷擾和霸凌的評論之百分比高達31%和33% (Livingstone & Bober, 2004)。Finkelhor、Mitchell與Wolak(2000)以1,501名10至 17歲經常使用網路的美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進行網路安全檢測(Youth Internet safety survey) ,其中五分之一曾在過去一年當中,在網路上接受過性誘惑,十七分 之一的人曾經被威脅或騷擾,而有三十三分之一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仍繼續被騷擾。 國內根據兒盟(2013)調查,六成以上的學童不瞭解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 APP)的分級制度,使得兒少容易接觸暴力及色情的APP。Livingstone、Bober與 Helsper(2005)進一步分析也顯示,愈經常上網和愈熟悉操作的使用者,愈有可能 面臨網路的危險,每天上網的使用者有38%曾接收過性騷擾的評論和被霸凌,然而 每周上網一次的使用者曾接收過性騷擾的評論與被霸凌的比例便降至25%與27%。 綜合前述研究,受到發展階段與社會脈絡的影響,危險網路行為在青少年身上 發生的機率較高,且當遭遇這些危險時,可能會對個體造成顯著的傷害。如何使青 少年在網路的各項機會中受益,又能降低網路危險的不良影響。筆者認為要從影響 青少年發展中重要的生態系統著手,特別是家庭與學校被視為是與青少年行為發 展關係最密切的微系統,以此觀點切入,方能對危險網路行為成因有更多面向的瞭 解與掌控。. 第二節. 家長網路管教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家長管教的角色 從人類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家長管教被視為是促進前額葉皮層(orbitofrontal cortex)發展的一個關鍵(Parsons, Stark, Young, Stein, & Kringelbach, 2013) 。 15.

(28) 前額葉皮質能抑制不恰當的想法和行為,因此有許多研究指出家庭教養對於年輕 人的情緒管理有很大的影響(Coplan, Reichel, & Rowan, 2009; Roskam, Stievenart, Meunier, & Noël, 2014; Topham et al., 2011)。Bao、Haas、Chen 與 Pi(2014)進一 步發現負向的家長管教與教師消極的對待,會降低青少年的學校參與表現,進而導 致結交不良的同儕夥伴,最終產生更多問題行為。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採取負向的 家長管教方式,並不能與使用正向的管教畫上等號,家長不應只是消極地不使用處 罰遏止不當行為,更應積極協助子女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且實際的家長管教中, 往往包含了各種不同的面向。近年來,愈來愈多研究建議在考量家長介入的影響時, 應使用多維測量的概念,而非僅以單一面向或普遍的態度測量便進行整體家長參 與的定義(Fan, 2001; Powell-Smith, Stoner, Shinn, & Good, 2000) 。Eisenberg、Fabes 與 Spinrad(2006)在道德發展與社會責任感的研究中發現,家長若能以適切的態 度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期望,以溫暖及平和的態度貼近子女與進行解釋,孩子則會出 現較多的正向行為;然而嚴厲的紀律反而會刺激犯罪基因行為(criminogenic) ,亦 即可能會增加負面的情緒、破壞社交連結,以及產生偏差的社會學習環境,這些都 是反社會行為的危險因子(Agnew, 2006) 。換句話說,即使父母親在家庭中限制子 女上網,網路也不會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消失,反倒家長為了網路使用與子女發生衝 突,結果不是束手無策,就是兩敗俱傷。上述結果顯示各種面向的不同程度父母親 介入可能對年輕人的行為或適應結果產生不同的效果,而根據 Fan、Williams 與 Wolters(2012)的觀點,需要透過實證資料進行結構分析,區分不同家長管教面向 之差異,並探討潛在構念之間的關係,從而建構多向度的家長管教理論,方能更了 解家長管教對青少年行為之影響途徑。 二、 家長管教對青少年行為的影響 (一)社會認知理論與相關研究 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指出,家長透過特定管教途徑,提升子女之媒 體素養,可以有效減少媒體對青少年的有害影響。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16.

