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Graham, Harvey, and Rajgopal(2005)指出,相較於操縱裁決性應計項目,

管理階層更偏好採用實質盈餘管理行為實現盈餘目標,因為操縱應計項目 較易引起會計師及監理機關的注意。Zang(2006)發現實質盈餘管理行為與應 計管理行為的成本呈正相關,因而判斷實質盈餘管理行為與應計管理行為 兩者為互相替代的盈餘管理策略;Cohen and Zarowin(2010)的研究結果更顯 示,因現金增資而進行盈餘管理的公司,其往後年度營運績效的衰退,主 要可歸責於實質盈餘管理行為,而非應計管理行為,一改過去認為現金增 資後公司營運績效之衰退係起因於應計數迴轉的觀點(Rangan 1998、Teoh et al. 1998、Shivakumar 2000、Ducharme, Malatesta, and Sefcik 2004)。認列處 分資產利益、減少研發支出、放寬信用條件或提供更多銷貨折扣以增加銷 貨收入等方法皆為常見的實質盈餘管理手段(Sloan et al. 1991、Baber et al.

1991、Bartov 1993、Bushee 1998),以下就操縱營業外損益及進行關係人交 易這兩種實質盈餘管理行為作介紹。 普通最小平方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估算出正常資產減損金額後,其與全部資產 減損的差異數即為異常資產減損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失敗者操縱投資損益及其他營業外損益的程度,研究結果顯示現金增資失 敗的公司操縱其他營業外損益的幅度較現金增資成功者顯著為大。

中國上市虧損公司所採的盈餘管理手段也為學者探討重點。林家伶 (2002)指出,在上市後五年內被特別處理的中國上市公司於初次上市時除了 會以操縱總應計數的手段進行盈餘管理外,也會以增加營業外收益的方式 來操縱損益。邵軍與邊漢(2005)以 1999 年至 2003 年中國上海證交所的 A 股上市虧損公司為研究對象,檢視虧損公司是否利用營業外損益進行盈餘 管理,研究結果指出,投資收益與營業外收支淨額在各年皆對虧損公司的 扭虧成敗有顯著影響,且這兩個項目對扭虧行為的貢獻程度大於營業純益 對扭虧行為的貢獻。

2. 關係人交易

根據 Clark(1986)的定義,關係人交易係指對公司決策具影響力的特定 個人或團體,基於自身利益所進行之可能損及公司利益的交易活動;關係 人並不僅限於公司的董監事和高階管理者,更包括公司的關係企業。另外,

關係人交易的類型則有未上市(櫃)有價證券交易、資金融通、不動產交易及 進銷貨交易等(楊文慶,1994)。

Chang(2002)以韓國上市公司為樣本公司的研究發現,樣本公司常以關 係人間的進銷貨交易操縱盈餘以達投機性目的;因此,雖然關係人交易能 將整體集團利益最大化,但也常被當成盈餘管理工具,進而衍生出嚴重的 代理問題(Claessens et al. 2006)。

關係人交易在中國被稱為「關聯方交易」,兩者實質內涵相同。由於中 國缺乏對關聯方交易的專法規範,導致上市公司經常利用關聯方交易進行 資源移轉(林淑萍,2006)。Jian and Wong(2003)以中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

探討集團企業與非集團企業間關聯方交易與盈餘管理間之關係,實證結果 顯示,上市公司為了達到預期的資產報酬率或取得其他合法權利,會持續 藉由關聯方交易來進行盈餘管理,且該種盈餘管理及利益運輸之行為在集 團式企業(group-controlled firms)中較為常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陳曉與戴翠玉(2004)以 1998 年至 2000 年中國上海證交所 A 股虧損上 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的實證結果發現,關聯方交易和重組活動是虧損上市公 司用來扭虧的主要手段,而常被外國公司拿來進行盈餘管理的裁決性應計 項目對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的扭虧成效則相對有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