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作投入(Job involvement)最早由Lodahl & Kejner 在1965年所提出。

他們整合心理學的自我投入(ego involvement)(Allport, 1947)以及社會學 的生活興趣重心(central life interests)(Dubin, 1956)兩位學者的概念 說明並解釋此概念,並認為工作投入的狀況是依據個人工作績效影響自我尊嚴的 程度而定。即是當個人認為工作績效可使自我尊嚴得到滿足,且工作績效可由工

18

Kejner (1965)

(1)工作投入是一個認同工作重要性的程度,或是個人自我意

第一個定義稱之為「工作投入(Job involvement)。

第二個定義稱之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Patchen(1970) 工作投入是當工作能提供個人滿足個人成就需求、歸屬感需 求及自尊需求時,則個人會有較高的工作投入

Robinowitze &

Hall(1977)

工作投入是(1)個人特質因素的依變數(2)情境的函數(3)個人 與工作情境的交互作用。

Kanuago (1982)

工作投入會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

Paullay, Alliger,

& Stone- Romero (1994)

個人在認知上專心從事、承諾、以及關心自己目前工作的程 度。因此,對於工作投入則定義為個人一心一意對待承諾,

以及關心自己目前工作的情況。

Robbins(2001) 工作投入是個人心理上對工作的認同程度,即認為工作績效 對自我價值的重要程度(self-worth)。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9

綜合上述諸多學者的定義,可將「工作投入」此一概念歸納如下:工作投入 為個人面對工作與從事工作時,心理上對於工作的認同程度與狀態,並影響於該 外顯的行為或態度。也就是,當個人產生顯著需求,並知覺到工作可滿足此一需 求的機會時,將會在心理上知覺到,工作的價值感與重要性,而後將受個人特質 與組織情境兩者間的相互影響而形成個人對工作投入的改變。

工作投入經由許多學者探討,歸類成以下三種主要模式:

1.Vroom的期望理論模式

Vroom(1964)提出期望理論的概念,主要理念和符合上述作者整合各學者定 義,認為一項行動能否滿足個人的需要受到兩個變數的影響,分別如下:

(1)該項行動能否產生所期望的後果?即期望(Expectance)是否產生需求。

(2)該項行動所產生的後果對需要的滿足能提供多大的貢獻 (Contribution)。

簡單來說便是當個人期待獲得某樣獎勵(產生需求),便會影響該人外 顯行為上的變化(提供貢獻),以獲取該項欲得到之獎勵(滿足需求)。

Vroom也提出一公式來代表他所提出的理論模式:F= V×E 公式中各符號的意義是:

F=Force 指個人內在的動機力量,由個人工作投入程度表示之。

V=Valence 指個人對工作結果的價值感,亦即工作的代價。

E=expectancy 指個人估計達成工作目標的可能性,也代表個人估計工 作之後獲得報酬及需要滿足的可能性。

2.Kanungo(1979)動機性工作投入模式

整合了社會學與心理學,來解釋個人不同的行為現象與因果關系,所造成工 作的投入與疏離。簡單來說,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當現有工作能滿足個人顯著 需求和期望,則產生工作投入;相反的,當工作不能滿足個人需求與期望,則產

20

生疏離感。此模型與本研究主題相去甚遠,故不在此做詳細探討。

3.Rabinowuitz & Hall(1977)綜合性工作投入模型

綜合各種工作投入之文獻,整合工作投入的定義及研究模式,將影響工作投 入的因素歸為三類:

(1)第一類:視工作投入為人格特徵的變數,包括年齡、教育程度、

婚姻狀況、性別、內外控特質、服務年資等。

(2)第二類:視工作投入為情境的函數,屬於情境的因素,包括領導 者行為、決策的參與、組織的大小、職務的層次等。

(3)第三類:視工作投入為個人與情境的交互作用,認為工作投入是 一種對工作穩定的個人價值導向,同時工作投入也受到工作情境的影響。

該研究發現工作投入與個人特質、工作情況、工作結果三個變數間有相當大 的相關性,並繪出該研究架構圖如下:

圖 2-1 Rabinowitz & Hall(1977)綜合工作投入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李新鄉 (1992)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綜合上述工作投入文獻與模式探討,本研究將採用Rabinowitz & Hall 之理 論模式為參照架構,來進一步探討教育訓練的實施與工作投入的關係。

個人特徵

工作情境

工作投入

工作滿足 工作績效 離職率 曠職率 工作投入結果

2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