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其中大班老師與小一老師(以下簡稱幼小教師)對於大班/小一新生家長 在注音符號學習、生活能力適應與整體瞭解上的整理如表 4-4-1。

在「注音符號相關學習」方面的瞭解上,所有的大班老師皆表示有瞭解。

其中在大班家長注音符號教學的部分,有 36.4%反應出大班家長對注音符號 教學方式不熟悉而不知道怎麼協助大班幼兒學習/複習的現象;但也有 36.4%

表示大班家長在家中有自己教或送安親班學習,特別是公幼老師表示大班家 長在園所未能安排正式注音教學的課程的情況下,多私下向外取得相關資 源,如:「…那其實他們就會有聯合家長說,我們就是暑假啊去學注音符號 但是他們 不會在園裡面要求老師,那因為我們也在開學的學校日,把我們的辦學理念啊,想法啊,

包括我們並不是有這樣的專業背景,就這樣子很完整的告訴他,…」(KT 市公 1-1-p3)。 在大班家長對注音符號的期待方面,所有的大班老師皆表示大班家長希望能 學越多越好,如:「…所以他們會希望自己,本身小孩升上去就是已經是會的狀況」(縣 公 2-1-p4)「家長當然是希望越多越好」(KT 市公 2-2)。另外有 18.2%的反應指出大

班家長將教導注音符號的責任交給幼稚園,所以大班家長在家中並未進行注 音教學活動的情形。

而所有的小一老師也提出相似的說法,認為大班家長在家中有進行注音 符號教學或者自行安排安親班正音課程;而在家長期待的部分,全部的幼小 教師(100%)皆表示對此有瞭解,且幼小教師認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會」注音 符號、學「越多越好」,如:「家長”聽說”小一的老師因為大部分小朋友都會了,

所以他們就會隨便教,他們都會跳著過去,所以我為了我的孩子,差人家太多,所以他就 會在暑假的時候,無論如何,他一定會送去正音班,去補,不管補多少,反正就是衝刺就 對了…」(ET 縣公 1-1-p1)。在這方面,不論是公私幼的大班老師和公私立小一 老師的看法皆一致。

而在「大班家長生活能力銜接的瞭解」這部分,其中在自理能力方面,

大班老師的總反應次數來說,有 37.5%認為大班家長在家中「多協助幼兒處 理生活事務」以及 25%認為「幼兒在家不願自己做」而不得不給予協助,但 也有 37.5%反應出大班家長願意配合老師在學校的自理能力訓練,在家中也 同樣給予類似的要求;而在作息時間的銜接協助方面,75%的大班老師表示 有瞭解,包含:少數家長無法配合幼稚園方面要求大班幼兒準時到校(有時 是家長本身的問題)、多數家長會配合幼稚園作息銜接的策略(如:要求準時 到校)等。

而相較於大班老師的樂觀態度,小一老師的反應中有 55.5%表示大班家 長在家中「多協助孩子」處理事務。認為大班/新生家長給予孩子過多生活 上的協助的小一老師,則提出三項主要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原因包含:(一) 目前父母育兒數少、(二)父母較民主會比較寵孩子、(三)再加上隔代教養,

因此會較保護孩子而給予較多的協助,如:「可能也跟家長管教,因為現在孩子少,

父母可能會教很多,可是保護的部分也多,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在執行面上就沒有很落 實,…,但就是在實踐方面就欠缺,所以有時候在自理方面就沒有很落實」(ET 市公 1-1-p1)。在作息時間與相關銜接策略瞭解方面,83.3%的小一老師表示有瞭 解,包含家長會儘量要求正常作息、會準備鬧鐘提醒起床時間等。若從家長 在家中進行作息銜接(請見第三章第一節)的比例來說,多數家長是有在配合 幼稚園進行就寢與起床的調整,有的家長甚至是自己認為重要而主動要求幼 兒早睡早起,因此,與部分幼小教師的看法是相似的。

最後,在「整體瞭解」上,表 4-4-2 顯示幼小教師認為大班/新生家長較

關注的銜接議題中,佔總反應次數一半的就是「注音符號」,可見在幼小教 師對大班/新生家長的瞭解中,「注音符號」是家長們在銜接過程中首要關注 的議題。除了注音符號議題外,在大班老師的反應資料中,有 30%認為大班 家長同時重視「注音符號與生活能力」兩大議題,而小一老師的反應中則僅 有 12.5%認為如此。特別的是,相較於對注音符號議題的重視,從幼小教師 所瞭解的大班/新生家長在銜接過程中對於生活能力問題似乎較不看重,在 大班老師的反應中僅有 10%認為生活能力是大班家長關注的議題,而在小一 老師的瞭解中,這樣的議題似乎沒有新生家長會加以關注,如「倒是沒有,家 長比較少提到(自理能力的問題),他們比較著重認知的部分,…,家長有時不是很 care 他 不會很在意(生活適應)這個部份…」(KT 縣公 1-1-p6)。除此之外,幼小教師還提出其 他大班/新生家長重視的議題,如:小學課業、英數學習、情緒適應、安全 問題、小學一年級的教師資質。可見得「重視注音學習(或小學課業)」顯然 是大班家長給予幼小教師的共同印象。

