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國內高齡環境需求與國外政策趨勢評析

第三節 小結

台灣從高齡化、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的急速轉變過程中,是否 足以提供一個符合長者需要的友善、支持、尊重與可近的生活環境,

以預防及延緩老化並獲致最大身心健康的機會?本研究釐清擬解決 課題包括:整合社區及都市之友善環境尚待提昇、支持健康照顧環境 之空間品質不足、亟須建置符合特殊身障需求空間、亟須建置符合心 理認知障礙者需求空間、法令政策亟待更新與整合、生活空間輔具應 用亟須強化等。

本研究參考已邁入超高齡社會之日本經驗,在整體政策架構層 面,以實現在地老化之安全安心社區體系為目標,地區相互扶持的長 期照護架構及理念透過「地區總括性支援體系」、「活化社區共同體」

及形塑「自助、互助、共助、公助」精神三方面,成為支持高齡者在 地區自立生活的重要基礎。並透過健康預防、長期照護服務、醫療服 務、生活支援、整備居住環境等五大面向來實現。

有關整備居住環境方面,亟須跨領域整合高齡友善環境法令及政 策為基礎,達成硬體環境與軟體照顧法令制度相輔相成,福祉服務的 在宅化與一體化;並且推動社區無障礙生活圈實現Aging in Place

(在宅老化)的願景,建構一個理想的居住與居家醫療合作的地區總 括性支援一體化的生活環境,規劃高齡者徒步可達的生活範圍內(例 如都市部約莫人口2萬人的中學學區範圍),首先以「住宅」為基本,

於地區設置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家長期照護支援設施為核心,配置無障 礙的小規模集合住宅及團體家屋,提供全天候所有照護服務的地區據 點,有24小時訪視照護、夜間的訪視照護、365天當日來回照護、365 天三餐的送餐、24小時對應的呼叫支援等,長者可居住在自宅中接受

82

以上各類照顧服務。同時,在自己家生活有困難的高齡者可就近移居 到小規模集合住宅及團體家屋,接受長期照護服務。既可維持與家 屬、鄰居之間的交流,春節等團圓的時節可回到自己家中團聚,來營 造高齡者可維持自己生活品質的居住環境。

有關都市管理及建築環境因應策略方面,日本於2011年正式進入 人口減少趨勢,且伴隨著財政困難與高齡化問題,建築與都市也被迫 面臨巨大的變化與改革。這樣的背景下,公共設施的統合與調整,以 及機能重新檢視有其必要性,空房率增加的因應對策也越顯重要,建 築與都市的重新規劃也形成建築專家所肩負的新職責。

因此提出「集中統整與廢除創造新價值」之觀點。簡而言之,日 本逐步趨向「人口的老化」與「設施的陳舊化」兩種並存困境,高齡 化社會使得人口結構產生變化之後,從前必要的設施可能不再需要,

高齡社會所需的設施應具備新的功能,設施加速老舊中,昔日人口漸 增的時代下衍生的各式各樣完善化的建築物與基礎設施,也面臨改朝 換代的景況。對於設施的重新配置,堅持「四項基本方針」,包括不 再建構新公共設施為原則、減少現有公共設施的更新、落後的公共設 施成為統整與廢除的標的對象,並針對公共設施應進行統整且一貫性 的管理。

第一項策略是縮小設施增加額外附加價值,針對公共設施的統整 與廢除進行檢討,對未來財政狀況進行推估,設若五十年後約有預算 不足,可推算約有三分之二的公共設施應該要廢除,再假定小學生及 高齡年長者日常徒步可移動距離為1.5km,在地圖上描繪出圓形,將 公民館、福利設施及托兒所集中於小學內,並提出將34座設施的功能 統整於15座設施。再運用公共設施管理(FM)及改善策略,將現有目前 的公共設施就功能加以變革,例如試著將小學與公民館整合,學校內 部成為地域中大人們的經常停駐的場所,也可以守護孩童的安全。而

83

開放給一般民眾的圖書館,似乎也形成了居民與孩童間的新社區交流 園地。

第二項策略是活用老舊設施以民營化重生。針對公共設施的陳舊 化及空屋率節節攀升下大量的無人居住的民間住宅,以都市治理的角 度掌握全市的全部公共設施,進行重新配置計畫,公共設施並非按各 部署進行縱向管理,而是橫跨組織掌握橫向關係,建立高效率的重新 配置計畫,期能對於老舊化設施及剩餘空間的再生利用發揮作用。策 略包括身障者福利設施的媒合與民營化機制,協調老舊且已拆除的托 兒所空地,提供老舊身障者福利設施的進行重建,並將設施的營運任 交民間來處置,以減輕市府的財政負擔。其次,推動閒置空間的轉用、

挪用等媒合措施。例如將市內保健福利中心的閒置空間引入郵局的設 置。以及全棟空屋的實況調查,推行「空屋銀行」措施,將物件情報 進行公開的方式,只要搭配買賣或租賃契約,空屋持有者也能獲得售 屋利得與房租收入,空屋也能成為容納來自都市的移住意願者的天 地。

第三項策略是強化設施整修與都市重整,以日本富山士施行「迷 你便捷都市」的成功案例,解決了高齡化社會交通弱勢者日漸增多,

改善其無法自行開車的不便性;避免因人口的分散造成行政負擔成本 過大,但因人口減少導致稅收的減少卻不足以支應的困擾;以及挽救 市中心街道的衰退可能帶來市府財政基盤的崩壞危機。此外,以「串 條和丸子」的構想來提升公共交通便利性,將主要行駛的站名和巴士 站周邊稱作「丸子」,而串聯起這些的站的為鐵道及巴士(稱之為串 條),每個丸子的面積,就車站而言約為半徑500m2,就巴士站而言為 300m,此範圍內大多數的都市機能可在這丸子區塊中取得利用,只以

「徒步」及「公共交通」方式,就能到達目的地。前述策略已有效減 少人口外移數量,吸引入住市中心人數增加。市府目標為在20年後要

84

將全市人口的四成以上集中在這些丸子區塊中,就交通建設、居住環 境及都市財政三方面並進,提昇整體的治理效能。

最後,日本高齡者照護福祉設施的變遷,已朝向結合社區資源的 高齡福利機構的小型多功能居家照護設施。「小規模、多機能服務」

制度係指採「橫向水平」整合的解決策略,一個設施能對有限的使用 者提供複數種類的服務,包括日間照顧、住宿機能的喘息服務、或是 居住機能的團體家屋等。其最大優點是不會因為使用者的身心機能退 化、罹患失智症或家庭中照護人力變化等狀況,必需轉換到另一個福 祉設施。在可以依照使用者及營運管理單位的狀況,自由地調整提供 具彈性的各種服務的政策支持下,使用者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保持 生活及照護的連續性,落實就地老化的目標。

8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