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外輔助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之運用─以「台灣歷史館」叢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課外輔助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之運用─以「台灣歷史館」叢書為例"

Copied!
1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吳志鏗博士. 課外輔助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之運用 ─以「台灣歷史館」叢書為例. 研究生:楊蕙昀 撰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2) I.

(3) 謝. 辭. 卻顧所來徑,步步履痕深。 七年的研究所生涯,經歷了兒子、女兒的出生,也終於完成了論文,我的人 生更臻於豐富而圓滿。期間三年的休學,一方面為了照顧體弱的稚子,再則也思 索著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再回到師大,非常幸運的獲得吳志鏗老師的同意擔任論 文指導教授,吳老師學養豐富,每當我在論文寫作上遇到瓶頸,老師總能夠迅速 的協助我理出頭緒,偶爾因工作或家務忙碌,以致進度延宕時,老師也從不苛責, 始終和善的指導,教導之恩我將永遠銘記。 這一路的艱辛過程,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口試委員陳惠芬老師、戴寶村老 師,兩位老師在我論文計劃審查及口試時均提供十分寶貴的意見,從題目的確 立、章節架構安排,到最終的文字潤飾皆鉅細靡遺的提點,令我獲益良多,也使 得論文內容更為完整。感謝研究所的好同學惠雯,每週督促我的進度,回答我千 奇百怪的提問,更在口試當天北上支援,這份情誼點滴在心頭。感謝好同事芳櫻、 美玲、永章、朝昌、政典,既要當我的智囊團,還要兼任張老師做心理輔導,很 幸運有你們一起打拼。感謝我親愛的家人,尤其是博學的爸爸、溫婉的媽媽不斷 的替我加油打氣,給予我無窮的信心,讓我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能夠堅持到底。感 謝一雙可愛兒女柏辰、以薇的到來,讓我更加堅定要完成學業,成為孩子們的榜 樣。最後,感謝我的先生承龍,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仍會偶爾在假日陪伴孩子, 讓我專心進修。 人生也許會繞個彎走,只要不放棄,終點就在前方。. 蕙昀. 謹識. 2015 年 7 月. II.

(4) III.

(5) 摘. 要. 台灣歷史教育長久以來在國民黨政府黨國機器的主導下,失去文化的發言 權,1997 年國中《認識台灣》系列的教材實施後,以台灣為本位的歷史論述逐 漸顯現。然而每經政權更迭,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大中國主義的歷史敘事觀點便 又再度出現在教科書當中,青年學子始終未能正確的、全面的認知台灣歷史。延 續兩年多的高中課綱微調案更加披露了問題的嚴重性,2015 年起,台灣學界對 於 8 月即將上路的新課綱表達強烈抗議,不滿程序違法以及罔顧台灣主體性,甚 且嚴重扭曲史實。當教科書中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論述不足,如何善用其他較具系 統性的課外教材做為輔助,相對顯得重要。「台灣歷史館」叢書是一套非常適宜 做為社會學科的課外補充教材,尤其在台灣底層歷史的呈現上。它涵蓋了政治、 社會、經濟、文化、生態、族群諸多層面,特別是對於教科書中時常忽略的日治 時期在台從事研究學者有詳盡的介紹,真正能夠以台灣本位角度敘述台灣的歷來 以往,能使教師不受教科書的侷限,自由運用於教學上。本文依文化學角度將「台 灣歷史館」叢書歸類為豐富多彩的自然吟詠、常民文化的鄉土采風、「海角七號」 之外─被遺忘的日治歷史以及休戚與共的本土關懷四個層面,析論叢書內容深具 文化主體性的部分,並將叢書與可配合的國中社會領域及歷史科章節做教學融入 的設計,同時針對現今國中教學現況擬定可供實施的策略,提供教師在教科書的 既定內容之外,能夠有不同的補充教材選擇。希望經由本研究發揮拋磚引玉之 效,使教師對於教材的選取及課程的設計上能有更多的發想,培育下一代養成認 同土地,與台灣本土休戚與共的自尊自榮情感。. 關鍵字:台灣歷史館、課外輔助教材、文化主體性. IV.

(6) V.

(7)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 17 第二章 晨星出版社及「台灣歷史館」叢書的出版 ............ 19 第一節 晨星出版社的創辦理念及出版概況 ............... 20 第二節 「台灣歷史館」叢書的出版及其特色 ............. 30 第三章 「台灣歷史館」叢書中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展現 ........ 43 第一節 豐富多彩的自然吟詠 ........................... 44 第二節 常民文化的鄉土采風 ........................... 49 第三節 「海角七號」之外─被遺忘的日治歷史 ........... 68 第四節 休戚與共的本土關懷 ........................... 81 第四章 「台灣歷史館」叢書融入國中台灣史教學 ............ 95 第一節 台灣歷史教育現況及課綱微調危機 ............... 95 第二節 「台灣歷史館」叢書融入歷史科教學 ............ 103 第三節 台灣歷史館叢書融入社會科主題式教學 ..........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 131 徵引書目 ............................................... 133 附錄 ................................................... 144. VI.

(8)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歷史教學課外輔助教材的可行性,分析文本為「台灣歷 史館」叢書,因此本章將先述及歷史教育現況及台灣主體性的意涵,說明本文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其次針對相關文獻探討分析做為研究的參考;最後再陳述本論 文的研究方法與步驟,以確立研究架構和基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行政院通令公文書用日據,在野痛批去台灣化。1. 2013 年 7 月 23 日,一則如此令人錯愕的新聞映入眼簾!回溯史實,甲午戰 爭後,清帝國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內容明確將當時領土台灣割讓予日本統 治,2此後,日治乃為不爭的事實。時至今日,在大中國主義的意識型態主導下, 卻運用政治霸權將此段歷史過程扭曲為「日據」!此等做法,無疑是悖離歷史真 相與台灣主體思考,嚴峻挑戰台灣人民的深層情感。3中研院近代史副研究員陳 儀深為此更是直批行政院胡扯:. 1. 〈政院通令公文書用日據,在野痛批去台灣化〉,《自由時報》,2013.07. 23, A1 版。 中文版馬關條約第二條內容,原文為「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併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 及一切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 。摘錄自陳水源著, 《台灣人應有 的歷史觀》 ,(台中:晨星,2011) ,頁 8。 3 〈台灣南社、台灣北社、台灣中社、台灣客社與教育台灣化聯盟昨發表聯合聲明〉,《自由時 報》,2013.07. 23, A1 版。 1 2.

(10) 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清朝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天皇,那個時代,中 華民國根本還不存在,又何來中華民國主權之有?從台灣主體來看, 荷蘭統治時期一般稱為「荷治」 ,日本統治時期稱「日治」 ,理所當然。 4. 藉由國家機器來扭曲台灣本位的歷史,混淆人民的國家認同主體,這樣的例子並 不罕見,2015 年高中課綱微調案5又再次受到黨化教育的入侵,長年旅居台灣的英 國觀察家艾頓6曾如此評論:. 台灣問題不在日人五十年的殖民,而在中華民國五十年的殖民,現今 台灣在許多方面仍被中華民國殖民。....國民黨/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 像征服者,台灣人被教育成在各方面都要認同其征服者的歷史、文化 與價值─殖民主義的行為與此一被保護民文化的殖民地性質,並沒有 因國民黨政權已無國可歸的事實而有所改變,這幾乎可成教科書案 例。7. 上述行政院及教育部這種壓制台灣人民主體思想的做法,顯示國民黨執政者 依舊抱持「中國史觀」,將台灣史簡化為一部漢民族在台灣的開拓、經營、和移 民史;這種做法,仍然以中國為文化與歷史的中心,文化與歷史的詮釋權仍以中 國為主,這些都將造成下一代的身分認同混亂。8著實令人憂心! 從這類事件當中,可以理解到:過去從未遠離我們,只是在不同的時候,以 4 5. 6. 7. 8. 〈政院通令公文書用日據,在野痛批去台灣化〉,《自由時報》,2013.07. 23, A1 版。 國民黨政府透過修改課綱,強化早期漢人來台的內容,增加宋朝、元朝、清朝對澎湖以及台灣 的經營,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 50 年的期間,藉由強調台灣持續與中國互動、孫文來台尋求對 中國革命的支持、五四運動對台灣的影響,灌輸學生中國與台灣有密切關聯性的思想。 英國人,《經濟學人雜誌》駐台記者、 《英文台北時報》副總編輯,自 1995 年起駐台,現與台 籍妻子住在台北。 Laurence Eyton 著,董恆秀譯, 《打破神話:台灣人的認同與國民黨殖民遺害》 ,(台北:玉山社, 2004),頁 64。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頁 7。 2.

