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韌力調節作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韌力調節作用"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沈慶盈 副教授. 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 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韌力調節作用. 研究生:顏雯君. 中華民國一○一年五月.

(2) ii.

(3) 誌謝 論文撰寫的過程就如同品茗,在苦澀之後總有些甘甜的喜悅,雖然成功的喜 悅是短暫的,但那段苦練歷程卻是彌足珍貴。而此篇論文的完成,是在許多愛我 與關心我的人協助下堆砌而成,因此沒有她/他們的付出,就沒有今日的學位, 亦如同沒有一個今天的果實,能否定昨天的種子,我對於每位曾經給予我支持及 關懷的人都充滿著濃濃地感激之情。 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沈慶盈老師,謝謝老師總是耐著性子並仔細 挑出論文中不合邏輯和語意不順的地方,有時我句子只喜歡完成一半的壞習慣常 讓老師閱讀得很費力,害得老師白了不少頭髮。而且老師也總是在我論文撰寫至 困頓、瓶頸時,適時的給予建議,協助我度過難關,並給予信心缺乏的我十足的 鼓勵及支持。 接著,要感謝兩位口試委員,張宏哲老師及黃志忠老師,謝謝您們在百忙之 中撥冗擔任我的口試委員,並在口試過程中和善幽默且細心地指引我論文的方向, 讓我的研究之路更為順遂;也要謝謝王永慈老師和溫信學老師願意抽空幫我的問 卷進行專家效度檢測,讓我的量表效度與分析結果更為準確。 更要感謝璽如秘書長為此份研究全心投入,到處奔走幫我聯繫發放管道,要 不是有您的熱情與行動力,我是不會在短時間及低成本下達成高問卷回收率,後 半部分的統計分析也就無法完成;也要感謝青儀組長、宜潓社工、瀞文社工允許 我參與協會之活動,不但可達問卷回收之效力又可對照顧者有更為深層的認識; 還要感謝陳映均督導、朱思美主任、惠珍姐及在新店大坪林茶會上所有的志工們, 在璽如秘書長的邀請下,願意對素昧平生的我伸出援手,幫忙我發放問卷,讓我 資料收集過程之路更加平順;以及要謝謝筑君督導、文怡社工、嘉恩社工、勤樺 社工,願意在我問卷發放停滯時,即使工作再忙碌也幫忙吆喝志工們填寫問卷。 並要感謝我的家人在我的求學路上默默地給予支持,以及研究所求學時期與 我相遇的曉春老師、文婷學姊、愷祥學長、禹岑、詠麗、乘斌、佩芳、佩如、國 iii.

(4) 妤、思穎、怡君、逸任、良輔、幼蘭、伊玲、博榮、寶尼、小綠、姚毅…,謝謝 你們陪我一同歡笑一同成長,在我情緒低落時幫我加油打氣,在達成目標時為我 開心! 最後要感謝 260 位填答問卷的主要照顧者,要不是有您們細心的作答,我也 無法有今日的成果分析。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謝菩薩安排我們的相遇,結下如此 美好的緣份。 願所有人都能平安順心、吉祥如意! 雯君 2012.06.04 於桃園家中. iv.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顧者壓力、韌力及幸福感之關係,並檢 驗照顧者韌力對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採便利取樣方式,以台北市、新北市、南投縣家庭照 顧者協會之成員、某醫療院所志願服務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共 240 名。問卷內容 共分為壓力源量表、牛津幸福感量表、韌力量表(CD-RISC)、及主要照顧者背 景資料四部分。所蒐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s r、階層迴歸、調節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發現:主要照顧者的整體照顧壓力屬中度,其中又以作息限制產生的 壓力最多;其次,主要照顧者在四個韌力層面的展現皆為正向且中度偏高;最後 在幸福感部分,主要照顧者每日提供照顧的時間和服務項目越少、整體壓力越低、 韌力越高者,其幸福感越高;此外,大台北地區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高於南投地 區。 至於韌力對壓力與幸福感的調節結果如下: 一、 主要照顧者整體韌力未能調節整體壓力對幸福感之負向效果。 二、 在高壓力狀況下,主要照顧者『壓力承受』韌力能有效調節『負荷感受』 壓力、『作息限制』壓力、『家庭衝擊』壓力、『支持缺乏』壓力、『知 識缺乏』壓力對幸福感之負向效果,並具有正向調節功能。在低壓力狀況 下,韌力則不具調節作用。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政策面、實務層面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期使主 要照顧者能有效降低壓力並提升幸福感受。. 關鍵字: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源、韌力、幸福感. v.

(6)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care stressors, resilience and well-being of the major caregiver in a family with disabled elders; and to examin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resilience of care stressors and well-being on the major caregiver.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adopted, and the sample in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240 major caregivers who come from Family Caregivers Association in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Nantou County, and volunteers of one medical institution. The questionnaire cont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Stressor Scale,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CD-RISC, and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aregivers with disabled elders.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This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first of all, the overall care stress of major caregiver is in mid-level, in which the stress resulted from living restraint is the most; second, the behavior on four resilience levels of major caregiver is positive, between mid-level and high-level; last, on the well-being part, major caregiver gained more well-beings when he/she offered less caring time, less service types, had lower overall stress, and higher resilience. Furthermore, the variables of caregiver’s residence and the care receiver’s disability did influence the caregivers’ feelings over well-being significantly. As for the results of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resilience of care stressors and well-being on the major caregiver are shown as following: 1、The overall resilience didn’t moder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well-being caused from overall stress. 2、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high stress, the “tolerance of stress” resilience of major caregivers is effective on moder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well-being, which vi.

(7) caused by “the felling of burden” stress, “living restraint” stress, “conflict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stress, “shortage of social support” stress, “shortage of knowledge of care skill” stress; and has the positive moderating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under the low stress circumstances, resilience did not have any moderating function. Finally, this research brought up some ad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policy and practice fiel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utcomes, expecting the major caregiver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stress whilst increase the feeling of well-being.. Keywords:disabled elder、main caregiver、care stressor、resilience、well-being. vii.

(8) 目錄 誌謝 ......................................................................................................................... iii 中文摘要 .................................................................................................................. v 英文摘要 ................................................................................................................. vi 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 3 第三節、名詞解釋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照顧壓力 ........................................................................................... 7 第二節、幸福感及其相關研究 ...................................................................... 13 第三節、韌力及其相關研究 .......................................................................... 24 第三章 研究架構 ................................................................................................... 32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 32 第二節、研究對象 ......................................................................................... 33 第三節、測量工具 ......................................................................................... 37 第四節、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55. 第一節、主要照顧者壓力源和韌力之狀況 ................................................... 55 第二節、主要照顧者之幸福感 ...................................................................... 57 第三節、背景變項、壓力源與韌力對幸福感之調節檢驗 ............................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8 第一節、研究結論 ......................................................................................... 88 第二節、研究建議 ......................................................................................... 91 viii.

(9) 參考文獻 ................................................................................................................ 97 壹.. 中文文獻 ............................................................................................. 97. 貳.. 英文文獻 ............................................................................................104. 附錄一、研究問卷 ................................................................................................107 附錄二、壓力源量表使用同意書 ......................................................................... 111 附錄三、壓力源量表使用同意書 ......................................................................... 112 附錄四、韌力量表使用申請書 ............................................................................. 113. ix.

(10) 圖目次 圖 一、ABC-X 理論 ................................................................................................. 8 圖 二、韌力調節圖 ............................................................................................... 10 圖 三、研究架構圖 ............................................................................................... 32 圖 四、壓力承受對負荷感受與幸福感調節圖 ..................................................... 76 圖 五、壓力承受對作息限制與幸福感調節圖 ..................................................... 78 圖 六、壓力承受對家庭衝擊與幸福感調節圖 ..................................................... 81 圖 七、壓力承受對支持缺乏與幸福感調節圖 ..................................................... 83 圖 八、壓力承受對知識缺乏與幸福感調節圖 ..................................................... 86. 表目次 表 1- 1、65 歲以上老人失能狀況 ............................................................................ 1 表 1- 2、65 歲以上老人家庭組成情形 .................................................................... 2 表 1- 3、65 歲以上老人認為理想的居住方式 ......................................................... 2. 表 3- 1、受試者背景變項分布 ............................................................................... 36 表 3- 2、壓力源量表專家效度修訂內容 ............................................................... 38 表 3- 3、壓力源因素分析結果摘要 ....................................................................... 41 表 3- 4、壓力源量表信度分析及解釋變異量 ........................................................ 42 表 3- 5、幸福感量表專家效度修訂內容 ............................................................... 43 表 3- 6、幸福感因素分析結果摘要 ....................................................................... 44 表 3- 7、幸福感因素分析結果摘要 ....................................................................... 46 表 3- 8、幸福感量表信度分析及解釋變異量 ........................................................ 47 表 3- 9、韌力因素分析結果摘要 ........................................................................... 49 表 3- 10、韌力因素分析結果摘要 ......................................................................... 51 x.