(29) theory)探討環境、個人及其行為之間的動態的相互決定關係,在這過程中,自我 效能對行為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其來源包含直接的成就與表現、替代性學習經驗、 言語勸說,以及情緒或生理狀態(Bandura, 1997)。家長提供問題解決範例,幫助 子女成功完成任務,並給予適度地讚許與鼓勵,有助於個體發展自我效能感(Iruka, 2008) 。而家長管教方式會影響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並與其上網自律行為的建立有 關,Düerager 與 Livingstone(2012)研究顯示,家長對青少年網路使用進行溝通與 勸導的管教,能增進青少年的控制感與自我價值,進而降低危險網路行為的發生。 Düerager 與 Livingstone 推論家長與青少年在網路上參與共享活動,會讓子女更明 顯感受到父母親對自己是關心的;而適度減少上網的嚴密監控也有助於青少年培 養自身的控制感。Stutz 與 Schwarz(2014)發現家長對青少年的支持與適度合理的 監控,確實有助於增加學業能力感。Kalmus、Blinka 與 Olafsson(2015)以 11 到 18 歲歐洲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也發現家長在子女網路使用上的參與,能降低青少 年網路沉迷行為的發生。綜合上述所言,透過強化子女自我效能感的家長參與,如 給予青少年上網適當的建議和限制、減少以監控方式觀察子女上網,不僅提供一個 可接近的觀察楷模,還促進青少年發展自己對網路使用的正確信念。 (二)生態系統理論與相關研究 儘管家長管教能透過青少年自身的效能感影響其認知與行為表現,但不良適 應行為後果的出現不能只歸結於青少年自身的問題,還應該考慮環境的因素。 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理論認為個體的行為發展, 會受到生物因素與環境因素交織影響,在眾多環境因素中,家庭被歸類在與個體直 接密切接觸的微系統,而管教方式如何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值得 探究的議題(Fitzpatrick, Marshall, Leutwiler, & Krcmar, 1996)。Warren(2005)以 生態觀取向檢視低收入戶的父母親管教子女媒體使用行為,結果發現當考量了其 他生態系統的影響時,共同觀賞與指導介入仍是有效的介入策略。 Pieters 等人(2012)以 596 位 14 歲荷蘭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其中男女比例相 17.

(30) 同,進行長達六年的追蹤。結果指出基因型態容易讓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延續至成年 後。儘管不同的基因型會導致對酒精的不同神經反應,高風險基因型的人在飲酒後 會有更興奮刺激的感覺,但飲酒行為同時深受父母管教風格的影響,嚴格的父母較 能降低青少年飲酒的程度,顯示在家庭系統中,家長管教對青少年之高風險行為發 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綜合上述理論發現,家長能透過多種形式的管教方式,糾正青少年上網的行為。 但目前所見文獻,大多數仍為整體管教行為與其影響的研究(Barber, Stoltz, & Olsen, 2005; Steinberg, Blatt-Eisengart, & Cauffman, 2006)。無論在何種情境下,家長管教 皆左右著青少年的行為表現,雖然以單一層面概括家長管教,可以較清楚觀察每一 種教養類型所造成的差異。但家長管教在現實情境中應有多種不同的層面,各種策 略對青少年危險行為產生的效果也並非獨立無關,而是會受到其他面向的相互影 響。因此,本研究整理了與上網有關的管教行為,設法了解家長在網路上的介入與 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關係,以提供家長在網路管教上更具體的建議。以下將介紹 常見的家長網路管教方式。 三、 家長網路管教策略 (一)四種家長媒體介入途徑 父母親對青少年接收大眾媒體的資訊,可能藉由四種不同介入的方式產生作 用。間接的路徑包括認同或不認同媒體所傳達訊息的示範行為(modeling behaviors, McKechnie, 1977; Medrich, 1979),以及透過家庭規範影響子女平常在資料搜尋的 模式(McLeod & Chaffee, 1972) ;而更直接的影響路徑包含強勢控制,如制定規則 (Atkin, Greenberg, & Baldwin, 1991; Corder-Bolz, 1980) ,或透過談論媒體調整年輕 人接觸媒體時的觀點(Atkin et al., 1991; Austin, Roberts, & Nass, 1990)。上述這四 種介入途徑是分別由不同的學者所提出,但彼此卻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家長可能 同時透過多元的媒體管教方式,對青少年的行為造成影響,並形塑了家庭的價值、 常規與媒體識讀能力。 18.

