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教學前準備

(一) 蒐集閱覽相關文獻,擬定研究計畫。

(二) 選定研究樣本。

(三) 蒐集與編製研究所需的教學媒體。

本教學研究所使用的「奈米科技多媒體教材」主要是以透過全球資訊網找尋 相關多媒體資源以及研究者自行設計的多媒體教材作為上課教學內容。

(四) 建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環境。

教材統整後上傳至教學平台及光碟伺服器中便於實施資訊科技融入奈米科 技教學,屬於網站資源部分則做成超聯結,提供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教學時點選,

以提升學習及教學效率。

(五) 試探性研究。

本研究預試的分析研究對象是以苗栗縣某國民小學六年級28名學生作為試 探性研究對象,接受五個階段教師指導的資訊科技融入奈米科技教學,於教學 前、後填寫「奈米科技概念學習成效檢測題」、「資訊科技融入奈米科技教學意 見調查表」、「奈米科技學習知覺調查表」以作為研究者分析研究試題及問卷信 度分析的研究資料。在此試探性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在「奈米科技概念學習成效檢 測題」後測成績優於前測成績,且差異達顯著效果。

貳、前測階段

受試學生於實驗教學開始前,接受「奈米科技概念學習成效檢測題」前測,

作為奈米科技概念學習成效分析的共變項。

參、教學活動

本研究所實施之資訊科技融入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配合學校資源、個人能 力進行課程設計及教學。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採用簡報、多媒體影音動畫 或網路資源展示教材內容;依研究之目的,分二組進行教學;每週二節課,二週 內完成教學。

一、教師指導組

(一) 教學地點:視聽教室。

(二) 教學設備:筆記型電腦(教師用)、投影機、大銀幕。

(三) 教材內容:研究者自行設計之「奈米科技多媒體教材」。

(四) 教學方式:教師使用筆記型電腦和投影機在大銀幕上播放奈米科技多媒體 教材內容。在課堂上,聚焦在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討論,強調直 接的指導和授課,對學生說明和解釋,釐清重要的概念,關鍵在於提供學 生清楚和詳細的解釋。

(五) 教學流程:

1. 前導組體:利用「國小奈米科技專家概念圖」(圖 3-3-1 )第一層、第二 層和第三層的上層概念,提供學生學習聚焦和定錨,以及和學生討論各概 念之間的關聯,作為教學的前導組體,讓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架構有清楚 的意識,再以奈米科技媒體內容進行教學活動。

2. 主要教學活動:依序以研究者自行設計之「奈米科技多媒體教材」,進行 四堂課五個階段之奈米科技教學活動(表 3-1-2 )。

(1) 第一節:「第一階段:奈米定義與特性」

(2) 第二節:「第二階段:自然界的奈米現象」

(3) 第三節:「第三階段:奈米結構與材料」、

「第四階段:奈米技術發展與應用」

(4) 第四節:「第五階段:奈米科技的未來發展」

二、學生操控組

(一) 教學地點:電腦教室。

(二) 教學設備:個人電腦(學生一人一機)、廣播教學系統。

(三) 教材內容:研究者自行設計之「奈米科技多媒體教材」。

(四) 教學方式:學生自己主控電腦,依自己的步調學習,掌控學習進度,在電 腦教室中使用個人電腦自由的進出各個學習區塊 ,經由電腦多媒體的導 覽,獲得奈米科技的知識和概念。

(五) 教學流程:

1. 教師示範、操作說明:教師指導學生進入「奈米科技多媒體教材」首頁,

讓學生熟悉媒體操作環境。

2. 主要教學活動:學生依自己的學習進度,點選「奈米科技多媒體教材」內 容,進行四堂課,五個階段之奈米科技教學活動。

(1) 第一節:「第一階段:奈米定義與特性」

(2) 第二節:「第二階段:自然界的奈米現象」

(3) 第三節:「第三階段:奈米結構與材料」、

「第四階段:奈米技術發展與應用」

(4) 第四節:「第五階段:奈米科技的未來發展」

肆、後測

受試學生在第一~四階段的奈米科技教學後,立即接受奈米科技概念學習成 效後測,作為「資訊科技融入方式與性別對學生奈米科技概念學習成效之影響」

研究之依變項。

伍、填寫量表及問卷

受試學生在五個階段的資訊科技融入奈米科技教學結束後,填寫「資訊科技 融入奈米科技教學意見調查表」、「奈米科技學習知覺調查表」及「奈米科技學 習知覺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