(11) 表 3- 11、韌力量表信度分析及解釋變異量 ......................................................... 52. 表 4- 1、壓力源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55 表 4- 2、韌力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56 表 4- 3、主要照顧者韌力與壓力源相關分析 ........................................................ 57 表 4- 4、幸福感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58 表 4- 5、不同居住地之主要照顧者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 59 表 4- 6、不同性別之主要照顧者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 60 表 4- 7、主要照顧者照顧年齡與幸福感相關分析 ................................................ 61 表 4- 8、主要照顧者婚姻狀況與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 61 表 4- 9、主要照顧者有無宗教信仰與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 62 表 4- 10、主要照顧者家庭月收入與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 64 表 4- 11 被照顧對象失能程度與家庭月收入交叉表 ............................................. 64 表 4- 12、被照顧對象失能程度與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 65 表 4- 13、主要照顧者照顧資歷與幸福感相關分析 .............................................. 66 表 4- 14、主要照顧者每日照顧時間與幸福感相關分析 ...................................... 67 表 4- 15、主要照顧者照顧項目與幸福感相關分析 .............................................. 68 表 4- 16、是否有人提供協助與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 68 表 4- 17、主要照顧者壓力源、韌力與幸福感之相關分析 .................................. 70 表 4- 18、雙變項統計分析摘要表 ......................................................................... 71 表 4- 19、背景變項、壓力源與韌力對幸福感之階層迴歸分析 ........................... 72 表 4- 20、韌力對負荷感受與幸福感調節狀況 ...................................................... 75 表 4- 21、韌力對作息限制與幸福感之調節狀況 .................................................. 77 表 4- 22、韌力對家庭衝擊與幸福感之調節狀況 .................................................. 80 表 4- 23、韌力對支持缺乏與幸福感之調節狀況 .................................................. 82 表 4- 24、韌力對知識缺乏與幸福感之調節狀況 .................................................. 85 xi.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 臺灣於 1993 年已達到聯合國所認定之高齡化社會的門檻(7.1%) (內政部戶 政司,2008) ,且在 2010 年老年人口比率已達到 10.7%(行政院經建會,2010)。 內政部(2009)針對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指出,11.7%的老人有失功能的狀況,若 再加上 IADL 失能情形的話,就會有 12.42%的老人在日常生活的功能上必須由他 人提供協助(見表 1-1)。 其次,同一份老人狀況調查資料中發現,98 年老人的家庭組成情形,有 87.23 %的老人是與家人同住,相較於 94 年 83.27%的比例,有小幅的上升(見表 1-2); 此外,報告中也可以看到,98 年時 65 歲以上老人有 84.06%的理想居住方式是與 家人或子女同住,相較於 94 年的 79.06%,也略微的上升(見表 1-3)。由 94 年 與 98 年針對老人狀況的調查數據可以發現,老人的居住模式,不論是理想中的 狀態或者是現實生活的情形,都是與家人同住及接受家人照顧佔大多數。. 表 1- 1、65 歲以上老人失能狀況 民國 98 年 6 月底 項目別. 人數. 百分比. 總計. 2,426,251. 100%. 無. 2,114,667. 87.16%. 輕度失能. 116,844. 4.82%. 中度失能. 55,355. 2.28%. 重度失能. 111,688. 4.60%. 僅 IADL 失能. 17,495. 0.72%. 不知道/拒答. 10,201. 0.42%. 註:僅 IADL 失能者,指無 ADL 失能,但 IADL 項目之上街購物、外出活動、食物烹調、家務維 持、洗衣服等五項中有三項以上需要協助者,因樣本數過小,代表性恐不足,其值僅供參考。 資料來源:內政部「民國 98 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 1.

(13) 表 1- 2、65 歲以上老人家庭組成情形 項目別. 94 年調查. 98 年調查. 總計. 100%. 100%. 獨居. 13.66%. 9.16%%. 僅與配偶(同居人)同住. 22.20%. 18.76%. 兩代家庭. 22.49%. 29.83%. 三代家庭. 37.87%. 37.86%. 四代家庭. 0.70%. 0.78%. 僅與其他親戚或朋友同住. 0.76%. 0.82%. 其他. 0.05%. ──. 安養機構或長期照顧機構. 2.26%. 2.79%. 資料來源:內政部「民國 98 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 表 1- 3、65 歲以上老人認為理想的居住方式 項目別. 94 年調查. 98 年調查. 總計. 100%. 100%. 與子女同住. 59.95%. 68.49%. 僅與配偶或同居人同住. 20.01%. 15.57%. 獨居. 11.32%. 6.85%. 住在老人安養機構. 1.03%. 1.68%. 住在老人長期照顧機構或護理之家. 0.96%. 0.87%. 與親戚朋友同住. 0.42%. 1.32%. 其他. 0.39%. 0.18%. 不知道/拒答. 5.91%. 5.06%. 資料來源:內政部「民國 98 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 台灣社會會呈現大部分老人選擇在家老化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從傳統的中國 文化加以探討。因為傳統的中國是個農業社會,為了有充足的人力從事農耕,所 以組成了大家庭的結構模式,也從家庭具備的一些功能(保護、延續…)中,形 成了家族主義,而家族主義所呈現的孝道表現就是要盡心盡力且隨時隨地的待在 長輩的身邊提供照顧(楊國樞,1989)。 2.

(14) 不過隨著工商業時代的來臨,傳統的大家庭模式漸趨萎縮,進而發展出比較 簡單的二代或三代家庭,此種生活型態的支持系統比傳統的延伸或擴展家庭薄弱。 因為在以往人數眾多的大家庭中,成員能補齊彼此間不足之處,確實保有了生育、 社會化、情感等等的功能,同時也擁有足夠的人力來提供與分擔家中成員的照顧 工作(曾孆瑾,2005)。然而,在二或三代的家庭型態中,家中成員銳減,讓照 顧的工作變得相當地吃重。 大多數的老人表示希望留在熟悉環境接受照顧,也不願意入住養護機構(陳 玉娟,2006) ,而且 Cantor 與 Chappel 的『層級遞補模式』也指出:老人希望從最 親密的初級團體得到支持,其順序是配偶、子女,最後才是鄰居、朋友(Cantor,1979; Chappel,1985;引自陳燕楨,2005),因此會發現大多數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功能 需求都是由家人來加以滿足與協助(Lopez, Crespo & Zarit,2007)。 整體而言,由上述內政部的調查資料可以觀察到老年人口的劇增、慢性疾病 的多樣性等問題,再加上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失能老人期待能待在家中接受照 顧。可是隨著家庭型態的轉變,家庭內的人手不足,讓照顧者面臨『文化價值與 家庭結構之衝突』,主要照顧者為維持家庭經濟與家內照顧的平衡,必須要費盡 不少心力與承受照顧及經濟等壓力,因此家庭內照顧人力的供給以及與照顧者相 關的議題是不容被忽視的。.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長期照顧工作不但是個動態歷程而且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與精力,一般而 言,失智症患者的病程是 3-25 年不等,家屬在照顧過程中,一開始會忽略患者 病情的變化並逃避照顧,一段時間後才會試圖接受照顧事實與長輩的需求 (Suwa-kobayashi,1995;引自車慧蓮,2002;龍祥燕,2008)。其次,在照顧過程 中也會因為生活中的壓力來源,誘發出壓力感受,有關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源非常 多元:包括為了因應照顧身分而改變日常生活作息、花費時間與精力提升自我照 顧技能、經濟的負擔、家庭成員間關係的改變…(潘依琳、田聖芳、張媚,1998; 3.

