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海角七號」之外─被遺忘的日治歷史

第三章 「台灣歷史館」叢書中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展現

第三節 「海角七號」之外─被遺忘的日治歷史

2008 年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享譽國際,締造了數億的票房佳績,

該片在台灣上映時,感動了無數曾受過日本統治的台灣人民,他們在影片中找尋 當年的記憶、當年的情懷,即便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日本統治的歲月已事過境遷 多年,但畢竟曾經如此真實的存在過,是不容抹滅的事實。相較於他們,台灣較 為年輕的世代並未經歷過這樣的日子,對於那段日治的歲月,只能透過想像,甚 至是從國民黨大中國意識型態底下所編輯的教科書去獲取片段的了解。這樣的理

172 白棟樑,《平埔足跡》,(台中:晨星,1997),頁 152。

173 杜正勝,〈「我蠻夷也」:建立台灣主體性〉,《走過關鍵十年(1990-2000)》(下冊)(台北:

麥田,2000),頁 118。

69

解夠全面嗎?夠客觀嗎?「台灣歷史館」叢書蒐羅了一系列關於這段歷史的資 料,其中包括屬於台籍日本軍屬174的回憶《失落祖國的人》、《少年上戰場》兩部 著作,詳實呈現這群身分特殊的台籍日本軍屬當時的處境;也有關於終戰後探討 台灣接收狀況的《台灣處分一九四五》、《最後的台灣總督府》兩本書,企圖還原 台灣最後一任總督的真正死因,以及記錄終戰前後台灣人民的生活情形;此外,

2012 年出版的《長崎原爆-台灣醫生陳新賜、王文其歷險記》一書則是記述在 廣島受原子彈傷害的兩位台灣醫師劫後餘生的遭遇。這些書籍皆是希望藉由見證 者身歷其境的陳述,將他們當時的所見所聞,以最真實的口吻告訴讀者那一段難 以忘懷的經歷。見證者寫出了這段歷史中自我的生存經驗,真正以一個台灣人的 角度來重現那段罕為人知的過往。

一、台籍日本軍屬的回憶

《失落祖國的人》及《少年上戰場》作者為磯村生得,終戰後改回本名柯生 得。台灣台中人,生於一九二一年,日治時期畢業於彰化專修商業及拓南工業戰 事訓練所。一九四三年入日本海軍,參與太平洋戰爭。現定居日本東京。《失落 祖國的人》一書是他的個人體驗,《少年上戰場》的寫作資料來源則是他從台灣 各地有從軍經驗者手中蒐集而來的。目的在傳達經歷戰爭的台灣人的心中感慨,

對戰爭的憎恨,身受無理的歧視,以及被摧毀的寶貴青春等的歷史創傷。詳實呈 現歷史教科書中不曾披露的當時代台灣人民的戰爭經歷。

殖民地的可悲,在於他沒有自主性的主體地位。他必須為他的殖民 母國而活,一切的價值,也以他的殖民母國為依歸。他,只是人家的

邊陲、人家的附庸。他,不是他自己。175

174「軍屬」一詞為磯村生得在《失落祖國的人》及《少年上戰場》書中的用語,泛指一般大眾所 稱的台籍日本兵。

175 李筱峰,〈序說─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陳銘城,張國權等編著,《台灣兵影像故事》,(台 北:前衛,1997),頁 8。

70

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本土與台灣島內進入戰時體 制,此時政府可以對社會各層面進行動員,從民間汲取人力、物力。總督小林躋 造上任後,於一九三六年九月發表治台三原則:「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其內涵包括自一九三○年代開始,因應日本的向外擴張,總督府對台所實施的一 連串教化,生活改善等活動,使台灣人民在生活、語言、信仰文化上,與日本結 合,尤其是國家意識的塑造與對台灣的貢獻。176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當局原本因不放心台灣人而不要台 灣人當兵的政策開始改變。一九四二年四月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而於翌 年共「募」得陸軍特別「志願兵」計六千多人〈其中徵集一千八百多名的原住民,

組成「高砂義勇隊」〉。中途島之役〈一九四二年六月〉日軍大敗,戰況對日本轉 趨不利,台灣沿海船艦屢被日軍擊沈,台灣各大小鎮頻遭盟軍空襲,台灣人民生 活更加水深火熱。日本當局因兵源缺乏,繼而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至一 九四四年七月,台灣人被「募」為海軍特別「志願兵」者共計一萬一千多人,說 是募兵,其實是半強制性質。177其後由於日軍在戰爭末期失去制空權及制海權 後,敗相已是日益濃厚。為了補充戰場上因死傷而銳減的兵源,徵調台灣青年的 年齡也從二十歲降低到十六、七歲,甚至於只有十三、四歲。178隨著戰事的吃緊,

被徵調者人數激增,總計全台約有二十餘萬男子成為南洋軍伕。他們的命運各不 相同,有的在戰爭中犧牲,有的在航程中被炸死。終戰後,或有成為俘虜者,不 知所蹤;倖存者多數亦下落不明,幸運的幾經波折,輾轉回台,返台後,面臨國 民黨的接收統治,他們茫然失措,當年出征時被灌輸的想法是為天皇而戰、為祖 國效命,如今卻像是過街老鼠,得不到家鄉人的認同。國民黨治台的種種亂象,

甚或讓他們懷念起日治時期的安穩生活,回歸祖國的滿心喜悅,卻在此時幻化成 矛盾徬徨與恐懼茫然。原本認為足以安身立命的家園,也不再熟悉,於是有能力

176 江智浩,《日治末期(1937-1945)台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到皇民奉公 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頁 33-35。