(11) 我們難以預料的不同方式回到我們的眼前。在歷史敘事的建構與再建構中,「過 去」與「現在」的關係並非穩定。9關於史實的重現或記憶主體的塑造,都是受 到特定歷史階段與特定政治力量所左右的。10當今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國家定 位不清和國家認同的混淆。而這問題的根源在於:長期以來,在國民黨黨化教育 下,台灣人被灌輸大中國意識,台灣歷史文化被打壓,台灣人民無從真正認識自 己的歷史文化,也因而無法確立對台灣的國家認同。11 對照當前教育現場,正是如此困境的縮影。台灣史的認知基礎與詮釋角度攸 關史實的呈現與下一代的自我認同,卻時常受限於國民黨史觀的操弄。在歷史教 育當中,我們看到的是知識與權力間互相建構的關係。國民黨數十年來運用文化 霸權,已成功的使台灣人民失去了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建構空泛的祖國化想像, 台灣歷史自此產生嚴重的斷層。欲摒除大中國史觀,便須涵養鄉土意識,建構台 灣史觀,形塑正確的國家認同。回顧國中歷史科自1997年起採用《認識台灣》歷 史篇,將台灣歷史獨立成冊,長久以來,隱藏在中國史之下的台灣主體逐漸展露, 廣大的台灣學子終於有機會以台灣人角度認識家鄉的歷史。此舉也呼應了杜正勝 的主張:. 過去由少數菁英統治的時代,政治決策乃肉食者之謀,國家興亡和匹夫 無干,人民對待歷史可以像看戲;但當民主時代來臨之時,人民成為 國家主人,也是歷史的主體,應該有相應的歷史意識。12. 杜正勝同時也提倡,這個新的歷史意識,應該從鄉土歷史的關懷來構成,因為:. 9.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 O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 ,(台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2008),頁 200。 10 蕭阿勤, 《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 O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 ,(台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2008),頁 200。 11 李登輝,〈總序〉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 《台灣主體性的建構》 ,(台北:財團 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2。 12 杜正勝,〈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 3 卷第 4 期, 1996,頁 3。 3.

(12) 鄉土史比起國家史或世界史,總更容易使人體察或感受到人在特定 的環境、有限的資源,以及各種人為牽制中如何營造最適宜的生活, 如何創造他們的文化。13. 透過對鄉土史的認知,即能培養對台灣的關懷與歸屬感,從而涵養台灣意 識,台灣意識乃由台灣定位與台灣主體交織而成的台灣認同感。台灣定位,以空 間言,是台灣在世界空間裡的座標;以時間言,是人民主權的形成。台灣主體是 指居住在台灣這個場所的人,對台灣有歸屬感,進而與場所中的人互相交感,形 成命運共同體,組成生命一體的「國民」。台灣定位清晰,主體意識才能確立, 14. 自我認同感才能具體。 生存在「台灣」這個空間的全體人民,對於過去共同經 歷的歷史、文化,和現在一起感受的處境以及未來所要共同追求的目標有極大的 一致性,這便是以台灣為中心的「台灣意識」。因此,明白台灣主體性的存在是 必要的,認同感的培養更是需要透過對歷史文化的學習了解中建立,尤其在國高 中階段,正值人格與價值觀念的形塑時期,歷史教育在此時便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歷史教育最主要的建構管道是教科書,教科書的敘事觀點往往也決定了學生 對於史實的認知與解讀。高中歷史自民進黨執政的2006年起,脫離1999年「88課 綱」下的「中國史附屬地位」,回顧當年教育部公佈〈普通高級中學暫行課程綱 要〉,俗稱「95暫綱」,公布之前曾引起反對者的極力躂伐。例如杜維運曾經批 判「95暫綱」企圖將台灣史自中國史分割出去的舉動是最徹底的去中國化,甚至 直指教育部此舉乃是明目張膽,毫無顧忌的大規模竄改歷史。他提出以下論點:. 中華民國自創建迄今,將近百年。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功在 千秋,史冊昭著。領導革命四十年,奔走呼號,創造學說,以民有、. 13. 14. 杜正勝,〈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 3 卷第 4 期, 1996,頁 6。 李永熾,〈著者序〉,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 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4。 4.

(13) 民治、民享的新思想啟迪國人者,是孫中山先生,尊之為國父,天經 地義,不容置疑。民國建立後,內憂外患,相乘而至。八年的抗日戰 爭,尤其是關係國家民族存亡的大事,全國軍民,在蔣委員長領導下, 浴血奮戰,獲得勝利......台灣則先後在兩位蔣總統領導下,力行建 設,以致出現「台灣ㄝ奇蹟」,社會富庶,經濟繁榮,四境晏然...... 蔣經國時代以後,台灣自由民主的政治,有長足的發展,然而弊端叢 生,致使社會動盪,族群分裂,民生凋敝,經濟蕭瑟。15. 杜維運在論述中並未提及國民黨治台後一連串的不當統治,更將台灣經濟奇 蹟歸因為兩蔣的領導有方,而非廣大台灣人民的齊心努力,對於兩蔣之後的兩位 統治者則刻意醜化,顯見以此大中國主義立場為論述基礎,漠視台灣主體性者依 然大有人在。 社會學科一向被認為是形塑國家認同最為相關的學科,當中又以歷史科影響 為最,因為介紹的是國家歷來主體的更迭,文化的演變,歷史科的教學層面不單 只強調知識的記憶,更注重歸納分析的能力,情意的涵養,甚至歷史思維的訓練, 是故從何角度引導學生培養鄉土意識,形塑國家認同便需審慎思考。有鑑於國中 台灣歷史教材長期以來受限於國民黨黨化教育的操弄,無法讓國中學生對於台灣 歷史具有全面性的認識,淪為只知中國山川河脈,不知台灣風土民情之輩,因此 當筆者接觸到這套以台灣文化為主體角度出發的「台灣歷史館」叢書時,便深感 這是一套十分適合做為歷史補充教材的書籍,於是產生探究的動機。 再則由於當今國中歷史課程時數緊縮,台灣史課程只在國一教授,而公立學 校國一學生每週平均只上一至一點五節(與地理或公民課對開,如單週一節,雙 週為兩節)歷史課,在歷史常識尚稱粗淺的國一階段,也正值青少年的價值觀建 立時期,如未能適時予以引導使之對於台灣鄉土有深刻的了解與認同,將無法培 養擁有健全國家認同觀念的台灣國民。長此以往,住在台灣土地上的人民將面臨 15. 杜維運,〈歷史神聖不可侵犯〉,《聯合報》,2004.12.27。 5.

(14) 缺乏認同感,無法與台灣本土具有休戚與共的情懷,如此將導致國不成國的窘 境。筆者任教國中十餘年,時常遇到國中學生對於台灣本土文化抱持否定鄙視態 度,反之,談及外來文化,卻一派崇拜沈迷之態,甚且有將中國視為母國的荒謬 行徑,如欲導正此種氛圍,便需從台灣史課程著手,適時在介紹台灣歷史各階段 的發展時,補充相關讀物,以培植鄉土意識,深化認同感,達成情意教育之功能。 是故本文將探討「台灣歷史館」叢書融入國中台灣史課程教學的可行性。 對照前述當今執政者對日治時期歷史的重新定義,甚或藉課綱微調製造了台 灣認同的危機,非但無法彰顯以台灣人民為主體的思考角度,更有種扭曲史實的 意圖,相反的,也有台灣人是以積極認同土地的角度來正視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2013 年 11 月,由攝影家齊柏林執導的「看見台灣」電影在眾所期待之下上 映,上映月餘全台票房即突破 1.2 億台幣,16這部影片純粹從關懷台灣土地出發, 不僅具有十足的話題性,也凝聚了台灣人的認同意識。當然,認同台灣、熱愛台 灣、關懷台灣絕不僅僅是觀賞一部電影就算足夠,「看見台灣」只是一個引子, 開啟我們對於這塊土地過去的了解、現在的關愛、以及對未來齊心努力的動機。 如同導演齊柏林所言:過去, 「沒看見」可以是規避的理由;現在, 「看不見」只 會是睜眼說瞎話的藉口。17 認同土地是在締造一塊真實的「國土」,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有唯有紮根於這 一塊「國土」,才可能滋長茁壯。我們更必須在文化的多元取徑中集結我們自己 的力量,來營造自立自主的生活意識─所謂台灣意識絕不該是偏狹或鄙吝的排他 意識,而是我們兩千三百萬人對自己的認同、對自己的「國土」的認同,對自己 生活的廣大世界認同。18 透過影片我們看到了台灣過去與現在強烈的對比,受到感動,也激起了保護 台灣土地的信念。更早之前也有人以熱愛鄉土的情感,來記錄著台灣土地上的一 16. 〈台灣紀錄片發燒〉 ,《聯合報》,2013.12.03,C4 版。 〈要不,繼續假裝看不見〉─《看見台灣》齊柏林專訪,網址:http://cue.com.tw/view.php?v=167, 2015.01.30。 18 陳儀深、林美容、葉海煙、林有土, 《台灣的社會─從移民社會、多元文化到土地認同》 , (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108。 6 17.