(15)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許淑敏、邱啓潤,2003),倘若這些壓力源無 法排解便會形成壓力感受,對照顧者的真實生活造成莫大影響。 對應到我母親的經驗,她擔負了 6 年的家庭照顧責任,日以繼夜地照料因糖 尿病併發症而逐漸失能地祖母,這些日子我都看在眼底,也從旁擔任過母親的助 手,提供如廁的照顧,讓母親得以外出買菜或辦事,現在才明瞭我所扮演的功能 如同現在所定義的喘息服務。那時母親的社交生活幾乎完全斷絕,空間也被侷限 在 20 坪左右的公寓內,憂鬱、焦躁、莫大的精神壓力積聚在心頭,曾有一段時 間是身處在作息不正常且情緒瀕臨崩潰之際。研究者也從中觀察到照顧壓力感受 隨著照顧時間而累積,且在生理、心裡與精神上會有一些症狀出現,像是高血壓、 憂鬱、焦慮、逃避等疾病或行為的產生。而且從 Lopez et al.,(2007)的方案研究 中發現,若將照顧者置之不理,其壓力感受、情緒狀態並不會隨著時間自動降低 或緩解。 早期有關照顧者的論文比較著重在照顧者的負向經驗,如照顧負荷、角色衝 擊、焦慮…(林敬程,2000;賴鵬聖,2003;沈若儀,2004;朱育瑩,2005) ;近 年來則是開始探究正向經驗、增強權能與復原歷程(楊明理,2011;邱于臻,2010; 馮譯葶,2009;歐淑惠,2009),這些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照顧者自我修復的動 態歷程,不過卻以質性研究居多;在量化研究方面,大多是探討照顧者的生活品 質(范聖育,2002;黃忠謀,2002;溫婉伶,2006;王瀅筑,2009) ,只有一篇是 研究三明治家庭照顧者的幸福感受(林旗德,2009)。因此研究者想以幸福感及 壓力源分別作為照顧者的正向感受與負向經驗,藉量化研究的方式,試圖從這些 正負向的能量中,找出是否有一個能夠影響照顧者正負向經驗感受的調節變項。 而從過去的研究中發現:照顧壓力與幸福感受成反比(林旗德,2009),但 韌力卻可以降低壓力感受、提升生活品質、生理健康、心理及社會關係,讓個人 在面對問題時能有所因應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洪慧芳,2004;陳麗如,2005; 林艾樺 2008) 。再加上,研究者的母親在歷經 11 年照顧生涯後,最後靠著宗教支 持,逐漸地自我復元,讓生活回歸常軌。因此,研究者認為韌力似乎是一個調節 4.

(16) 器,左右著幸福感和壓力間的關係:亦即照顧者的自我韌力能讓照顧者在長時間 的照顧工作中自我調節,降低照顧壓力、進而提昇或維持其幸福感受,不過一切 還有待統計數據加以驗證。假使可以透過統計數據歸納出負面壓力與正向能量 (韌力)間的關係,未來就可以運用研究結果與理論解釋找出降低照顧者的壓力 與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對此,研究者欲以失能老人的家庭主要照顧者為研究主體, 探究照顧者本身的照顧壓力、韌力與幸福感三變項間的對應位置。所發展的研究 目的如下: 一、瞭解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韌力』與『幸福感』的現況。 二、檢驗分析『照顧壓力』、『韌力』與『幸福感』三者的相關情形。 三、檢驗『韌力』是否為『照顧壓力』與『幸福感』的調節變項,正常狀態是 照顧壓力越高幸福感越低,若有韌力做調節變項的話則是在高照顧壓力的 情境下仍然保有高度的幸福感受。 四、未來在服務家庭照顧者時,能提供相關資料以供社會工作者參考,並能作 為支持性或教育性團體的基礎。. 第三節、名詞解釋 一、家庭主要照顧者: 照顧者本身是失能長者的親屬, 不但要與長者同住,同時也是花費最多時 間照料長者的人。 二、失能老人: 被照顧者必須年滿 65 歲,且因為失智症、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病、癌症、 中風等疾病因素,導致日常生活功能必須由家人提供協助。 三、照顧壓力: 本研究的照顧壓力是指壓力源,而非壓力感受,並以潘依琳、田聖芳、張 媚(1998)編製的『壓力源量表』為主軸,其總量表共分『生活作息的限 制』 、 『照顧病人知識不足』 、 『社會支持的缺乏』 、 『家庭面臨的衝擊』及『照 5.

(17) 顧責任的負荷』五個層面,量表分數越高代表壓力越大;其後經專家效度 及因素分析,研究者依因素分類結果分別命名為: 『負荷感受』 、 『作息限制』 、 『家庭衝擊』、『支持缺乏』、『知識缺乏』五個層面進行統計分析,亦是分 數越高代表照顧者的壓力越大。 四、主要照顧者自我韌力: 本研究以 Connor & Davidson 於 2003 年編製的韌力量表(CD-RISC)為主要照 顧者自我韌力的測量工具指標,該量表共分為『個人能力及韌力』、『個 人直覺及對負向壓力的容忍力』、『接受改變的正向意念及穩定的人際關 係』、『對自我生活的控制』、『宗教或心理的影響』五個層面,量表分 數越高代表自我韌力越高;其後經因素分析將分類結果分別命名為: 『挫折 容忍力』、 『個人能力肯定』、『宗教及心理影響』、『壓力承受』四個構面, 亦是分數越高代表照顧者的韌力越高。 五、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 本研究主要是以 Argyle, Martin & Crossland 於 1989 編製的『牛津幸福量表』 為主軸,其量表共分為: 『樂觀』 、 『社會承諾』 、 『正向情緒』 、 『控制感』 、 『身 體健康』、『自我滿足』與『心理警覺』七個層面,分數越高,代表照顧者 所知覺的幸福程度越高;其後經專家效度及因素分析,將分類結果分別命 名為: 『生活滿意』 、 『正向情感』 、 『肯定自我』三個構面,亦是分數越高代 表照顧者的幸福感越高。. 6.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三節,第一節先介紹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源、ABC-X 的壓力理論、 以及人口變項與壓力源間的關係;第二節定義何謂幸福感、幸福感的相關理論以 及影響幸福感的因素;第三節則是探討韌力的定義、組成內涵、與韌力相關的研 究以及小結。. 第一節、照顧壓力 壹、壓力的定義與形成 壓力是指從生、心理狀態引發出潛在的危險焦慮,而個人會隨著變動的環境 隨時身處在壓力中(林彥妤、郭利百加,2005),因此當一個人無法因應環境的 要求時,就會產生負面的感受,而且為了適應轉變所做的改變越多,壓力也會越 大(Lazarus & Folkman,1984;引自余伯泉、李茂興,2003)。 然而壓力的承受力會隨著時間長短、程度強弱而有所增減,壓力的形成通常 會歷經三個階段,分別是:『警告期』、『拒絕期』、『崩潰期』(Seyle,1976;引自 藍采風,2001;程千芳,2006),當一個人決定面對壓力時,最開始生理反應會 出現警告訊息,隨後進入『拒絕期』的對抗狀態中,等到個體筋疲力竭時,就逐 漸進入崩潰、放棄期,下面對於三個時期有稍加作解釋: 一、 警告期:是個體對壓力源的初期反應。又從身體的反應狀態再分為震撼期 與反擊期。前者是因為個體對於突發事件產生震撼,而有體溫和血壓下降的 現象,是缺乏適應能力的表現;若壓力持續存在,就會開始進入反擊期,此 時個人會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也從中增強個人的應急能力,以繼續進入下 一階段。 二、 拒絕期:這個階段中,個人已經能適應壓力對身體產生的應變與反應,因 而能夠降低壓力感受,適應環境,促使個人有能力與其抗衡。不過壓力若是 持續存在,又會再繼續進入下一階段。 三、 崩潰期:長期與壓力抗衡下,個體逐漸地感到筋疲力竭,無法招架之時就 7.

(19) 會向壓力投降或陷入崩潰期,此時個人會有衰老的症狀,甚至是受到疾病的 打擊而死亡。 從上面的週期可以發現,『拒絕期』才是真正對抗壓力的時期,但是負擔過 重卻又造成個人的瓦解、崩潰,而且壓力若到達頂點,個人卻無法平衡或適應時, 對於生心理、行為都會有一些表現呈現:像生理部分是會產生疾病、心理則是衍 生出負面的情緒,至於行為就會有出脫序或脫軌的表現(黃秀明,2003)。具體 狀況如下: 一、 生理方面:免疫力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失眠、潰瘍…。 二、 心理方面:憂慮、焦慮、退化、疏離、投射、幻想…。 三、 行為方面:有酗酒、衝動性行為、飲食習慣改變或濫用藥物等個人方面的 行為;以及逃避責任、缺乏創造力、參與意願降低等組織方面行為產生。 因此綜合上述可知,壓力是壓力因子與壓力反應的結合(潘正德,1995)。. 貳、壓力適應的理論模式 壓力源的累積產生壓力感受,而因應方法是阻斷壓力造成疾病的行為(潘正 德,1995),因此,當面臨壓力情境或感受時,若無法找出因應方法加以解決或 適應,就會引發出負面危機事件。而這一連串危機形成的過程,可以『ABC-X 的理論』加以呈現。 『ABC-X 理論』是由 Hill 提出,所謂的 A 是指令人生氣或產生壓力的事件、 B 是事件發生時,家庭所擁有的資源及能力、C 是家庭對事件或壓力的定義及認 知、X 則是 A 與 B 交互後壓力所產生的結果,見圖一(Hill,1958;引自謝秀芬, 2006)。 C.個人/家庭 A 壓力源. B.用來適應. 在情境下對. / 壓力情境. 壓力的資源. 壓力的定義. 圖 一、ABC-X 理論 8. X.危機.