(31) (二)網路管教理論 不少學者綜合以上的介入途徑,提出許多整合性的媒體管教理論。Nathanson (1999, 2001)整理過去研究文獻,提出了三種媒體教養策略,分別為主動的介入 (active mediation) 、限制型介入(restrictive mediation)與共視型介入(co-viewing mediation)。Valkenburg、Krcmar、Peeters 與 Marseille(1999)也曾將父母對子女 電視收看的介入策略分成三類,與前者相似,分別為主動或指導性的介入(active or instructive mediation);規則制定或限制型的介入(rule making or restrictive mediation);以及家長楷模或共同觀賞(parental modeling or co-viewing)。 Eastin 等人(2006)曾研究家長管教子女上網行為的方式,發現和父母介入子 女電視觀賞行為有相似的數種介入策略,分別為:說明型介入(interpretive mediation) 係指當青少年在接觸媒體時,與其談論媒體的內容,包括正向指導與負向批評兩種 介入的形式;共視型介入表示當年輕人正在上網時,父母親會在一旁陪同,並分享 使用經驗,但對其內容或影響並不會作出評論;限制型介入則包含制定媒體使用的 規則,如限制使用時間、使用的地點或內容(限制暴露在暴力或色情的內容) ,但 未必會共同討論該內容的意義或影響。 隨著個體進入青春期,網路的使用需求會增加,父母親對於子女網路使用行為 的管教,也會隨著其年齡的提升,限制型介入比率會逐漸降低,科技部傳播調查資 料庫(2014)調查發現 52.4%國中生擁有能上網的手機,而同一時期國小學生僅佔 24.9%。富邦基金會在 2008 年的調查顯示,家長限制國中學生使用網路時間或瀏 覽內容的比率佔 63.7%,但高中職學生被限制的比率便降至 51.8% (吳翠珍,2008) 。 不過研究也發現,當今家長對科技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因此會由過去直接限制轉 而採取監視軟體、網站過濾機制等技術介入的方式,來預防青少年上網時的危險行 為(Greenberg, Rampoldi-Hnilo, & Mastro, 2001)。 當代青少年是在「網路時代」中成長,網路空間實際上已成為真實生活的一部 分(Prensky, 2001) 。因此,協助青少年接觸正確、適當的網路資訊,是家長的重要 19.

(32) 功能之一。Livingstone 與 Helsper(2008)以因素分析發現家長網路管教可包含四 個層面,分別為技術介入、監控、限制型介入與主動共用(使用參與及建議) ,這 四個因素一共可解釋 54%的變異情形,在概念上也涵蓋了上述網路管教的概念, 如網路使用參與及建議包含前述說明型與共視型兩種介入策略,換言之,家長透過 陪伴青少年上網和討論網路資訊等方式,對青少年的上網行為進行介入;而技術介 入與限制型介入則可阻止環境中的危險因素帶給青少年的不良後果。監控表示過 度的追蹤和控制青少年上網的狀況,此時反而容易降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感,提高 青少年在網路上遇到特定危險的機會。由社會認知理論和生態系統理論可推論青 少年行為與家長管教有關,且不同形式的管教方式對子女上網行為也具有不同程 度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參考 Livingstone 與 Helsper 的觀點,並蒐集國中生自我報 告家長在四種面向的管教程度,檢查家長網路管教是否能預測網路危險的發生,以 期能更加瞭解不同家長網路管教之面向對青少年危險網路行為的影響。. 第三節. 家庭凝聚力理論與相關研究. 家,讓一個小胚胎孕育成生命,並伴隨其成長。在大多數人的生命裡,家庭扮 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家庭凝聚力(family cohesion)是個體經驗家庭成員間彼 此緊密、親近和情感連結的程度(Green & Werner, 1996),凝聚力程度高有助於防 止青少年產生偏差行為(Cashwell & Vacc, 1996; Lucia & Breslau, 2006),並減低其 面對家人衝突時採取急躁行為策略之可能(Johnson, 2002),顯示家庭凝聚力與青 少年行為的關連性。以下將針對家庭凝聚力理論、測量工具,以及家庭凝聚力之相 關研究來加以探討。 一、 家庭凝聚力理論 家庭凝聚力的概念可追溯自 Minuchin 與其他結構取向治療師的觀點(Aponte & van Deusen, 1981; Minuchin & Fishman, 1981) ,家庭系統是由家庭成員間的聯盟、 界限與權力關係所組成,而許多心理疾病與行為是家庭結構或權力運作不良之反 應。在整個家庭系統中,可依據性別、世代、功能等分為幾個小的次系統,並藉由 20.

