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台灣空前的困境。21

李登輝在《台灣主體性的建構》總序中也提到:

長期以來,在國民黨黨化教育下,台灣人民被灌輸大中國意識,台灣 歷史文化被打壓,台灣人民無從真正認識自己的歷史文化,也因而無 法確立對台灣的國家認同。22

人是不可能活在虛妄的國度裡,除非他們一無所知23。當我們理解到身為台 灣人有追尋自身主體文化的權利,便不能輕易放棄這樣的權利!我們需要將失落 的記憶重新找尋回來,從而肯定台灣主體文化存在的價值,與鄉土的根連結,在 此一大前提下的台灣才是真實存在的,身為台灣人也才能獲得踏實的歸屬感。

建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是迫切且必需的,特別是從歷史教育著手,在歷史教 科書之外,以「台灣歷史館」叢書為輔助教材,深化以台灣文化為主體的認知,

培養下一代具備正向的鄉土意識與正確的國家認同。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名詞釋義

本文以「台灣歷史館」叢書為文本,探究國中歷史教學課外輔助教材的可行 性,有別於以往中國史觀的歷史讀物,這套書以台灣文化為本位,是故本文將討 論「台灣歷史館」叢書如何展現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以及如何運用這套叢書成為 國中歷史教學補充教材。因此,首先必須界定何謂主體性?以及台灣文化主體性

21 陳玉峰,《認識台灣》,(台中:晨星,1996),頁 16。

22 李登輝,〈總序〉,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團 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2。

23 李筱峰,《台灣,我的選擇》,(台北:玉山社,1995),序頁 3。

9

的意涵為何?

壹、主體性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R. Descarres)是最早提出「主體」一詞的學者,

他主張「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的理論,認為人是經由不斷懷 疑以達到認知甚而肯定自我的存在,此即為主體性的確認。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則認為「主體性」不只是一種含義,更 重要的是,它還有自由、獨立自主、能動性、自我、自我意識、個人的特殊性、

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以及個人的自由意志和才能為根據。因此,主體性乃是由與 場域相關的身體性和與時間流動相關的意識所構成的。24

傅柯的觀點:人總是被某種權力形式變成主體。25主體永遠有兩個不可分割 卻相互矛盾的意義:一個是「由於控制或依賴而臣服於某人」26;另一個是「藉 著自我的知識與認知與她自己的認同緊緊聯繫在一起」27

蕭阿勤的論點確切的呼應了上述國外思想家的說法,他在《重構台灣:當代 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書中提到,八 O 年代晚期,提倡台灣民族主義的知識份 子開始經常使用「文化主體性」一詞,熱切地呼籲要「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或「創造主體性的台灣文化」。……這個脈絡下的「主體性」一詞,主要類似西 方觀念論哲學中的「主體」意涵。這個脈絡中的主體性,指的是人的存在狀態,

亦即做為意識型態所在的思考的主體,這個意義蘊含了主觀與客觀、思維與現 實、或者自我與他者的區分,也意味著主體是行動與意義的源頭。28

李喬在〈台灣主體性的追尋〉一文中談到當「主體」存在時,便具有三個特 性:一是自足的、能動的,不因其他變因而消失。再者,非其他存在的一部分。

24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 學校,2004),頁 13。

25 米歇爾‧傅柯著,余碧平譯,《主體解釋學》,上海出版社,2005,頁 4。

26 米歇爾‧傅柯著,余碧平譯,《主體解釋學》,上海出版社,2005,頁 480。

27 米歇爾‧傅柯著,余碧平譯,《主體解釋學》,上海出版社,2005,頁 481。

28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頁 215-216。

10

第三是能夠永續發展。29

綜上所述,「主體」應是相對於「客體」的概念,由「主體」產生的「主體 意識」,便是「主體性」。以主體性為根本,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其內容是 能夠順應變化而有所調整的,主體性同時也是一切價值觀念的起點。

貳、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對照歷史的發展,台灣曾受過荷蘭、明鄭、滿清、日本、國民黨等外來政權 的殖民統治,外來統治者一入侵,即壓迫本土文化,透過政治、教育及媒體宣揚 其文化、實施奴化教育、俾便容易統治。然而三、四百年來外來政權虎去狼來,

不斷更替,導致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一直未成型。30由此可知,台灣文化若要獲得 主體性,便需「去中國化」,將以往的歷史敘事觀點從以中國為主體,還原為以 台灣為主體。也就是當中國文化意識凌駕於台灣文化意識之上,中國是主體,台 灣是客體,主體才能去論述客體,主體也才有發言權的地位。依這個意涵來看,