(20) 壓力的產生與個人生活壓力背景相關,是由慢性壓力情境及個人最終感受交 集而來(Pearlin & Schooler,1978) ,針對壓力的因應策略,個人通常會採取直接對 抗或逃避面對兩種方式(周月清,1994) 。逃避面對只解決因事情所產生的情緒, 不承認壓力的存在;而直接對抗除了坦然接受壓力外,也會積極找尋解決方法, 其又分為認知面對及行為面對,前者是接受現實情況並重新建構正向意義,後者 則是具體行動尋找協助和資訊,從中個人所運用的資源包括:社會資源(social resources)、心理資源(psychological resources)以及適應反應(coping response), 其中後兩者屬於個人資源(Pearlin & Schooler,1978;Pearlin, Menaghan, Lieberman & Mullan,1981;周月清,1994;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6) ,而且面 對壓力的態度不一樣時,危機對個人產生的威脅程度也就不同,以下將針對這些 因應資源做說明。 社會資源是個人潛在的支持網絡及網絡中的人能夠發揮支持功能的程度,包 括:家人、朋友、工作同事、鄰居、協會…,使用這些組織、團體來解決生活中 變化無常的事物,此外社會支持能減輕壓力產生的威脅、增進個人自尊、提升個 人對環境的掌控力,進而發揮緩衝功能,避免負向情緒(Pearlin & Schooler,1978; Pearlin et al., 1981;宋麗玉等人,2006)。 而心理資源是個人自我功能並用以反抗事件對他們造成威脅的因應能力,包 括:自我發展(自我效能、樂觀程度、統合感)、認知型態(內控、外控、訊息 尋求或逃避)、防衛機轉、問題解決技巧,其中統合感是個人對外在世界的理解 度、意義感和掌控力,且個人特質可成為壓力事件下的保護因子,因為其相信個 人能控制或影響生活經驗、可以投入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以及將改變作為個人的 挑戰,對自我有較大的自信與掌控力(宋麗玉等人,2006)。 最後適應反應最主要的功能是:(1)回應並改變產生壓力經驗的情境(2) 在事件發生後但未產生壓力前,改變壓力感受的重要性(3)控制壓力本身。使 用的技巧有:正向的比較(positive comparisons) 、選擇性忽略(selective ignore)。 前者是現在面對的情境與以往相較下已改善,或是和其他人對照下,問題似乎輕 9.

(21) 微許多,此時就會產生調和效果;後者則是從麻煩的境遇中尋找正向的特質或情 境,一旦找到這些正向事物,個人就會被更有價值、酬賞性的感受觀點所吸引, 從而忘記有害的部份(Pearlin & Schooler,1978;Pearlin et al., 1981)。 綜整上述內容可知,壓力的適應是由社會資源、個人特質建構而成,因為網 絡中的成員可以提供因應壓力的方法、給予精神上的支持、作為相同情境下的社 會比較;此外,人類會試圖發展自我能力來維持生活,成為影響個人因應、緩衝 的過程(宋麗玉等人,2006) 。對此本研究欲以 ABC-X 理論為主要架構,並加入 Pearlin、宋麗玉等學者的觀點,稍加修正 ABC-X 理論架構圖(見圖二):以韌力 作為個人對抗壓力源時的因應資源,並將危機改為幸福感,藉以研究韌力(資源) 對於主要照顧者壓力源與幸福感受的調節狀況。並由修正的理論模式可推測:壓 力事件發生時,因為有適應資源(社會資源、個人特質)的投入,才能降低壓力 感受對個人的衝擊,進而降低負面的情緒並維持幸福的感受。. B.韌力(用來適 應壓力的資源). X.幸福感受. A 壓力源. 圖 二、韌力調節圖 參、照顧者的壓力源 壓力源是指刺激的來源,無法用來解釋刺激所造成的結果(周月清,1994), 但在壓力源的刺激下,可能導致個人內外在環境失衡,繼而影響生理、心理的安 適狀況;此外,多重壓力源的累積,可能引發危機,促使個體產生因應行動加以 平衡,有時甚至會引發個體產生壓力反應或疾病(邱麗蓉、謝佳容、蔡欣玲,2007; 王蕙玲,1997;周月清,1994)。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人數增多,但在 2005 年的研 10.

(22) 究中卻發現佔有半數的長者即使是身體不健康也不願意入住機構(陳玉娟,2006), 而且照顧者的角色層級是由配偶、子女、朋友排序而來,從中發現家人肩負大部 分的照顧責任(陳燕楨,2005)。藍采風(2001)更具體指出『家庭成員中有需 要被照顧的慢性疾病長者』及『全家的飲食作息都必須配合長期照護者』都是壓 力來源之一,由此可知,在照顧長者的過程中,也額外接收到身為照顧者的壓力。 長期照護照顧者的壓力源屬於長期的事件(周月清,1994),因必須長時間 的提供日常生活協助,直至被照顧者『畢業』的那一天,過程中所面對的壓力源 涵蓋: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及家庭五的層面(潘依琳、田聖芳、張媚,1998; 史曉寧、黃愛娟,1996;引自許淑敏、邱啓潤,2003)。而 Pearlin, Mullan, Semple 與 Skaff(1990)更將主要照顧者壓力源簡單分為主要壓力源(primary stressor) 與次級壓力源(secondary stressor)兩階段,並認為次級壓力源是由主要壓力源所引 發的(引自 Bookwala & Schulz, 2000;Perrig-chiello & Hutchison, 2010) ,簡介如下: 一、主要壓力源(primary stressor): 這是當照顧者在提供工具性、日常生活的基本協助時,被照顧者所表現的一 些不適當的行為所引發,主要的內容包括: (一)照顧接收者的行為問題:測試被照顧者每天發生問題行為(EX:跌倒、 過度要求、重複詢問問題)的頻率。 (二)受照顧者的功能依賴程度:測試照顧者每日所提供的工具性、日常生 活的協助(EX:餵食、穿衣、洗澡、購物、處理帳務…) 、每個禮拜從 事照顧的時間。 二、次級壓力源(secondary stressor): 是由初級壓力源所引發的壓力經驗,像是因為照顧工作造成個人日常活動或 娛樂活動的限制。主要的測試內容包括: (一) 關係品質:主要是測試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的關係,分數越高代表兩 者間的關係越緊密。 (二) 行為限制:因為照顧工作促使個人日常行為所受到的限制頻率,包括: 11.

(23) 家務執行、自我照顧、飲食習慣、工作/運動/購物以及友誼維持…。 此外,潘依琳等人(1998)的研究則將照顧者壓力源細分為:『生活作息的 限制』 、 『照顧病人知識不足』 、 『社會支持的缺乏』 、 『家庭面臨的衝擊』及『照顧 責任的負荷』五個層面,大部分屬於從照顧工作衍生而出的次級壓力源。 而本研究中主要照顧者的壓力源是指從照顧工作中延伸的壓力源,可能是因 為照顧工作導致照顧者的生活作息無法隨意安排、照顧問題導致家人關係惡化或 者是醫藥費的支出造成經濟上的負擔…等等,所以是比較偏向次級壓力源;不過 初級壓力源中的一些相關資料(被照顧者的疾病程度、每週照顧時數…)會作為 控制變項。此外次級壓力源發生的頻率越頻繁,代表此人壓力越大。. 肆、壓力源的相關研究 一、照顧者壓力源的相關量表 有關照顧者壓力負荷的量表大多是由壓力源的測試而來,研究者們先將照顧 的壓力分為生理、心理、關係…等不同類別,由受試者填答感受程度,之後再將 分數加總成為照顧負荷感受的強度,並加以分析(賴鵬聖,2003;陳玉葉,2007; 林艾樺,2008;廖淑英、孫宗慧、邱金菊,2009)。 潘伊玲、田聖芳、張媚於 1998 年編製的量表,主要分為『照顧責任的負荷』、 『社會支持的缺乏』 、 『照顧病人知識不足』 、 『生活作息的限制』 、 『家庭面臨的衝 擊』五個測量面向,每一個面向所要測量的概念如下: (一)生活作息的限制:說明主要照顧者在個人生活、社交休閒生活行 動上所受到的限制。 (二)照顧病人知識不足:是關於照顧者不知該如何照顧病人、發現病 情的變化以及照顧時應注意的事項。 (三)社會支持的缺乏:是說明照顧者無法得到被照顧者的肯定、無人 共同分擔照顧工作、在照顧時所面臨的困難、沮喪與挫折。 (四)家庭面臨的衝擊:因為照顧病人,成員間發生衝突、關係惡化、 12.

