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認識台灣歷史本應以台灣本位角度,從生活周遭的自然風土、人文歷史出 發,建立以認同台灣為文化主體的歸屬感。不論政權如何更迭,對於台灣史實的 論述皆不應脫離這個範疇。然而台灣人民對台灣的定位與認同受到教育內容極大 的影響,因為人民對台灣的認知與歷史意識的形成大部分來自於從小到大所受的 教育,而歷史意識又影響了個人對土地的認同與情感上的連結。戰後台灣的教育 在堅強的國家教育權之下展開,人民對於台灣圖像的建構是經由國民黨政權強力 形塑而成的,是封閉而制式的,非但是被賦予的,甚至與史實背道而馳。

解嚴之後歷經多次教育改革,國中歷史教育至1997年啟用《認識台灣》歷史 篇教材,台灣歷史的本位角度才稍稍展現,可惜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後,

關於台灣的論述仍然遭到強大的阻礙,而教科書中與台灣相關的內容也並未因版 本的開放而有較多比例的篇幅或較深入明確的論述。

回顧高中課綱的制訂與修訂過程,因涉及台灣史的認知基礎與詮釋角度,一 直處於政治勢力的拉鋸之中,尤其在黨國機器的強力介入下,更是無法使學生具 備正確的認知基礎。有鑑於學生未必在高中階段仍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歷史教育,

課綱微調又嚴重影響學生對於台灣史實的正確認知,是故國中階段的歷史教育有 其相對重要的功能性。但若只依賴教科書的傳授仍嫌不足,教科書畢竟只是學校 教學的材料之一,它雖是主要的教材,卻非教材的全部,也不是學生學習的全部。

教師的教學除要善用教科書外,不可拘泥於教科書的內容,還需採用其他補充教 材,才可使教學內容更為充實、更為靈活。276

276 林寶山,《實用教學原理》,(台北:心理,2003),頁 112。

128

「台灣歷史館叢書」是一套以台灣文化為主體所出版的書籍,題材遍及台灣 政治歷程演變、經濟發展、文化社會變遷,有別於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一言堂的 角度,「台灣歷史館」叢書企圖呈現的是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被隱諱、被漠視的 真相,也正代表著台灣底層歷史被挖掘的過程。歷來殖民者刻意壓抑與扭曲台灣 歷史,目的不外乎是要疏離台灣人對自我土地的認識與認同,一旦疏離了土地,

也就疏離了紮根於土地上的文化。然而,就如同薩伊德所言,文化是一種抵抗滅 絕和被抹拭的方法,文化是「記憶」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277換言之,疏離 了文化,就失去了抵抗的武器,這是因果扣接的惡性循環,也正因為如此,文化 的存續攸關著歷史記憶的泯滅或重現。「台灣歷史館」叢書正發揮著盡力保存台 灣文化主體性的角色。

要落實這樣重大的思想工程絕非易事,尤其要撼動普羅大眾長久以來的認 知。中研院學者蕭阿勤在論及「集體記憶」的研究時,曾經指出,人們對於過去 的理解,是會受到當前的關懷、利益左右,而人們對於過去的意象,也容易受到 權勢者的操作,換言之,人們的記憶,是一種「社會建構」,因為,記憶並非是 被保留下來的,而是建構出來的,並且在每個時代,對過去記憶的意象,多是符 合社會優勢思潮。簡單說,記憶並不可靠,因為人們的記憶受到太多的權力操控,

因此記憶只是某種受到利益或目的形塑的想像,而非真實的歷史復活。278 歷史的真相需要重新被認知,最快速便利的方式便是透過書籍等出版品的傳 播,經由閱讀文字,感受作者所欲傳達的理念,便容易內化成為自己的思想。我 們嘗試做出這樣的推論,晨星出版社深知印刷與出版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期盼 能經由台灣歷史館叢書發揮影響力,將知的權利還諸於民,將歷史的真相重新尋 回,這也許就是一個文化出版業的道德良心所在。

整體而言,晨星出版的「台灣歷史館」叢書,乍看之下包羅萬象,實則確確 實實的彰顯了台灣文化的多元樣貌。它涵蓋了對台灣這塊島嶼的歷史精神與地理

277 Edward Said 著,梁永安譯,《文化與抵抗》,(台北:立緒,2004),頁 159。

278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 O 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 《台灣史研究》第 6 卷第 2 期,2000.10,頁 77-138。

129

性格的認同,以傳統文化和土地生態為立基點,進而推動對社會的現實關懷。台 灣人民如果不從這些層面思考反省,如何能對台灣未來懷抱正面積極想法?又如 何能夠充滿自信的昂然而立於世界的舞台之上?台灣文化本就迥異於中國文 化,過往的繆論不應一再被延續,我們應以定居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的生活經驗 為中心,用心感受雙腳所踏足的土地,深刻而周全的去體會歷史與生命所貼合的 脈動。

