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幸福感及其相關研究

幸福感是個人對於生活品質的一種滿意程度或是自我知覺的正向情緒感受,

亦即個人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經過評估後,心理與生活層面會感到快樂、充實與 滿足(Diener,1984;陸洛,1998;白珊華,2009),因此幸福感的概念包括快樂的 情緒與認知的滿意程度。

早期的學者們認為,幸福感是受到基因與人格等天生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影響,

14

因此個人終其一生是無法改變這個結果;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後來學者認為,幸 福感是受到健康、社會連結、社會參與、個人特質、正向事件所影響,因此只要 改變個人的認知與行為,並且從中降低負面低落的情緒,就可以提升幸福和快樂 的感受(Diener,1984;曾文祥,2000)。此外,幸福感受的強弱,最主要是受到家 庭成員間相處狀況的影響:越是和諧、良好的家庭關係,幸福感受越強烈(白珊 華,2009),所以可以發現,幸福感受會隨著個人的內外在資源而有增減。

貳、幸福感相關理論

心理學家將與幸福感相關的理論分為:『需求滿足觀點』、『特質觀點』、『判 斷觀點』及『動力平衡觀點』四類(Diener,1984;謝美香,2007;顏秀芳,2007),

以下將有簡單說明:

一、需求滿足的觀點:

個人若要獲得主觀幸福感,就必須滿足其基本需求,從 Diener 等人研究中發 現,幸福感與環境的一致性有關,也就是個人所處的情境需與其性格相符

(Diener,1984);然而,除了生理需求的滿足外,心理需求(自我實現)的達成 也是重要的,當兩者皆被滿足時就會產生幸福感,因此,於此觀點下,幸福感會 隨著事件的更迭而有所影響,又可分為目標理論、苦樂循環理論及活動理論(謝 美香,2007)。

(一)目標理論:當某些狀態(像是:目標或需求)被滿足時,就能獲得幸 福感;相對而言,若需求長期未被滿足,就無法獲得幸福感受,因此,

這個理論重視的是獲取/缺乏資源後對於心理影響的結果(Diener,1984;

陸洛,1998)。

(二)苦樂循環理論:快樂和痛苦是緊密相關的,基本假設是:當你在達成 目標的過程中你受到剝奪時,不愉悅的心情越強烈,當你達成目標時 所得到的快樂就越大(Diener,1984)。

(三)活動理論:幸福感是活動執行後的副產品,藉由出色地完成活動來提

15

升個人幸福感及能力,所謂的活動像是興趣、社會互動、運動…,因 此當所進行活動的難度與個人能力相稱時,就會產生幸福愉悅的感覺,

所以這個理論是重視活動進行過程中,個人與外在環境互動時的心理 感受(Diener,1984;陸洛,1998)。

因此,在需求滿足觀點下,主要照顧者幸福感的產生是由於個人的目標或 需求被滿足。例如:藉由照顧工作來滿足個人對於孝順的期待;投入喘息服務 的資源,讓個人能夠彈性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動。所以投入更多資源應該可以提 升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受。

二、特質的觀點(聯結理論):

這個模式是在說明為何有些人會傾向、容易體驗到幸福之感受(Diener,1984;

謝美香,2007),於此 Diener 又提出了『聯結理論』來說明。

聯結理論是立基於記憶力、制約(調節)或者是認知原理。也就是,個體產 生幸福感的方法是與記憶做連結,靠著以往事件發生時感覺反應的記憶累積,往 後在面對事情時就會自動連結到幸福的感受,也因此若一個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 偏向正面連結,其對於許多事情的發生也容易誘發出正向的反應模式

(Diener,1984)。

對此主要照顧者幸福感受的產生是現在的照顧情境(例如:替長輩洗澡、餵 食)與過去事件做連結,若能連結至好的記憶就會感受到幸福。不過因為照顧工 作非常繁雜與辛苦,而且老人的健康是不可逆性,很難與過去美好的經驗做聯想,

所以若以這個理論來做解釋的話,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受會偏低,因此不適用在 本研究。

三、判斷的觀點:

幸福感是源自於標準和實際情形的比較,因此,假若事實情境是超越標準的,

也就是比現實標準好很多,就會產生幸福感,同時也會隨著情境或理論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判斷標準產生(Diener,1984;陸洛,1998)。

(一) 社會比較理論:我們會利用其他人來做個人的對照標準、假使他人

16

的情境是比較差的,那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二) 頻率與範圍理論:一個人的過去是會用來與現在相比的標準,假使 現在的生活過的比先前好,那自我的幸福感也會產生。

(三) 適應理論:適應是指當事件首次發生時,會依照事件的好壞而產生快 樂或痛苦的感受,而感受也會隨著時間而淡化並且內化,因此適應理 論的對照標準是先前的自我經驗,往後發生類似事件時,就會與其相 比,進而產生幸或不幸之感覺。