根據受訪的大班家長在面對研究者的第一個問題(「因為下學期就要進小學 了,媽媽在這過程中有沒有幫他做什麼樣的規劃或是安排呢?」)時的回答與訪談內文 整理出八位大班家長主要關注的銜接議題,結果呈現於表 4-4-2。由表 4-4-2 可知,「注音符號」佔了總反應次數的 40%,可見多數大班家長「唯一」關 注的議題就是「注音符號」;其次為「注音符號與生活能力」、「人際適應」、

「專注力的培養」等議題,皆佔 20%;特別的是,沒有一位大班家長主動表 示出對「生活能力」的關注,多是在研究者引導下描述自己的看法,其中多 數家長表示對於生活能力沒有那麼擔心的原因,是「幼稚園教的很好」、「幼 稚園老師有在注意」。可見大班家長似乎對大班幼兒的生活能力感到「放 心」。

由上可知,研究結果顯示「重視注音學習(或小學課業)」是大班家長給 幼小教師的普遍印象,從大班家長自陳的資料也顯示大班家長確實是如此,

將較於對於注音學習的擔心,家長對大班幼兒的生活能力似乎頗有信心,而 在銜接過程中不如幼小教師那麼擔心大班幼兒的生活能力;但幼小教師似乎 不這麼樂觀,反而覺得生活能力有逐漸低落的現象。可見當幼小相關人員關 注的議題不同時,因缺乏共識與目標,所以銜接結果似乎未能位三者皆感到 滿意。

小結

整體而言,幼小教師與大班家長是有一定程度的瞭解的,但是在部分細 節上由於彼此缺乏共識,對於彼此爲銜接工作所進行的努力並不瞭解。由此 可見彼此間的幼小資訊交流與工作分享機會是不足的。

相較於對大班老師的瞭解,大班家長對於小一老師在注音符號教學進度 與期待方面由於很少直接接觸(特別是長子女即將入小學的大班家長多透過 第三者等間接管道獲取小一老師教學或生活要求等相關資訊),似乎不完全 瞭解,因此多數認為小一老師會以多數學生的程度來調整注音符號教學週 數,但從受訪的六位小一老師多表示會「重頭教」、「教十週」的說法來看,

這樣的「趕課」老師似乎並非多數,但也確實有受訪的家長之學齡兒童曾經 遇到不按進度教學的小一老師而感到困擾,也因此有家長擔心「運氣差」(遇 到趕進度的小一老師)而寧願先做好「萬全準備」;或小一老師透過小一新 生的學習反應能感受到公私立幼稚園內的注音教學的努力,但對於幼稚園生 活能力的養成,觀察小一新生生活自理能力、常規習慣逐年漸弱的情形,似 乎感受不到大班老師培養幼兒生活能力方面的努力。可是,從訪談資料中可 知「生活能力」是許多大班老師在銜接過程中首要重視的,其重要性甚至更 勝於認知學習。可見,幼小教師彼此雖然並非完全不瞭解,不過以小一老師 多透過「觀察」小一新生的學習與生活適應情形或自己的認知瞭解大班老師 的情況下(見第三章第三節),或接觸機會不多的情況下,對於彼此的瞭解可 能是表面的,甚至與實際狀況有差異的。

可見雙方缺乏交流與商討共識,彼此猜測的結果,導致「跨階段」間的 合作難以產生,這樣的「僵局」對於幼小銜接過程中的大班幼兒/小一新生 並沒有任何好處。因此,在幼小銜接關係人對彼此在銜接過程中的努力未能 有正確瞭解的情況下,可能造成彼此的誤會或相互的質疑,而這樣負向的情 感關係或刻板印象是不利於銜接相關人員間的合作的。此外,在三方未能形 成一個良好的合作關係的情況下,重複的學習內容、非漸進式的自理能力與 常規的要求等不連續的經驗將會直接影響銜接過程中大班幼兒/小一新生的 適應結果。

因此幼小銜接人員間彼此相互理解與互動的管道是絕對需要被儘快建 立起來,也唯有此橋樑被搭起的前提下,Kagan 所強調的「幼小經驗的連續」

之目標才可能被實現。

第五節 幼稚園大班老師、小一老師與幼稚園大班家長對彼 此與所進行的銜接活動的觀感

本研究中,嘗試瞭解受訪者對幼小銜接相關人員間的情感關係,希望從 中探究幼小教師與家長交流互動良好與否,以及對於彼此的感受如何影響銜 接工作的進行。本節蒐集受訪者對於另外兩類銜接相關人員所進行的銜接活 動的觀感,並嘗試以另一方的描述性資料對照期間的異同。從訪談資料中有 多數受訪者談到對於教育局(部)政策或規範的的觀感,因此納入討論。本節 分為三個部分:(一)對幼稚園/大班老師的觀感;(二)對小學/小一老師的觀 感;(三)對大班或新生家長的觀感;(四)對教育單位的觀感。分析架構呈現 於圖 4-5。

的觀感 對教育單位注音符號進度安排的

對教育單位的其他感受

對教育單位的其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