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員工幸福感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員工幸福感」、「組織承諾」及「離職傾向」的理論與相關研 究之結果,並就文獻所得,加以整理、比較與分析,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提 供實證調查結果討論之依據;文獻探討共計四節:第一節探討「員工幸福感」理 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組織承諾」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離職傾向」

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各研究變項之相關性研究」,各節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節員工幸福感

一、員工幸福感的定義

幸福快樂一直是每個人一生中致力追求的目標,《美國獨立宣言》裡寫道:「人 人皆有生活的權利、自由的權利與追求幸福的權利」,而當人人都為追求這樣的理 想而努力時,幸福與快樂究竟為何,怎樣區隔?而每個人感受的幸福與快樂有相同 嗎?

幸福感的研究始於 1950 年代後期,最初是用以探討生活品質(Keyes,Shmotkin,

& Ryff, 2002),但到了 1970 年代,心理學家發現人們的快樂並不全然與其生活的 物質標準有關(Rathi,2009),因而開始探討人類的正向情緒與快樂取向,產生了 幸福感的概念(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關 於 幸 福 感 , 不 同 訓 練 背 景 研 究 者 切 入 角 度 不 同 , 因 此 產 生 了 快 樂

(Happiness)、幸福感(Well-being)、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客觀 幸福感(O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生活滿意 度(Life satisfaction)等不同詞彙(施建彬,1995);部份學者認為快樂、幸福感 和生活滿意度三者意義類似,皆為個人主觀對於幸福感的評價(Myers & Diener, 1995),因此利用表 1 將幸福感各相關定義彙整如下:

10 (Life satisfaction)

以認知角度對生活整體層面進行評

量 認知

資料來源: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頁37) ,修改自林子雯

(199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早期幸福感研究,多以年齡、性別、教育水準、社經地位等外在條件因素作 為評估依據(Andrews & Withey,1976; Campbell,1976),但學者發現光是外在因素並 無法解釋幸福感的形成因素及影響層面;因此後續研究開始針對個人的心理及認 知,以人格特質、價值觀、生活滿意度等內隱的層面為其重點,進一步探討幸福 感 產 生 的 方 式 及 可 能 導 致 的 影 響 ( Brickman,Coates,&Janoff-Bulman, 1978;

Veenhoven, 1991; Taylor & Brown, 1994)。

陸洛(1998)於研究中整理出有關幸福感研究的四個階段:

11

反應幸福感長期的穩定特質。

第三階段:研究著重於人類認知活動的影響,研究者認為幸福感是由個體評 估過去一段時間之生活後所得之整體感覺,其滿意程度可代表幸福 感的程度,但此方式卻忽略了幸福感會受到短期情緒的影響。

第四階段:研究整合了經驗認知與情緒來同時評估個體的幸福感,包含了生 活滿意度的認知情況與正負向情緒的呈現狀況,至此時期幸福感之 定義進入了整合狀態。

Andrews & Withey(1976)提出幸福感是一種個人的主觀經驗感受,由生活的滿 意程度與所感受到的正負情緒所整體評估而成;其中生活滿意度是個體對個人生 活的認知及評價,而正負向情緒則構成情感平衡,即不愉快情緒之體驗相較於愉 快體驗之間的比例,此兩者相對獨立,影響因素亦不相同(林霖,2009);Diener(1984) 及 Williams & Galliher(2006)則認為幸福感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情緒狀態,應包括認 知與情緒兩個層面,認知層面是指生活滿意,即自我對生活整體層面的評價,而 情緒層面則包括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其中正向情緒包含了快樂、喜悅、享受、

高興及樂趣;負向情緒則包含不快樂、沮喪、氣憤、挫折或焦慮(Diener,1984;Diener, Smith & Fujita, 1995)。

Veenhoven(1994)認為幸福感為一種正向情感,反映在個人對其生活的喜歡程 度,以正、負向情緒的交互情形來說明幸福感的高低程度;Brinkman(2002)、Wel

& Raaijmakers(2002)及 Keyes & Magyar-Moe(2003)則指出幸福感是人類對自身 生活品質整體評估認知的結果;Diener, et al. (1999)定義幸福感是指個人對於生活 品質整體的評估,其中包括三個層面:情緒反應、生活滿意面以及對個人處境地 位的評估。

而幸福感的定義除了上述的生活滿意度與正負向情緒之外,亦有不同的衡量 面向被提出。Veenhoven(1984)提到許多研究認為工作對幸福感是必要的;Holahan

(1988)認為幸福感來自個人達成理想的程度;Diener(2000)認為幸福感包括生活

12

滿意度、重要領域(工作、休閒等)的滿意度、正向情感、低標準之負面情感;

Schulte & Vainio(2010)認為幸福感是人們對工作、生活、健康狀態的滿意程度(引 自:謝孟蓉,2012);Lu & Shin(1997)研究發現,幸福感的來源包括:人際關係的 和諧、生活的樂天知命、過的比別人好、他人的稱讚、工作上的成就、物質上的 滿足、自我實現、健康快樂等因素(引自:林育正,2008)。

綜合上述各種幸福感所探討之層面後,可了解隨著研究目的不同,衡量幸福 感的方式依其著重層面,可區分成「情緒層面」的幸福感(個人主觀感受的正負向 情緒)、「認知層面」的幸福感(生活的滿意度) 與「情緒、認知兼具層面」的幸福 感;而本研究所探討之員工幸福感與上述所提兩者兼具的幸福感相似,皆是以個 人主觀所評價感受的情緒與認知層面來進行衡量,差別在於員工幸福感是以員工 的觀點來衡量有關工作面與生活面所經驗的各種情緒與認知滿意的程度。

