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韌力及其相關研究

大部分的人在某些時刻都會面臨到一個關鍵性的挫折或危機,像是失業、離 婚、親人死亡…等等,這些危機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也將我們吹離了原本 的航道,促使自我必須加以應變並承受莫大壓力,對此,個人可能會有無助的感 受,不過受到自我韌力的影響,個人將重新擁有活力且找到一個繼續前進的方法

(Reivich & Andrew,2003)。因此,可以發現韌力在壓力事件中佔有不可磨滅的地 位,深切地影響自我感受與解決動力,所以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先仔細了解韌力 的定義及內涵為何。

壹、韌力的定義與內涵

Resilience 的概念化是立基於自我內在平衡的觀點,希冀在面對巨大挑戰時 個人、家庭、組織與國家可以超越倖存者並恢復到旺盛發展(O'Leary,1998)。

Resilience 早期在西方是屬於靜態的、並且是針對危機家庭的觀察,逐漸演變為 家庭成員間動態的交互過程,著重個體或家庭本身存有的能力與資源;台灣則是 將其翻譯成『復原力』或『韌力』,其中含有問題解決的意味,重視個人從逆境 中的『回復』(利翠珊、蕭英玲,2008)。對此,郭珮婷(2005)認為韌力是為一 種:

一、 『彈回』與『前進』的能力-能夠成功對抗逆境的驅力,讓人得以從困境 中回復的力量、以及不會受到環境影響的傷害。

二、 動態的動力過程-藉由個人與環境的互動中,展現力量、促使自己有更多

25

的成長。

三、 良好的適應-韌力並不只是彈回與前進的驅力,同時也是讓人運用內外在 的資源發展因應策略,得以成功且積極的適應生活。

四、 個人的『力量』-韌力並不是要處理舊有的傷害,而是從中發現新的解決 問題的方法,重新審視自我的力量及接納自我的限制。

由郭珮婷(2005)的觀點可以發現,韌力又可被分為動態過程以及特質論兩種:

一、動態歷程:

Norman(2000)認為韌力或適應力是個人與環境互動的動態過程(引自

Mcmahon,2007);且 Luthar 與 Cicchetti(2000)也指出在這個過程論中,個體必須 處在危機的情境下以及透過自己的技巧獲得良好的適應(引自楊智凱,2010),

是一種挑戰模式,韌力是從成功應對困難而產生。

二、特質論:

Saleebey(1997)提出韌力並不是刻意忽略一個人所背負的痛苦,而是一種 承受折磨的能力(引自胡韶玲、孫世雄,2008);且 Green 與 Kroger(1999)也認 為個體本身是具有某些技巧、特質或能力,當面對困難或挑戰時,就會發揮個人 的能力,以便成功克服或適應,這是從心理脈絡的觀點出發(引自林志哲,2007)。

因此,特質論是指個人所擁有的內在資源,屬於保護因子的一環(曾文志,

2006;宋麗玉等人,2006)。研究者也認為個人本身應先具備一些資源,才能從 容面對挑戰,也才能夠從屢敗屢戰中增長個人的應對能力,而且本研究是採取量 化調查,比較適合特質論的定義,而動態歷程則是需要透過質性研究才能完整展 現。

貳、韌力相關的三個模型與組成要素

O'Leary(1998)指出研究者們利用多個模型來描述在風險因素下,環境及個 人因子能降低或抵消不良後果,並整理出下列由 Garmezy, Masten 等人提出的三 個模型,此模型是針對個人在壓力衝擊後用來描述適應品質,分別是:補償模式

(Compensatory Model)、挑戰模型(Challenge Model)與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26

Model)。

一、補償模式(Compensatory Model)/累增模式(Cumulative Model)

這模式的假設是:資源能直接影響結果,可以獨立於危險因子外(Schoon ,2006),亦即補償模式並不會與危險因子交互作用,而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個 人利害關係的結果〈O'Leary,1998〉。

危機或保護因子的效應發揮受到社會心理資源的可利用程度影響:若將不同 的資源或維護因子相互連結,就會影響到整體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將所有因子 連結相加後對於逆境產生補償或對抗效果,亦即因子累積產生的效應

(Masten,1999 引自 Schoon,2006)。

這個模式中,無論你有無遭遇到逆境,資源模式對其皆能產生相當有利的影 響;而且,大部分為人所接受的資源因子(像是親職技巧),無論在一般或高危機 的情境中都能發揮作用,所以在這個模式中,正向資源的累加是能夠勝過或抵銷 掉逆境(Schoon,2006)。

從上面描述中可以發現資源的重要性,也就是當主要照顧者因能力或資源不 足而陷入危機時,適時投入外在資源或增進技巧,可以促使個體在生活中恢復彈 性,並且心甘情願的從事照顧工作,EX:照顧失能長輩能節稅,以減輕經濟負 擔;教導照顧技巧,降低照顧者從事身體照顧時的焦慮感…等等都是屬於補償模 式,因此也許從中找出並提供照顧者所需的資源,就可以提升其韌力。

二、挑戰模型(Challenge Model)

Kobasa 認為壓力的適應是個人重要的內在變項,因為在回應壓力時,個人功 能的展現勝過於問題的嚴重程度或者是資源提供的多寡(引自 Baron, Eisman , Scuello, Veyzer & Lieberman,2001)。

