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照顧壓力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三節,第一節先介紹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源、ABC-X 的壓力理論、

以及人口變項與壓力源間的關係;第二節定義何謂幸福感、幸福感的相關理論以 及影響幸福感的因素;第三節則是探討韌力的定義、組成內涵、與韌力相關的研 究以及小結。

第一節、照顧壓力 壹、壓力的定義與形成

壓力是指從生、心理狀態引發出潛在的危險焦慮,而個人會隨著變動的環境 隨時身處在壓力中(林彥妤、郭利百加,2005),因此當一個人無法因應環境的 要求時,就會產生負面的感受,而且為了適應轉變所做的改變越多,壓力也會越 大(Lazarus & Folkman,1984;引自余伯泉、李茂興,2003)。

然而壓力的承受力會隨著時間長短、程度強弱而有所增減,壓力的形成通常 會歷經三個階段,分別是:『警告期』、『拒絕期』、『崩潰期』(Seyle,1976;引自 藍采風,2001;程千芳,2006),當一個人決定面對壓力時,最開始生理反應會 出現警告訊息,隨後進入『拒絕期』的對抗狀態中,等到個體筋疲力竭時,就逐 漸進入崩潰、放棄期,下面對於三個時期有稍加作解釋:

一、 警告期:是個體對壓力源的初期反應。又從身體的反應狀態再分為震撼期 與反擊期。前者是因為個體對於突發事件產生震撼,而有體溫和血壓下降的 現象,是缺乏適應能力的表現;若壓力持續存在,就會開始進入反擊期,此 時個人會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也從中增強個人的應急能力,以繼續進入下 一階段。

二、 拒絕期:這個階段中,個人已經能適應壓力對身體產生的應變與反應,因 而能夠降低壓力感受,適應環境,促使個人有能力與其抗衡。不過壓力若是 持續存在,又會再繼續進入下一階段。

三、 崩潰期:長期與壓力抗衡下,個體逐漸地感到筋疲力竭,無法招架之時就

8

會向壓力投降或陷入崩潰期,此時個人會有衰老的症狀,甚至是受到疾病的 打擊而死亡。

從上面的週期可以發現,『拒絕期』才是真正對抗壓力的時期,但是負擔過 重卻又造成個人的瓦解、崩潰,而且壓力若到達頂點,個人卻無法平衡或適應時,

對於生心理、行為都會有一些表現呈現:像生理部分是會產生疾病、心理則是衍 生出負面的情緒,至於行為就會有出脫序或脫軌的表現(黃秀明,2003)。具體 狀況如下:

一、 生理方面:免疫力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失眠、潰瘍…。

二、 心理方面:憂慮、焦慮、退化、疏離、投射、幻想…。

三、 行為方面:有酗酒、衝動性行為、飲食習慣改變或濫用藥物等個人方面的 行為;以及逃避責任、缺乏創造力、參與意願降低等組織方面行為產生。

因此綜合上述可知,壓力是壓力因子與壓力反應的結合(潘正德,1995)。

貳、壓力適應的理論模式

壓力源的累積產生壓力感受,而因應方法是阻斷壓力造成疾病的行為(潘正 德,1995),因此,當面臨壓力情境或感受時,若無法找出因應方法加以解決或 適應,就會引發出負面危機事件。而這一連串危機形成的過程,可以『ABC-X 的理論』加以呈現。

『ABC-X 理論』是由 Hill 提出,所謂的 A 是指令人生氣或產生壓力的事件、

B 是事件發生時,家庭所擁有的資源及能力、C 是家庭對事件或壓力的定義及認 知、X 則是 A 與 B 交互後壓力所產生的結果,見圖一(Hill,1958;引自謝秀芬,

2006)。

圖 一、ABC-X 理論

X.危機 B.用來適應

壓力的資源 A 壓力源

/ 壓力情境

C.個人/家庭 在情境下對 壓力的定義

9

壓力的產生與個人生活壓力背景相關,是由慢性壓力情境及個人最終感受交 集而來(Pearlin & Schooler,1978),針對壓力的因應策略,個人通常會採取直接對 抗或逃避面對兩種方式(周月清,1994)。逃避面對只解決因事情所產生的情緒,

不承認壓力的存在;而直接對抗除了坦然接受壓力外,也會積極找尋解決方法,

其又分為認知面對及行為面對,前者是接受現實情況並重新建構正向意義,後者 則是具體行動尋找協助和資訊,從中個人所運用的資源包括:社會資源(social resources)、心理資源(psychological resources)以及適應反應(coping response),

其中後兩者屬於個人資源(Pearlin & Schooler,1978;Pearlin, Menaghan, Lieberman &

Mullan,1981;周月清,1994;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6),而且面 對壓力的態度不一樣時,危機對個人產生的威脅程度也就不同,以下將針對這些 因應資源做說明。

社會資源是個人潛在的支持網絡及網絡中的人能夠發揮支持功能的程度,包 括:家人、朋友、工作同事、鄰居、協會…,使用這些組織、團體來解決生活中 變化無常的事物,此外社會支持能減輕壓力產生的威脅、增進個人自尊、提升個 人對環境的掌控力,進而發揮緩衝功能,避免負向情緒(Pearlin & Schooler,1978;

