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00 年之後的台灣電影中青少年成長電影的發展脈絡

第二章 台灣戰後電影史中青少年成長電影的發展脈絡

第三節 2000 年之後的台灣電影中青少年成長電影的發展脈絡

新世紀之初沉潛已久的台灣電影漸漸展露出新氣象,首先民進黨於 2000 年贏 得執政權後推動的多元族群相關政策,如成立「客家委員會」與「原住民委員會」

掀起台灣電影以少數族裔為題材的風潮,亦造就台語片的復興,台灣電影走向本 土化,許多電影呈現在地特色或描寫台灣多元族群的不同生活型態與價值觀。「原 住民電影有《夢幻部落》、客族電影有《一八九五乙未》。台語電影更不計其數,

如《海角七號》、《當愛來的時候》、《父後七日》等片,台灣電影雖發展不佳,但 族群電影的出現,乃為創意之喜,亦驗證族群語言強弱之表。」30從前台灣較弱勢 的族群,在民進黨的政策推動下躍上媒體的舞台,促進台灣電影題材的多元化。

然而 2000 年後的社會邁向多元化的發展,台灣的政治經濟困境卻越來越紛雜:屢 在國際外交方面遭中共打壓、經濟呈現負成長、政黨鬥爭與醜聞、失業率增加等,

大環境對電影的發展雖然不利、產量也很少,但幸好擁有國際知名度的大導演如 李安、楊德昌等,得以取得國際資金繼續拍攝電影,新生代導演也陸續從電視圈、

編劇、攝影或演員等相關產業投入電影工作,如《冏男孩》的楊雅喆、《練習曲》

的陳懷恩、《九降風》的林書宇、《艋舺》的鈕承澤、《不能沒有你》的戴立忍等等。

他們具備不同領域的專業背景,為台灣電影帶來新的思考角度,展現了多元化的 電影風貌。而在電影資源方面,輔導金制度仍然是支持台灣電影人的重要資源,

讓新人導演有機會嶄露頭角,加上新生代的導演們開始尋求藝術與商業電影的平 衡,重視觀影者的需求、拍攝受歡迎的題材,拍攝電影的資金來源在經濟開放政 策以及中國經濟崛起的龐大消費力的趨勢下,與中國及香港電影公司合資拍攝亦 是另一個選擇,使得 2000 年後的台灣電影除了資深導演持續耕耘這塊園地,許多 新銳導亦演跨界而來,準備大顯身手。

從 2008-2010 年間,台灣電影大舉以本土文化反攻,橫掃陰霾,彷彿台語片 榮景再現……如 2008 年《海角七號》創下五億三千萬新台幣票房;2009 年

《不能沒有你》重奪失去二十年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與亞太影展大獎;2010 年《艋舺》創下二億七千萬票房;2011 年《雞排英雄》贏得過億票房……

學者將此現象稱為「台灣電影文藝復興期」意味台灣電影文化的再度興起。31

30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台北:揚智出版社,2011),頁 207。

31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台北:揚智出版社,2011),頁 207-208。

29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9378,(2014.1.10)

34李水、張慧芬,〈近十年台灣新生代青春電影特質分析〉,《良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5 卷第 1 期(2013.2),頁 49。

35李水、張慧芬,〈近十年台灣新生代青春電影特質分析〉,《良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5 卷第 1 期(2013.2),頁 49。

30

段大多物質生活富足,轉而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對於夢想與獨立更加渴望。青 少年時期所呈現的特質豐富且具衝突性,又是社會大眾共同經歷的人生階段,正 好是最佳的電影題材,也因此在世界各國的電影產業中,青少年成長電影都具有 一定的市場,當然台灣也不例外。

步入新世紀後,台灣電影在整體上持續之前市場的低迷狀態,然而,青春 片卻在這樣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尋求突破。根據台灣相關電影統計機構公布 的權威數據來看,在 2000 到 2009 年這十年間拍攝的全部 226 部劇情片之 中,青春片的數量達到 20 餘部,佔據著將近 10%比重。36

2000 年後青少年成長電影的產量佔據台灣電影的很大的比重,更在新世紀台灣電 影復興浪潮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群新生代導演接連以青少年為主題拍攝電 影,例如:《藍色大門》、《盛夏光年》、《不能說的秘密》、《夏天的尾巴》、《九降風》、

《星空》等。這群新生代導演成長於 1980 年代,台灣新電影可以說是他們的啟蒙 導師,有些導演甚至曾以工作人員的身分參與 1980 至 1990 年代新電影的拍攝工 作。「對於當代台灣電影而言,雖然在年代上有著 80 年代、90 年代和新世紀的劃 分,但從青春電影在創作風格上會體現出某種程度上的統一,這種相似的風格創 作也成為了台灣電影的標誌。」37由此可知,雖然以青少年成長為題材的電影在亞 洲地區非常流行,但台灣電影承襲過去新電影的風格,相較於日韓則更具有社會 寫實成分,舉凡人物性格、故事情節、所傳達的情感都是呈現在現實社會脈絡之 下,而非僅是浪漫唯美的小情小愛。例如:《九降風》並不是一味的神話兄弟之間 的義氣,而是呈現義氣在現實中的拉扯與破滅,同時展現青春的美好與殘酷;而

《星空》、《藍色大門》與《酷馬》中階呈現現代家庭與學校的實際問題。「可以這 樣理解,韓國、日本青春電影的唯美與詩意化是電影語言帶來的直觀美感;但台 灣青春電影中唯美、詩意化的電影語言在帶來直觀美感的同時,並沒有脫離現實 的軌跡。」38從台灣的青少年成長電影上來看,從 1980 年代的侯孝賢到 1990 年代 的楊德昌、蔡明亮等,都致力於電影語言與影片風格的文藝化,奠定台灣電影特 有的文化氛圍,他們的努力傳承到新世紀崛起的新生代導演身上,造就台灣青少 年電影異於其他國家特有的文化氣質。