(33) 這些次系統區分並執行家庭的功能(Minuchin, 1974) 。而界限(boundary)將主系 統、次系統及外界環境劃分開來,由於每一個次系統都有其功能與需求,Minuchin 認為「界限」的作用在於保護彼此之間的分界,運作良好的家庭其界限是明確的, 並以界限滲透性(boundary permeability)描述家庭成員之系統間交流的現象,當滲 透性過高,彼此之間能自由地侵入任何一個次系統,造成過度涉入彼此的生活,這 樣的家庭結構 Minuchin 稱之為糾纏(enmeshment) ;反之,當家庭成員較孤立,彼 此漠不關心或甚少接觸時,則是疏離(disengagement)的家庭結構(Olson, 2011) 。 Minuchin 雖然沒有提出家庭凝聚力一詞,但之後學者大多以成員間交流的狀 況定義家庭凝聚力,如 Moos 與 Moos(1986)將家庭凝聚力定義為彼此關心、幫 助、支持,以及對家人承諾的程度;Wentzel 與 Feldman(1996)定義為家人間情 感親密的程度;另外也被定義為家庭成員間彼此的情感連結(Lee, Wong & Chow, 2006; Olson, 1993)。Olson 除了對家庭凝聚力概念進行操作型定義,還呼應了家庭 系統理論的觀點,將家庭凝聚力依照分數從低到高分別定義為疏離、有點連結 (somewhat connected) 、連結的(connected) 、非常連結(very connected) ,以及糾 纏(Olson, 2011)。有點連結、連結的和非常連結的家庭凝聚力是係指個人與家庭 成員的關係在獨立和依賴間取得平衡,儘管家庭成員間情感聯結或界限的共享,是 整個系統的重要準則,但也尊重家庭成員自己的獨立性;而疏離與糾纏的家庭凝聚 力則是在失衡的水平,當家庭凝聚力為疏離時,成員們不會從事共同活動,且缺乏 對家庭的依附和承諾;糾纏的家庭關係雖有極高的一致性,但成員之間也缺乏獨特 性,家庭凝聚力若是位於極端的水準,家庭容易被視為較不具功能(邱獻輝,2002) 。 由上述的定義可歸納出家庭凝聚力的概念為家人間情感連結之情形,透過與 家庭成員的交流去感受彼此關心、支持或幫助的程度。Gorall 與 Olson(1995)認 為凝聚力在平衡的水準時,才能發揮家庭的正向功能,然而此一觀點仍存在著爭議, 特別是有些學者提出家庭凝聚力和糾纏應分屬不同的面向(Barber & Buehler, 1996; Moos & Moos, 1986) ,因為家庭凝聚力強調家庭成員間的支持與情感連結,但糾纏 21.