Pearlin et al., 1981;宋麗玉等人,2006)。

而心理資源是個人自我功能並用以反抗事件對他們造成威脅的因應能力,包 括:自我發展(自我效能、樂觀程度、統合感)、認知型態(內控、外控、訊息 尋求或逃避)、防衛機轉、問題解決技巧,其中統合感是個人對外在世界的理解 度、意義感和掌控力,且個人特質可成為壓力事件下的保護因子,因為其相信個 人能控制或影響生活經驗、可以投入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以及將改變作為個人的 挑戰,對自我有較大的自信與掌控力(宋麗玉等人,2006)。

最後適應反應最主要的功能是:(1)回應並改變產生壓力經驗的情境(2)

在事件發生後但未產生壓力前,改變壓力感受的重要性(3)控制壓力本身。使 用的技巧有:正向的比較(positive comparisons)、選擇性忽略(selective ignore)。

前者是現在面對的情境與以往相較下已改善,或是和其他人對照下,問題似乎輕

10

微許多,此時就會產生調和效果;後者則是從麻煩的境遇中尋找正向的特質或情 境,一旦找到這些正向事物,個人就會被更有價值、酬賞性的感受觀點所吸引,

從而忘記有害的部份(Pearlin & Schooler,1978;Pearlin et al., 1981)。

綜整上述內容可知,壓力的適應是由社會資源、個人特質建構而成,因為網 絡中的成員可以提供因應壓力的方法、給予精神上的支持、作為相同情境下的社 會比較;此外,人類會試圖發展自我能力來維持生活,成為影響個人因應、緩衝 的過程(宋麗玉等人,2006)。對此本研究欲以 ABC-X 理論為主要架構,並加入 Pearlin、宋麗玉等學者的觀點,稍加修正 ABC-X 理論架構圖(見圖二):以韌力 作為個人對抗壓力源時的因應資源,並將危機改為幸福感,藉以研究韌力(資源)

對於主要照顧者壓力源與幸福感受的調節狀況。並由修正的理論模式可推測:壓 力事件發生時,因為有適應資源(社會資源、個人特質)的投入,才能降低壓力 感受對個人的衝擊,進而降低負面的情緒並維持幸福的感受。

圖 二、韌力調節圖

參、照顧者的壓力源

壓力源是指刺激的來源,無法用來解釋刺激所造成的結果(周月清,1994),

但在壓力源的刺激下,可能導致個人內外在環境失衡,繼而影響生理、心理的安 適狀況;此外,多重壓力源的累積,可能引發危機,促使個體產生因應行動加以 平衡,有時甚至會引發個體產生壓力反應或疾病(邱麗蓉、謝佳容、蔡欣玲,2007;

王蕙玲,1997;周月清,1994)。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人數增多,但在 2005 年的研

B.韌力(用來適 應壓力的資源)

X.幸福感受 A 壓力源

11

究中卻發現佔有半數的長者即使是身體不健康也不願意入住機構(陳玉娟,2006),

而且照顧者的角色層級是由配偶、子女、朋友排序而來,從中發現家人肩負大部 分的照顧責任(陳燕楨,2005)。藍采風(2001)更具體指出『家庭成員中有需 要被照顧的慢性疾病長者』及『全家的飲食作息都必須配合長期照護者』都是壓 力來源之一,由此可知,在照顧長者的過程中,也額外接收到身為照顧者的壓力。

長期照護照顧者的壓力源屬於長期的事件(周月清,1994),因必須長時間 的提供日常生活協助,直至被照顧者『畢業』的那一天,過程中所面對的壓力源 涵蓋: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及家庭五的層面(潘依琳、田聖芳、張媚,1998;

史曉寧、黃愛娟,1996;引自許淑敏、邱啓潤,2003)。而 Pearlin, Mullan, Semple 與 Skaff(1990)更將主要照顧者壓力源簡單分為主要壓力源(primary stressor)

與次級壓力源(secondary stressor)兩階段,並認為次級壓力源是由主要壓力源所引 發的(引自 Bookwala & Schulz, 2000;Perrig-chiello & Hutchison, 2010),簡介如下:

一、主要壓力源(primary stressor):

這是當照顧者在提供工具性、日常生活的基本協助時,被照顧者所表現的一 些不適當的行為所引發,主要的內容包括:

(一)照顧接收者的行為問題:測試被照顧者每天發生問題行為(EX:跌倒、

過度要求、重複詢問問題)的頻率。

(二)受照顧者的功能依賴程度:測試照顧者每日所提供的工具性、日常生 活的協助(EX:餵食、穿衣、洗澡、購物、處理帳務…)、每個禮拜從 事照顧的時間。

二、次級壓力源(secondary stressor):

是由初級壓力源所引發的壓力經驗,像是因為照顧工作造成個人日常活動或 娛樂活動的限制。主要的測試內容包括:

(一) 關係品質:主要是測試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的關係,分數越高代表兩 者間的關係越緊密。

(二) 行為限制:因為照顧工作促使個人日常行為所受到的限制頻率,包括:

12

家務執行、自我照顧、飲食習慣、工作/運動/購物以及友誼維持…。

此外,潘依琳等人(1998)的研究則將照顧者壓力源細分為:『生活作息的 限制』、『照顧病人知識不足』、『社會支持的缺乏』、『家庭面臨的衝擊』及『照顧 責任的負荷』五個層面,大部分屬於從照顧工作衍生而出的次級壓力源。

而本研究中主要照顧者的壓力源是指從照顧工作中延伸的壓力源,可能是因

而本研究中主要照顧者的壓力源是指從照顧工作中延伸的壓力源,可能是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