在這個部分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受是透過比較而來,也就是透過支持團體建 立照顧者們的普同感,不但讓照顧者不孤獨,也可藉由情緒支持的過程中,發現 其他人的照顧情境比自己還要辛苦,所以是種相對的幸福感受,因此在這個理論 下,發展照顧者的社會支持也許可提升其幸福感受。

四、動力平衡的觀點:

主要是受到穩定的個人特質與動態的正負向事件交互作用下產生的影響(謝 美香,2007),因此在個人特質的影響下,大多時候自我的幸福感受是穩定的,

除非受到先前經驗事件的衝擊,幸福感的動力平衡就會產生動搖,因而改變個人 的幸福感受(顏秀芳,2007)。

所以在動力平衡解釋下,個人的幸福感受是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除非受 到重大的衝擊才會有所改變。但對照顧者而言,衝擊事件多半是發生在被照顧者 的病情惡化,所以在這個觀點下,照顧者並不會有幸福的感受,而是經過一段時 間後,個人負向感受才會慢慢恢復平衡,因此只是去除不幸福的感受而已。

綜觀所述,若使用特質觀點與動力平衡觀點,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受會偏 低,而且後者的理論內容偏向動態歷程,比較適合質性研究法,無法以量表的 方式測量,故本研究決定不採用。此外,本研究主要是採用需求滿足與判斷觀 點,因為幸福感在本研究是整體結果的呈現,而且作為調節變項的韌力被視為 是一種資源的投入,繼而影響壓力源與幸福感間的關係。

17

參、幸福感相關研究 一、幸福感相關的量表

從上述的文獻介紹發現,幸福感是一個主觀認知且又抽象的概念,而且學者 們都運用不同的方式加以檢測,像 Neugarten(1961)使用生活滿足感量表,Bradburn 與 Caplovitz(1969)使用正向情感、負向情感、情感均衡的量表,Campbell(1976)

則是測量受試者的生活品質(引自楊宜音、張志學、彭泗清,1997),從中可以 發現不同年代對於幸福感的定義與測試量表也不同,因此研究者欲針對幸福感量 表的發展階段做簡單介紹:

(一)幸福感量表的發展階段

幸福感量表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陸洛,1998;Cummins,2005)

1、第一階段:

1970 年代以前,幸福感是根據外在客觀的評量標準來做測試,最常使 用健康和財富的狀態來評估幸福程度,不過因為每個人對幸福感的定 義與認知不同,所以無法找出共同的外在測試標準。

2、第二階段:

有別於客觀指標的階段,這個時期是關注個人所感受到的快樂程度,

所謂的幸福感是正向情緒的總和大於負向情緒,所以是以個人的主觀 感受為主。不過卻遭到部分學者的質疑,認為快樂感受是一個動態情 緒,測試結果的效度可能會有偏誤。

3、第三階段:

這個階段是在個人活動一段時間後,針對於這段時間內的生活進行評 估,有點類似生活滿意度的概念。此時,又有學者指出,不能忽略主 觀的情緒感受。

4、第四階段:

這是綜合上述的優缺點後,所呈現的綜合版本,測試的概念涵蓋快樂 程度、主觀生活品質、生活滿意度以及主觀幸福感。

18

因此由上述發展階段可知,幸福感的測試由早期的客觀標準、情緒感受、生 活滿意,發展至近代,是將所有階段的測量變項加以綜合,因此目前的量表主要 可以分為四個面向來探討,分別是『情緒』、『認知反應』、『心理上的苦惱』以及

『健康』(施建彬、陸洛,1997)。

首先在情緒部分,是詢問受試者的知覺感受,像是『愉悅』、『高興』、『有興 趣』等字眼來描述幸福;認知反應則是在測試對生活/事件的滿意程度,因此出 現的字眼可能會有『滿意』、『滿足』、『成就感』;另外在心理上的苦惱是針對『不 幸福感』、『憂慮』及『焦慮』所做的評估;最後是健康的狀態部分(施建彬、陸 洛,1997),因為當一個人健康時,才會去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之處,因此主觀幸 福感也就較高(高紅英、苗元江,2008;引自林旗德,2009),所以近代有關幸 福感的量表,都會具備『情緒』、『認知反應』、『心理上的苦惱』以及『健康』這 四個面向。

在瞭解幸福感量表測量概念的發展階段後,以下將針對綜合版本(快樂程度、

主觀生活品質、生活滿意度、主觀幸福感)的幸福感量表做簡單介紹。

(二)幸福感相關量表介紹

測試幸福感的方法相當多元,無所謂的好與壞,因為量表只是研究者的測 量指標,再藉由測驗總分加以分析,因此端看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來挑選。以下 將依照年代逐一介紹幸福感量表(引自楊宜音等人,1997):

1、生活滿足感量表

生活滿足感量表(Life Satisfication Scale)主要是 Neugarten 等人於 1961 年以社會老年學為基礎所編製適合老人群體的量表。測量的向度包 含:熱心與冷漠、決心與毅力、期望目標與實際目標的吻合程度、

自我概念以及心情狀態;測量方式較複雜,必須由評定者對受試者

自我概念以及心情狀態;測量方式較複雜,必須由評定者對受試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