(15) 切。如「台灣歷史館」叢書系列中攝影家許蒼澤與作家康原合作的攝影集─《大 師的視界─台灣》,又或者是《台灣農村一百年》、《台灣囝仔歌》等也都是盡力 保存台灣本土文化最真實的面貌。反思今日,我們自以為所認識的台灣,是怎樣 的台灣?又是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台灣?齊柏林說:「我只拍台灣」。許蒼澤 說: 「台灣之美,怎樣都拍不完」 。在他們心中,這是一股何等堅持的精神與理念? 身為台灣人,我們不可不知,身為熱愛家園的台灣人,更有必須深刻領悟的決心。 治療道德無知最好的藥方就是給予苦澀的真相。19在國民黨治台的歲月裡, 許多歷史事實被片段的擷取了、甚或掩藏了、扭曲了,大多數人的歷史記憶不夠 全面,台灣本土文化被貶低,台灣人認同的主體模糊不清。這樣的無知亟待釐清, 而「台灣歷史館」叢書正扮演著這樣的角色。如同在叢書系列之一的《認識台灣》 序頁上所寫的出版緣起:. 走過從前,我們發現太多空白,尤其是台灣的歷史;我們只知道台灣 的經濟奇蹟,卻對我們祖先在這塊美麗島嶼上胼手奮鬥的艱辛,完全 陌生。因此我們特別開闢了台灣歷史館,帶領讀者認識台灣的「人」、 「地」、「事」、「物」,讓我們重新了解台灣,愛台灣。20. 《認識台灣》一書的作者陳玉峰坦言:. 存在先於本質,要開創台灣主體意識這一本質問題,從目前的存在現 實言之,旺盛生機實難以期,深覺有必要開展台灣人新生代的時、空 格局,儘早擺脫時下 50 年國民黨「輝煌的」文化污染!在此先提出反 國民黨式的台灣文化,建立以台灣土地為主體性的呼籲,期待今日眾 多非檯面上,但深思台灣前途的台灣知識份子得以站出,深沈探討此 19. 20. Laurence Eyton 著,董恆秀 譯, 《打破神話:台灣人的認同與國民黨殖民遺害》 ,(台北:玉山 社,2004) ,頁 42。 陳玉峰,《認識台灣》 ,(台中:晨星,2000) ,序頁。 7.

(16) 一台灣空前的困境。21. 李登輝在《台灣主體性的建構》總序中也提到:. 長期以來,在國民黨黨化教育下,台灣人民被灌輸大中國意識,台灣 歷史文化被打壓,台灣人民無從真正認識自己的歷史文化,也因而無 法確立對台灣的國家認同。22. 人是不可能活在虛妄的國度裡,除非他們一無所知23。當我們理解到身為台 灣人有追尋自身主體文化的權利,便不能輕易放棄這樣的權利!我們需要將失落 的記憶重新找尋回來,從而肯定台灣主體文化存在的價值,與鄉土的根連結,在 此一大前提下的台灣才是真實存在的,身為台灣人也才能獲得踏實的歸屬感。 建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是迫切且必需的,特別是從歷史教育著手,在歷史教 科書之外,以「台灣歷史館」叢書為輔助教材,深化以台灣文化為主體的認知, 培養下一代具備正向的鄉土意識與正確的國家認同。.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名詞釋義 本文以「台灣歷史館」叢書為文本,探究國中歷史教學課外輔助教材的可行 性,有別於以往中國史觀的歷史讀物,這套書以台灣文化為本位,是故本文將討 論「台灣歷史館」叢書如何展現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以及如何運用這套叢書成為 國中歷史教學補充教材。因此,首先必須界定何謂主體性?以及台灣文化主體性 21 22. 23. 陳玉峰,《認識台灣》 ,(台中:晨星,1996) ,頁 16。 李登輝,〈總序〉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 ,(台北:財團 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2。 李筱峰,《台灣,我的選擇》 ,(台北:玉山社,1995),序頁 3。 8.

(17) 的意涵為何? 壹、主體性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R. Descarres)是最早提出「主體」一詞的學者, 他主張「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的理論,認為人是經由不斷懷 疑以達到認知甚而肯定自我的存在,此即為主體性的確認。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則認為「主體性」不只是一種含義,更 重要的是,它還有自由、獨立自主、能動性、自我、自我意識、個人的特殊性、 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以及個人的自由意志和才能為根據。因此,主體性乃是由與 場域相關的身體性和與時間流動相關的意識所構成的。24 25. 傅柯的觀點:人總是被某種權力形式變成主體。 主體永遠有兩個不可分割 卻相互矛盾的意義:一個是「由於控制或依賴而臣服於某人」26;另一個是「藉 著自我的知識與認知與她自己的認同緊緊聯繫在一起」27。 蕭阿勤的論點確切的呼應了上述國外思想家的說法,他在《重構台灣:當代 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書中提到,八 O 年代晚期,提倡台灣民族主義的知識份 子開始經常使用「文化主體性」一詞,熱切地呼籲要「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或「創造主體性的台灣文化」。……這個脈絡下的「主體性」一詞,主要類似西 方觀念論哲學中的「主體」意涵。這個脈絡中的主體性,指的是人的存在狀態, 亦即做為意識型態所在的思考的主體,這個意義蘊含了主觀與客觀、思維與現 實、或者自我與他者的區分,也意味著主體是行動與意義的源頭。28 李喬在〈台灣主體性的追尋〉一文中談到當「主體」存在時,便具有三個特 性:一是自足的、能動的,不因其他變因而消失。再者,非其他存在的一部分。. 24. 25 26 27 28.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 ,(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 學校,2004),頁 13。 米歇爾‧傅柯著,余碧平譯, 《主體解釋學》 ,上海出版社,2005,頁 4。 米歇爾‧傅柯著,余碧平譯, 《主體解釋學》 ,上海出版社,2005,頁 480。 米歇爾‧傅柯著,余碧平譯, 《主體解釋學》 ,上海出版社,2005,頁 481。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頁 215-216。 9.

(18) 第三是能夠永續發展。29 綜上所述,「主體」應是相對於「客體」的概念,由「主體」產生的「主體 意識」,便是「主體性」。以主體性為根本,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其內容是 能夠順應變化而有所調整的,主體性同時也是一切價值觀念的起點。 貳、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對照歷史的發展,台灣曾受過荷蘭、明鄭、滿清、日本、國民黨等外來政權 的殖民統治,外來統治者一入侵,即壓迫本土文化,透過政治、教育及媒體宣揚 其文化、實施奴化教育、俾便容易統治。然而三、四百年來外來政權虎去狼來, 不斷更替,導致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一直未成型。30由此可知,台灣文化若要獲得 主體性,便需「去中國化」,將以往的歷史敘事觀點從以中國為主體,還原為以 台灣為主體。也就是當中國文化意識凌駕於台灣文化意識之上,中國是主體,台 灣是客體,主體才能去論述客體,主體也才有發言權的地位。依這個意涵來看, 只有當中國文化意識不再凌駕於台灣文化意識之上時,台灣才會有主體性。31 而強調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存在,即是要確立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對象,對 此,施正峰在《台灣國家認同》一書中,分別從「原生論」(primordialism)、「結 構論」(structuralism)、「建構論」(contructuralism)三個場域來分析國家認同的形成 因素,其中,「原生論」(primordialism)是指認同決定於天生的血緣、外表或是文 化特色,而集體認同就是由共同的有形特徵來判斷,譬如膚色、語言、宗教、或 是生活方式;「結構論」是指集體認同是因為不公平的社會定位,因而將原本鬆 散的他們凝聚成族群、甚或民族;「建構論」則是指集體認同是經過人為建構成 的,強調成員的共同經驗、記憶或是歷史。32本文所採取的探討角度是以建構論. 29. 30. 31. 32. 李喬,〈台灣主體性的追尋〉 ,《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4.12),頁 666。 楊青矗,〈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44 期,(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新世 紀文教基金會,2008.12.30),頁 60。 李雅婷,《建構台灣藝術主體性的困境─戰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3 年,頁 78。 施正峰, 〈台灣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以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為考察的重心〉 , 《歷史意識與歷史 教科書》 ,(台北:台灣歷史學會,2003),頁 23。 10.

