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作坊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工作坊

本節就工作坊起源、工作坊意涵與工作坊相關研究做詳細說明。

一、工作坊起源

工作坊(workshop)是一外來用語,在<朗文當代大辭典>上,workshop 有兩種意 思:一是作坊、小工廠;另一是研討會、專題討論會(李安明、陳怡安、謝婉琪,2012)。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 http://dict.revised.moe.edu.tw/)中定義工作坊是由數人組成

以從事專門技術表演的團體,或指該團體工作的場所。

工作坊源自於現代建築設計領域,這種教學模式最早起源於德國魏瑪建立的包 豪斯學院(Staatliche Bauhaus,1919-1937),此學院為現代設計的先驅。包豪斯學院倡 導的技術與藝術並重、理論與實踐兼俱的教育理念迄今影響世界建築設計教育,其 教學過程有如「工廠學徒制」,強調學生身份是「學徒」,教師則扮演負責理論專業 教育的「形式導師」與協助輔導實踐的「工作室師傅」。因為學生實踐技術與手工藝 課程的環節需要特定場地,因此學生日常平時實踐技術的空間-「工作坊」,逐漸成 為包豪斯學院實踐教育的核心,故以此形成的實踐模式也叫做「工作坊教學模式」(姜 雪、劉春陽,2010;劉禹、王來福,2009)。

工作坊(workshop)是一種方式用來促進不同立場、族群的人探討問題、思考主 題與讓彼此相互交流的教學法。大致執行的方式是由某個專業領域的主講者指導 10 至 20 人左右的成員,透過活動、討論的方式,去探討與實踐某個議題。主要的工作 細節如下:訂計劃、設定步驟、訂定具體任務與策略、預期成果、展示最終成果、領 導與決策、團隊交流合作等。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透過相關團體的參與、學習與討 論來激發彼此思考,產生理念,形成某種成果(李安明等,2012;姜雪、劉春陽,2010)。

工作坊教學模式原是應用在現代建築設計領域的,但是近年來逐漸應用在非設 計領域是因其最大優勢在於提供知識與技術並重,理論與實踐兼俱,能讓學生將所 學理論與知識融會貫通,這樣的過程在其他教學模式較無法達到。再者,大多數專 業的基本培育重點也是「以實踐為前提,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滿足學生在實 際工作上的需要」,這與設計專業領域培育學生注重之處幾近相同。於是乎,這樣的 以學生為核心,由教師來引導的工作坊教學模式,不僅是適合在設計為主的專業中 實行,在其他的專業也可以實施(劉禹、王來福,2009)。

工作坊是透過公眾參與的方式,提供成員思想上的碰撞、公開各自想法,也是 彼此建立共識的平台,在思想討論交流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工作坊的教學模式 逐漸開始傳播開來(周毅剛、袁粵,2006;黃文翠,2009)。現今工作坊教學模式在

台灣應用在各種領域,如兒童藝術體驗、高中生學習人際溝通、培訓冒險輔導種子 教師、校長專業發展、護理人員 PBL 的學習、文化創意企劃人員職能融入、養護機 構長者學習手工藝、教育社會大眾生態與環境保育等領域(江展溢,2011;李安明 等,2012;吳韋伶,2014;洪瑋蔓,2012;黃柏涵,2014;葉子萃,2014;陳安琪,2014;

蕭淑貞、黃玉珠、王月英,2007),都以工作坊教學模式來傳達各領域的知識與訊息。

二、工作坊意涵

工作坊根據團體動力學理論,以 8 至 15 人為適宜參加人數,參加人數明顯較少。

工作坊之所以名稱有”坊 ”一字,是因為與大量高產出的「工業生產模式」相反,反 而是極其相似少量低產出的「手工作坊生產模式」,故而得其名。工作坊的形式與組 織以靈活為著稱,基本上是以在某一領域有豐富經驗與知識的主講者為核心,在其 帶領之下,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設計,如提問、討論、活動、體驗、分享等形式,共 同研究某一議題。工作坊的時間與地點安排更為靈活,工作坊實施時間少則三小 時,多則五天;場地可在正式的會議室、學校,亦有可能在某人家中或旅遊景點,時 間與地點的彈性很大。再者,工作坊探討的話題多有針對性與主題性,許多時候,這 樣聚焦針對主題的討論,可以做較深入的探討與剖析,讓參與者對主題的內容產生 較宏觀的見解與視野(黃文翠,2009;趙麗敏、鞠瑞麗,2006;蕭淑貞等,2007)。

以下是本研究者從文獻裡整理出各學者對「工作坊」一詞種種不同的定義,如 以下附表 4:

表 4 工作坊定義彙整表 工作坊定義彙整表

年份 學者 定義

1994 蔣欣欣、馬桐齡 藉由小團體的經驗,透過領悟來探索內心的問題,以 達到個人成長之目的。同時,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成 員間彼此相互尊重以利自我探索,轉化學習,探究彼

