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幸福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Lazarus, 1980),並加入積極及消極二種概念(李良哲,1997; Pine & Aroson, 1988),以 2 X 2 區分出四向度因應的高階層次,結合理論與實務,兼採 概念架構與統計分析取向,據此發展因應策略量表,包含問題取向積極因 應、問題取向消極因應、情緒取向積極因應、情緒取向消極因應等四種類型。

其中,問題取向積極因應、情緒取向積極因應是為積極、正向或適應性因應 方式,問題取向消極因應、情緒取向消極因應是則為消極、負向或不適應性 因應方式。

第四節 幸福感

壹、幸福感的意涵

古往今來,無論東方或西方,「幸福」是每個人不斷追求的目標,也希 望能夠擁有。然「幸福是什麼?」一個看似簡單卻不易回答的問題。早期 Wilson(1967)指出幸福感就是快樂。其後Andrews和Withey(1976)提出,

幸福感是對生活滿意度及所感受的正負向情緒強度所整體評估而成的感受 狀態。近來Diener、Lucas 與Oishi(2002)也持相同觀點,他們認為幸福感 是一種廣泛的概念,包括了感受愉快的情緒、較低程度的負面心情,以及高 度的生活滿意度。

社會科學以個體為出發點,強調幸福是個人主觀(subjective)、正向的 感受,而非以外在客觀(objective)標準為評斷依據(施建彬,1995)。心 理學及社會學家常使用的「幸福感」、「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

「快樂」、「生活滿意度」等詞彙,所隱含意義是從個人正負向情緒、主觀 認知層面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來評估個人整體的幸福感情形,因此,本研究 所指幸福感即為一種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由前所述,幸福感實為一個多向度、主觀性的心理感受,也常因研究目 的及探討內容的不同需求而有不同見解,惟目前常見三種主流取向,簡述如 下:

一、情緒取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Veenhoven(1994)強調幸福感是一種正向的情緒反應,反映在個人對 其生活的喜歡程度,透過正負情緒消長的情形分析以了解幸福感的高低。陸 洛(1998)指出,情緒層面之幸福感觀點較偏重以個體的主觀情緒來界定幸 福感的有無或多寡,此情緒層面幸福感之缺點在於忽略了人類認知觀點對幸 福感帶來的穩定影響,純粹從短期情緒經驗將無法綜觀一個人整體的幸福感 程度。

二、認知取向

Diener(1984)認為幸福感是一種對生活評估後之結果,因此生活滿意 度為個人主觀對幸福感的認知,以反應出個人對生活整體層面的評價。認知 層面幸福感亦即個體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進行評估後所得的整體感受,傾 向於從個體認知生活狀況的觀點來定義幸福。陸洛(1998)認為,幸福感也 會受到短期情緒的影響,因此單從長期生活的認知評估是無法綜觀一個人對 幸福感的整體感受程度。

三、情緒及認知雙重取向

Andrews和Whithey(1976)提出個體主觀幸福感包含生活滿意、正向情 感、負向情感等三種成分,顯示幸福感的評定必須兼顧個人情緒及認知兩層 面。Campbell(1976)認為幸福感是物質條件的擁有(having),人際關係 的歸屬(relating)以及成就自我(being)的自我實現,包含整體的情感與 生活的感受。Bryant和Veroff(1982)也認為幸福感是個人的正向情感與負 向情感的主觀感受,還有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三個向度。目前大多數研究將幸 福感分為:情緒(affective)、認知(congnitive)兩向度,情緒方面包含正 向及負向情緒,認知方面則以生活滿意度為評量依據(Diener, 1984)。

陸洛(1998)將主觀幸福感定義為「對生活品質的沉思評鑑,是一種包 含了高昂的正向情緒,及對整體生活滿意度的主觀感受。」此觀點指出,主 觀幸福感結合個人短期情緒和長期認知層面的研究,不僅包含人類認知功能 與幸福感的關係,也考量到情緒對幸福感的影響,意即兼顧個人認知所呈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長期穩定特質與情緒在生活事件上的短期波動,與Diener及其同儕將主觀 幸福感視為一種正向情緒(沒有負向情緒)與生活滿意之組成的見解相呼應

(Diener, 1984, 2000; Diener, Lucas, & Oishi, 2002)。

近年來,情緒及認知雙重取向已獲得普遍認同,也受到廣泛採用,更為 目前幸福感研究領域的共識(Diener, 2000)。因此,本研究將幸福感定義 為個人對於自身情緒(正負向情緒)及認知(生活滿意度)等二層面之主觀 經驗及感受,是個體所做之綜合評估結果,也稱主觀幸福感,代表一個人在 生命中的每一層面皆處於最佳狀態,包含感受正向愉快的情緒(較少負向情 緒)及高度的生活滿意。

貳、幸福感的理論

心理學家依據幸福感可能發生的原因與狀態,如:人格特質、需求滿足、

多重比較,亦或長期人格特質與短期事件的交互作用等因素,從而發展出包 含需求滿足理論、人格特質理論、判斷理論、動力平衡理論等四種觀點之幸 福感理論。茲分述如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