(19) 為基礎,認同文化是經由長久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民所發展而來的,據此探 討台灣文化的本質。 文建會曾為「文化」一詞下過定義:「雖然文化的定義眾說紛紜,但共通源 頭都是土地、人民及社會,唯有重視土地、人民與社會才能積極發展自己的文化 主體性」。也就是說,以普羅大眾所能感知的角度來建構文化,才能具有文化主 體性的實質意義。 李永熾在《台灣主體性的建構》書序中開宗明義的表示台灣本質上具有雙重 性,一方面具有空間的主體性,一方面又是住居其上的人群所認知的客體。主客 相互依存即形成台灣的身體性,亦即台灣涵蘊了具精神主體的台灣人。所以,台 灣包含台灣這個主體空間,也包含住居其上的主體人─台灣人。進一步說,台灣 這個主體空間和主體空間裡的主體人相互含蘊,形成台灣的身體性,才構成台灣 眾所周知的「台灣主體性」,33實際上便是台灣主體意識的具體展現。 那麼,何謂台灣主體意識呢?賴建國在《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 影響》一文中,將其定義如下:台灣主體意識是一種以台灣為主體的思考方式或 意識型態。它是由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所衍生出一種解構「中國主體意識」的力 量,其本身也是一種建構性的產物。建構台灣主體意識的目標乃在追求台灣在政 治、民族、文化三個面向上的主體地位,用以對照或抵抗「中國」、「中華民族」、 34. 「中華文化」這三個分屬「大中國意識」的概念。 據此,台灣文化本身才是主 體,大中國意識應為與主體互動之客體。 具體而言,台灣要主體化、一體化,必須「去外來化」,讓統治主體與社會 主體統合為一個新的主體場域。這樣,台灣才有自己的身體,「歷史才獲得了肉 體」。35至於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具體定義,本文第三章就文化學角度,36分別依物. 33. 34. 35.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 〈總序〉 ,《台灣主體性的建構》 ,(台北:財團法人群策 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2。 賴建國, 《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頁 78。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 〈總序〉 ,《台灣主體性的建構》 ,(台北:財團法人群策 會李登輝學校,2004),頁 19。 11.

(20) 質、制度和精神的三個層面,將台灣歷史館叢書內容歸類為豐富多彩的自然吟 詠、常民文化的鄉土采風、「海角七號」之外─被遺忘的日治歷史以及休戚與共 的本土關懷四大主軸以為論述。 二、文獻回顧 本文探討主題為國中歷史教學課外輔助教材可行性,因此首先析論「台灣歷 史館」叢書成為補充教材的價值,筆者認為這套書籍不同於教科書的最大特點在 於其深具台灣主體性,是故必先探討台灣主體性的發展歷程。 台灣自李登輝執政之後,逐漸正視台灣的主體性,西元2000年台灣有了首次 的政黨輪替,代表本土勢力的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擊敗了長期掌權的中國國民 黨,緊接著在2004年又獲得繼續執政的機會,締造了深化台灣主體性的大好契 機,37台灣本土文化也隨之有了能夠萌芽茁壯的機緣。綜觀歷史發展,蕭阿勤在 《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一書中,明確主張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提 倡始自八O年代初期, 「台灣民眾史」與「由下而上的歷史」 ,成為學界專業的與 民間業餘的台灣史研究者之間流行的概念。38主體性的台灣文化被類比為個人的 心靈,台灣民族被當做有如個人一樣,能夠自主思考、判斷與行動。對台灣民族 主義者來說,文化正是民族意識的所在。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概念,意味著獨立於 中國文化之外的自主性......。39這也正是本文第三章所欲闡述的觀點。然而,目前 關於台灣主體性討論的文章,大都偏向政治議題為主,筆者以為杜正勝的定義較 符合本文所欲呈現的角度:. 「主體性」一詞包含的政治意涵是很淡薄的。從政治層面說,國家就是 國家,主權就是主權,不能打絲毫折扣,所以涉及政治主權的領域, 主體性這個概念並不適用。今天我們說台灣主體性,毋寧放在社會文 36 37. 38 39. 楊明華,《有關文化的 100 個素養》 ,(台北:驛站,2009) ,頁 4。 邱雅蘭, 《 「青少年台灣文庫」歷史讀本與台灣認同形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2011 年,頁 5。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台北:聯經,2012),頁 308。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台北:聯經,2012),頁 216。 12.

(21) 化的層次,著重人民心態的覺醒和主體內涵的建立。40. 在教育政策方面,2000 年臺灣政黨輪替之後,民進黨政府以「臺灣主體性」 作為施政主軸、以及教育改革主要議題,期望落實臺灣意識、本土化等課程理念, 臺灣教育史踏上嶄新的里程碑,教育主體意識也逐漸覺醒。 當代最常討論文化主體性的專書、期刊論文或學位論文大都以台灣文學為 論,但是,對於民間出版社所發行之類似「台灣歷史館」叢書與台灣文化主體性 建構的關聯性卻鮮少分析,以下就從三方面回顧關於台灣文化主體性的相關研究 論述: (一)專書 本文研究方向為文本分析,不同於以國家機器、文化霸權的建構角度,而是 以民間出版社代表由下而上的庶民立場來做論述。 蕭阿勤的《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一書認為在台獨文化快速 推進的八 O 年代下半葉,文化論述的最大特點是致力於將台灣文化「去中國化」 之後再「民族化」。當中具有幾點特色,第一,在一系列的二分方式中,台灣文 化與中國文化被相互對立起來。第二,強調台灣文化的多元起源。第三,翻轉了 中國文化與台灣文化在歷史上的中心與邊陲的關係。41以台灣文化為核心主軸的 論述觀點由此沛然成形。 又有學者認為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在某種層面上或可被視為新本土文化的建 立,如李筱峰在《台灣,我的選擇》一書書序中引述李永得的見解,李永得提出 新本土文化的內涵,應包括下列特質:一、它是非常有自信的,因此可以自我形 成一種有機體系,健康地抗拒或融合外國文化,以成長其智慧。第二、它是寬容 的,因此在本國境內的各種文化都能有尊嚴的和諧共榮,不再有尊卑、不再互相 抗斥。第三、它是生活的,是增進生活內容的源泉。第四、它是以土地為滋養的. 40 41. 杜正勝,《走過關鍵十年(1990-2000)》(上冊),(台北:麥田,2000),頁 147。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台北:聯經,2012),頁 212-214。 13.

(22) 生命,不再是意識型態製造的產物,因此對我們所生長的這塊土地之愛與關懷, 乃是創造新本土文化的最基本要素。42 李喬在〈台灣主體性的追尋〉一文中也主張:台灣的自主文化體系也就是有 別於中國的「具有台灣主體性自主文化體系」,此文化體系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一)必須明確清楚的與原鄉漢人的「中國文化」劃分。(二)文化內涵要切合 於文化生態原則。 (三)本身具備剛健高遠的文化哲學。43李喬更進一步闡釋:台 灣在外來性與本土性的矛盾拉扯中,開始逐漸注意到台灣歷史文化的發展,也認 識到歷史文化是台灣主體性的基礎,台灣日益獲得自己歷史的主體,自立化個人 與民主化個人才漸有深沉的主體韌性;私化的個人才有可能轉化為有主體性的自 立化個人或民主化個人。換言之,個人經由精神與空間的結合,才取得個我的身 體性;台灣也才出現歷史的身體性。44因此,「台灣主體性」即是指台灣是獨立 自主的,非其他存在的一部分而且擁有永續發展的可能性。「台灣主體性」非自 然存有,而是台灣人經由反省覺醒,創造實踐的結果。45 李登輝在《台灣主體性的建構》書序中也強調,凡是居住在台灣,心繫台灣, 願意為台灣犧牲奮鬥的人,就是新台灣人。而由此產生的新台灣主體意識則指的 是建立一個以台灣為主體的「生命共同體」。46由此可見,主體在某種意義上是 一種內在轉換的原動力,47台灣文化的內涵乃是經由不斷建構而來,並非渾然天 成。有了健全的認同基礎為基底,台灣文化才能如同海洋容納百川匯流,與其他 客體產生良好互動,從而建立真正屬於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二)期刊論文. 42 43. 44. 45. 46 47. 李筱峰,〈出版緣起〉 ,《台灣,我的選擇》 ,(台北:玉山社,1995),序頁。 李喬,〈台灣主體性的追尋〉,《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4.12),頁 670。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 學校,2004),頁 26。 李喬,〈台灣主體性的追尋〉,《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4.12),頁 670。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1999),頁 79。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編撰,《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 學校,2004),頁 21。 14.