(34) 更強調家庭對個體心理及情感的控制。而 Barber 與 Buehler 發現家庭成員的凝聚 力愈高則青少年的內外在問題愈低,然而糾纏與外在的偏差行為間並無發現顯著 的相關。此外,在預測學習疏離的迴歸模式中,性別及年級與糾纏間的交互作用的 效果能顯著預測學習疏離,但與家庭凝聚力的交互作用效果卻不顯著。Farrell 與 Barnes(1993)也發現在青少年行為表現上,家庭凝聚力與糾纏有不同的影響機制, 家庭凝聚力程度高不盡然代表糾纏的關係,兩者也不應歸類在同一個向度當中。此 外,臺灣由於受到華人家族意識所影響,家庭凝聚的現象會更趨於「團結齊心」的 狀態(劉惠琴,2011)。綜合上述的發現,根據 Gorall 與 Olson 的理論,高度的家 庭凝聚力代表成員間的關係處於糾纏狀態,會阻礙青少年發展自主性,並增加高風 險行為發生的機率,但也有不少研究推翻此一假設,並發現較高的家庭凝聚力實際 上有助於降低青少年從事不當行為,這至少說明糾纏不適合用於預測青少年的行 為問題。而由於青少年在網路上進行危險行為通常歸類於外顯型問題,因此筆者採 取 Barber 與 Buehler 的觀點,將家庭凝聚力暫時排除糾纏的面向,並推論當青少年 知覺的家庭凝聚力愈高,其危險網路行為發生的頻率可能愈低。 二、 家庭凝聚力之測量工具 應用家庭系統觀點做為測量家庭功能的研究最初因為此一概念較為繁雜,進 行定義時往往未能在客觀與量化上做通盤的考量,在家庭心理科學典範盛行之前, 調查工具上常會有以下的缺失: (1)對重要概念與向度定義薄弱、缺乏共識,以及 重疊性高; (2)測量與概念間在操作上有相當大的落差; (3)因素分析結果萃取出 的因素比預期還少; (4)信效度有待增強與補充(引自羅國英,1995) 。例如王淑 惠(2000)所修訂的家庭功能量表,將國內外常用的家庭功能量表對家庭功能向度 的定義進行彙整並進行質性訪談,結果向度間的定義重疊性高,且量表在效度方面 僅提供個案與其手足所填寫的家庭功能量表之各分向度上的相關值(0.275-0.553) 。 因此,過去在家庭心理學相關的研究與實務工作中,常常會苦無適合的工具使用。 近幾十年來,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發展由過去的實證主義獨尊,衍至今日的多 22.

(35) 元典範並陳,有關家庭功能的研究工具與方法逐漸獲得實證資料支持(潘慧玲, 2003)。Handel(1996)與葉光輝(2000)皆曾主張家庭互動的探討可分成三個層 次進行,分別為個人層次、關係層次與家庭層次。個人層次與關係層次做為研究的 議題並不少見,過去發現家庭中個人生命週期、依附關係(譚子文、范書菁,2010) 、 溝通品質(林玉慈,1999)或親子關係(吳秀櫻,1987)都影響青少年的生活適應 與問題行為表現。但由於家庭面貌並非單一的型態,家庭中的規則習慣、權力結構、 溝通模式,以及情感傳達方式是會交互影響與改變的,因此僅以關係層次探討家庭 對青少年心理適應行為的影響,便難免失之偏頗(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2004) 。 自從 Ackerman、Bowen 與 Minuchin 將系統思維觀點引入家族治療,Pinsof 於 1992 將家族治療與心理學進行「整合」,並提出「整合/歷程/系統觀點」(the integrative process systems perspective),建立家庭心理學領域的科學典範(Pinsof, 1992)。然而過去對家人互動關係的研究多建立在臨床的病態家庭,如 Barnhill 於 1979 年將 Minuchin 結構取向、Whitaker 經驗取向、Haley 策略取向、Bowen 代間 取向,以及 Satir 溝通取向等重要的家族治療學派的觀點整合,發現家庭運作的良 窳可以從成員界限、家庭規則與權力結構等向度進行檢驗(引自黃宗堅、謝雨生、 周玉慧,2004) 。近年來,研究對象開始轉移到一般家庭,同時更強調家中較為正 向的資源與功能(Walsh, 2012)。另一方面,許多家庭系統量表工具也在這一時期 大量出現與改革,試圖將各個家庭系統中複雜的概念加以整合,用以評估家人的互 動關係(Olson, 2000),茲簡述如下。 (一)自我報告家庭調查(Self-Report Family Inventory,SFI) 自我報告家庭調查是依據比法斯系統模式(Beavers systems model)所設計的 36 題量表,共有五個向度,包括健康/能力(health/competence) 、衝突(conflict) 、 凝聚力(cohesion) 、領導(leadership) 、情感表達(expressiveness) ,這裡的凝聚力 代表家人間的親密程度(Beavers & Hampson, 1990)。研究發現 SFI 與其他測量家 庭功能的工具也有良好的相關(Hampson & Beavers, 1996)。 23.