心理學家Maslow(1999)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指出,

人有生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及自我實現等五大需求,認為幸福來自個 人對「需求」感覺的滿足,意即當個體的需求獲得滿足,將可產生幸福感;

反之,若長期處於需求未滿足狀態,個人將會產生不幸福感受。本觀點包含 目標理論、活動理論、苦樂交雜理論,簡述如下:

(一)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Holahan(1988)說明幸福是目標和願望的完滿達成。個體設定目標,

並努力追求,只有在目標達到之後,幸福感才會伴隨而來。Omodei和Wearing

(1990)也認為幸福感是個人在達成目標後的主觀感受,達成目標的結果,

伴隨著個人幸福感的產生,若無法達成目標,則會產生不幸福的感受。正如 馬斯洛指出,人會先從最基本的需求目標得到滿足,才會進行下一需求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完成,每次目標需求的滿足都可為個人帶來幸福感,而幸福感就是需求完 成之後的滿足感。耑此,此觀點強調目標結果對個人幸福感感受的影響,意 即結果的好壞是幸福感有無的關鍵。

(二)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亞里斯多德認為幸福不是一種狀態(State),而是一種活動(Activity),

沒有活動就沒有快樂,每一個活動皆完成於快樂。個人的幸福感來自於參與 社會活動,當活動和個人的能力相當時,便可帶來幸福感(巫雅菁,2000)。

在整合度高的社會(如你我現今所生活),個人的社會參與可保護個人 免於病態。參加各種有意義的、健康的活動,既可提供個人生活結構,滿足 結伴、休閒的心理需求,也經由社會成員的相互分享,彼此提供不同的社會 支持,從而促進精神健康、心理適應和幸福感(陸洛,1998; Thoits, 1982)。

耑此,此觀點認為幸福感是人類參與各項生活活動的產物,個人可以藉 由工作、休閒、運動等活動或人際互動的歷程,從中充分發揮個人潛能,滿 足個人需求,進而產生成就感與價值感之幸福感受(施建彬、陸洛,1997),

意即過程的重要性大於結果,幸福感來自過程的實踐。

(三)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此理論認為快樂和痛苦來自同一根源、相伴而生,有痛苦才會有快樂,

因此,無所匱乏者無法體會到真正的幸福。若一個人長期陷於需求被剝奪的 不幸之中,一旦需求得到滿足時,所獲得的幸福感將會越來越強烈(Diener, 1984; Houston, 1981)。

耑此,此觀點認為,幸福感產生的基本先決條件是匱乏或需求的無法滿 足。當個體匱乏程度越強烈時,日後達成滿足獲得的快樂也就越高。換言之,

幸福與不幸福是相對循環存在,二者的總加量值為零,因此又稱為零和理論

(Zero Theory)(施建彬,1995)。

二、人格特質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此理論由「個人特質」來解釋幸福感的產生,說明個人之所以容易感覺 到幸福是因為個人特質影響所致,包含特質理論、連結理論,簡述如下:

(一)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此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意指幸福感是人格特質所造 成,其產生原因可能有二:一為先天遺傳因素,即個人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 悅快樂的生理機制;二為後天學習的結果(Veenhone, 1994)。相關研究發 現,外向性人格特質者,擁有較高的幸福感;換言之,外向性人格特質越高,

則幸福感越佳(陸洛,1998; Headey & Wearing, 1989)。

(二)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此理論以認知及記憶的觀點,解釋有些人特別容易感到幸福的原因,是 因為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與過去幸福記憶產生連結,藉以解釋生活事件並 獲得意義。此種幸福感認知,唯有經過當事人的認知系統運作及解釋後才具 意義。因此,幸福感較高者,擁有以幸福感為核心的正向記憶網絡(Diener, 1984;Stone & Kozma, 1985),當生活事件發生時,他會透過幸福記憶網提 取資料,所以比較容易誘發幸福感的發生(施建彬,1995)。

三、判斷理論

此理論主張一個人的幸福感來自於與自己過去生活經驗、價值觀或是與 他人的生活狀態、自己理想的生活目標比較後所產生的結果(Rim, 1993),

包含三項基本假設:(1)幸福感是來自比較後所得到的結果;(2)比較的 標準會隨情境而改變;(3)比較的參照標準是由自己所選取建構。此理論 統整了生活事件與人格特質對幸福感的雙重影響,包含社會比較理論、適應 理論、期望水平理論、多重差異比較理論等四種取向,簡如下:

(一)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認為幸福感的形成是透過與別人比較,因此,判斷標準是他人,當個體 的狀況比他人好時,便會感到幸福;反之,則幸福感下降(施建彬、陸洛,

1997)。Diener和Suh(2004)認為社會比較中的「向上比較」(upward comparis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向下比較」(downward comparison),可有效預測幸福感的提升或下降。

耑此,「我是否比你好」是個體能否感到幸福的關鍵。

(二)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認為幸福感的形成是個人透過內在與自己的比較,因此,判斷標準是過

認為幸福感的形成是個人透過內在與自己的比較,因此,判斷標準是過