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一、研究方法

電影是一門融合視覺與聽覺的複雜藝術形式,除了追求藝術的價值之外亦具 備商業化的特質,為應付電影生產過程中的龐大成本,因而較其他的藝術形式更 敏銳的反應社會文化的價值以及大眾的喜好,更在政治箝制較嚴密的時代肩負起 傳遞特定意識形態的功能,因此電影可以有限度的反映當下的社會現實與社會氛 圍,但在進行電影分析時亦不可忽視電影在描繪現實的過程中所受到的種種影響,

以至於對現實的描寫產生扭曲的狀況。

當代電影研究發展蓬勃,研究深度不斷加深,電影研究所涉及的領域也不斷 擴大,以至於與其他社會學門相互結合,使電影研究的領域趨向多元。

當代電影研究在科際整合的趨勢下,以廣角視域涵攝電影,關注所有「電 影所引發的問題與現象」。因此,內在研究與外緣研究兼容並蓄,不抱持 特定於一尊的理論模式,多元對話研究方針,彌補了方法論系統性研究手 段下或許很可能無法窺見的蘊意,而或許這就是跨界論述的旨趣。34

本文的研究方法順應電影研究的科際整合趨勢,先從外緣出發探討青少年電影在 台灣影史上的意義,再由內緣切入電影本身的形式與風格,探討台灣青少年成長 電影的藝術表現,並針對「情節的構設」、「人物的塑造」、「母題的聚焦」和「象 徵的運用」等四方面作論述;並以科際整合的概念,輔以其他人文社會學門的互

33王喆,〈《九降風》在青春的名義下,(香港:《電影評介》第十四期,2009 年),頁 37。

34吳佩慈,〈電影理論怎麼走?--淺談電影理論的範疇與趨勢〉,《在電影思考的年代》,(台北:書林,

2007),頁 27。

12

涉與互動展開多元的分析,以青少年心理學、教育學為切入點,以期將教學現場 的現實情況與電影中的表現相互駁斥或應證。

在影片分析的方法上,為避免單一電影分析的工具所造成的偏頗與不足,而 兼採「描述性工具(instrument descriptifs)」與「引述性工具(instrument citationnels)」, 一方面將影像簡化為文字以便理解與記憶,且可供在有限的設備與環境下提取與 討論,另一方面採取節錄電影畫面與台詞的方式進行分析,以彌補電影中某些情 節與畫面難以訴諸文字描寫或是適合以第一手的狀態進行分析的狀況。本研究以 上述兩種工具的使用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夾敘夾議的方式進行論述與分析並 斟酌使用「資料性工具(instrument documentaires)」補充電影文本之外的資料,例 如導演與演員宣傳電影時的訪談、新聞、影評,及發行商、獲獎紀錄、票房等等。

本研究期待透過對台灣青少年成長電影的藝術表現探析,了解台灣電影在處 理青少年成長議題的方式以及特色,並以各種心理學理論為出發點,剖析劇中青 少年角色的內在思維及外在行為表現。

二、章節架構

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動機乃源於 2000 年之後台灣電影中涉及青少年議題者 為數眾多,身在教育現場的我們若能透過電影同理青少年學子們在成長期間遭遇 的掙扎與困境,將更有利於在教育現場輔導學生、協助他們安然度過人生的狂飆 期。因此電影作品的選擇以主角為十二到十八歲、就讀國高中的青少年和少女為 主,內容著重描寫他們的生活經驗以及成長過程的四部電影:《藍色大門》、《九降 風》、《酷馬》、《星空》。兼從電影藝術分析與心理學、教育學角度分析電影內容,

並與現實情況參照,關照台灣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面向。

第二章論述台灣自戰後到 21 世紀初的電影發展歷程,並著重於青少年成長電 影在不同時代的特性:1970 年代以徐進良導演的作品《拒絕聯考的小子》開啟台 灣青少年類型電影的創作,在當時社會環境下內容多以點出青春期的叛逆,但最 終發展成正面光明的結局為主;1980 年代台灣新電影中不乏以青少年為主角的作 品,例如《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以獨特的寫實表 現風格,真實的詮釋人物和社會問題,台灣電影從此對社會現實投入更多的人文 關懷;1990 年代的台灣青少年成長電影更重視表現形式與作者內心的表達,並採 取了更激進、極端、冷漠的方式來詮釋青春影像,以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 事件》和《麻將》、徐小明的《少年吔,安啦!》、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以及 張作驥的《忠仔》等電影為代表;2000 年後的社會邁向多元化的發展,新生代導

13

14

35Sally Wendkos Olds、Diane E. Papalia 著,黃慧真譯,《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2),

頁 406。

15

16

期的衝突與掙扎。青春期是每個人從兒童進入成人階段前,所經歷的一段快速變 動的時期,事實上台灣的社會發展也剛經歷了一段快速轉變的「青春期」。新世紀 的台灣電影在青少年題材上的發揮,一則反應現代化及都市化程度高的台灣,使 得青春期的茫然與迷惘更加明顯;另一則正好也反映了台灣社會對自我主體性定 位的追尋與尷尬的困境。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