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0-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略,因為學習九型人格且將這樣的學問內化後,對於自己性格上的盲點開始能夠使用不 同以往的方式來因應,如覺察自己性格的健康程度、九型人格連結點方面的應用等。會 產生這樣的因應策略代表學員學習調整自己性格,使性格成熟,也因為使用不同策略調 整性格後,學員看到自己漸漸有能力做出不同以往的決定,故學員開始產生自信,更加 肯定自我。

與工作坊的對象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伙伴,讓雙方都來學習九型人格,透過學習此一工 具,讓彼此更了解也促進雙方在關係中成長。

(二) 連結舊學員人脈

學員知道九型人格工作坊大多是透過重要他人的介紹,所以九型人格工作坊的 舊學員都可以是推廣者,因為舊學員曾經參與工作坊也能分享學習所獲,就是最佳 的推廣種子,故九型人格組織更可以經營好與舊學員的關係,讓舊學員連結人脈去 推廣九型人格,甚至透過舊學員給予新學員學費上的折扣,增加新學員的學習意願。

再者,遇到人生困境也願意改善自己的人,容易產生參與九型人格工作坊的動機,故 舊學員也可留意身旁遇到人生困境的重要他人,在他們希望改善自己的時刻,舊學 員可給予九型人格工作坊的資訊,讓他們自行判斷是否願意參與。

三、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設定在參與九型人格工作坊已過了一年半以上的學員,如此 才能看出此學問對學員產生的較長遠的影響,但後續研究者可以投入研究學員參與 工作坊後一個月以內的感受與反應,因可看到參與九型人格工作坊的立即性影響,且 受訪者的參與感受也因記憶猶新較能描述鮮明。其次,研究者可比較參與初階工作 坊、參與進階工作坊與持續投入學習九型人格的學員,可以在這些族群做比較性研 究,增加研究面向的廣度。此外,研究者可增加人格副型之研究,九型人格中的副 型概念是指人類複雜心理動機背後存在著生存、社交、關係此三種基本本能和目的 (趙燕飛,2014 ; Rhodes,2009),也就是九種型號各自有三種副型,但是因為太過 複雜,故本研究並無針對副型概念多做描述,不過二十七種副型是九型人格學可進 一步探討之處,值得後續研究者多加著墨。

參考文獻

九型人格網站(2014)。檢索日期:2014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enneagram.com/

中原(2009)。九型人格使用手冊。中國:暨江出版社。

方照瑜(1997)。探索你的人格性態。台北市:元尊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季香(2004)。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 學研究所,高雄市。

王敏(1992)。我國大學生九行人格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江展溢(2011)。手工藝工作坊對養護機構住民生活品質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台北市。

吳韋伶(2014)。文創企劃職能融入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以文創納福工作坊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所,台北市。

吳曉怡(2006 年 10 月 4 日)。速讀九種領袖天賦。香港經濟日報,第 A41 版。

李安明、陳怡安、謝琬琪(2012)。校長專業發展工作坊評鑑指標-以平衡計分卡概念 建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9,1-25。

汪倪均(2013)。五大與九型人格對工作績效、組織公民行為及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卓千妏(2013)。臺南市國中生內外控人格特質與低碳飲食行為傾向之相關性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南市。

周毅剛、袁粵(2006)。工作坊-實現公眾參與規劃設計的一種有效易行模式。新建 築,6,55-59。

林綉亭(2008)。孟子人格特質研究。玄奘人文學報,8,85-112。

姜雪、劉春陽(2011)。基於體驗學習理論的大學英語工作坊。US-China Foreign

Language,8(6),46-51。

洪瑋蔓(2012)。冒險治療培訓工作坊對高中職輔導教師冒險治療專業知能之影響研 究—以「99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冒險輔導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所,桃園縣。

洪筱筑(2013)。五大人格特質與社會創業家特質之關係-台灣農業產業化之應用。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所,臺中市。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 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 例(頁141-158)。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胡宜中、王仁宏、易慧珍(2012)。運用網路程序分析法探討甄選管理師與工程師之關 鍵人格特質-以C國營事業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4),53-79。

胡挹芬(2011)。改變你一生的九型人格:以最快速的讀心術,讓你人際、事業、感 情逆轉勝。台北市:養沛文化。

徐揚(2006)。九型人格。中國:華夏出版社。

徐揚(2007)。職場和戀愛中的九型人格。中國:華夏出版社。

徐揚、劉建平(2012)。九型人格精華。中國:華夏出版社。

高 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 本土心理學研 究,16,225-28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

崔岩(2010)。基於九型人格的自我效能識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工業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中國。

張仁芳(2005)。連動式債券購買者人格特質與購買決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第五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重修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惟然(2014)。五大人格特質和基金投資人偏誤行為之關聯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私立真理大學企業管理所,新北市。