36吳曉丹,《新世紀台灣青春片研究》,(南京: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12),頁 5。

37張璐,〈當代台灣青春電影研究〉,(重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頁 49。

38張璐,〈當代台灣青春電影研究〉,(重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頁 51。

31

儘管在風格上新世紀的台灣青少年成長電影承襲了新電影時期的文藝氣息,

但在題材上則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不同的選擇。

進入後新電影時代,台灣校園青春電影繼續演繹著個體的成長經驗這個敘 事主題,但已經跟新電影時期有很大不同。其中一個不同就是他們已經不 再把沉重的歷史編碼在成長的過程中,體現出平面化、無深度的後現代化 特徵,成為了一種純粹的個體成長經驗的描述。39

二十一世紀後,青少年電影一改 1980 年代對於純樸鄉土的念想以及 1990 年代幫 派械鬥與社會邊緣的描寫,而呈現後現代的特徵,強調個體的異質性、特殊性和 唯一性,透過同志類型電影或描述青春愛情交織的夢想對青少年次文化之探討,

將焦點由時代與社會文化轉移到青少年本身,使得青少年不再附屬於成人世界,

得以用自己的觀點詮釋人生。

本質上講,新世紀的《九降風》、《藍色大門》等電影中發生的懵懂愛戀、

青澀友情、成長陣痛依舊帶有《風櫃來的人》、《童年往事》等新電影的特 色,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更為漂亮的玩法繼續在銀幕上遊蕩。相對來說,他 們對青春成長往事的反思緬懷更為溫和浪漫,是更具時尚潮流感的偶像版 青春電影。對校園生活的著力描述,對現實瑣碎細節的刻意隱藏,對青春 意象的追求,對成人世界的刻意迴避,使得台灣新世紀青春電影更貼合社 會中產階級的美學觀念。它們清新、唯美、溫和的成長經驗不涉及台灣歷 史的反思和更為深入的哲學討論,而只是簡單敘述關於逝去的青春記憶的 唯美。40

與 1980 和 1990 年代相比,新世紀的青少年電影較商業化。其可看性及對商業性 的訴求,較之前的青春電影已強上許多,在這一波電影復興浪潮後,由於市場票 房告捷,新世紀台灣電影得以擁有更完善的硬體設備與獨立作業的空間,不需背 負電影圈傳統的包袱。因此,其關注的角度或許更靠近觀眾、貼近市場,迎合台 灣中產階級的趣味,在鏡頭運用和行銷創意的表現上,也更大膽而直接,對於細 節、畫面、音樂方面也有所提升,在藝術表現方面有值得探討之處。但以市場為

39王欣,〈新世紀以來台灣校園青春電影解析〉,《電影評介》第 12 期(2009.6),頁 23。

40廖陽,《台灣新世紀青春電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頁 27。

32

導向的電影作品也犧牲了電影反映真實社會的作用。

新世紀台灣青春電影基本都捨棄對客觀社會缺陷的批判,而表達出對主流 社會的歸順,削弱青春成長對現實社會的預言功能。相較於楊德昌、蔡明 亮以寫實風格刻劃《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青少年哪吒》強化與社會的 對抗,質疑社會的合法性,《九降風》、《艋舺》這兩部貌似書寫青春殘酷的 電影,更多是定位在「義氣」、「友情」、「流血」、「暴力」、「背叛」等流行 商業元素,謀求文化消費的經濟利益。41

自從電影《海角七號》讓台灣電影嘗到票房的甜頭之後,相同模式的電影接連產 出,但是戲劇化、煽情、浪漫化、唯美化的內容是否能與電視偶像劇作區隔,讓 觀眾持續掏錢進戲院看電影仍是一個挑戰。二十一世紀後的台灣儘管政治與經濟 情勢偶有起伏,但相較於過去仍然算是穩定發展,青少年們從過去負擔家計、或 需要離家到城市謀生到現在受到成人的過度保護、有更多機會思考自己的價值與 夢想。「台灣電影的每一個重要發展階段,都有一些青春片成為那一個階段的代表 作品,青春電影的一枝獨秀也就成為了台灣電影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現象。」42從 1979 年徐進良導演的《拒絕聯考的小子》,保守的健康寫實主義出發,卻融入了對體制 的反抗和質疑,雖然結局依舊是回歸社會規範,但已是台灣電影的一大突破,到 了台灣新電影風行的年代陳坤厚的《小畢的故事》、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和《冬

自從電影《海角七號》讓台灣電影嘗到票房的甜頭之後,相同模式的電影接連產 出,但是戲劇化、煽情、浪漫化、唯美化的內容是否能與電視偶像劇作區隔,讓 觀眾持續掏錢進戲院看電影仍是一個挑戰。二十一世紀後的台灣儘管政治與經濟 情勢偶有起伏,但相較於過去仍然算是穩定發展,青少年們從過去負擔家計、或 需要離家到城市謀生到現在受到成人的過度保護、有更多機會思考自己的價值與 夢想。「台灣電影的每一個重要發展階段,都有一些青春片成為那一個階段的代表 作品,青春電影的一枝獨秀也就成為了台灣電影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現象。」42從 1979 年徐進良導演的《拒絕聯考的小子》,保守的健康寫實主義出發,卻融入了對體制 的反抗和質疑,雖然結局依舊是回歸社會規範,但已是台灣電影的一大突破,到 了台灣新電影風行的年代陳坤厚的《小畢的故事》、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和《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