(23) 當代文化論壇中所公布的一篇文章:〈台灣的主體性與現代性〉當中提到, 只要我們以整體性的眼光來看待文化(指狹義的)、社會和自然的綜合關係,台 灣文化(指廣義的、整體的)是唯一的,是個活力十足的有機體,具有超強的吸 納能力;換句話說,台灣文化具有獨自的主體性。從原生的動、植物、原住民文 化到各式各樣新進的外來思想和物質文化,都可能匯集在一起,成為另種新的文 化景物。再換個比喻來說,觀察台灣文化的特色應如同語言學研究文法的句型結 構一樣,各式各樣的語彙只是次要的、多變的表象,句型結構才是最穩的,不易 改變的。我們說台灣文化是唯一的,具有主體性的,因為台灣的文化結構也是唯 一的。48亦即文化的內涵本會隨著流動的外在環境(客體)而有所變易,但應確 立不可變動的應是以台灣本位為主體的不變。 莊萬壽在〈台灣本土文化之理論建構〉文中也極力主張:任何人都是主體, 是他個人思維和認識的主體,要認識外在的世界,一定要經由認識的主體。亦即 世界雖是客觀的存在,但對個人來講,是因有認識主體的存在而存在的。作為一 個民族、族群,乃至如台灣的社會,它既是內在思維的主體,也是外在認識的主 體。不幸的是數百年來,台灣始終是附屬於強權的邊陲,而且又受毫無主體性的 教育、文化之蒙蔽。本土內在思惟與本土外在認識,皆是蒙昧的狀態。49在現今 追求民主化、自由化的聲浪中,台灣人民更應摒棄過往被強行灌輸的大中國史 觀,真正建立屬於自身文化的台灣史觀。 本文第三章即以分析「台灣歷史館」叢書中近代作家葉榮鐘的作品為主,剖 析著作中具有深刻的本土關懷的論點。 (三)學位論文 關於歷史補充教材與意識形態建構的關聯性,黃瓊玟的碩論《「中華兒童叢 書」與國家認同形塑(1965-2002)》,50提及政府掌管國家教育,並且運用官方管. 48. 〈台灣的主體性與現代性〉 ,當代文化論壇, (http://taiwanus.net/Taiwan_Future/twforum/index.htm)。 莊萬壽,〈台灣本土文化之理論建構〉,《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4.12),頁 657。 50 《中華兒童叢書》是由臺灣省教育廳主持編印出版的兒童讀物,自 1964 年起發行,每年出版 15 49.

(24) 道,進行特定意識型態的強化,不僅可以經由教科書,連同非正式教材的課外讀 物,也成為輔助強化國家認同意識的工具。甚至,受限於國民黨政府的控制下, 文教宣傳自然受到壓抑的結果。導致在第四期出版台灣鄉土童書的意圖上,國民 黨政府欲以表面重視台灣,事實上依舊強化其威權的方式來混淆台灣人的視聽。 51. 邱雅蘭的碩論《青少年歷史讀本與台灣認同形塑》,則是就已出版的歷史讀 本進行分析,得出其建構下的台灣歷史有三個重要的面向:其一是強調台灣人的 抗爭精神,台灣人的歷史儼然就是一部抗爭的歷史。。其二便是凸顯台、中有別 的歷史軌跡。最後,在歷史讀本的架構下,多元文化成了台灣歷史的另一個代表 特色。文庫的歷史讀本已脫離中國意識主導的書寫模式,重新建立起以台灣為主 體的歷史架構。在此架構下形塑出來的台灣認同,既不偏離史實,也未脫離土地, 基於此一認同發展出的國家認同,將較與生活脫節的中國國家認同理念更為具體 與貼近台灣現況。由於國家認同的議題牽涉甚廣,並未針對相關課題進行進一步 的探討,而《青少年台灣文庫》所欲傳遞的國家認同理念,正是當時本土派執政 者,也就是台灣意識支持者所欲傳達的理念,透過對其理念的認識,有助大眾在 似是而非的國家認同論述中找到正確的方向。52 有別於以上兩本碩論皆是以官方主編的叢書為出發點,論述當時外來的執政 黨如何運用國家機器,製造民族歷史記憶或者是本土派執政者致力於重構歷史真 相,取回文化發言權。本文所欲呈現的是民間出版社與台灣文化主體性建構的關 連,以及探討如何將這套叢書融入社會領域以及歷史科教學。主要切入角度是以 大眾史學的角度、由下而上的進行歷史記憶回溯,並分析晨星出版社如何以一個. 51. 52. 卅三冊,每冊約印三萬餘本,並免費贈送各國小,至 2002 年始停刊。林武憲歸納出該叢書 的特色有(1)知識與文學並重(2)是創作的(3)是創新的(4)是現代、寫實的(5)是 中國的(6)插圖精美富中國味。見林武憲, 〈簡介中華兒童叢書〉 (《中國語文》第 30 卷第 4 期,1972.4) ,頁 44-47。 摘錄自黃瓊玟,《 「中華兒童叢書」與國家認同型塑(1965-200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論文,2008 年,頁 153。 摘錄自邱雅蘭, 《「青少年台灣文庫」歷史讀本與台灣認同形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碩士論文,2011 年,頁 118─119。 16.

(25) 非主流媒體的觀點,如何協助台灣人重新尋回過去那段失落的記憶。.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晨星出版社所發行的「台灣歷史館叢書」作為研究的文本,採取質性 研究,並輔以文獻分析法及訪問調查法,試圖探討此一系列叢書如何展現台灣主 體性文化,並由此探討這套補充教材融入歷史教學的可能性。據此問題意識,將 叢書內容以論述分析的分式,細分為四個面相加以探究,此四個面相分別為:豐 富多彩的自然吟詠、常民文化的鄉土采風、「海角七號」之外─被遺忘的日治歷 史以及休戚與共的本土關懷。 二、研究步驟 首先針對本文主題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整理,並將文本爬梳後分類,其次為 更深入的了解「台灣歷史館叢書」的出版背景及編選原則,希望能採訪晨星出版 社社長陳銘民,藉以獲得更為深入且完整的資料以供交相印證。 本文第一章將就研究動機做說明,並論述專家學者對於「主體」 、 「主體性」、 「台灣主體意識」以及「台灣文化主體性」的主張與看法。 第二章則以訪談調查內容為主軸,闡述晨星出版社編輯此套叢書的背景與目 的,以及叢書的編選標準,並輔以同為以台灣主體角度發行的「青少年台灣文庫」 叢書,就官方與民間出版社立場發行的優缺點做闡述。 第三章則將叢書分類,並就專家學者對於國家認同、鄉土認同的定義與叢書 內容交相印證,以論述叢書中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展現。第一節從日治以來學者們 對於台灣自然生態的觀察記錄,描繪中外學者對於台灣的土地之愛。分析的文本 包括吳永華的《被遺忘的日籍台灣動物學者》 、 《被遺忘的日籍台灣植物學者》 、 《台 灣登山小史》、《鳥居龍藏》、《鹿野忠雄》《台灣特有植物發現史》、《台灣植物探 險》、《台灣歷史紀念物》、《台灣最後秘徑》、《台灣動物探險》、《愛在福爾摩沙》 17.

(26) 《台灣森林探險》等作品。 第二節就常民文化的觀點,從舊照片、農村風俗、民間童謠、平埔足跡以及 高雄地方文化的介紹當中,追尋老台灣的過往。分析的文本有《大師的視界─台 灣》 、 《台灣農村一百年》 、 《台灣囝仔歌》 、 《平埔足跡》 ,以及高雄地方文化史: 《為 歷史的蒼茫打光》 、 《謬思最喜歡居住的城市:閱讀高雄城市文化館》 、 《紅毛港文 化故事》、《乍見城市之光》、《散文高雄》、《港埔遺落的鹹味》,力求從中探討台 灣人對家鄉土地的深刻認同與殷切的盼望。第三節以「海角七號」之外─日治時 期的歷史為主題,分析的文本包括《失落祖國的人》 、 《少年上戰場》 、 《台灣處份 一九四五》、《最後的台灣總督府》、《長崎原爆-台灣醫生陳新賜、王文其歷險 記》,回溯終戰前後台灣的接收狀況、台籍日本軍屬的遭遇,以及原爆傷害的經 歷。 第四節進一步從「休戚與共的本土關懷」角度,分析叢書中涵蓋此一面相的 著作,關於此一主題內容的呈現,以葉榮鐘文集共計 12 冊為分析文本,並加入 《愛在福爾摩莎》一書,重構了不同於國民黨所製造出來的歷史拼圖。本章所欲 探究的是叢書中所展現對於台灣文化的認同、自主與覺醒精神。第四章則是以國 中台灣史教科書章節為主,提出可列為輔助教材之各冊叢書內容,並探討可培養 學生之能力,以利於國中教師自我充實進修之用,以及可供學生學習之教材。 第五章則總結研究發現,並為往後相關的研究提出建議。. 18.

