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實驗教學設計

本研究探討故事結構教學對學障生在科學故事的閱讀理解能力成效,對於教 學材料、教學設計、教學流程茲說明如下:

壹、教學材料

本研究所使用的教學材料有科學故事、故事圖,各分述如下:

一、科學故事

本研究所選用的科學故事,以研究對象現行所使用的版本(翰林四上國語)

與其中的科學故事(第五課,發現微生物的人)為基礎,四上的國語課文中,

每篇文章總字數大約在450至650字之間,因考量研究對象在「國民小學閱讀理 解篩選測驗」結果為閱讀困難,因此將每篇文章總字數調整在350至550字之間,

另外為增進研究對象課外閱讀的質與量,同時避免因習得現行課程所產生的練 習效應,研究者選用坊間優良讀物進行改編,參考幼福(2006)出版的「發明 發現故事」,挑選四年級學童有興趣之主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故事加以改 編,再根據Idol(1987)所提出「故事圖」(story mapping)為研究藍本,使科學 故事具有六項重要的故事元素(背景、主角、引發事件、主要事件、結局、影 響),最後與教授、語文教師、特教教師討論並決定二十八篇科學故事,其中基 線期(A)與維持期(A’)皆各使用八篇、介入期則使用十二篇,研究者將科學 故事的篇名與實驗階段做適當分配,整理出科學故事順序表(參閱附錄三),而 科學故事範例詳見附錄四。

二、故事圖

本研究所使用的故事圖(參閱附錄五),係根據Idol(1987)所提出「故事 圖」為研究藍本,將故事結構以圖示與條列的方式呈現故事脈絡,透過教師示

範、引導練習,最後學生獨立使用的步驟,六項故事元素因應本研究的科學故 事改編如下:

1. 背景:故事一開始對主題的敘述。

2. 主角:主角的姓名與基本資料(如:職業、特色等,擇一敘述)。

3. 引發事件:引發主角想要解決的問題,或引發主角感到好奇的事件。

4. 主要事件:主角解決或是探究問題的過程。

5. 結局:主角發現研究後得到的結論或結果。

6. 影響:發明者、發明物對於歷史與生活帶來的影響。

貳、教學設計

本研究依 Idol(1987)的實驗教學設計與步驟,逐步引導學生故事結構策略,

從教師示範、師生與同儕之間的討論協助、最終至學生獨立練習。本研究預計每 週進行兩節課的教學,每節四十分鐘,共二十四節,教學完立即施測,預計於一 百零二年二月至四月進行。

一、教學流程

本研究分為基線期(A)、介入期(B)、保留期(A’)三個實驗階段,本研 究之故事結構教學在科學故事閱讀能力之教學設計詳見附錄八,對於各階段的 重點分述如下:

(一)基線期(A)

本階段尚未進行教學,欲蒐集基線期資料,準備八篇科學故事,學生 閱讀後進行研究者自編之故事結構與故事理解測驗,施測過程中,學生不需 故事圖的輔助,教師也不給予任何協助,一節課進行兩篇故事結構與兩篇故 事理解測驗,所需時間為四十分鐘,基線期實施流程為下圖 3-3 所示。

圖 3-3 基線期教學流程圖

(二)介入期(B)

本階段教學步驟為教師示範、師生共同討論協助至學生獨立使用,首先 教師講解影響閱讀理解的五個分項(直接理解、間接理解、推論、分析比較、

抽取文章重點大意)並示範如何找出六項故事元素(背景、主要角色、引發事 件、主要事件、結局、影響),接著讓學生先自行完成故事圖,經師生討論後 進行修正,待其完成後,教師引導學生修正故事圖六項故事元素之內容,最後 學生閱讀科學故事後,自行使用故事圖完成閱讀理解與故事結構測驗,介入期 教學流程如下圖 3-4 所示。

學生默讀科學故事 A1(4 分)

進行故事結構測驗 A1(8 分)

進行故事理解測驗 A1(8 分)

學生默讀科學故事 A2(4 分)

進行故事結構測驗 A2(8 分)

進行故事理解測驗 A2(8 分)

圖 3-4 介入期教學流程圖

(三)維持期(A’)

教學結束後於第一週進行維持期的資料蒐集,讓學生在沒有故事圖的輔 助下,進行閱讀理解與故事結構測驗。準備八篇科學故事,一節進行兩篇故事 結構與故事理解測驗,預計四節課,維持期實施流程如下圖 3-5 所示。

學生默讀科學故事(5 分)

教師講解閱讀理解五個分項

並示範如何找出故事圖中的六項元素(20 分)

學生再看一次科學故事(5 分)

學生自行完成故事圖(20 分)

學生進行閱讀理解與故事結構測驗(10 分)

教師引導學生針對故事圖錯誤之處進行修正(20 分)

圖 3-5 維持期教學流程圖

學生默讀科學故事A’1(4 分)

進行故事結構測驗A’1(8 分)

進行故事理解測驗A’1(8 分)

學生默讀科學故事A’2(4 分)

進行故事結構測驗A’2(8 分)

進行故事理解測驗A’2(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