(24) 家庭氣氛改變、經濟負擔…。 (五)照顧責任的負荷:照顧者被過度指揮、依賴、健康情形變差…。 每一個面向各有 6 至 7 題,計分方式為:四點計分量表(1 從未、2 很少、3 經常、4 總是),總分最高為 128 分,最低分則是 32 分,分數越高代表壓力程度 越大。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照顧者的壓力源做測試而非壓力感受,再加上 1.此量表的 分布面向較廣、壓力來源的分類清楚,以及內容含蓋的情境充足;2.同時包含研 究者想要測量的『疾病照顧壓力』與『社會支持壓力』題組;3.照顧對象為失智 症家庭主要照顧者,與本研究設立的研究對象相近。基於上述幾點考量,因而決 定採用潘依琳(1998)等所編製的照顧者壓力源量表。 二、 小結 綜整上述文獻可知,照顧對象個別的健康差異、行為問題的表現頻率、照顧 工作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及家人相處情形…都是主要照顧者的壓力來源。若套用 Hill 的 ABC-X 理論及 Pearlin 的壓力過程理論得知,照顧者的壓力源是刺激因子, 隨著壓力源的累積產生壓力感受,但若是受到適應因子和資源的調節可能會降低 個體的壓力感受。而本研究將依變項由壓力感受改為幸福感受,欲探討壓力源在 韌力的調節下,個人幸福感的展現,因此下一節將介紹何謂幸福感及影響幸福感 的相關因素。. 第二節、幸福感及其相關研究 壹、幸福感的相關概念 幸福感是個人對於生活品質的一種滿意程度或是自我知覺的正向情緒感受, 亦即個人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經過評估後,心理與生活層面會感到快樂、充實與 滿足(Diener,1984;陸洛,1998;白珊華,2009) ,因此幸福感的概念包括快樂的 情緒與認知的滿意程度。 早期的學者們認為,幸福感是受到基因與人格等天生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影響, 13.

(25) 因此個人終其一生是無法改變這個結果;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後來學者認為,幸 福感是受到健康、社會連結、社會參與、個人特質、正向事件所影響,因此只要 改變個人的認知與行為,並且從中降低負面低落的情緒,就可以提升幸福和快樂 的感受(Diener,1984;曾文祥,2000) 。此外,幸福感受的強弱,最主要是受到家 庭成員間相處狀況的影響:越是和諧、良好的家庭關係,幸福感受越強烈(白珊 華,2009),所以可以發現,幸福感受會隨著個人的內外在資源而有增減。. 貳、幸福感相關理論 心理學家將與幸福感相關的理論分為:『需求滿足觀點』、『特質觀點』、『判 斷觀點』及『動力平衡觀點』四類(Diener,1984;謝美香,2007;顏秀芳,2007), 以下將有簡單說明: 一、需求滿足的觀點: 個人若要獲得主觀幸福感,就必須滿足其基本需求,從 Diener 等人研究中發 現,幸福感與環境的一致性有關,也就是個人所處的情境需與其性格相符 (Diener,1984);然而,除了生理需求的滿足外,心理需求(自我實現)的達成 也是重要的,當兩者皆被滿足時就會產生幸福感,因此,於此觀點下,幸福感會 隨著事件的更迭而有所影響,又可分為目標理論、苦樂循環理論及活動理論(謝 美香,2007)。 (一)目標理論:當某些狀態(像是:目標或需求)被滿足時,就能獲得幸 福感;相對而言,若需求長期未被滿足,就無法獲得幸福感受,因此, 這個理論重視的是獲取/缺乏資源後對於心理影響的結果(Diener,1984; 陸洛,1998)。 (二)苦樂循環理論:快樂和痛苦是緊密相關的,基本假設是:當你在達成 目標的過程中你受到剝奪時,不愉悅的心情越強烈,當你達成目標時 所得到的快樂就越大(Diener,1984)。 (三)活動理論:幸福感是活動執行後的副產品,藉由出色地完成活動來提 14.

(26) 升個人幸福感及能力,所謂的活動像是興趣、社會互動、運動…,因 此當所進行活動的難度與個人能力相稱時,就會產生幸福愉悅的感覺, 所以這個理論是重視活動進行過程中,個人與外在環境互動時的心理 感受(Diener,1984;陸洛,1998)。 因此,在需求滿足觀點下,主要照顧者幸福感的產生是由於個人的目標或 需求被滿足。例如:藉由照顧工作來滿足個人對於孝順的期待;投入喘息服務 的資源,讓個人能夠彈性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動。所以投入更多資源應該可以提 升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受。 二、特質的觀點(聯結理論): 這個模式是在說明為何有些人會傾向、容易體驗到幸福之感受(Diener,1984; 謝美香,2007),於此 Diener 又提出了『聯結理論』來說明。 聯結理論是立基於記憶力、制約(調節)或者是認知原理。也就是,個體產 生幸福感的方法是與記憶做連結,靠著以往事件發生時感覺反應的記憶累積,往 後在面對事情時就會自動連結到幸福的感受,也因此若一個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 偏向正面連結,其對於許多事情的發生也容易誘發出正向的反應模式 (Diener,1984)。 對此主要照顧者幸福感受的產生是現在的照顧情境(例如:替長輩洗澡、餵 食)與過去事件做連結,若能連結至好的記憶就會感受到幸福。不過因為照顧工 作非常繁雜與辛苦,而且老人的健康是不可逆性,很難與過去美好的經驗做聯想, 所以若以這個理論來做解釋的話,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受會偏低,因此不適用在 本研究。 三、判斷的觀點: 幸福感是源自於標準和實際情形的比較,因此,假若事實情境是超越標準的, 也就是比現實標準好很多,就會產生幸福感,同時也會隨著情境或理論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判斷標準產生(Diener,1984;陸洛,1998)。 (一) 社會比較理論:我們會利用其他人來做個人的對照標準、假使他人 15.

(27) 的情境是比較差的,那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二) 頻率與範圍理論:一個人的過去是會用來與現在相比的標準,假使 現在的生活過的比先前好,那自我的幸福感也會產生。 (三) 適應理論:適應是指當事件首次發生時,會依照事件的好壞而產生快 樂或痛苦的感受,而感受也會隨著時間而淡化並且內化,因此適應理 論的對照標準是先前的自我經驗,往後發生類似事件時,就會與其相 比,進而產生幸或不幸之感覺。 在這個部分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受是透過比較而來,也就是透過支持團體建 立照顧者們的普同感,不但讓照顧者不孤獨,也可藉由情緒支持的過程中,發現 其他人的照顧情境比自己還要辛苦,所以是種相對的幸福感受,因此在這個理論 下,發展照顧者的社會支持也許可提升其幸福感受。 四、動力平衡的觀點: 主要是受到穩定的個人特質與動態的正負向事件交互作用下產生的影響(謝 美香,2007),因此在個人特質的影響下,大多時候自我的幸福感受是穩定的, 除非受到先前經驗事件的衝擊,幸福感的動力平衡就會產生動搖,因而改變個人 的幸福感受(顏秀芳,2007)。 所以在動力平衡解釋下,個人的幸福感受是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除非受 到重大的衝擊才會有所改變。但對照顧者而言,衝擊事件多半是發生在被照顧者 的病情惡化,所以在這個觀點下,照顧者並不會有幸福的感受,而是經過一段時 間後,個人負向感受才會慢慢恢復平衡,因此只是去除不幸福的感受而已。 綜觀所述,若使用特質觀點與動力平衡觀點,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受會偏 低,而且後者的理論內容偏向動態歷程,比較適合質性研究法,無法以量表的 方式測量,故本研究決定不採用。此外,本研究主要是採用需求滿足與判斷觀 點,因為幸福感在本研究是整體結果的呈現,而且作為調節變項的韌力被視為 是一種資源的投入,繼而影響壓力源與幸福感間的關係。. 16.

(28) 參、幸福感相關研究 一、幸福感相關的量表 從上述的文獻介紹發現,幸福感是一個主觀認知且又抽象的概念,而且學者 們都運用不同的方式加以檢測,像 Neugarten(1961)使用生活滿足感量表,Bradburn 與 Caplovitz(1969)使用正向情感、負向情感、情感均衡的量表,Campbell(1976) 則是測量受試者的生活品質(引自楊宜音、張志學、彭泗清,1997),從中可以 發現不同年代對於幸福感的定義與測試量表也不同,因此研究者欲針對幸福感量 表的發展階段做簡單介紹: (一)幸福感量表的發展階段 幸福感量表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陸洛,1998;Cummins,2005): 1、第一階段: 1970 年代以前,幸福感是根據外在客觀的評量標準來做測試,最常使 用健康和財富的狀態來評估幸福程度,不過因為每個人對幸福感的定 義與認知不同,所以無法找出共同的外在測試標準。 2、第二階段: 有別於客觀指標的階段,這個時期是關注個人所感受到的快樂程度, 所謂的幸福感是正向情緒的總和大於負向情緒,所以是以個人的主觀 感受為主。不過卻遭到部分學者的質疑,認為快樂感受是一個動態情 緒,測試結果的效度可能會有偏誤。 3、第三階段: 這個階段是在個人活動一段時間後,針對於這段時間內的生活進行評 估,有點類似生活滿意度的概念。此時,又有學者指出,不能忽略主 觀的情緒感受。 4、第四階段: 這是綜合上述的優缺點後,所呈現的綜合版本,測試的概念涵蓋快樂 程度、主觀生活品質、生活滿意度以及主觀幸福感。 17.