(27) 第二章. 晨星出版社及「台灣歷史館」叢書的出版. 坊間介紹台灣歷史的書籍眾多,但往往紛雜不具系統性,或者特別偏重某一 主題,甚至容易有意識型態取向。大致而言,以發行台灣相關書籍為主軸而較具 規模者,玉山社、遠流,遠足以及晨星出版社足為代表。玉山社在創立之始,即 以台灣第一高峰為名,確立「創造台灣文化尊嚴」為主要目標,擁有台灣史(政 治、文化、藝術、社會)以及台灣文學(小說、散文、詩、其他)幾大主題專區,發 行相關書籍眾多。作者群也都是專精於該領域研究的學者或作家,諸如周婉窈、 戴寶村、李敏勇、劉克襄、楊南郡等人。遠流在歷史類書籍的出版上也有許多作 品,當中關於台灣文化的介紹,特別以「台灣史與海洋史」 、 「台灣史料集成」 、 「歷 史照相館」 、 「台灣譯叢」 、 「台灣調查時代」 、 「認識台灣事典」 、 「史記台灣」 、 「兒 童的台灣」等為主題發行。遠足則是從地理方面進行對台灣生態或風土民情的介 紹,具有例如:「台灣地理百科」、「台灣地圖館」、「民俗之旅」、「遠足台灣」等 豐富書系。但上述三家出版社並未以套書方式將其下出版書籍定名為「台灣歷史 館」,唯獨晨星出現這樣的名稱,顯見陳銘民社長在書籍的規劃走向上具備以台 灣文化為主體的視野,力求呈現台灣文化的多元樣貌。此套叢書雖名為歷史館, 然而廣泛包涵生態與文學類作品,究其原因,實因陳社長認為每個層面的發展都 代表著台灣歷史的過往,是故以之命名。本文旨在研究民間出版社發行的叢書如 何運用於國中歷史的課外補充教材,因此選擇較具代表性的晨星「台灣歷史館」 叢書為分析文本。 因應本文主題乃探討課外輔助教材在國中歷史教學之運用,探討範疇為台灣 史,因此選擇分析的套書以能夠呈現台灣主體文化的多元面相為主。「台灣歷史 館」叢書是由晨星出版社自 1996 年起所發行的套書,本章欲探究晨星出版社的 出版理念、套書的編輯歷程、以及叢書的未來走向,文中以陳銘民社長的訪談內 容為主,輔以由官方主導、與此套書屬性相近的「青少年台灣文庫 2 歷史讀本」 19.

(28) 系列交相印證,以了解這套書籍的定位,以及可以如何運用於國中歷史教學上的 課外輔助教材。. 第一節 晨星出版社的出版理念及出版概況 一、晨星出版社簡介 1980 年代開始,由於政治體制的鬆綁,文化上本土意識逐漸抬頭,以台灣 主體為敘事角度的氛圍開始出現。如同蕭阿勤所描述:. 在當代台灣的歷史上,1980、1990 年代,是台灣政治與文化「本土化」 、 「台灣化」的關鍵時期。就文化的轉變而言,這二十年左右的轉變階 段,是台灣民族主義在文化界傳播發展的高峰。追求台灣文化的主體 性、建立具有主體性的台灣文化等理念,亦即「台灣文化民族主義」 從少數人的提倡,逐漸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與台灣政治的轉變互相 激盪,使台灣的文化面貌產生重大的變化。53. 晨星出版社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它是本土性極強烈的民間出版社, 1980 年初在台中成立,創設之初為一人公司,從銷售套裝書及翻譯書發跡。1990 年開始設立知己圖書發行公司,逐步建立自己的發行通路。54從銷售未經授權的 翻譯書崛起,到出版第一本由公司投資的作品《蕭蕭年少遠》55,晨星秉持著關 懷生命、貼近土地的出版堅持,從台灣文學開始出發,緊接著於 1987 年設立〈台 灣原住民〉系列,出版《美麗的稻穗》 、 《最後的獵人》等膾炙人口的原住民文學, 以求將台灣這塊土地上最原始的美好介紹給所有熱愛台灣的人們。90 年代開始 更延伸出「台灣人文」 、 「台灣自然生態」系列,以「台灣歷史館」 、 「自然公園」、 53 54 55. 蕭阿勤,〈序〉 ,《重構台灣》 ,(台北:聯經,2012),頁 3-4。 晨星官網介紹,網址:(http://star.morningstar.com.tw/aboutstar2.html) 。 作者萬康仁,此為晨星於 1984 年所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20.

(29) 「台灣地圖」叢書推展貼近台灣人文的紀錄文學、呈現台灣生態萬象的自然百 科。上述種種做法皆顯示出晨星冀望透過閱讀的方式,將台灣不同層面的美好介 紹給讀者。56 關於「晨星」出版社的命名由來,創辦人陳銘民社長表示,當時認為從事出 版這樣的行業可能需要理想,甚至是夢想,如同追尋星星的感覺一般,懷抱著美 好的期待,因此選用這樣的名字。公司的 LOGO 設計成一個人要跳躍摘星的樣 子便是如此的涵義。至於為何選用「晨」星而非其他星星?陳社長坦言最初所想 到的便是最亮的那一顆星,即是曉明之星。他深入的解釋,所謂晨星,是早上最 慢消失的星星,取其最亮、最持久之意,象徵對事業的期許。再者,陳社長也思 考到出版業應該要跨出台灣本土,因此出版社名字的選用要讓外國人聽得懂,如 果英文名字取為 Morning Star 的話,便符合國際化的目的了。57 陳銘民認為自己其實學非所用,東海大學經濟系畢業的他坦言會進入出版業 是誤打誤撞,由於是農家子弟出身,一心一意希望可以改善家中貧困的生活,大 學畢業後觀察到擺攤賣書似乎利潤頗為豐厚,於是嘗試投入,時值 70 年代,台 灣尚未有著作權法,許多出版社大量印刷書籍批給零售攤商販售,從成功賣出人 生中第一批書籍後,信心油然而生。1980 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許多民眾有能力 購買成套書籍放在書櫃中擺飾,陳社長也跟著從事此類書籍的銷售,逐步累積資 金,成立一人公司,從販賣批發書籍開始創業,甚至因此等做法並非傳統出版業 的路徑,而引來陳社長其實是富家子弟的揣測謠言。58 目前晨星出版集團設有晨星出版、太雅出版、大田出版、好讀出版、華田出 版、序曲文化、大穎文化、逗點文創、上羊文化等九個部門。59其中關於台灣本 土系列的書籍,從本論文所欲探討的「台灣歷史館」叢書,規劃到「台灣民俗藝 術」、「台灣原住民」、「生態館」、「台灣地圖」,「台灣民俗館」、甚至於近年來的. 56 57 58 59. 晨星官網介紹,網址:(http://star.morningstar.com.tw/aboutstar2.html)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一。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二。 晨星官網介紹,網址:(http://www.morningstar.com.tw/Default.aspx) 。 21.

(30) 「彰化學叢書」 、 「台灣自然圖鑑」 、 「圖解台灣」等,可說全面而普及的致力於台 灣本土文化的介紹,引領讀者探索台灣。尤其自 2013 年開始的「圖解台灣」系 列叢書,更可視為「台灣歷史館」的延伸系列,以簡易圖說的方式呈現,為的就 是提升閱讀的便利性,以更為輕鬆有趣的方式吸引讀者,願意從生活中貼近、了 解我們所處的這塊土地。圖解台灣系列中的《圖解台灣製造:日治時期商品包裝 設計》一書還曾於 2013 年獲得文化部的肯定。60 晨星從創辦之初就堅持以踏實 而穩健的步伐建立閱讀版圖,並且因應閱聽大眾閱讀習慣的變化調整書籍的出版 走向,尤其致力於台灣人文社會以及自然生態的介紹,以極具使命感的心情深耕 台灣文化。 二、出版理念 作者能否寫出好書,出版社良好的規劃與鼓勵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對此陳 社長提出他的觀點,他認為,許多的作家寫作的動機往往是因為出版業者對自己 產生了影響,才會有繼續寫作的動力來源。以原住民類型書籍為例,晨星出版社 十分注重原住民文學的呈現,發行書籍中有一名為「台灣原住民」書系,此類書 籍的出版並不容易。最初原住民大都是素人作家,不具有知名度,往往也從未設 想過自己會成為作家。晨星早期規劃出版原住民書籍時,因為沒有專屬於原住民 的主題創作,曾經找來作家吳錦發,協助蒐集零散的、原住民曾經寫過的散文、 小說,甚至只有寫過一、兩篇散文的原住民作家,將他們的作品集結成書,整理 成選輯61,當初作品發表時,聯合報以及中國時報兩家媒體,對這類型的書籍深 感興趣,於是做了較大篇幅的報導,意外獲得熱烈迴響。當作品的能見度提高了, 便產生良性循環。尤其對原住民而言,當自己的作品被看到了、被報導了,便產 生了存在感,從而衍生出拋磚引玉的效果,爭相將自己的作品呈現出來。晨星此 後延續這股熱潮,出版了一系列原住民文學。陳社長認為從事出版業,有時候是 默默的耕耘,但發現其實可以對作者有如此深刻影響時也非常有成就感。他始終 60. 61. 《圖解台灣製造:日治時期商品包裝設計》一書於 2013 年獲得文化部「第 38 屆金鼎獎」圖書 類個人獎:圖書編輯獎。 此即吳錦發所編《悲情的山林》一書,由晨星出版社於 1988 年發行。 22.