二、員工幸福感的理論

幸福感的定義是一種個體的主觀感受,但因學者研究角度不同,如由外在生 活事件或內在人格特質等觀點進行探討,使得幸福感的理論具有多種內涵,但整 體而言,幸福感之分類,可依據陸洛(1998)提出的三種思考模式來做概分(古婷菊,

2006;徐光志,2006;林育正,2008;向翠瑛,2012;李育憲,2012):

(一)由下而上(Bottom-up Theory)的思考模式:

此種思考模式認為幸福感是由生活事件的累積加以詮釋;而近似於此種思考 模式的為「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認為幸福感是由短期、微 小的生活目標達成,或者是個人基本需求獲得滿足後逐漸累積而成的,當個體需 求獲得滿足時,個體會產生幸福的感覺,倘若個體內在的心理需求長期無法獲得 滿足時,則會導致個體內在產生不幸福感;由於立論重點不同,因此又可以分為 下列三個學派:

1.目標理論或終點理論(Telic Theory or Endpoint Theory):

此理論認為幸福感如同一種目標,是個體一生努力追求的方向,當個人努

13

力達成目標後,所獲得的一種穩定而長期性的滿足;反之,若個人的需求無法 滿足或目標無法達成時,則會導致不幸福感的產生;此理論亦區別出快樂和幸 福的差異,快樂是屬於當下暫時的歡欣與愉悅,但是幸福則在於個人達到目標 後所獲得的一種長期且穩定滿足的感受(Omodei & Wearing, 1990)。如同 Maslow(1968)的需求層次論(Need Hierarchy Theory),認為人類會努力追求 生理、心理、愛與隸屬、尊重、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上的需求,當在特定階段 中達成特定目標時就會獲得滿足,進而產生幸福感。綜上所述,若個體在生活 當中之基本需求無法獲得適當的滿足時,就無法感到快樂與幸福,而且不同自 我可能透過追求不同的目標達成,以獲得個人的幸福感。

2.活動理論 (Activity Theory):

此理論又稱為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認為幸福感的產生來自於 人類主動且專注地參與活動的過程,而非由結果產生;個人可以藉由健康、有 意義的工作、休閒、運動或人際互動的歷程,發揮潛能並滿足個人需求,進而 產 生 正 向 愉 悅 的 成 就 感 和 價 值 感 , 此 即 為 幸 福 的 感 受 。( Diener,1984 ; Argyle,1987)。Diener(1984)與陸洛(1998)認為社會活動是個人幸福感的主要來 源 , 而 且 幸 福 感 來 自 於 活 動 參 與 的 過 程 而 非 結 果 ; 心 理 學 者 Csikszentmihalyi(1975)提出「流暢理論」(Flow Theory),認為當人們進行某種活 動時,在完全投入的情境當中,集中注意力,並過濾掉所有與活動不相關的知 覺,即是一種流暢經驗,且幸福感常伴隨「流暢經驗」產生;該經驗無所不在,

因人而異,是一種情境;當個體從事一項符合其能力與志趣的活動(Activity),

並且能夠完成該活動時,所產生出的一種經驗(Csikszentmihalyi,1990)。

3.苦樂交雜理論 (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此理論認為幸福與痛苦經常伴隨而來,當一個人長期需求處於被剝奪而受 到痛苦煎熬時,一旦需求獲得滿足,就能脫離痛苦進而獲得幸福感(Diener,1984);

而當個體匱乏程度越強烈時,日後達成滿足獲得的快樂也就越高,換言之,就

14

是要先苦後甘,經歷苦楚後,更能體會幸福的滋味;Sarvimi & Stenbock-Hult

(2000)便提出,當人們擁有過去生活中痛苦的事件及經驗後,才能在平順時 對生活品質感到滿意;而長期來看,幸福與痛苦是相對的循環存在,其兩者的 總加量值為零,因此又稱為零和理論(Zero Sum Theory)。

「需求滿足理論」認為幸福感的獲得,來自於個體生活事件發生的結果是 否達到目的,或是個體參與生活事件過程所引發的感受是否達到滿足;強調的 是個體在經歷某一事件後,幸福感增減的情形,但並非人人皆有相同感受,因 此,施建彬(1995)便指出,此理論並無法針對此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

(二)由上而下(Top-Down Theory)的思考模式:

此思考模式認為幸福感是受到個人特質或解釋風格的影響;近似於本思考模 式的代表為「特質理論」(Trait Theory),此理論以個人特質的角度來解釋幸福感,

對某些人較易感到幸福的原因提出解釋;認為是因為個人特質造成,而其人格特 質可能是天生,也可能來自於學習,不同個人特質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感受與體會。

此理論的限制在於無法解釋生活事件對幸福感所扮演的影響;因立論重點不同,

此理論又可分為二種支派:

1.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or Personality Theory):

由 Costa 與 McCrae 於 1980 年提出,認為幸福感是一種長期且穩定的特質 狀態,擁有此特質的人,可能是天生就有易觸發愉快神經的生理機制,屬遺傳 因素;亦或是由後天學習而來的結果(Veenhoven,1994);換言之幸福感可能來 自於先天因素亦或是後天學習,而擁有此人格特質者,較易感受到幸福的感覺。

由 Costa 與 McCrae 於 1980 年提出,認為幸福感是一種長期且穩定的特質 狀態,擁有此特質的人,可能是天生就有易觸發愉快神經的生理機制,屬遺傳 因素;亦或是由後天學習而來的結果(Veenhoven,1994);換言之幸福感可能來 自於先天因素亦或是後天學習,而擁有此人格特質者,較易感受到幸福的感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