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巡迴輔導支援服務需求研究

在融合教育體制下,須依賴巡迴輔導教師的專業協助,才能促使融 合教育提升成效,因此,巡迴輔導教師是推動融合教育重要的推手,而 本節次就是透過相關文獻探討,分析、整理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支援服 務時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衍伸出的需求,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內 容說明如下:

一、 巡迴輔導教師之困境與支援服務需求

巡迴輔導教師由於職務上的需要,必須來往於巡迴輔導學校之間,

採例行性、機動性且花費較多時間才能到達教學地點。另外還必須依據 個案情況提供相關支援服務,如提供諮詢服務、直接教學服務、與普通 班教師溝通合作等,以及協助校內及他校之行政業務推動。巡迴輔導教 師其服務內容、對象和涵蓋範圍廣泛、服務學校數眾多,且每年服務學 校皆有可能變動;上述因素都使得巡迴輔導教師其所需提供服務內容複 雜度和難度提高。由此可知,巡迴輔導教師在執行任務時除須具備豐富 的特教知能,扮演多種角色外,實務上亦有其能力有限或面臨現況問題 等。因此,實有必要針對其需求和不足之處,予以瞭解和協助。

以下將針對巡迴輔導教師在提供支援服務時,所面臨的支援服務困 境、實務狀況,以及巡迴輔導相關文獻整理歸納後,加以分析、探討巡 迴輔導教師支援服務需求為何。

(一)服務時間及服務個案量

李永昌(2001)綜合1986、1994、2000年三次視覺障礙學生混合教 育的評鑑結果,指出巡迴輔導老師有巡迴輔導時間以及次數不足的問題。

另外視覺障礙巡迴輔導教師個案量的負荷過重,會影響教學時間及諮詢 服務的次數(莊慶文,2001;劉芷晴,2005)。

巡迴輔導教師服務多少個案量才適切?目前尚無定論。而國內在服

29

務個案人數部分,賴怡君(2006)研究指出有將近32.8%的巡迴輔導教師 期望服務的個案量為10名學生,與張乙熙(2011)巡迴輔導教師期望服 務個案量約8到10人相近;但是回歸實際層面,賴怡君(2006)表示每位 教師仍得服務平均13名學生左右;甘佳茹(2013)則指出,中部地區巡迴 輔導教師服務學生人數則是6到10位左右,張小芬(2006)巡迴輔導現況 研究結果顯示教師需服務人數是9到15人,然而曾恆靜(2008)研究學前 教育階段的巡迴輔導學生人數個案量,更是超過20人,顯見學前教育階 段的巡迴輔導教師負擔格外的嚴重;而美國視障巡迴輔導教師服務學生 數平均約15至20人左右,大多數教師都認為這樣的個案量太多,以致無 法提供學生所需的服務(Strumwasser,1988)。

張乙熙(2011)、許嘉家(2008)、莊慶文(2001)、劉芷晴(2005)、

賴怡君(2006)、蘇麗華(2012)等人研究皆認為服務案量過多,將造成巡 迴教師一定的負擔及需求。然而隨著國內教師對障礙學生的認識以及鑑 定的普及化,身心障礙學生人數逐年攀升;因此巡迴輔導教師個案量有 不減反增的情況,導致巡迴輔導教師時常分身乏術,所以往往都無法提 供個案足夠的時數和服務次數。

(二)多元服務類別

張小芬(2006)、陳姿君(2008)研究結果發現,有七成以上的巡迴輔 導教師所服務的障礙類別數不超過三類,然而賴怡君(2006)研究結果 卻是巡迴輔導教師服務超過三種障礙類別以上。顯示出巡迴輔導教師,

在面對、因應多元類別學生的實際狀況時,所需要的服務內容將更佳的 廣泛、資源整合費時、必須提供更多的服務次數(張乙熙,2011;蘇麗華,

2012)。而蒲瑞娟(2012)同樣也指出巡迴輔導教師會因為其服務障礙類別 多元化,而對其所提供的支援服務感到有所負擔。然而陳心怡(2008)

研究結果卻是巡迴輔導教師所服務障礙類別數量的多寡,對支援服務的 需求沒有太大差異,與許嘉家(2008)、賴怡君(2006)、蘇麗華(2012)

30

研究則認為學生多元的障礙類別以及過多的案量,是造成特教巡迴輔導 教師的感到困擾和有壓力的重要因素呈現極大差異。

有鑑於服務障礙類別數多元,造成巡迴輔導教師感到困擾和分身乏 術,影響到教學品質,陳姿君(2008)、許嘉家(2009)建議,若能依學生 障礙類別,分類巡迴輔導,讓教師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教材和應用評量、

測驗等工具,將可有效減輕巡迴輔導教師支援服務的負擔和壓力,提升 服務品質。

(三)教學年資

Luckner和Miller(1993)研究中指出,擔任聽障巡迴輔導教師的教 學年資平均是7.3年,且有66%的教師具有碩士學位,教師們有豐富的教 學經驗和足夠的專業知能。Reed(2003)的研究顯示,擔任巡迴輔導教 師的年資則有4到16年。而國內甘佳茹(2013)、廖永堃和魏兆廷(2004)

研究發現,大多數巡迴輔導教師雖是合格教師,然而70%以上的教師其教 學年資是五年以下,甚至還有部分教師是第一年擔任巡迴輔導教師。黃 嘉紋(2008)研究即指出年資較淺的教師的比資深的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