歷史教育包涵教學方法的實施與教材內容的呈現,尤其後者更是各國政府特 別重視的部份。歷史教育與民族情感和國家認同密切相關,教材內容涉及學童對 國家的認同感與定位。歷史的學習本應從熟悉的鄉土出發,脫離生長的土地及生 活經驗是有違學習本質的。

近百年來的台灣經歷統治政權的轉移,長期的同化主義一再否定既有的歷史 累積,抹煞本土歷史文化,晚來的統治者拒絕認同供其安身立命的台灣,反而利 用教育、文化活動、傳播媒體誘導國民去認同一個陌生、虛構的國家,去學習櫥 窗化的中華文化,造成在台灣生長,卻無法與台灣的歷史進程產生連貫的時間 感,也對台灣喪失歸屬感,這種歷史的斷裂與疏離影響國民的國家認同。

關於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建構雖然已開始受到重視,但仍舊不夠全面,並且 經常要努力排除大中國主義的再度入侵,而現今歷史教科書雖能增加學生對台灣 主體意識,卻無法真正全面建立,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補充教材,從各方面深入淺 出的了解台灣,才是可行之路。

根據課程設計「由近及遠,由具體而抽象」的原理,以及配合受教育者認知、

學習能力的增長,國民教育也必須以學習者生活、成長作為課程重心,台灣的歷 史、地理、文學、文化與歷史風土也必須作為相關課程的主體,比起傳統「大中 國意識」籠罩下的國民教育內容,自然合理許多。

正如 1997 年,當《認識台灣》教科書引發一連串的風波與討論時,杜正勝 如此反駁:

130

我所主持的《認識台灣(社會篇)》不想介入統獨之爭,也沒有流派意 識。我們只想盡可能把我們認為最能反映台灣社會的事實和精神介紹給 青少年,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判斷。我們不想再重複過去填鴨式的教 育,所以既不會餵給他們「統」,也不會餵給他們「獨」。我們這輩人 沒有權利決定下一輩人的路,如果讀者應要追究我們的立場,只有一 點,那就是認同台灣。認同台灣,對有些人來說或許晚了一些,但對青 少年,從現在做起,絕對不算太遲。279

當國家認同出現危機時,也是歷史教育新的轉機。適當的在此時釐清觀念是 必要的,教導學生如何區辨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不同,也是最迫切的工作。透 過「台灣歷史館」叢書這套適當的歷史補充教材,我們可以較為全面性的認識台 灣,打破教科書只侷限在某些面相的缺失。它同時也具備了歷史科的科普性,可 以獨立的不受課綱或者課程、課堂的限制,使教師和學生能夠自由的吸收,充分 的了解台灣,並且能夠逐步建立台灣意識,從單純的熱愛台灣鄉土出發,更高一 層的追求台灣地位的自主性以及共同建構出台灣願景的集體意識。

當前有關台灣史研究的書籍不少,不論學術性質或者娛樂屬性的所在皆有。

關於台灣歷史或本土文化的介紹在今日似乎已成顯學,在台灣民眾一片追求對自 身鄉土文化了解的浪潮下,課綱微調案明顯的是反其道而行,與人民的意志相悖 離。本文以晨星出版社所發行的套書「台灣歷史館」為例,闡述追求台灣本位文 化已是民心所向,並以文化學三個層次依序分析叢書當中特具台灣主體意識的內 涵,包括:豐富多彩的自然吟詠、常民文化的鄉土采風、「海角七號」之外─被 遺忘的日治歷史,以及休戚與共的本土關懷四個面相。同時析論在歷史教學現場 可能面臨的困境,特別針對台灣史教材內容主體性不足,以及相關史實論述過於 簡略等問題,提出運用此套叢書成為課外輔助教材的方法。

279 杜正勝,〈從根紮起,認同這塊土地〉,《走過關鍵十年(1990-2000)》(下冊),(台北:麥田,

2000),頁 382。

131

在實施的策略上,如以教師個人單獨實施而言,可以從融入課堂補充教材的 文本選取、鼓勵學生閱讀記點獎勵著手進行,更可當成是亮點課程,引發學生學 習動機。以結合團體資源而論,能夠從班級書箱的設置、有獎徵答及搶答活動的 推廣,甚至社會科教師可以擷取相關內容設計成題組型試題補充,既符合升學考 試的練習,同時亦達到學生在台灣史知識的補充。實施時間可以隨課堂融入、可 以當成課後指定閱讀作業,也可以善用會考後在校時間做完整的規劃執行。「台 灣歷史館」叢書因為是補充教材,可以不受課綱限制,不落入課綱的漩渦之中,

這套以台灣文化為本位的補充書籍,既可以彌補課綱及教科書不足之處,實施上

這套以台灣文化為本位的補充書籍,既可以彌補課綱及教科書不足之處,實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