張楚鶯(2010)。基於工作坊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探析。湖北函授大學 學報,23(3),113-114。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2004)。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台北市:五南 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教 育 部 重 編 國 語 辭 典 修 訂 本 。 檢 索 日 期 :2014 年 11 月 5 日 。 取 自 :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A4u%

A7%40%A7%7B&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

梁朗燕(2008 年 9 月 8 日)。善用九型人格,突破職場交叉點。香港經濟日報,第 A34 版。

莊千慧(2006)。你是哪種人。台北市:臉譜出版社。

莊麗淑(2013)。親職內外控與親職效能感之關係及其調節變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所,嘉義市。

許文穎(2011)。青少年憂鬱與自殺傾向之性別差異及其相關因子-短期追蹤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所,臺中市。

郭慧如(2013)。健康行為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關係-以五大人格特質為調節變項。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修平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所,臺中市。

陳安琪(2014)。高中女學生參與薩提爾模式人際溝通工作坊之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家庭諮商與輔導所,台北市。

陳馥(2013)。心理賦權與工作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以內外控人格為調節變項。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桃園市。

彭聖文(2013)。五大人格特質與學習型組織氣候對員工創新行為表現之探討。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臺北市。

曾雅芳(2011)。九型人格與工作價值觀關聯性之研究-以80後世代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黃 文 翠 (2009) 。 工 作 坊 模 式 在 高 師 音 樂 教 育 學 課 堂 中 的 實 踐 與 應 用 。 藝 術 探 索,23(3),76-81。

黃柏涵(2014)。透過工作坊評估民眾參與溪流生態保育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楊志清(2008)。青少年憂鬱症狀變化與生活事件數目之探討:短期追蹤及人格面向的 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臺中市。

葉子萃(2014)。大學美術館教育人員專業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以北師美術館「MMM時 空冒險-兒童藝術體驗工作坊II」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所,台北市。

趙燕飛(2014)。積極的九型人格。中國: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趙麗敏、鞠瑞麗(2006)。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基礎教育,1,35-36。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 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台北市:巨流圖書 公司。

劉禹、王來福(2009)。基於工作坊的高等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東北財經大學 學報,1,93-96。

劉淑芬(1999)。大學男生選擇非傳統職業科系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 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劉瑞達(2014),消費者宅傾向與衝動性購買關係之研究-以內外控人格特質為干擾變 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管理所,彰化縣。

蔣欣欣、馬桐齡(1994)。生命成長的展現-「護理專業問題研討」課程之迴響。護理 研究,2,339-348。

鄧艷(2014)。九型人格與卓越領導力。中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蕭淑貞、黃玉珠、王月英(2007)。以問題為導向學習之工作坊教學策略與評值。輔

仁醫學期刊,5(3),123-132。

賴清財、蘇俊賢(2009)。大專技職校院學生內外控人格特質在動態生活之差異比較。

彰化師大體育學報,8,84-96。

戴靖濚(2010)。九型人格與學習態度之研究-以碩士班研究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私立長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謝秀芳(2002)。質性研究。雲科大體育學報,5,45 - 53。

謝芳宜(2006)。探討人格九型、密碼彩光與星座應用於人格特質衡量有效性之實證研 究-以羅東高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研究 所,宜蘭縣。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Brooks-Harris, J. E. & Stock-Ward, S. R.(1999).Workshops: Designing and facilitat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CA:Sage Publications.

Cattell, R. B. (1965).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 MD: Penguin.

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85).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manual. Odessa.

F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Daniels, D. & Price, V. (2000). The Essential Enneagram: The Definitive Personality Test and Self-Discovery Guide. CA:HarperCollins.

Eysenck, H. J. (1970). The structure of human personality (3rd ed.). London. England:

Methuen.

Gamard, W. S. (1986). Interrater reliabilty and validity judgments of Enneagram personality typ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ertation, California Instiute of Integral Studies, San Franciousco, California.

Hergenhahn, B. R.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ersonality(3th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99).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Qualitative Research,3 397-444.

Palmer, H. (1988). The Enneagram: Understanding Yourself and the Others in Your Life.

CA: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Palmer, H. (1995a). The Enneagram in love and work. CA:HarperCollins.

Palmer, H.(1995b).The Pocket Enneagram.CA:HarperCollins.

Rhodes, S. (2009). The Positive Enneagram: A New Approach to the Nine Personality Types. OH:Geranium Press.

Riso, D. R. (1995). Discovering Your Personality Type: The New Enneagram Questionnnaire. MA: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Robert M. L. & Lynn L. L.(1998)。Liebert & Spiegler's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

ME:Brooks Cole.

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80(1), 1–27.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