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業電腦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工廠嗎

第四章 工業電腦公司的長期策略

第一節 工業電腦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工廠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第四章 工業電腦公司的長期策略

由第三章的分析可得知台灣工業電腦產業高毛利的原因及隱憂,也從兩家個 案公司看到了只要集中資源在自己專長的領域上並加強自己的競爭力就有機會 避免在低價競爭下被淘汰。

第一節 工業電腦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工廠嗎

台灣工業電腦業界截至目前為止沒有像宏碁及華碩有大客戶因廠商品牌代 工不分家的問題而抽單,所以代工是不是需要跟品牌切割的問題一直沒有發生 過。而台灣的各大工業電腦廠商其實每家都有自己的工廠,雖然大部份都不是 100%自製,可是都有基本的 SMT、DIP 及測試線,差別只是在產能及自製率的大 小。除了大型專案或 ODM 客戶外,工業電腦產品的特徵是少量多樣,而使得在一 天的生產排程中幾乎都需要換線,也就是早上上 SMT 線打件的可能有二種以上的 板子,下午也是;不然就得多生產一些數量變成庫存品再慢慢銷售。

工業電腦廠商的工廠規模在 PC 大廠來看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見表 4-1),

所以不管是大量還是中量的甚至是小量的訂單,只要大廠想進來做,任何一個工 業電腦廠絕對是不堪一擊的,原因有三:

1. 成本:大部份的 PC 電子零組件其實是相同的,也就是不管是 PC 或是工業電 腦的電子零組件或機構其實大部份都可共用;大廠的採購量大,議價 的能力強這是無庸置疑的,以電腦的主要成本在它的購入零組件來 看,其實工業電腦廠商根本沒有議價能力可言。而且大廠大都已在人 工成本較低的地方設廠,原料與直接人工成本的優勢就可讓工業電腦 廠的報價成為笑話。

2. 交期:交期需決定於來料時間的長短及準確性、生產設備的效率、組裝測試 人員的足夠與否三大要件。假設都在沒有客戶出貨預測的情形下,零 組件供應商因大廠的需求量大又不能得罪自然得排最好的交期;大廠 的財力強,高效率的生產設備(SMT)也多,一樣的需求,PC 大廠也

17 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表面黏著技術;PCB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指將 PCB 板加上 SMT 零件及 DIP 插件的製程

18 Halt : 以高低溫度加上振動測試的循環加速看到可能的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表 4-1 台灣五大 PC 代工廠 vs 五大工業電腦廠營收

排名 PC 代工廠 營業額 工業電腦廠 營業額 比例 1 鴻海 23,131 億 研華 225 億 0.97%

2 廣達 10,919 億 威達電 66 億 0.6%

3 仁寶 8,870 億 凌華 46 億 0.5%

4 緯創 6,152 億 瑞傳 43 億 0.7%

5 精英 5,410 億 飛捷 32 億 0.6%

資料來源:上述公司網站及財報

註:統一以 2010 年營收為標準,單位:新台幣 元

所以不管是工業電腦廠商工廠的管理有多好,在大廠的眼裡都還可以更有 效率化的經營來改善。

目前台灣還沒有專業的工業電腦代工公司或製造廠,威達電雖然在 2004 年將品牌及代工分家,由母公司威達電負責代工及製造,子公司負責品牌,可是 其架構還是母子公司,關係還是很密切。惟一可以稱得上應該是專業代工廠應該 是研碩(本來由華碩跟研華各出 50%的合資公司,但 2012 年已由研華 100%控股), 2012 年 1 月 2 日研華收購和碩聯合手上的 50%研碩股票後,研碩已成為研華 100%

的子公司。不過以研碩目前最大的營收還是 CAPS 零件共購,而不是代工製造(表 3-1)。

以上述一般客戶最要求的品質、價格、交期來看,工業電腦公司其實並不 需要有自己的生產線,可是很難堪的是大部份台灣工業電腦公司所研發出的品牌 主機板或 CPU 卡(非 ODM)一整年可能銷售量都沒有 5000 片,加上庫存的問題,

所以一次製造都只能在 500 片上下,以如此的規模,大型代工廠都不會有人想代 工;這也是各廠商明知沒有生產的經濟規模卻仍有自己生產線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