(29) 因此由上述發展階段可知,幸福感的測試由早期的客觀標準、情緒感受、生 活滿意,發展至近代,是將所有階段的測量變項加以綜合,因此目前的量表主要 可以分為四個面向來探討,分別是『情緒』 、 『認知反應』 、 『心理上的苦惱』以及 『健康』(施建彬、陸洛,1997)。 首先在情緒部分,是詢問受試者的知覺感受,像是『愉悅』 、 『高興』 、 『有興 趣』等字眼來描述幸福;認知反應則是在測試對生活/事件的滿意程度,因此出 現的字眼可能會有『滿意』 、 『滿足』 、 『成就感』 ;另外在心理上的苦惱是針對『不 幸福感』 、 『憂慮』及『焦慮』所做的評估;最後是健康的狀態部分(施建彬、陸 洛,1997),因為當一個人健康時,才會去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之處,因此主觀幸 福感也就較高(高紅英、苗元江,2008;引自林旗德,2009),所以近代有關幸 福感的量表,都會具備『情緒』 、 『認知反應』 、 『心理上的苦惱』以及『健康』這 四個面向。 在瞭解幸福感量表測量概念的發展階段後,以下將針對綜合版本(快樂程度、 主觀生活品質、生活滿意度、主觀幸福感)的幸福感量表做簡單介紹。 (二)幸福感相關量表介紹 測試幸福感的方法相當多元,無所謂的好與壞,因為量表只是研究者的測 量指標,再藉由測驗總分加以分析,因此端看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來挑選。以下 將依照年代逐一介紹幸福感量表(引自楊宜音等人,1997): 1、生活滿足感量表 生活滿足感量表(Life Satisfication Scale)主要是 Neugarten 等人於 1961 年以社會老年學為基礎所編製適合老人群體的量表。測量的向度包 含:熱心與冷漠、決心與毅力、期望目標與實際目標的吻合程度、 自我概念以及心情狀態;測量方式較複雜,必須由評定者對受試者 做客觀判定與受試者執行自陳式的量表。此量表的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 .78。 2、整體情感指數與幸福指數 18.

(30) 整體情感指數與幸福指數(Indices of General Affect and Well-being)主 要是由 Campell 等人於 1976 年編製而成。此量表包括情感指數和生 活滿意度兩個面向,前者 8 題後者 1 題。情感指數題項的內部一致 性 Cronbach's α=. 89,再測信度為. 43;整體的再測信度為. 56。 3、整體幸福狀況表 整體幸福狀況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是 Fazio 於 1977 年為 美國的『全國健康統計資料中心』編製而成。此量表共有 33 題,其 中有 14 題為 6 點量表、4 題為 11 點量表,另外的 15 題是自我行為 的評估。測驗題(共 18 題)的面向包括:對健康的憂慮、精力水平、 滿足及細緻生活、沮喪-快活的心情和情感-行為的壓抑;總分由 14 分(最不幸福)到 134 分(最幸福)。量表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 48 至. 78,再測信度為.85。 4、MUNSH 快樂感量表 MUNSH 快樂感量表(MUNSH-Happiness Scale)是 Kozma 與 Stones 於 1980 年編製而成,用來評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此量表共 24 題, 包括:5 題的正向情感、5 題的負向情感、7 題的正向體驗、7 題的 負向體驗,分數由 0 分(最不快樂)到 48 分(最快樂)。其內部一 致性 Cronbach's α高於. 85,且再測信度為.70。 5、牛津幸福量表 牛津幸福量表(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OHI)主要是由 Argyle、Martin 與 Crossland 於 1989 年以貝克憂鬱量表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為 基礎所編製出的 29 題四分量表,用來測試幸福感(CFH 健康知識網, 2010)。他們主張幸福感是由正向或快樂情緒的頻率及程度、一段期 間內的滿意程度、沒有產生負向情緒(憂鬱、焦慮)所組成,因此是 使用正偏態量尺,反應出幸福感的正向特質(陸洛,1998)。 測量的概念包括:樂觀、社會承諾、正向情緒、控制感、身體健康、 19.

(31) 自我滿足與心理警覺(侯辰宜,2007) 。此量表的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87-.90,再測信度 Cronbach's α=.83 有良好的內在一致性,而且 Lewis, Francis 與 Ziebertz(2002)針對德國人所做的測試也呈現良好 的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86)。 6、牛津幸福問卷 Hills 與 Argyle 於 2002 年將 OHI 再重新編成牛津幸福問卷 (Oxford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OHQ),題數與測量面向相同,不過卻是採用 6 點計分方式,將問卷總分除以 29,就是個人的幸福程度,最高分為 6 分,且分數越高代表幸福感越高,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91, 與 OHI 的相關係數為 .80(CFH 健康知識網,2010;侯辰宜,2007)。 7、中國人幸福感量表 是陸洛和施建彬於 1997 年根據 Argyle et al.(1989)的牛津幸福量表修 改而成。其量表分為:自尊、人際關係、金錢、工作成就、樂天的生 活態度、活的比別人好、自我控制與理想的實現、短暫的快樂、健康, 共九個向度 48 題的幸福感量表,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95,再 測信度為 .66,具有良好的效度(陸洛,1998)。 8、國小教師幸福感問卷 是林子雯於 1996 年以 Argyle et al.(1989)的牛津幸福量表為基礎修 訂而成,總共分為『生活滿意』 、 『自我肯定』 、 『人際相處』 、 『身心健 康』 、四個面向共 24 題的 5 點量表(蕭惠文,2009;謝玫芸,2007), 而此量表在蕭惠文(2009)及謝玫芸(2007)的研究中,經過因素分 析刪除過部分題目後,前者總量表的 Cronbach's α值為.933、後者 Cronbach's α值也有.82,兩者皆顯示良好的內部一致性。 由上述量表介紹內容得知,『生活滿足感量表』和『MUNSH 快樂感量表』 皆為測試老年人口的快樂感受;其次,『整體情感指數』與『幸福指數和整體幸 福狀況表』的年代過於久遠,且前者的題數過少,研究者對於問卷信度呈現有所 20.

(32) 疑慮;此外,『牛津幸福問卷』、『中國人幸福感量表』以及『國小教師幸福感問 卷』都是由牛津幸福量表發展或改良而成。不過牛津幸福問卷是 7 點問卷,可能 讓家庭照顧者在填答時,對於自我感覺份量難以拿捏,造成填答時的困擾;此外, 中國人幸福感量表雖然修改成比較符合中國文化,但又增添了 20 道題目,因此 量表題數可能過多,會影響受試者的填答意願與整體效度;最後國小教師幸福感 問卷主要是針對國小教師而修訂的,因此在受試者的適用度上面可能比較不合適。 對此本研究決定採用 Argyle 等 1989 年所編製的牛津幸福(OHI) 4 點量表。 二、影響幸福感的相關因素 在台灣的相關研究中,幸福感的研究對象大多是針對兒童、青少年、大學生、 志工或者是教師,比較少將長期照顧者納入討論(陳密桃、陳玲婉,2006;曾文 志,2007;李建興,2007;王微茹,2007;范梅英,2008;賴素燕,2008;林珈 余,2010;彭楊盛,2010;黃曼琳,2010;洪瑞續,2010;郭芳庭,2010;劉仿 桂,2011),因此在這一段落中,會納入國外文獻以及生活品質一同探討影響幸 福感的相關因素。 綜合相關研究發現,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 金錢收入、宗教信仰、與被照顧者間的關係、住宿安排(施建彬、陸洛,1997; Berg-Weger, Rubio&Tebb,2000;王瀅筑,2009) ,不過因為本研究所定義的家庭主 要照顧者必須與被照顧者同住,所以住宿安排不列入基本控制變項,其餘七項影 響因素,下面將依序做簡單說明: (一)性別 Argyle(1987)指出女性較常體驗到負向的感受(施建彬、陸洛,1997); 不過陸洛(1998)的研究卻認為現實生活中,女性在提供情感性支持的 同時也從中獲得許多正向支持。此外陸洛也指出:除非是長期照顧失能 家人,否則在社會支持方面,女性的幸福感是高於男性的(陸洛,1998)。 (二)年齡 年齡與幸福感間的關係會因為測量方式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結果。若 21.