177 李筱峰,〈序說─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陳銘城,張國權等編著,《台灣兵影像故事》,(台 北:前衛,1997),頁 10-11。

178 磯村生得著,李英茂譯,《少年上戰場》,(台中:晨星,1998),頁 11。

71

者,選擇遠走他鄉,移居日本,然而多數的台灣人,卻只能坐困愁城,無計可施,

被動的接受這樣的命運。

磯村生得記錄在二戰期間,一個生為台籍日本軍屬的祖國認同矛盾,對此書 中有著這樣的描述:

為了日本被趕赴沙場,雖然九死裡逃的一生歸來,但是已經變為中 華民國的故鄉台灣,是不會去歡迎曾做敵國的日本兵和日本軍屬的。

受冷酷看待的不只是他,而所有的原台灣出身的軍人、軍屬都是如此。

我們究竟是為何而戰?是為誰去打仗,去戰死或受傷呢?這種複雜的 心情要向誰投訴呢?台灣出身的原日本兵是為了日本去打仗,為了日 本而死的,這是抹不掉的歷史事實啊!179

文中強烈透露出當時的身不由己,以及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心情。不過面對 國民黨接收後的現況,更顯露出絕望之情:

我只知道的是過去殖民地時代,被日本政府壓迫統治的我們台灣人,

在戰爭結束的今天仍然處在沒有自由的環境中,因此對於自己出生的 故鄉產生失望、嫌怨,甚至於恐怖之心。180

回憶起當時的際遇,皆是有口不能言的沈痛。磯村生得形容:

然而九死一生,幸運活著回來的人,也比不上日本內地出身的原軍 人、軍屬,無法在報章雜誌上獲得自由發表自己的體驗或意見的機會。

這也許和他們大部份的人戰後直接回去故鄉台灣有關。因為他們不得

179 磯村生得著,李英茂譯,《失落祖國的人》,(台中:晨星,1996),頁 266-267。

180 磯村生得著,李英茂譯,《失落祖國的人》,(台中:晨星,1996),頁 259-260。

72

不順從當地中華民國政府的國策和友日政情,而閉目閉口不敢公開發 言。就這樣,台灣出身者其悲慘的戰爭體驗也只限於他們的家人和朋 友之間秘密地傳承下去。181

當時許多台灣人民對回歸祖國後的滿心期盼,到國民黨治台後轉為憤恨失 望,磯村生得說出了那群移居日本的台灣人心聲:

我的心就這樣逐漸傾向居住在日本,不過卻萬萬想不到從此被永久地 留住在日本了。只是在我的感覺中,應該馬上回去的母國台灣,不知 怎樣已遠遠離我而去了。182

磯村生得在《失落祖國的人》一書中道盡有關日本殖民統治的史實,日本軍 閥黷武侵略的真面目以及戰爭的慘烈和殘酷的場面。他認為歷史的碎片必須拾 回,必須負起整合歷史的責任,以給後代子孫一個清楚的交代。183終戰的歷史雖 然已成過往,但那群台籍日本軍屬的參戰經驗依舊有被理解認識的必要。台灣一 百年黑暗的現代史,可明顯劃為兩半,前半是被遺忘的歷史;而後半是被踐踏的 歷史。這是台灣的災難,也是台灣人的不幸。184不幸已然造成,但經歷不能被選 擇性的扭曲或遺忘,透過台灣人的視野重新面對這段歷史,期盼在充分了解台灣 過去之後,能夠掌握當下,開創台灣未來。

《少年上戰場》一書是作者磯村生得〈柯生得〉繼《失落祖國的人》之後,

又一本訴述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如何殘虐暴行,殺害台灣籍年輕軍屬的書籍,書 中對於二戰期間少年兵在南洋戰場的遭遇也有許多深刻的描述。尤其是針對台籍

181 磯村生得,〈作者序-寫給讀者〉,磯村生得著,李英茂譯,《失落祖國的人》,(台中:晨星,

1996),頁 4。

182 磯村生得著,李英茂譯,《失落祖國的人》,(台中:晨星,1996),頁 260。

183 李英茂,〈譯序-拾回歷史的碎片〉,磯村生得著,李英茂譯,《失落祖國的人》,(台中:晨 星,1996),頁 9。

184 李英茂,〈譯序-拾回歷史的碎片〉,磯村生得著,李英茂譯,《失落祖國的人》,(台中:晨 星,1996),頁 8。

73

日本軍屬的流離遭遇,及其對國家的迷惘感覺,以小說形式,呈現了大時代之下 小人物的真實面貌。雖然其中的人物都是假姓假名,但誠如作者在序文中所指,

這是透過「中國時報」之協助,深入調查昔日被台灣總督府和日本軍部調派到海 外的台灣籍軍屬,並就他們的戰爭體驗廣為徵文而寫成的非虛構實錄小說。185這 類作品通常具有濃厚的寫實風格,其故事背景都是作者所立足的台灣土地。他們 也積極呈現歷史事件,尤其對戰爭驚心動魄的過程更多所強調,以滲透時代的直

這是透過「中國時報」之協助,深入調查昔日被台灣總督府和日本軍部調派到海 外的台灣籍軍屬,並就他們的戰爭體驗廣為徵文而寫成的非虛構實錄小說。185這 類作品通常具有濃厚的寫實風格,其故事背景都是作者所立足的台灣土地。他們 也積極呈現歷史事件,尤其對戰爭驚心動魄的過程更多所強調,以滲透時代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