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教學方法對捷泳學習成就的影響」,流程涉 及技能執行與填答體育課創意游泳教學問卷。本教學實驗為期六週計 12 節課,其中,游泳授課每週兩天,共 12 節課。如表 4。

週次 節次 實施項目 上課時間 研究工具

1 技能測驗 攝影機

一(前測)

2 情意測驗 問卷

3 水中適應 二

4 漂浮動作 5 打水動作 三

6 腿部動作 7 手部動作 四

8 換氣、聯合動作 9 聯合動作

10 聯合動作

攝影機 輔助教材

11 情意測驗 問卷

六(後測)

12 技能測驗

A 組(705 班) 每週一第 3 節 每週三第 2 節

B 組(704 班 0 每週五第 3 節 每週五第 4 節

攝影機 表 4 教學實驗時程表

本研究實施流程﹙如圖 2﹚包含:

一、設計編寫問卷:以捷泳教學為內容,編寫問卷。隨機抽取 40 名學 生為預試對象,從 35 題游泳教學的情意題目中進行難易度與鑑別 度篩選,實施正試問卷。藉由前、後測統計考驗了解教學實驗介

二、前測:於教學實驗第一週實施,採個人施測,施測動作技能的正 確性與距離。依教育部編定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游泳項目單元,經 由 2 位專家審定技能測驗給分量表,捷泳動作包括;打水、划臂、

換氣、聯合整體動作。依每一項動作精確,成功完成(1 分)、尚 須加強(0 分)為記分方式。技能層面告知每位學生盡可能表現最 好之捷泳技能,視為診斷性評量但作為篩選研究參與者之用。

三、實施教學:於教學實驗第二週開始實施,至第五週結束,每次 1 小時。A 組接受傳統教學法;B 組接受創意教學法;過程委請一位 游泳教師協助教學及拍攝,以利研究結果之分析討論。

四、後測:於教學實驗第六週實施,採個人施測,施測時間 35 分鐘。

A、B 二組經過六週 12 節課學習後,進行捷泳學習成就測驗。評 定依據捷泳動作技能要領詳列評分標準,從 25 公尺距離與動作連 貫性達成情形作為分數評定。

五、統計分析:捷泳動作技能分類的情意與技能二種層面,藉由前、後 測統計考驗了解教學實驗介入的差異情形。並採用共變數分析、變 異數分析與直線迴歸的合併使用,透過直線迴歸的方式,排除其他 可能影響依變項的因子─即共變數,然後根據調整過後的分數,再 進行變異數分析。因先行排除共變數的影響,故分析結果單純地呈 現研究中真正關切的自變數與依變數的關係。由分析結果可知,不

確認研究主題

諮詢專家意見與研究反思

文獻蒐集與分析 決定研究方法

建立研究架構

設計實驗教學 編寫教案、預試

前測

實施教學

傳統教學 創意教學

後測

統計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同組別的學生在游泳情意前測與游泳技能前測皆有顯著的差異情 形,因此必須排除共變數(前測)的影響。

圖 2 研究流程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