診斷與多元評量等方面有較高的需求,因此國內巡迴輔導教師存有年資 偏低之現況,更需要教育行政當局給予更多的教育訓練和行政支援,以 補足教師專業不足之處。

(四)專業背景

雖然,近年國內研究顯示,特教教師有近八成具有合格特教專業背 景(陳姿君,2008),然而黃嘉雯(2008)研究卻指出,特教系所畢業的巡 迴輔導教師比只修畢特教學分教師在行政、教學知能、評量、甚至班級 經營部分有更高的需求。而陳麗琳(2008)亦表示特教系所畢業的巡迴輔 導教師比修畢特教學分巡迴輔導教師更有行政支持上的需求。可見即使 巡迴輔導教師們本身具備特教專業背景,但在提供支援服務時,仍面臨

31

許多困境和無法有效改善之情況。由此可知,國內巡迴輔導教師的專業 能力並未隨時代變遷和工作之狀況,持續加強補足和更新,故有較不足 之情況。

(五)交通安全

巡迴輔導教師需來回移動到各校服務,所以除了教學時間外,交通 上的費時以及路程的安全性,亦是巡迴輔導教師困擾和顧慮之處(李永 昌,2001;張小芬,2006;廖永堃、魏兆廷,2004)。此外,國內研究甚 至顯示,有將近四成的巡迴輔導教師不願意繼續從事巡迴輔導工作的主 因就是交通費時、沒有相關的旅程保險、交通費補助也不夠合理,造成 巡迴輔導教師在交通上多餘的經費支出,因而影響到巡迴輔導教師的任 教意願(賴怡君,2006)。

在現行巡迴輔導體制下,因為交通安全衍伸出許多問題,舉凡巡迴 輔導教師為交通安全感到困擾不安,花費許多時間至另一校服務,舟車 勞頓之餘,授課時數卻未降低,以及長期服務他校,鮮少有機會與同事 互動,造成孤立感等問題,將形成巡迴輔導教師心理負擔和壓力,因此 該如何改善這個巡迴輔導制度的先天性困境,值得深入研究、探討,故 本研究因此將交通內涵併入評量以及其他需求中探討。

二、支援服務需求之相關研究

巡迴輔導教師除了提供高頻率的支援服務外,對教學、行政、評量 亦有高度需求程度,尤其是評量、診斷部分的需求程度最高(陳享連,2010;

黃嘉紋,2008)。而許嘉家(2008)研究結果顯示,多元的評量、評量成績 的計算,以及課程輔導時數有限、教師專業能力不足等影響教學輔導成 效,的確使巡迴輔導教師感到困擾。此外,陳奕宇(2012)和賴怡君(2006) 皆指出巡迴輔導教師常感到行政支持不足之情況。而蘇麗華(2012)研究 除了指出巡迴輔導教師所屬學校行政支持匱乏外,也表示教師對專業知

32

能有不足的困境,顯示出巡迴輔導教師雖具有專業能力,但面臨一定的 個案量、課程安排、評量的提供與應用上仍有一定的需求和壓力。

在家教育教師所服務的障礙個案程度,均屬重度以上。教師除了本 身的教育專業素養之外,更需要教育局處提供相關醫療保健知識的研習 及相關團隊支援,尤其對行政支援上有高度的需求(陳麗琳,2008)。

而張毓第(2002)調查資源班教師教學支援相關議題結果顯示,資源 班教師認為其所需要的行政支援部分為:主管行政單位應協助宣導資源 教室理念以及相關人員必須對資源班的班級經營給予支持和認同感;教 學支援部分,則認為書面資料應該簡化,減少行政工作負擔等。從研究 結果可知,特教教師們在教育實務現場上,常感到缺乏行政教育單位支 援以致分身乏術,如長此下去將可能影響特殊教育品質,值得關注之。

廖永昆和魏兆廷(2004)提出國內不分類巡迴輔導在實施上有以下困 境:巡迴輔導教師與接受服務學校端的相關人員溝通不足,彼此配合度 不夠;服務時數不足、課表排定困難;以及在交通耗時、教師對交通安 全有所擔憂等現況。此外,巡迴輔導教師表示,他們工作常面臨時間不 足、需要和不同專業領域人員合作、交通時間費時,以及工作量大和缺 乏行政上的支持之挑戰(Luckner& Howell,2002)。

蘇麗華(2012)研究學前巡迴輔導教師後指出教師之困境主要有,在 實務性工作壓力部分有:學生數多、排課困難、時間與交通壓力、工作 繁雜感到壓力、所屬學校行政匱乏;溝通與諮詢困境時間不足;接著是 輔導建議的執行與配合度問題;以及因為學生障礙類別多、學生個別內 在差異大,以致教師感到專業知能、教學技巧不足等。

陳享連(2010)針對行政支援部分指出,巡迴輔導教師在服務過程常 缺乏行政支持、以及巡迴輔導制度、和跨教育階段缺乏聯繫機制,使得 學生狀況無法縱貫性的提供給下一階段教師等狀況。

曾瑛楟和劉明松(2006)研究台中縣學前巡迴輔導教師執行工作所遭 遇之難處有,服務學生人數多,巡迴輔導區域過大、無法因應學生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