(33) 是強調滿意度或對幸福的認知,幸福感與年齡是呈現正相關;但若提及 快樂或正向情緒的頻率,卻是隨著年齡而有明顯下降(施建彬、陸洛, 1997),因此年輕人比較容易產生快樂的感受,而老年人則是有比較高 的滿意度(楊宜音等人,1997)。 而且也有一些研究發現,生活滿意度非但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反而有升高的趨勢(Shmotkin,1990;引自邢佔軍、劉相 2008;呂如分, 2001;溫婉伶,2006),甚至多半是持平的穩定局面,可能是因為人們 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適當地調整自己的目標所造成(Shmotkin,1990; Campbell, Converse & Rogers,1992;引自邢佔軍、劉相 2008)。 (三) 婚姻狀況 Kurdek 的研究發現婚姻狀態與主觀幸福感得分的差異並不顯著 (Kurdek,1991;引自邢佔軍、劉相 2008) ;而且王瀅筑(2009)的研究發 現未與配偶同住者的生活品質比較高;不過李建興(2007)針對幼教老 師的研究中卻發現婚姻狀況與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四)金錢收入 在金錢收入中,Argyle(1987)的研究發現,收入的多寡與情緒是正相 關,不過對於老年人的影響比較大(施建彬、陸洛,1997);邢佔軍、 劉相(2008)在中國的研究也證實較高收入的群體體驗到更多的幸福。 而且陳密桃、陳玲婉(2006)更進一步發現:月收入 13 萬以上者的幸 福感明顯高於 5 萬以下、5-8 萬及 9-12 萬者。 (五)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者,因為人生帶來了目標及意義,也從上教會的過程中獲得 社會支持,與無宗教信仰相較下,比較不會感到孤獨(施建彬、陸洛, 1997);但王瀅筑(2009)的研究結果卻發現無宗教信仰者的生理生活 品質比較高。此外,從陳玉娟(2006)的研究中發現大多數的研究對象 將宗教信仰作為調適壓力的方法,亦即表示宗教信仰對於生活滿意度是 22.

(34) 有正向的影響,但劉欣怡研究卻指出宗教與照顧者生活品質並無統計上 的差異(引自陳玉娟,2005); (六)每日照顧時間與照顧資歷 陳玉娟(2006)研究發現:在 24 小時的備戰照顧下,造成照顧者的睡 眠不足、食慾降低等狀況,且生理病痛隨著時間一一顯現,同時也因被 照顧者的病況影響心情,產生沮喪、無助、擔心等負向情緒;此外,陳 麗如(2004)研究發現:照顧年數越長,導致照顧者因缺乏休息而產生 頭痛、肌肉痠痛等身體疾病及與外在社會互動意願降低,故照顧者於整 體生活品質、生理健康、及社會關係的滿意度越低。 (七)照顧者照顧服務項目提供的多寡與被照顧者失能程度 照顧者提供的照顧協助越多者,代表被照顧者的依賴程度越高,而照顧 者因協助其日常生活功能的執行時間越長、體力消耗越大,因而照顧者 會有較高的壓力感受,也較容易出現負面情緒,並降低生活品質、家人 及朋友間的情感強度和家庭整體幸福感;此外,若被照顧者的意識不清, 其照顧者較難從照顧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因而生活品質也會較差(呂如 分,2001;羅淑芬、黃秀梨、劉雪娥、姚開屏,2002;陳麗如,2004)。 (八)是否有人協助照顧 陳麗如(2004)研究發現:有人協助照顧工作之主要照顧者,其較能享 受生活、感受到生命意義、自我滿意較高、負面感受較低、因而心理範 疇之生活品質較高;其次,羅淑芬等人(2002)研究也發現,照顧者自 覺獲得他人較多協助時,其整體生活品質也會較高。 因此,本研究決定以照顧者之『性別』 、 『年齡』 、 『婚姻狀況』 、 『家庭收入』、 『宗教信仰』 、 『每日照顧時間與照顧資歷』 、 『照顧服務項目提供的多寡及被照顧 者之失能情形』、 『是否有人協助照顧工作』作為控制變項加以討論。 三、 小結 綜整幸福感相關文獻後發現,本研究採用的兩個提升幸福感理論觀點-『需 23.

(35) 求滿足』與『判斷觀點』 ,同時也是 Pearlin 指稱的壓力調節因子。前者是因為透 過資源的投入及尋找適當標的物比較,而產生幸福感受;後者則是透過前者的資 源投入與標的物比較來調節壓力感受。從中發現,調節因子似乎能降低壓力感受 及提升幸福感受,因此本研究運用韌力的保護因子作為個人內在的資源,探究在 保護因子的調節下,壓力源與幸福感間的關係為何,而以下將針對韌力的展現做 介紹。. 第三節、韌力及其相關研究 大部分的人在某些時刻都會面臨到一個關鍵性的挫折或危機,像是失業、離 婚、親人死亡…等等,這些危機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也將我們吹離了原本 的航道,促使自我必須加以應變並承受莫大壓力,對此,個人可能會有無助的感 受,不過受到自我韌力的影響,個人將重新擁有活力且找到一個繼續前進的方法 (Reivich & Andrew,2003) 。因此,可以發現韌力在壓力事件中佔有不可磨滅的地 位,深切地影響自我感受與解決動力,所以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先仔細了解韌力 的定義及內涵為何。 壹、韌力的定義與內涵 Resilience 的概念化是立基於自我內在平衡的觀點,希冀在面對巨大挑戰時 個人、家庭、組織與國家可以超越倖存者並恢復到旺盛發展(O'Leary,1998)。 Resilience 早期在西方是屬於靜態的、並且是針對危機家庭的觀察,逐漸演變為 家庭成員間動態的交互過程,著重個體或家庭本身存有的能力與資源;台灣則是 將其翻譯成『復原力』或『韌力』,其中含有問題解決的意味,重視個人從逆境 中的『回復』 (利翠珊、蕭英玲,2008)。對此,郭珮婷(2005)認為韌力是為一 種: 一、 『彈回』與『前進』的能力-能夠成功對抗逆境的驅力,讓人得以從困境 中回復的力量、以及不會受到環境影響的傷害。 二、 動態的動力過程-藉由個人與環境的互動中,展現力量、促使自己有更多 24.

(36) 的成長。 三、 良好的適應-韌力並不只是彈回與前進的驅力,同時也是讓人運用內外在 的資源發展因應策略,得以成功且積極的適應生活。 四、 個人的『力量』-韌力並不是要處理舊有的傷害,而是從中發現新的解決 問題的方法,重新審視自我的力量及接納自我的限制。 由郭珮婷(2005)的觀點可以發現,韌力又可被分為動態過程以及特質論兩種: 一、動態歷程: Norman(2000)認為韌力或適應力是個人與環境互動的動態過程(引自 Mcmahon,2007) ;且 Luthar 與 Cicchetti(2000)也指出在這個過程論中,個體必須 處在危機的情境下以及透過自己的技巧獲得良好的適應(引自楊智凱,2010), 是一種挑戰模式,韌力是從成功應對困難而產生。 二、特質論: Saleebey(1997)提出韌力並不是刻意忽略一個人所背負的痛苦,而是一種 承受折磨的能力(引自胡韶玲、孫世雄,2008);且 Green 與 Kroger(1999)也認 為個體本身是具有某些技巧、特質或能力,當面對困難或挑戰時,就會發揮個人 的能力,以便成功克服或適應,這是從心理脈絡的觀點出發(引自林志哲,2007)。 因此,特質論是指個人所擁有的內在資源,屬於保護因子的一環(曾文志, 2006;宋麗玉等人,2006)。研究者也認為個人本身應先具備一些資源,才能從 容面對挑戰,也才能夠從屢敗屢戰中增長個人的應對能力,而且本研究是採取量 化調查,比較適合特質論的定義,而動態歷程則是需要透過質性研究才能完整展 現。 貳、韌力相關的三個模型與組成要素 O'Leary(1998)指出研究者們利用多個模型來描述在風險因素下,環境及個 人因子能降低或抵消不良後果,並整理出下列由 Garmezy, Masten 等人提出的三 個模型,此模型是針對個人在壓力衝擊後用來描述適應品質,分別是:補償模式 (Compensatory Model) 、挑戰模型(Challenge Model)與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25.

