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歷史教學課外輔助教材的可行性,分析文本為「台灣歷 史館」叢書,因此本章將先述及歷史教育現況及台灣主體性的意涵,說明本文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其次針對相關文獻探討分析做為研究的參考;最後再陳述本論 文的研究方法與步驟,以確立研究架構和基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行政院通令公文書用日據,在野痛批去台灣化。1

2013 年 7 月 23 日,一則如此令人錯愕的新聞映入眼簾!回溯史實,甲午戰 爭後,清帝國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內容明確將當時領土台灣割讓予日本統 治,2此後,日治乃為不爭的事實。時至今日,在大中國主義的意識型態主導下,

卻運用政治霸權將此段歷史過程扭曲為「日據」!此等做法,無疑是悖離歷史真 相與台灣主體思考,嚴峻挑戰台灣人民的深層情感。3中研院近代史副研究員陳 儀深為此更是直批行政院胡扯:

1〈政院通令公文書用日據,在野痛批去台灣化〉,《自由時報》,2013.07. 23, A1 版。

2 中文版馬關條約第二條內容,原文為「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併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 及一切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摘錄自陳水源著,《台灣人應有 的歷史觀》,(台中:晨星,2011),頁 8。

3〈台灣南社、台灣北社、台灣中社、台灣客社與教育台灣化聯盟昨發表聯合聲明〉,《自由時 報》,2013.07. 23, A1 版。

2

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清朝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天皇,那個時代,中 華民國根本還不存在,又何來中華民國主權之有?從台灣主體來看,

荷蘭統治時期一般稱為「荷治」,日本統治時期稱「日治」,理所當然。

4

藉由國家機器來扭曲台灣本位的歷史,混淆人民的國家認同主體,這樣的例子並 不罕見,2015 年高中課綱微調案5又再次受到黨化教育的入侵,長年旅居台灣的英 國觀察家艾頓6曾如此評論:

台灣問題不在日人五十年的殖民,而在中華民國五十年的殖民,現今 台灣在許多方面仍被中華民國殖民。....國民黨/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 像征服者,台灣人被教育成在各方面都要認同其征服者的歷史、文化 與價值─殖民主義的行為與此一被保護民文化的殖民地性質,並沒有 因國民黨政權已無國可歸的事實而有所改變,這幾乎可成教科書案 例。7

上述行政院及教育部這種壓制台灣人民主體思想的做法,顯示國民黨執政者 依舊抱持「中國史觀」,將台灣史簡化為一部漢民族在台灣的開拓、經營、和移 民史;這種做法,仍然以中國為文化與歷史的中心,文化與歷史的詮釋權仍以中 國為主,這些都將造成下一代的身分認同混亂。8著實令人憂心!

從這類事件當中,可以理解到:過去從未遠離我們,只是在不同的時候,以

4 〈政院通令公文書用日據,在野痛批去台灣化〉,《自由時報》,2013.07. 23, A1 版。

5 國民黨政府透過修改課綱,強化早期漢人來台的內容,增加宋朝、元朝、清朝對澎湖以及台灣 的經營,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 50 年的期間,藉由強調台灣持續與中國互動、孫文來台尋求對 中國革命的支持、五四運動對台灣的影響,灌輸學生中國與台灣有密切關聯性的思想。

6 英國人,《經濟學人雜誌》駐台記者、《英文台北時報》副總編輯,自 1995 年起駐台,現與台 籍妻子住在台北。

7 Laurence Eyton 著,董恆秀譯,《打破神話:台灣人的認同與國民黨殖民遺害》,(台北:玉山社,

2004),頁 64。

8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頁 7。

3

我們難以預料的不同方式回到我們的眼前。在歷史敘事的建構與再建構中,「過 去」與「現在」的關係並非穩定。9關於史實的重現或記憶主體的塑造,都是受 到特定歷史階段與特定政治力量所左右的。10當今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家定 位不清和國家認同的混淆。而這問題的根源在於:長期以來,在國民黨黨化教育 下,台灣人被灌輸大中國意識,台灣歷史文化被打壓,台灣人民無從真正認識自 己的歷史文化,也因而無法確立對台灣的國家認同。11

對照當前教育現場,正是如此困境的縮影。台灣史的認知基礎與詮釋角度攸 關史實的呈現與下一代的自我認同,卻時常受限於國民黨史觀的操弄。在歷史教 育當中,我們看到的是知識與權力間互相建構的關係。國民黨數十年來運用文化 霸權,已成功的使台灣人民失去了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建構空泛的祖國化想像,

台灣歷史自此產生嚴重的斷層。欲摒除大中國史觀,便須涵養鄉土意識,建構台 灣史觀,形塑正確的國家認同。回顧國中歷史科自1997年起採用《認識台灣》歷 史篇,將台灣歷史獨立成冊,長久以來,隱藏在中國史之下的台灣主體逐漸展露,

廣大的台灣學子終於有機會以台灣人角度認識家鄉的歷史。此舉也呼應了杜正勝 的主張:

過去由少數菁英統治的時代,政治決策乃肉食者之謀,國家興亡和匹夫 無干,人民對待歷史可以像看戲;但當民主時代來臨之時,人民成為 國家主人,也是歷史的主體,應該有相應的歷史意識。12

杜正勝同時也提倡,這個新的歷史意識,應該從鄉土歷史的關懷來構成,因為:

9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 O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2008),頁 200。

10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 O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2008),頁 200。

11 李登輝,〈總序〉,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團 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2。

12 杜正勝,〈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 3 卷第 4 期,

1996,頁 3。

4

鄉土史比起國家史或世界史,總更容易使人體察或感受到人在特定 的環境、有限的資源,以及各種人為牽制中如何營造最適宜的生活,

如何創造他們的文化。13

透過對鄉土史的認知,即能培養對台灣的關懷與歸屬感,從而涵養台灣意 識,台灣意識乃由台灣定位與台灣主體交織而成的台灣認同感。台灣定位,以空 間言,是台灣在世界空間裡的座標;以時間言,是人民主權的形成。台灣主體是 指居住在台灣這個場所的人,對台灣有歸屬感,進而與場所中的人互相交感,形 成命運共同體,組成生命一體的「國民」。台灣定位清晰,主體意識才能確立,

自我認同感才能具體。14生存在「台灣」這個空間的全體人民,對於過去共同經 歷的歷史、文化,和現在一起感受的處境以及未來所要共同追求的目標有極大的 一致性,這便是以台灣為中心的「台灣意識」。因此,明白台灣主體性的存在是 必要的,認同感的培養更是需要透過對歷史文化的學習了解中建立,尤其在國高 中階段,正值人格與價值觀念的形塑時期,歷史教育在此時便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歷史教育最主要的建構管道是教科書,教科書的敘事觀點往往也決定了學生 對於史實的認知與解讀。高中歷史自民進黨執政的2006年起,脫離1999年「88課 綱」下的「中國史附屬地位」,回顧當年教育部公佈〈普通高級中學暫行課程綱 要〉,俗稱「95暫綱」,公布之前曾引起反對者的極力躂伐。例如杜維運曾經批 判「95暫綱」企圖將台灣史自中國史分割出去的舉動是最徹底的去中國化,甚至 直指教育部此舉乃是明目張膽,毫無顧忌的大規模竄改歷史。他提出以下論點:

中華民國自創建迄今,將近百年。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功在 千秋,史冊昭著。領導革命四十年,奔走呼號,創造學說,以民有、

13 杜正勝,〈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 3 卷第 4 期,

1996,頁 6。

14 李永熾,〈著者序〉,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 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4。

5

民治、民享的新思想啟迪國人者,是孫中山先生,尊之為國父,天經 地義,不容置疑。民國建立後,內憂外患,相乘而至。八年的抗日戰 爭,尤其是關係國家民族存亡的大事,全國軍民,在蔣委員長領導下,

浴血奮戰,獲得勝利...台灣則先後在兩位蔣總統領導下,力行建 設,以致出現「台灣ㄝ奇蹟」,社會富庶,經濟繁榮,四境晏然...

蔣經國時代以後,台灣自由民主的政治,有長足的發展,然而弊端叢 生,致使社會動盪,族群分裂,民生凋敝,經濟蕭瑟。15

杜維運在論述中並未提及國民黨治台後一連串的不當統治,更將台灣經濟奇 蹟歸因為兩蔣的領導有方,而非廣大台灣人民的齊心努力,對於兩蔣之後的兩位 統治者則刻意醜化,顯見以此大中國主義立場為論述基礎,漠視台灣主體性者依 然大有人在。

社會學科一向被認為是形塑國家認同最為相關的學科,當中又以歷史科影響 為最,因為介紹的是國家歷來主體的更迭,文化的演變,歷史科的教學層面不單 只強調知識的記憶,更注重歸納分析的能力,情意的涵養,甚至歷史思維的訓練,

是故從何角度引導學生培養鄉土意識,形塑國家認同便需審慎思考。有鑑於國中 台灣歷史教材長期以來受限於國民黨黨化教育的操弄,無法讓國中學生對於台灣 歷史具有全面性的認識,淪為只知中國山川河脈,不知台灣風土民情之輩,因此 當筆者接觸到這套以台灣文化為主體角度出發的「台灣歷史館」叢書時,便深感 這是一套十分適合做為歷史補充教材的書籍,於是產生探究的動機。

是故從何角度引導學生培養鄉土意識,形塑國家認同便需審慎思考。有鑑於國中 台灣歷史教材長期以來受限於國民黨黨化教育的操弄,無法讓國中學生對於台灣 歷史具有全面性的認識,淪為只知中國山川河脈,不知台灣風土民情之輩,因此 當筆者接觸到這套以台灣文化為主體角度出發的「台灣歷史館」叢書時,便深感 這是一套十分適合做為歷史補充教材的書籍,於是產生探究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