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專業核心素養概念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專業核心素養概念之探討

第一節 專業核心素養概念之探討

一、素養之意涵

「素養」一詞在英文中或作competence 或作 literacy,原本只是簡單地定義 為具有讀、寫、算的基本能力,也就是受過教育的人。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其 概念與內涵逐漸擴大與複雜,素養又被認為是擁有某種領域或學科知識的人,後 來也被引伸為某種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能、態度或品味 (陳瓊花2004,2008)。

素養是平日的修養,是人的內在涵養,表現在外則是知識與能力(劉源俊2007,

2012),可以透過後天的培養,從學習中獲得的能力,或是經由學校教育的課程 設計、規劃與實施,從而得到的「優質素質教育涵養」,是一種可以實踐的教育 理論概念(蔡清田2011c,2013)。

美國國家素養法案(National Literacy Act of 1991)定義素養是指「個體在工作 上及社會中熟練某種程度的讀、寫、說英語、計算和解決問題的必備能力,以達 到個人的目標、發展個人的知識與潛能。」(National Institute for Literacy, 2004)

素養是具有變化性概念的用詞,會隨著社會環境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而有不同 的定義與內涵。Manzoor Ahmed (2011)歸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跨越 五十年,在不同時期對「素養」提出的三種不同概念和定義:

(一) 一個有素養的人,在其日常生活中能夠閱讀簡短的陳述與做簡單的表

12

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58 年)。

(二) 一個具有功能性素養(functional literacy)的人,可參與所有那些需要素 養的活動,讓個體與所屬群體及社群有效互動,並使個體可持續的使用讀、寫及 思考自身與社群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8 年)。

(三) 素養是一種識別、理解、解釋、創造、溝通和以及計算使用與各種情 境有關的印刷與書寫材料的能力。素養涉及了連續性的學習,使個體能夠達成自 身的目標、發展自身的知識和潛能,以及在社群和廣泛的社會中充分地參與(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2005 年)。

素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識字」的意思,即個體具備讀、寫、算和 辨識記號的能力,以適應生活環境的需要;另一類是功能性的素養,是指個體擁 有某些特定的技能,並依自我訂定的目標,以順應家庭、工作、社區等社會生活 的角色扮演;或是說達成自我設定的目標所需的基本能力(黃富順,1993;張一 蕃,1997;李德竹,2000)。

張一蕃(1997)認為只有基本的讀寫能力,只能說是單純的識能,並不足以定 義素養之內涵,必須加入一些價值的衡量,才能提升到真正素養的層次。他為素 養一詞下的定義為:「素養是個人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需具備的 條件」,此定義和功能性素養一致,他並解釋所謂的「條件」則包括了認知、技 能(行為)及情意三方面。

蔡清田(2012)指出素養兼具「個人功能」與「社會功能」,literacy 是指個人 基本生活所需、與個人相關的基本知能,例如聽、說、讀、寫、算等基本的學科 知識能力,較偏向個人功能;將知能加入態度情意價值成分考量,則可由「知能」

(literacy)提昇到「素養」(competence),個人可以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以因應當 前複雜生活的需求,符合素養之「社會功能」。

李坤崇 (2013)將素養定義為:在培養個人成為獨立個體的過程中,其內在 與外在環境互動溝通所需具備的能力,包含認知(知識與理解)、技能和情意(態 度、價值與慾望)三方面。

邱貴發 (1992)定義素養是個人對某個領域知識的瞭解程度,技能的熟練程 度以及心態。例如:數學素養是指對數學領域知識的瞭解程度,對數學技能的熟 練程度,以及對數學應有的態度。

Gidrė (2012) 認為素養是根據一個人在知識、技能、態度方面的素質,而

13

對環境做出的某種反應,也就是人在一定的程度上於某種環境中運作的能力。

Crick (2008) 將素養定義為知識、技能、理解、價值、態度和慾望的複雜組 合,從而導致有效的、體現人類在世界上特定領域的行動。

Rychen & Salganik (2000) 認為個體為了滿足複雜的需求和任務,不僅需要 知識和技能,還需要適當的情緒和態度。因此素養的概念包含認知以及動機、倫 理、社會、行為等的組合,可以說是結合知識、技能、情意、態度、信仰價值、

習慣和其他心理特質。

蔡清田(2011a)認為素養不只是重視知識(knowledge)和能力(ability),更強 調態度(attitude)的重要性。知識是素養的基礎,能力是知識應用在解決問題的過 程,態度是行動的重要先決條件,因此素養是知識、能力與態度的統整,必須經 由教育引導學習而來,以達到認知、技能、情意的教育目標之修養(蔡清田,2012) 他提出下圖來說明素養理論構念之意涵。

圖2-1-1 素養理論構念之意涵圖示 (引自蔡清田,2011b:74)