(37) Model)。 一、補償模式(Compensatory Model)/累增模式(Cumulative Model) 這模式的假設是:資源能直接影響結果,可以獨立於危險因子外(Schoon ,2006),亦即補償模式並不會與危險因子交互作用,而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個 人利害關係的結果〈O'Leary,1998〉。 危機或保護因子的效應發揮受到社會心理資源的可利用程度影響:若將不同 的資源或維護因子相互連結,就會影響到整體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將所有因子 連結相加後對於逆境產生補償或對抗效果,亦即因子累積產生的效應 (Masten,1999 引自 Schoon,2006)。 這個模式中,無論你有無遭遇到逆境,資源模式對其皆能產生相當有利的影 響;而且,大部分為人所接受的資源因子(像是親職技巧),無論在一般或高危機 的情境中都能發揮作用,所以在這個模式中,正向資源的累加是能夠勝過或抵銷 掉逆境(Schoon,2006)。 從上面描述中可以發現資源的重要性,也就是當主要照顧者因能力或資源不 足而陷入危機時,適時投入外在資源或增進技巧,可以促使個體在生活中恢復彈 性,並且心甘情願的從事照顧工作,EX:照顧失能長輩能節稅,以減輕經濟負 擔;教導照顧技巧,降低照顧者從事身體照顧時的焦慮感…等等都是屬於補償模 式,因此也許從中找出並提供照顧者所需的資源,就可以提升其韌力。 二、挑戰模型(Challenge Model) Kobasa 認為壓力的適應是個人重要的內在變項,因為在回應壓力時,個人功 能的展現勝過於問題的嚴重程度或者是資源提供的多寡(引自 Baron, Eisman , Scuello, Veyzer & Lieberman,2001)。 此外,透過適度的壓力,讓個體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加自我的能力, 因此,假使壓力能成功的被應對,將有助於個人準備解決下一道難題;若個人已 努力面對挑戰卻得到失敗的結果,就可能會增加其面對挫折時的脆弱性 (O'Leary,1998),從而轉變成危機因子(曾文志,2006)。 26.

(38) 因此,有效地處理錯誤非常重要,假使無法從錯誤的經驗中學習、自認為無 法克服障礙,就會不斷地逃避,本以為能藉此遠離挫折感,殊不知只是惡性循環, 最後還是落入挫敗的情緒內(洪慧芳譯,2004),職此之故,保護因子的發展並 不是透過逃避而是由成功地面對困難得來的(Ruter,1987;引自 O'Leary,1998)。 從上面敘述可知,這個模式有打預防針的效果,讓照顧者在平時的照顧過程 中培養各種問題解決的能力,等到處理相似的困境,難易度卻較高時,就可利用 已內化的技巧加以應付。故此,這個模式中,韌力是一個動態的形成過程,藉由 無數次克服的演練來增添自我「解決」問題的韌力,不輕易地被打倒。 三、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 Model) 保護因子或資源與危機因子交互後可降低負面結果,並緩和危機下所產生的 負面影響,因此也被認為是一種交互作用模式(O'Leary, 1998;Schoon,2006)。而 所謂的保護因子是具有培育復原力的作用,讓家庭能夠調整與因應危機事件進而 避免負面的結果;相對地,危機因子則是會讓家庭暴露在風險的情境下、增加不 良後果的可能性(Benzies & Mychasiuk,2009)。 而且保護因子或脆弱性因子在低風險的情境下並不會展現,必須要與危機因 子互動後才會啟動,同時也會因為危機變項而增強效果的展現,因此,保護因子 的顯現並不是單獨存在的(Rutter,1990;引自 Schoon,2006)。 韌力包括:毅力、果斷力、社交能力、自我效能、問題解決能力、主動性及 對於未來目標的認知(Mcmahon,2007)。曾文志(2006)及 Benzies 與 Mychasiuk (2009)也在統合、分析韌力的相關文獻後,提出了數十個類型相同,且至少有 三篇文章提及的保護性因子,並歸納為『個人特質』 、 『家庭環境』及『外在環境 支持/社區』三大類: (一) 個人特質:挫折忍受力 、個性氣質、正向情緒、自尊、智能、人際 技巧、內控信念、實際控制期待、自我效能、未來期待、積極因應問 題、自我知覺、健康…內在核心的控制。 (二) 家庭環境:親子關係、父母心理健康、家人支持、教養的一致性、家 27.

(39) 庭凝聚力、社會支持、原生家庭的影響、穩定及足夠的收入、適當的 居住場所。 (三) 外在環境支持:同儕社會性、家庭與外在連結、成人支持、社會參與、 社會支持網、學校興趣、安全的社區、獲得高品質的學校教育與兒童 照顧 、獲得高品質的健康照顧。 因此主要照顧者所擁有的保護因子越多,其韌力就越高,能夠對抗逆境的 能力就越強。例如:假使照顧者擁有挫折忍受力與正向情緒等特質,其在因應 照顧困境時就會理性的思考與分析,找出解決的方法,避免自己落入負向的情 緒中,啟動保護機制。 由上述的三個韌力模型得知,補償模式與保護因子是指個人所擁有的內外在 資源、挑戰模型則是動態歷程的展現。從中可以發現資源在韌力因素中佔有較多 的比例,再加上資源(保護因子)能以量表加以測量,因此本研究決定使用個人 所擁有的保護因子,作為本研究所指稱的韌力。. 參、 韌力相關研究結果 一、韌力的展現 Folke(2006)認為失去韌力就等於失去適應力,而適應力不只是讓人有能力 得以回應社會,同時也包括回應與形塑整個生態動力系統,然而生態動力系統的 結構與生態環境的復原力,能夠掌握並積極的處理立即性與逐漸改變所造成的影 響。因此從王紹穎(2007)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燒燙傷病人的復原力(韌力) 若越高,個體傷燙後的創傷症狀越不嚴重;相對而言,個體所呈現的復原力(韌 力)強度越低時,其創傷症狀越嚴重。也可從楊智凱(2010)的研究發現,韌力 能夠讓人重新定義『逆境』,促使家人間的理性溝通、相互合作,並且利用正面 思考與正向的態度來面對及克服。 另外從徐嫚淳(2007)的研究得知,自尊是屬於保護因子的一種,只要自尊 內涵(價值感、控制感、能力感與評價取向)越高,其幸福感的『生活滿意度』、 28.

(40) 『身心健康』 、 『自我評價』及『正負向情緒』越高。向蒨瑢(2009)的研究顯示: 韌力特質越高者(嘗新面向、復原面向),其感受越趨正向;而且可以讓人在面 對突發事件或逆境中沉著以對;Kobasa 也指出具有堅毅個性者,其能抵擋壓力因 子的侵害(引自潘正德,1995)。 以上的研究結果發現,韌力扮有讓個體適應或是處於更佳狀況的角色,更重 要的是得以引發正向思考模式,改變個人認知,進而促成心理的幸福感受,是個 人與環境良性互動間不可或缺的媒介。 二、量表測試部分 韌力量表的測試多半包含個人的內部核心控制(特質)及外部資源兩部分, 端依照欲測量的概念加以挑選。研究者透過參考文獻,以下將介紹三種不同的韌 力量表: (一)CD-RISC 此韌力量表是 Connor 與 Davidson 於 2003 所編製的,測量的概念包括:『個 人能力及韌力』(personal competence, high standards, and tenacity)、『個人直覺及對 負向壓力的容忍力』(trust in one's instincts ,tolerance of negative affect, and strengthening effects of stress) 、 『接受改變的正向意念及穩定的人際關係』 (positive acceptance of change, and secure relationships)、『對自我生活的控制』(related to control) 、 『宗教或心理的影響』 (spiritual influences)五個層面共 25 題的五點問卷, 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89,再測信度為.87(Connor & Davidson,2003)。 (二)大學生的復原力量表 此為陽毅(2005)的自編量表,主要取樣對象是武漢的大學生,測量概念 包括:『自我效能』、『自我接納』、『穩定性』、『問題解決』、『朋友支持』、『家人 支持』六個層面共 32 題的五點量表,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α值.86。 (三)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 (RSA) 此為 Friborg、Hjemdal、Rosenvinge、Martinussen、Aslaksen 與 Flaten 等人於 2006 年時,所編製的復原力量表,測量的概念包括: 『個人強度』 (personal strength) 、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Keyword: Mixing layer, 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Layer thickness, Reynolds shear

(1980), A Conceptual Formulation for Research on Stress, In J.E.McGrat,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stres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2), “Counselor’s Rol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

These variables include different thermal/structural analyses, different stress/strain relations of the solder under specific strain rates, different creep model for the

The isothermal and anisothermal mechanical behavio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this study to simulate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the solder balls

In Type I, one performed comparison of 2D&3D model, impact of intrinsic stress of devices, package thermal effect, and transistor location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

In this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SCC) behaviors of Al-Sc alloy have been reported in a 3.5%NaCl aqueous solution.. Experi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