(31) 堅信文化的影響力是潛在的,雖然無法明顯展現,但仍然有一個動力持續存在 著。62 為了鼓勵原住民作家創作,陳社長也在實質的生活層面給予幫助63,激勵作 者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他提到曾和《蘭嶼行醫記》的作者拓拔斯.塔瑪匹瑪(田 雅各)聊天,對方談起蘭嶼島上最常有的是中暑的患者,陳社長便捐贈了兩台冷 氣,也曾允諾要幫作者賣舊船,結果卻是買下運回台中,擺放在出版社入口處。 或者如《美麗的稻穗》一書作者是位因視網膜剝離而失明的原住民作家,陳社長 聽聞他因缺乏點字機,而是用傳統的以針刺字的方式創作,便捐了一台點字機給 他。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陳社長除了展現愛才惜才之心,也希望藉此讓優 秀的原住民作品得以繼續呈現在讀者眼前。 至於作家與作品的選取上,陳社長認為應該長期觀察,多方收集出版資訊, 才能有良好的規劃。陳社長表示:. 計劃要出版哪些部分,平常就要蒐集資料,以過去來講平面媒體沒有 今天這麼多,所以要蒐集資料是比較容易的,剛開始做出版的時候台 灣的雜誌好像才 30~40 種而已,所以我幾乎每個月這 30~40 種雜誌一 定都看,報紙上比較大的新聞、副刊也都看,再從當中去尋找資料。64. 以原住民拓拔斯.塔瑪匹瑪(田雅各)撰寫的《蘭嶼行醫記》為例,陳社長 回憶,平常在報刊雜誌上只要看到他的文章時就將它剪貼起來,當時辦公室牆面 上都是社長親自所列的好幾排的目標作家,平常蒐集他們的作品做剪貼,費了很 大一番功夫,後來請田雅各再補幾篇就可以出書,結果田雅各意外發現陳社長所 蒐集的篇數竟比自己保存的還多。由此可見晨星在預定書籍的出版上是經過長時. 62 63. 64.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五。 陳銘民社長在訪談中提到曾經資助原住民盲人作家莫那能點字機協助創作,也提供過《討海 人》作者廖鴻基攝影機紀錄鯨魚生態。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五。 23.

(32) 間的計畫,並非隨意而為。65再者,出版社所推出的書籍類型也關係到自身在讀 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作者與作品的選取上必然要更為謹慎。「等待」一部好 作品是種機緣,可遇而不可求,出版業者卻可以製造機緣,「催生」好作品。 原住民議題從早期的邊陲位置直到今日的備受重視,陳社長觀察到政治人物 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我覺得這個社會很多事情是政治人物在主導,如果政治人物察覺到某 個層面有人在重視,似乎有許多人在談論,就會覺得這裡是有票源的, 就會更積極深入的去爭取這一塊,因此後來才會有原住民委員會之類 的組織出現,慢慢的就會把這些東西做出來。. 66. 可見政治力量常是各種文化及教育政策的推手,但相對的也有可能成為阻 力。 再者,從原住民文學當中也可觀察人群間的生活樣貌,陳社長舉例說明可以 從語言去尋找歷史的足跡。他認為,台灣有許多人民都具有平埔血統,譬如常聽 到的一句台灣話:看麥啊(台語)!探究它的歷史不難發現,早期唐山過台灣受 限於渡台禁令不能攜帶家眷,都是男性隻身來台,再娶本地平埔族女子為妻,因 此下一代往往都具有平埔族的血統。當時來台的男性成群在工作或休息時,如果 遇有女性經過,大家就會說:看麥啊!看麥啊!其實就是把女性的性器官描述成 是女生來了。67文學、文化的記載就屬這種最真實,可以從一句俗語去理解當時 的時代背景。台灣許多俚語都是特殊的歷史環境造成的,在中國福建當地並沒有 「看麥啊」這樣的俚語,唯獨台灣特有,即可從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去探討專屬於. 65 66 67.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五。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五。 依據學者戴寶村在論文計劃審查時指導筆者,「看麥」(台語)一詞並非如陳銘民社長所言, 而是指「看覓」(台語),帶有尋覓之意。 24.

(33) 台灣本土語言的由來與演變。68因著不同的時空背景,語言的涵意被轉換了、被 創造了,這就是台灣獨具的文化內涵之一。 然而,晨星也曾因出版介紹原住民語言的書籍飽受批評,陳社長回憶:. 晨星曾經出版過一本原住民雙語的書,我一直很希望用這樣子的方式來 出,因為原住民是沒有語言的,所以他們寫東西多半就是以漢人的文 字寫法,應該如何保留原住民的語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此當時就 開始找有能力的作家,希望能夠寫出這樣的東西,又能夠拼出原住民 的語言,所以嘗試用羅馬音去拼它,當我出這樣東西的時候負面的消 息就出來了,以泰雅族或其他族群來講,一個村落可能就有好幾種不 同的語言,沒有通用的,所以你很難去找一個主流的、代表性的語言, 我當時在出這個書的時候自己也很猶豫這樣的問題,所以就曾經碰到 有研究的作家他就說你弄錯了!所以我當時就有去研究、去判斷它是 錯還是有不一樣的觀點,如果是錯,以出版來講絕對是不能出的,但 如果是這個山頭跟那個山頭有時候是因為地方不同會有一點差異,但 我最後還是決定出,因為寥勝於無,如果不出是什麼都沒有,出了大 家看到什麼問題可以再來討論做修訂。69. 遺憾的是這部份無法繼續推展,而且未來的機會可能也越來越少,因為這類 的作家已經開始消失。原因在於原住民作家所描述的故事常常是來自於族中的長 輩、長老,而原住民後代已不太懂得自己的母語,陳社長感慨的說:. 出這套書是一個歷史點,在這個地球裡面這個歷史點消失了就不見 了,因為在這段時間裡面正好碰到這些作者他會寫字,剛好也懂原住. 68 69.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十一。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十一。 25.

(34) 民的語言,他的長輩也都還在,所以他可以扮演這樣的記錄角色,如 果以目前下一代來講,已經不見了,因為他是用口述的,所以我覺得 原住民的文化可能也是因為這樣保留了一些,像現在越來越融合,融 合到最後可能就不見了。我們可以反觀一下台灣本土,可能跟中國一 直融合下去的話也會有下一個問題。所以像原住民這個部份的話也是 一種趨勢,我覺得能夠把它保留下來也蠻有價值的。70. 近年來,一些深具台灣主體意識的歷史文化工作者所做的努力,確實令人衷 心感到雀躍。這些有心的歷史文化工作者,正積極發掘、重建塵封已久的台灣歷 史文化圖像,以扭轉長期以來已嚴重扭曲變形的歷史面貌,從而導正當前嚴重的 認同危機,其努力與用心令人佩服。而其中尤具意義的,莫過於台灣原住民族的 歷史重建工作。原住民族的歷史重建,除了帶給台灣一幅全然不同於以往的歷史 圖像外,更重要的是,將可釐清台灣歷史進程中的一些迷霧。尤其是平埔民族的 歷史行蹤的探索,乃是解開當今台灣子民形成之謎的關鍵所在,不僅可徹底破解 外來統治者所虛構的民族認同神話,同時可使「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子民得 以明確的認祖歸宗,而不再是數典忘祖的不孝子孫了。71 晨星出版社以關心本土文學的立場,繼發掘代表台灣本土的原住民文學之 後,又推出「自然公園」書系,冀望能為台灣的自然保育貢獻心力,讓更多的人 瞭解台灣,發現生命,珍惜土地,尊重自然,深愛我們生活的家園,也能為此種 逐漸成形的自然文化資產留下重要的里程碑與見證。 當中關於海洋生態的介 紹,晨星也是開風氣之先。 從歷史的構成要素來觀察台灣歷史,可以發現台灣歷史的幾個特質:一、海 洋島國風土;二、多元族群文化;三、移民社會歷史;四、殖民統治經驗;五、. 70 71.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十一。 陳錦忠,〈序四〉 ,白棟樑, 《平埔足跡》 ,(台中:晨星,1997) ,頁 15-16。 26.