只有當中國文化意識不再凌駕於台灣文化意識之上時,台灣才會有主體性。31 而強調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存在,即是要確立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對象,對 此,施正峰在《台灣國家認同》一書中,分別從「原生論」(primordialism)、「結 構論」(structuralism)、「建構論」(contructuralism)三個場域來分析國家認同的形成 因素,其中,「原生論」(primordialism)是指認同決定於天生的血緣、外表或是文 化特色,而集體認同就是由共同的有形特徵來判斷,譬如膚色、語言、宗教、或 是生活方式;「結構論」是指集體認同是因為不公平的社會定位,因而將原本鬆 散的他們凝聚成族群、甚或民族;「建構論」則是指集體認同是經過人為建構成 的,強調成員的共同經驗、記憶或是歷史。32本文所採取的探討角度是以建構論

29 李喬,〈台灣主體性的追尋〉,《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4.12),頁 666。

30 楊青矗,〈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44 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 紀文教基金會,2008.12.30),頁 60。

31 李雅婷,《建構台灣藝術主體性的困境─戰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3 年,頁 78。

32 施正峰,〈台灣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以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為考察的重心〉,《歷史意識與歷史 教科書》,(台北:台灣歷史學會,2003),頁 23。

11

為基礎,認同文化是經由長久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民所發展而來的,據此探 討台灣文化的本質。

文建會曾為「文化」一詞下過定義:「雖然文化的定義眾說紛紜,但共通源 頭都是土地、人民及社會,唯有重視土地、人民與社會才能積極發展自己的文化 主體性」。也就是說,以普羅大眾所能感知的角度來建構文化,才能具有文化主 體性的實質意義。

李永熾在《台灣主體性的建構》書序中開宗明義的表示台灣本質上具有雙重 性,一方面具有空間的主體性,一方面又是住居其上的人群所認知的客體。主客 相互依存即形成台灣的身體性,亦即台灣涵蘊了具精神主體的台灣人。所以,台 灣包含台灣這個主體空間,也包含住居其上的主體人─台灣人。進一步說,台灣 這個主體空間和主體空間裡的主體人相互含蘊,形成台灣的身體性,才構成台灣 眾所周知的「台灣主體性」,33實際上便是台灣主體意識的具體展現。

那麼,何謂台灣主體意識呢?賴建國在《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 影響》一文中,將其定義如下:台灣主體意識是一種以台灣為主體的思考方式或 意識型態。它是由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所衍生出一種解構「中國主體意識」的力 量,其本身也是一種建構性的產物。建構台灣主體意識的目標乃在追求台灣在政 治、民族、文化三個面向上的主體地位,用以對照或抵抗「中國」、「中華民族」、

「中華文化」這三個分屬「大中國意識」的概念。34據此,台灣文化本身才是主 體,大中國意識應為與主體互動之客體。

具體而言,台灣要主體化、一體化,必須「去外來化」,讓統治主體與社會 主體統合為一個新的主體場域。這樣,台灣才有自己的身體,「歷史才獲得了肉 體」。35至於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具體定義,本文第三章就文化學角度,36分別依物

33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總序〉,《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團法人群策 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2。

34 賴建國,《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頁 78。

35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總序〉,《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團法人群策 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19。

12

質、制度和精神的三個層面,將台灣歷史館叢書內容歸類為豐富多彩的自然吟 詠、常民文化的鄉土采風、「海角七號」之外─被遺忘的日治歷史以及休戚與共 的本土關懷四大主軸以為論述。

二、文獻回顧

本文探討主題為國中歷史教學課外輔助教材可行性,因此首先析論「台灣歷 史館」叢書成為補充教材的價值,筆者認為這套書籍不同於教科書的最大特點在 於其深具台灣主體性,是故必先探討台灣主體性的發展歷程。

台灣自李登輝執政之後,逐漸正視台灣的主體性,西元2000年台灣有了首次 的政黨輪替,代表本土勢力的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擊敗了長期掌權的中國國民 黨,緊接著在2004年又獲得繼續執政的機會,締造了深化台灣主體性的大好契 機,37台灣本土文化也隨之有了能夠萌芽茁壯的機緣。綜觀歷史發展,蕭阿勤在

《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一書中,明確主張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提 倡始自八O年代初期,「台灣民眾史」與「由下而上的歷史」,成為學界專業的與 民間業餘的台灣史研究者之間流行的概念。38主體性的台灣文化被類比為個人的 心靈,台灣民族被當做有如個人一樣,能夠自主思考、判斷與行動。對台灣民族

《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一書中,明確主張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提 倡始自八O年代初期,「台灣民眾史」與「由下而上的歷史」,成為學界專業的與 民間業餘的台灣史研究者之間流行的概念。38主體性的台灣文化被類比為個人的 心靈,台灣民族被當做有如個人一樣,能夠自主思考、判斷與行動。對台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