綜合學者們的研究可以知曉素養的概念會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研究者認為,狹義的素養(literacy)係指個體具有聽、說、讀、寫、算等基本 的語文溝通、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基本知識或能力,並擁有某種特定的技能,以 達到個人的目標、發展個人的知識與潛能;廣義的素養(competence)是一個人成 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過程中,培養其與內在、外在溝通的必備能力,以建立其人格 發展的基礎,在知識、能力之外應加上態度等內涵和價值判斷,幫助個體適應環 境的需要,和外界作有效溝通與互動,因此素養應包含知識、能力、態度、以及 價值判斷等多層面之統整,並且可以透過學校教育來學習,達到認知、技能、情 意的教育要素之修養,以展現優質教養、建立一個優質的社會。「competence」

之研究,不論在教育或心理領域皆已有共識(洪裕宏等人,2006),故本研究將「素

14

養」理解為「competence」,以便和多數學術研究成果一致。

二、專業素養之意涵 (一)專業之意義與特徵

專業(profession)一詞會隨著新興領域的出現,其定義範圍不斷地更新與擴 大,古代一些被稱為專業的職業,其中最重要也最典型的就是醫學和法律。十八 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新的專業需要以智慧的技能為基礎的職業,例如工程師,從 此對專業所定義的範圍變廣,指一個擁有特殊智慧技能的人 (Carr-Saunders &

Wilson, 1933)就是專業。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的職業名稱及定義中指出專業人員 是4

從事科學理論研究,應用科學知識以解決經濟、社會、 工業、農業、環境等 方面問題,以及從事理化科學、 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工程、設計、資訊及 通訊、法 律、醫學、宗教、商業、新聞、文學、教學、社會服務及藝術表演 等專業活動之人員。本類人員對所從事之業務均須具有專門之知識,通常需 受高等教育或專業訓練,或經專業考試及格者。

Profession 從拉丁字源來看,pro 是贊同,fession 是前進,有繼續不斷、終 身學習、日益精進的意涵(戴維揚,2004)。劍橋高階英語字典(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2013)對專業的定義是:1.一個人擁有需要受過良好教育和專 業訓練的工作;2.一個人長時間努力做同一種類型的工作,並且能夠熟練地處理 可能發生的任何問題。

陳奎憙(1980,2001)指具備高度的專門知能及其他特性,而有別於普通的「職 業」或「行業」者則稱之為所謂的「專業」或「專門職業」。並定義專業需具備:

專門的知識與技能;長期的專門訓練;服務重於報酬的觀念;具有獨立自主性;

自律的專業團體與倫理信條;持續不斷的在職進修。

「專業」的特色就是能將一定水準的知識和技能用於對「專業領域所涉及對 象」之服務,而這個服務對象是指個人或社會大眾(蔡淑麗,2015)。因此真正專

4 取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8814&ctNode=1310

15

業的概念,除了技能之外,必須理解人們和其所處的世界,展現出對社會的理解 和一種近乎本能的道德行為,並在專業的生涯裡保持不斷地學習 (McGlothlin, 2016)。結構功能主義的研究者認為在社會階層體系中,專業具有相當重要的功 能,故享有較高的權利與報酬 (姜添輝,1999)。沈姍姍(1997)依據功能主義理 論,認為專業是指從業人員需具備重要的知識與技能,並且對社會的功能有相當 的貢獻,因而能在社會上享有較優勢的地位。也就是說「專業」一方面具有精湛 的學識和卓越的能力,一方面是服務與奉獻 (賈馥茗,1993)。

張一蕃 (1998)指出「專業」通常是一種具獨佔性的服務工作,外行人不能 任意從事;專業人員必須具備充分的特殊知識和技能,通常需要受過高等教育;

並且有組織地結合在一起;每一種專業都有其相當的社會地位。他並歸納專業人 員的六項特質為:能運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以服務為目的而非經濟報酬、必須 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享有獨立自主權、有自律的專業團體與明確的倫理信條、

須不斷的在職進修。

吳清山 (1997) 認為專業知能、專業自主和專業倫理是專業的三個要素,三 者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專業知能係指接受長期的專業訓練,具有特定的知識與能 力;專業自主係指專業從業人能自由和獨立行使其專門知識與能力,不受他人支 配或干預的行為與態度;專業倫理則是專業人員運用其專業知能時,能遵循該有 的道德規範。

Liberman (1956) 認為一個職業之所以成為一種專業,其特徵包括:提供一 種獨特的、明確的和必要的社會服務;強調智慧技能重於體能技術;需要長期智 能的專業訓練;專業的從業人員無論是個人或團體均具有廣泛的自主權;在專業 自主範圍內,專業人員必須為其所做之判斷與行為負責;強調行業的服務性質而 非經濟收益;有廣泛的同業自治組織;須遵守明確的倫理信條。

美國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NEA)於 1948 年定訂了八項專 業的規準 (引自張鈿富,1992):一、屬於高度的心智活動,二、具有特殊的專 業領域,三、具有專門的職前訓練,四、需不斷的在職進修,五、需為永久性之 志業,六、自訂其應有的規準,七、以服務社會為目的,八、具有健全的專業組 織。

專業是社會建構出來的,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改變,是一種具獨佔性質的服 務工作,「專業」的條件包含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特定且專門知識與技術,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