(36) (二)家庭衡鑑工具(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 家庭衡鑑工具是依據 McMaster 家庭功能模式的六個家庭功能向度,另加入一 個整體功能評估,共有七個分量表。增加 12 題的整體功能分量表,能使家庭衡鑑 工具之整體結構模式的配適度提高(Ridenour, Daley, & Reich, 1999),但這種方式 的可靠性仍令人質疑(Miller, Ryan, Keitner, Bishop & Epstein, 2000) 。除此以外, Epstein、Baldwin 與 Bishop(1983)以 FAD 測量的結果與臨床評估的結果一致, 顯示 FAD 是評估家庭功能的一個有效方法。 McMaster 家庭功能模式(the McMaster model)起源於 1950 年代後期 Nathan Epstein 帶領之家庭研究小組的工作,經過二十多年的臨床研究,由 Epstein 等人於 1978 年提出(Epstein, Ryan, Bishop, Miller, & Keitner, 2003) 。McMaster 家庭功能模 式強調「健康」是一種理想家庭狀況,內容包含家庭的資源、正向特質,以及處理 問題的能力(陳木金,2000)。此理論以六個向度評估家庭功能,黃宗堅(1999) 整理相關文獻,指出內容應包含: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 、溝通(communication) 、 角色(role) 、情感回應(affective responsiveness) 、情感涉入(affective involvement) , 以及行為控制(behavior control) 。 (三)家庭環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FES) Moos(1974)與其同事發展了家庭環境量表,主要探討家庭氣氛對個體及家 庭功能的影響。之後,許多國內外研究者開始重視家庭環境的影響,也出現了許多 家庭環境的測量工具(Moos & Moos, 1981, Boyd, Gullone, Needleman, & Burt, 1997; 許維素,1992;陳佳琪,2001;蔡恒翠,2003) 。雖然不同研究者因關注向度不同, 而有不同的評量重點,但彼此差異並不大。 FES 一共有十個分量表,可區分為三個層面,分別為關係層面、人際成長層面 與系統維繫層面(Fowler, 1981) ,而國內黃梅羹(1992)根據 Moos 與 Moos(1986) 的架構,將 FES 修訂成適合國人之家庭評估自填表(Family Environment Self Report, FARS),包含凝聚性、表達性與衝突性等八個向度。僅管有文獻指出 FES 能合理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三、網際網路註冊報名登錄之球衣號碼,不得更改。球衣號碼總教練為 30 號,教練分別 為 29 號及 28 號,行政管理人員為 27 號,球員為 1 號至 22

由於較大型網路的 規劃必須考慮到資料傳 輸效率的問題,所以在 規劃時必須將網路切割 成多個子網路,稱為網 際網路。橋接器是最早

背景:一名小學生家長投訴學校在沒有通 知家長的情況下,向網絡程式供應商提供

Thus, our future instruction may take advantages from both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Keywords:Traditional Instruction、Web-based Instruction、Teaching media

You may spend more time chatting online than talking face-to-face with your friends or family.. So, are you a heavy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

年齡階段 N(2-3歲班) K1(3-4歲班) K2 (4-5歲班) K3 (5-6歲班) 生活經驗 家庭與學校 家庭與學校 學校與社區 家庭、學校與社區. 重點培養 孝 禮

家長 聯絡網 親子活動 A教學管理 B學務管理 C輔導管理 D環境管理 E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