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層級分析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士論文 (頁 61-70)

第三章 分析模式之建立

3.4 層級分析法

層級分析法(AHP)為 1971 Thomas L. Satty 所發展出來的一套決策方法,

主要應用在不確定(Uncertainty)情況下及具有多數個評估準則(Criteria)的決 策問題上,利用決策制訂時的特徵與層級結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可以同 時擷取、整合多數專家的意見,確立目標範圍,限制條件和替代選擇。層級 分析法的目的即為「將複雜的問題簡化」,經由不同得層面加以層級分解,透 過量化的判斷覓得脈絡後,再加以綜合評估,提供決策者充分資訊,最後再 由決策者對評估標的及基準之成對比較矩陣加以運算。以下將就層級分析法 之特性、基本假設、操作步驟及優缺點做說明。

一、層級分析法之決策特性:馮正明、李穗玲於「由決策習慣探討AHP 之評 估方法」【21】文中針對層級評析法之決策特性,之說明如下:

(一) 結構性:評估標的、基準的設定具有層級架構,將人之條列式決策 思考習性,組構成具有系統層級結構之思考架構。由上制下逐一計 算標的、準則間之重要度。

(二) 複雜得尺度:以九種尺度表達兩標、兩準則間彼此成對比較的評比 尺度,以此代表人類的選擇偏好可被切割係分成九種程度差異。

(三) 理性的成對比較:層級分析比較成對的處理過程,可使受訪者更合 乎理性,使選出之基準無邏輯上之錯誤。

(四) 加權平均值:以加權平均值整合不同決策者的認知,及平均決策者 對各基準之權重值。

三、層級分析法之基本假設:鄧振源、曾國雄於「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 應用」【20】【27】文中針對層級分析法之假設提出共有九項,茲說明如 下:

(一) 一個系統可被分解成許多種類(Classes)或成分(Components),並形成 有向網路的層級架構。

(二) 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之要素間均假設具有獨立性(Independence) (三) 每一層級內的要素,可以用上一層級內的某些或所有要素作為評

準,進行評估。

A

B2

B1 B3

C5 C6

C4 C7 C8 C9

C2 C3

C1

方案 1 方案 2 方案 3

(四) 比較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成比例尺度(Ratio Scale)。

(五) 成對比較後,可使用正倒值矩陣處理。

(六) 偏好關係滿足遞移性(Transitivity),不僅優劣關係滿足遞移性,同時 強度關係亦滿足遞移性(A 優於 B 二倍,B 優於 C 三倍,則 A 優於 C 六倍)。

(七) 由於偏好關係欲完全具備遞移性並不容易,因此容許不具遞移性的 存在,但須測試其一致性(Consistency)的程度。

(八) 要素的優勢程度,經由加權法則(Weighting Principle)而求任何要素只 要出現在階層結構中,不論其優勢程度是如何的小,均被認為與整 個評估結構有關,而並非檢核階層結構的獨立性。

四、層級分析法之操作步驟:

步驟一:界定評估問題與研究目的。進行層級分析法運作時,應該對於 問題所處之系統儘量詳加瞭解分析,將可能影響問題之因素均 納入問題中,同時決定問題之主要目標。

步驟二:建立層級架構。此階段依決策問題的整體目標、標的、評估準 則與替代方案以建立起整體決策完整關係的層級架構,如圖3.1 所示。

圖3.1 AHP 層級結構圖

而其在評估準則以及替代方案之產生可應用群體腦力激盪法、德菲法等 方法萃取出較重要之評估準則與替代方案,且每一層級中各評估準則之間具 有獨立性。在理論上,層級結構之階層數以及同一階層之元素個數,可依據 系統之需求定之,不過依照 Satty 建議為避免決策者對準則之相對重要性的 判斷產生偏差同一階層之元素數最好不超過七個。在進行部分研究時,常因 研究之特性與需要,可將此一類型之層級關係加以修正為具有部分關係之層 級結構,如圖3.2 所示。

圖3.2 AHP 層級結構圖(部分)

步驟三:建立各層級之成對比較矩陣。針對某層級之下要素間進行成對 比較時,應以上一層級所對應的要素作為評估基準,以進行要 素的成對比較。而成對比較是由評比尺度來表示,依 Saaty 建 議評估尺度可劃分為1 至 9 分的來做為決策者之主觀判定值,

層級分析法之評估尺度通常採用名目尺度(Nominal Scale)的形 式表示之,評估尺度基本劃分為五項即「同等重要」、「稍重要」、

「頗重要」、「極重要」、及「絕對重要」,並給予名目尺度1、3、

5、7、9 之衡量值;另有四項介於五個基本尺度之間的中間值,

並給予2、4、6、8 之衡量值,共九個評估尺度,層級分析之評 估尺度值與意義,如表 3.1 所示。若某一層級中共有 n 個準則 時,則決策者必須進行 n(n-1)/2 次的成對比較。成對比較所採 用的數值為 1/9,1/8,1/2,1,2,8,9,將要素比較結果的衡量置於成 對比較矩陣A 的上三角形部分,而下三角形部分的數值為上三 角形部分相對位置的倒數,即

ij

ji a

a = 1 且主對角線為要素自身 A

B2

B1 B3

C5 C6

C4 C7 C8 C9

C2 C3

C1

的比較值,故均為1,如下成對比較矩陣 A(3.4)所示:

⎥⎥

⎥⎥

⎢⎢

⎢⎢

=

n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2 1

2 22

21

1 12

11

(3.4)

表3.1 AHP 評估尺度意義及說明

評 估 尺 度 相對名目尺度的定義 說 明

1 同等重要 兩比較方案的貢獻程度具同等

重要性;等強

3 稍重要 經驗與判斷稍微傾向喜好某一

方案;稍強

5 頗重要 經驗與判斷強烈傾向喜好某一

方案;頗強

7 極重要 經驗與判斷非常強烈傾向喜好

某一方案;極強

9 絕對重要 有足夠證據肯定絕對喜好某一

方案;絕強 2,4,6,8 相鄰尺度之中間值 須要折衷值時

步驟四:求解特徵向量與最大特徵值。為檢定成對比較矩陣A 是否符合 一致性與求得各準則的權重因此必須計算出特徵向量與最大特 徵值。Satty 提出(1)行向量平均值的標準化(2)列平均值的標準 化(3)行向量和倒數的標準化(4)列向量幾何平均值的標準化等 四種計算方法,以下將利用列向量幾何平均值的準化簡介特徵 向量與最大特徵值之求法:

假設成對矩陣

[ ]

⎥⎥

⎥⎥

⎢⎢

⎢⎢

=

=

nn n

n

n n

ij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2 1

2 22

21

1 12

11

(3.5)

S S W

S S

S S

n i

a a

a S

i i

n n in i

i i

/

...

...

2 , 1 , ) ...

(

2 1

/ 1 2

1

=

+ + +

=

=

×

×

×

=

所得之特徵向量即為相對應之權重,最大特徵值求法則是將成對比較矩 陣 A 乘上以求得之特徵向量 W,則得一新的向量,再求兩者之間的平均倍 數,即為最大特徵值。

步驟五:一致性檢定。當成對比較矩陣A 為正倒值矩陣時,對於決策者 在成對比較時能達到前後一致的情況是不容的,因此需要進行 一致性檢定,即利用一致性指標及一致性比率,來檢查決策過 程所構成的成對比較矩陣之一致性。然而就整個階層觀點而 言,亦應滿足一致性的要求,可以整個階層的一致性表示。其 一致性指標之定義公式如下:

(1) 一致性指標(C.I.)

) 1(

. 1

. max n I n

C

= − λ (3.6)

當 C.I.=0 表示前後判斷完全具一致性;C.I.>0.1 則表示前後判 斷不一致;一般當C.I.≤0.1 時,為可容許之偏差。

(2) 一致性比率(C.R.):

C.R.=C.I./R.I

若C.R.≤0.1 時,則一致性程度達可接受的水準。

R.I.為評估矩陣的隨機指標(Random Index),其值隨矩陣階數的 增加而增加。R.I.值如下表 3.2 所示:

表3.2 R.I.值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1.48 1.56 1.57 1.59

(3) 整體一致性

∑∑

∑∑

= = +

= = +

= h j

n

i

j i ij h

j n

i

j i ij

ij ij

R W

U W R

C H

1 1 , 1

1 1

1 ,

.

. ,當 J=1 時,Wij=1 (3.7)

步驟六:整個層級權重的計算。各層級要素間的權重計算後,再進行的 計算。最後依各替選方案的權重,以決定終目標的最適替代方 案。若為群體決策時,各替代方案的權重可以加以整合。根據 以上各主要步驟的描述,層級分析法的處理程序如圖3.3 所示。

圖3.3 應用 AHP 的流程圖

規劃群體 問題描述

問卷設計

決策群體 問卷填寫

決策群體

影響要素分析

建構層級結構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計算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求取一致性指標

求取各層級 C.I.綜合值

求取 H.C.R.值

替代方案加權平均

替代方案之選擇

C.R.<0.1

H.C.R<0.1

四、層級分析法應用之優缺點:

層級分析法之優點:依據 Saaty 的說明,建立層級結構具有以下的 優點:

(一) 利用要素個體形成層級形式,易於達成工作。

(二) 有助於描述高層級要素對低層及要素的影響程度。

(三) 對整個系統的結構面與功能面,能詳細的描述。

(四) 自然系統都是以層級方式組合而成,是一種有效的分析方式。

層級具有穩定性(Stability)與彈性(Flexibility);也就是說微量的改變能成 微量的影響,同時新層級的加入,對依結構良好的層級而言,並不會影響整 個系統的有效性。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士論文 (頁 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