表 4(續)

年份 學者 定義

此內心深處情感、價值觀與態度。

1999 Brooks-Harris

&Stock-ward

是短期密集的學習,強調小組成員互動、積極投入參 與、嘗試能力拓展、培養問題解決能力、行為改變和 應用新知識。

2006 周毅剛、袁粵 是一種須當場作練習且密集討論的集會

2010 張楚鶯 最初是一種用來研究專題的學習方式,後來逐漸發展 成一種實踐教學的模式。注重技術與藝術兼俱,學習 者如學徒,學習過程採師徒制,將所學實踐於特定場 地與空間。

2010 姜雪、劉春陽 相關的群體以開放的討論來刺激思考、彼此共同參 與、相互學習、產生理念,以獲得成果來證實其價值。

2012 李安明、陳怡 安、謝婉琪

是一種專業組織團體,透過不同方式,如活動、討 論、演講等,讓不同立場、族群的人們互相探討、交 流彼此思考。

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看法,本研究者認為「工作坊」是一種專業短期密集的學習,在一特 定的空間,針對某一專題,透過不同的方式,如活動、討論、練習等,讓不同立場、族 群的人能夠自我探索、共同參與、相互學習、產生理念並應用新知識。

三、工作坊相關研究

工作坊源自德國魏瑪建立的包豪斯學院,且逐漸演變成工作坊教學模式後,已 廣泛運用在各種領域,例如兒童藝術體驗(葉子萃,2014)、高中生學習薩提爾模式

人際溝通(陳安琪,2014)、培訓冒險輔導種子教師(洪瑋蔓,2012)、校長專業發展(李 安明等,2012)、護理人員 PBL 的學習(蕭淑貞等,2007)、文化創意企劃人員職能融 入(吳韋伶,2014)、養護機構長者學習手工藝(江展溢,2011)、教育社會大眾生態與 環境保育(黃柏涵,2014)等領域。本研究基於研究主題為九型人格工作坊,將工作 坊的相關文獻整理於表 5。

表 5 工作坊相關研究整理表 工作坊相關研究整理表

作者(年代) 研究結果 蕭淑貞、黃玉

珠、王月英(2007)

依行動研究法進行研究,並以工作坊教學型式幫助護理學系碩 士班學生體驗以問題為基礎學習(PBL)課程,同時探討此工作坊 的教學策略及評值。工作坊讓老師更了解學生特質,並更能給 予學生適當回饋。

江展溢(2011) 針對台北市私立老人養護所之住民,進行實地訪談研究,發現 長者參與手工藝工作坊活動後,他們的生心理健康、社會互 動、經濟來源、活動能力與孤獨感皆有明顯的改善,且有效提 昇長者的生活品質。

洪瑋蔓(2012) 受訪者在冒險輔導培訓工作坊中經驗到自我覺察,其中包含了 在工作與工作關係上的覺察以及個人的覺察,同時也改變了他 們在學校輔導工作上採用的方式。

李安明、陳怡 安、謝婉琪(2012)

研究透過平衡計分卡的概念建構屬於國內校長專業發展工作坊 評鑑指標。而評鑑指標系統權重,以學習與成長構面權重最 高,財務構面最低。

吳韋伶(2014) 研究者設計出文創企劃職能融入的文創納福工作坊,並以行動 研究方式來驗證此方案的成效性,發現此方案對生涯自我效能

表 5(續)

作者(年代) 研究結果

與求職意願上產生影響。

黃柏涵(2014) 研究對象是石門水庫集水區居民,透過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工 作坊調查居民對工作坊內容的認同度與了解程度,發現居民對 於工作坊的內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認同。

葉子萃(2014) 兒童藝術工作坊的教學團隊,在領導者角色、運作模式、情感 支持以及共同願景等面向,具有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特質,且 參與兒童藝術工作坊的學生在藝術創作思維與學習態度方面獲 得改變。

陳安琪(2014) 高中女學生參與薩提爾模式人際溝通工作坊後的學習與收穫包 括:增加自我覺察、理解自我內在運作、理解人際互動特性、習 得一致性溝通以及嘗試人際表達,此工作坊有助於高中女學生 增加自我認識、提升人際互動能力和改善人際關係。

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述文獻可知,工作坊較接近體驗式課程,在工作坊裡會教授知識與技能,且 讓學員透過參與活動與討論議題進而學習新知。過去的工作坊研究中,有用行動研 究、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來蒐集資料,其研究方法多是由研究者針對主題而選用。

本研究針對九型人格工作坊做探討,因為此議題較少學者投入,所以將以訪談法來 蒐集資料,採用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進一步做探索性研究來了解學員參與九 型人格工作坊後的影響。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