(35) 歷史的斷裂與疏離。72這些便是台灣獨特的文化歷史特點,唯有深入了解這些面 相,才能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國家認同感。「青少年台灣文庫」的規劃當中原本 也納入海洋文化的編寫,但如前所述,由於政權轉換,未能看到這一系列書籍出 版。73無獨有偶,晨星出版社也強調對於海洋文化的介紹,雖然在「台灣歷史館」 系列當中未列入,但在生態類書籍有許多的介紹,例如帶動花蓮賞鯨風氣的作家 廖鴻基。廖鴻基是「討海人」一書的作者,這本書也是屬於海洋生態系列的作品。 陳銘民說:. 其實做出版的人,是常常會去催生作家的,在台灣我們這本《討海人》 還沒出之前,台灣人其實不太清楚台灣可以看到鯨魚,台灣其實是一 個海洋國家,但人們對海洋卻不了解,這其實是跟文化有關,跟政府 重不重視有關,因為國民黨一天到晚還是想回中國大陸去,其實我們 是有非常多的海洋資源是可以經營的,但是都沒有做。74. 陳社長回憶催生《討海人》一書的過程,他說廖鴻基本業是漁民,某天到出 版社找社長閒話家常時不斷提到抓魚的感覺,尤其是生動的描述鯨魚圍繞在他身 邊,以及實際觸摸鯨魚的感覺,他深感這樣的經歷十分有亮點,於是鼓勵廖鴻基 撰寫這方面的文章,但廖鴻基表示要做紀錄的話缺少一台攝影機,於是陳社長便 把自己的攝影機送給廖鴻基,並請他有相關的文章時先不要發表,等到文章累積 到一定數量,陳社長便找了自由時報把文章一次連載,文章從在報上發表後就獲 得很廣大的迴響,晨星再將這些文章集結出版成「討海人」這本書,最後甚至促 使作者成立了「黑潮基金會」 ,組成賞鯨團。之後更與學術界合作研究鯨魚生態,. 72. 73. 74. 戴寶村, 〈歷史教育與國家認同〉 , 《台灣島.台灣省.台灣國》 , (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2006) , 頁 31-35。 負責此一主題撰寫的編輯群成員戴寶村仍完成海洋文化主題專書,轉而由玉山社於 2011 年發 行,見戴寶村,《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台北:玉山社,2011)。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九。 27.

(36) 文章於是不斷產出,造就了花蓮的賞鯨風氣。75由此可見晨星在書籍的行銷上熟 知如何善用媒體讓作品的能見度提高,維持關注熱潮。 對於生態類書籍後續的出版計劃,晨星也與時俱進,迎合讀者的生活經驗隨 之調整。陳社長說:. 出書的話我們有一個時代性的做法,像生態,其實一段時間之後它就 是一個歷史,所以我們出版生態的東西一路走來也是有經過思考的, 一開始我們認為台灣人沒有生態觀念,這是非常普遍的,早期跟台灣 人講生態,他們不懂,也不會去注意。76. 他深入的解釋,小時候家鄉有個紙廠,水溝排放出來的水都是黃色,稻田裡 面也都是,當時覺得那很自然,如今就會思考這是否就是污染?因此陳社長思考 到如果都是以報導的方式來敘述,讀者可能毫無感覺,於是構思轉用 nature writing 的方式來介紹生態觀念。當時台灣最流行的書籍類型是散文,晨星因此嘗 試以散文式的報導切入,設定名為「自然公園」的主題。這一系列的書籍全部採 用再生紙印刷,連封面都使用再生紙,正是希望以包裝來傳達重視生態發展的理 念。再生紙在以前的製作技術較不純熟,常常面臨印刷失敗的窘境,有時候封面 的皮上光之後,因為冷熱溫差的關係會起泡泡。早期晨星為了這樣的理想失敗許 多次,但是依然堅持初衷。後來思考到既然讀者、台灣社會不懂什麼叫生態,不 妨就找劉克襄、洪樹立這些對台灣自然生態較有研究的散文作家撰寫關於生態介 紹的散文,以利於向讀者推廣生態觀念,這是晨星第一期在台灣生態書籍的做法。 當台灣社會進步到已經具有生態觀念之後,再著手從生活中讓人民對生態有 所了解,當時台灣開始有國內短期旅遊的風氣,晨星就將生態類書籍的出版方向 轉型到生態地圖。譬如出版專門介紹國家公園生態的書籍,教導讀者旅遊時如何. 75 76.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九。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七。 28.

(37) 認識當地特有的生態,例如樹種等等,慢慢再發展出以各類生態為主軸的主題。 之後便規劃了一套介紹台灣生態的圖鑑,陳社長直言這一套書可能是晨星對台灣 生態類圖書投資最大的部分,因為每本書都投入了一、兩百萬的預算,至今也已 出版一、兩百本,每個主題都非常完整,例如蝴蝶的生態。77 當基本的生態介紹已具備初步規模,從 2013 年開始,晨星察覺到台灣民眾 對於自然生態的接觸程度已經走向如何利用自然、使用自然的階段,在出版生態 書的計畫就調整為「自然生活家」一系列的書籍。這套書也是經過將近兩年的規 劃,現今仍持續發行,預計每個月都會推出新作品,教導現代人如何使用身邊自 然的東西,同時也能夠符合生態觀念。 出版這類型的書,通常要主動尋找適合的作者,或者也參考國外符合這樣想 法的書籍,再將它引進台灣。例如晨星曾經出版過教導種菜的工具書,設定的出 發點並非要求讀者以傳統農夫的方式種菜,而是教會讀者如何跟雜草共處,或者 也教導讀者如何製作肥皂、釀酒等等。78陳社長坦言:. 公司在出這類的書基本上腳步都會比別人慢一點,慢一點的話是希望 比較嚴謹,並不會去追逐熱點,急著要出跟人家一樣的東西,因為這 樣的書我們都列為暢銷書,所以要慢工出細活。79. 從大中國主義建構下最缺乏的台灣自然地理與生態著手,到規劃原住民系列 的書籍,晨星展現了保存台灣特有文化的決心,也使得出版書籍更值得有心瞭解 台灣文化者閱讀。由此可知,晨星始終是不遺餘力的善盡介紹與保存文化之責。. 77 78 79.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七。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七。 參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七。 29.

(38) 第二節 「台灣歷史館」叢書的出版歷程與叢書特色 一、「台灣歷史館」叢書的出版歷程 台灣主體意識自李登輝執政之後逐漸嶄露,開始以台灣文化本位角度論述歷 史。2004 年在代表本土政權的民進黨執政期間,教育部長杜正勝認為教育體制 內的改造有其難處,體制外的文物出版是推廣台灣認同另一條可以嘗試的路線。 於是指示國立編譯館編輯了「青少年台灣文庫」叢書,做為課外讀物與補充教材, 期望能夠將歷史教育的主體回歸台灣,深化土地認同。80這套叢書是藉由國家機 器做推廣,希望能因此有更深刻的成效,然而其後因政權更迭,國民黨重新取回 執政權,大中國意識再度介入教育,歷史讀本系列最終只有出版了 10 冊即告腰 斬,之後的出版計劃也不了了之。由官方主導的歷史補充教材既然易受政權更替 影響,民間出版社在這方面或可成為另外一個汲取這類知識的管道。 然而以政府主導課外輔助教材的編寫依然較具有優勢,例如經費來源充足、 較具系統性、也較易號召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參予編撰,對此陳銘民社長也觀察到 這樣的現象不是只在台灣出現,而是全球皆然。但就一個較為注重文化發展的國 家而言,政府在這方面會有所補助,例如日本就非常重視這個部份,而台灣政府 雖然也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似乎僅是皮毛而已,沒有編列較大的預算補助作家 撰寫這樣的作品,甚至是協助出版。81 以「台灣歷史館」為例,這類型的書若是能以政府主導獎勵作者寫作或補助 出版,成績或許會出色許多。陳銘民坦言:. 這是執政當局的問題,國民黨政府到台灣來,本來就比較不重視本土 文化,而民進黨政府執政了八年,或多或少也在本土化的部份努力過。 其實台灣從日據時代以來一直延續到現在,不論是從哪一層面切入, 80. 81. 杜正勝, 〈部長序-斯土斯民的台灣歷史〉 , 《青少年台灣文庫歷史讀本 1:藍布衫 油紙傘-台 灣客家歷史文化》(台北:日創社,2006) 。 見附錄一:晨星出版社發行人陳銘民專訪,2014 年 2 月 14 日,問題四。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課程分為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 對台灣看世界、進步的科技 對台灣看世界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 進步的科技及來講好聽話

圖說明初學者的認知:

台灣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 http://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通識課程 課名請勿 重複,例 如:籃球 或台灣歷

國立 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館、臺北 市立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