此外,透過適度的壓力,讓個體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加自我的能力,

因此,假使壓力能成功的被應對,將有助於個人準備解決下一道難題;若個人已 努力面對挑戰卻得到失敗的結果,就可能會增加其面對挫折時的脆弱性

(O'Leary,1998),從而轉變成危機因子(曾文志,2006)。

27

因此,有效地處理錯誤非常重要,假使無法從錯誤的經驗中學習、自認為無 法克服障礙,就會不斷地逃避,本以為能藉此遠離挫折感,殊不知只是惡性循環,

最後還是落入挫敗的情緒內(洪慧芳譯,2004),職此之故,保護因子的發展並 不是透過逃避而是由成功地面對困難得來的(Ruter,1987;引自 O'Leary,1998)。

從上面敘述可知,這個模式有打預防針的效果,讓照顧者在平時的照顧過程 中培養各種問題解決的能力,等到處理相似的困境,難易度卻較高時,就可利用 已內化的技巧加以應付。故此,這個模式中,韌力是一個動態的形成過程,藉由 無數次克服的演練來增添自我「解決」問題的韌力,不輕易地被打倒。

三、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Model)

保護因子或資源與危機因子交互後可降低負面結果,並緩和危機下所產生的 負面影響,因此也被認為是一種交互作用模式(O'Leary, 1998;Schoon,2006)。而 所謂的保護因子是具有培育復原力的作用,讓家庭能夠調整與因應危機事件進而 避免負面的結果;相對地,危機因子則是會讓家庭暴露在風險的情境下、增加不 良後果的可能性(Benzies & Mychasiuk,2009)。

而且保護因子或脆弱性因子在低風險的情境下並不會展現,必須要與危機因 子互動後才會啟動,同時也會因為危機變項而增強效果的展現,因此,保護因子 的顯現並不是單獨存在的(Rutter,1990;引自 Schoon,2006)。

韌力包括:毅力、果斷力、社交能力、自我效能、問題解決能力、主動性及 對於未來目標的認知(Mcmahon,2007)。曾文志(2006)及 Benzies 與 Mychasiuk

(2009)也在統合、分析韌力的相關文獻後,提出了數十個類型相同,且至少有 三篇文章提及的保護性因子,並歸納為『個人特質』、『家庭環境』及『外在環境 支持/社區』三大類:

(一) 個人特質:挫折忍受力 、個性氣質、正向情緒、自尊、智能、人際 技巧、內控信念、實際控制期待、自我效能、未來期待、積極因應問 題、自我知覺、健康…內在核心的控制。

(二) 家庭環境:親子關係、父母心理健康、家人支持、教養的一致性、家

28

庭凝聚力、社會支持、原生家庭的影響、穩定及足夠的收入、適當的 居住場所。

(三) 外在環境支持:同儕社會性、家庭與外在連結、成人支持、社會參與、

社會支持網、學校興趣、安全的社區、獲得高品質的學校教育與兒童 照顧 、獲得高品質的健康照顧。

因此主要照顧者所擁有的保護因子越多,其韌力就越高,能夠對抗逆境的 能力就越強。例如:假使照顧者擁有挫折忍受力與正向情緒等特質,其在因應 照顧困境時就會理性的思考與分析,找出解決的方法,避免自己落入負向的情 緒中,啟動保護機制。

由上述的三個韌力模型得知,補償模式與保護因子是指個人所擁有的內外在 資源、挑戰模型則是動態歷程的展現。從中可以發現資源在韌力因素中佔有較多 的比例,再加上資源(保護因子)能以量表加以測量,因此本研究決定使用個人 所擁有的保護因子,作為本研究所指稱的韌力。

參、 韌力相關研究結果 一、韌力的展現

Folke(2006)認為失去韌力就等於失去適應力,而適應力不只是讓人有能力 得以回應社會,同時也包括回應與形塑整個生態動力系統,然而生態動力系統的 結構與生態環境的復原力,能夠掌握並積極的處理立即性與逐漸改變所造成的影 響。因此從王紹穎(2007)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燒燙傷病人的復原力(韌力)

若越高,個體傷燙後的創傷症狀越不嚴重;相對而言,個體所呈現的復原力(韌 力)強度越低時,其創傷症狀越嚴重。也可從楊智凱(2010)的研究發現,韌力 能夠讓人重新定義『逆境』,促使家人間的理性溝通、相互合作,並且利用正面 思考與正向的態度來面對及克服。

另外從徐嫚淳(2007)的研究得知,自尊是屬於保護因子的一種,只要自尊 內涵(價值感、控制感、能力感與評價取向)越高,其幸福感的『生活滿意度』、

29

『身心健康』、『自我評價』及『正負向情緒』越高。向蒨瑢(2009)的研究顯示:

韌力特質越高者(嘗新面向、復原面向),其感受越趨正向;而且可以讓人在面 對突發事件或逆境中沉著以對;Kobasa 也指出具有堅毅個性者,其能抵擋壓力因 子的侵害(引自潘正德,1995)。

以上的研究結果發現,韌力扮有讓個體適應或是處於更佳狀況的角色,更重 要的是得以引發正向思考模式,改變個人認知,進而促成心理的幸福感受,是個

以上的研究結果發現,韌力扮有讓個體適應或是處於更佳狀況的角色,更重 要的是得以引發正向思考模式,改變個人認知,進而促成心理的幸福感受,是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